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8 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慊”就是契合。慊这个字,左边有个竖心旁,就是指我们的本心;在右边有个兼字,兼就是把对待齐一,在心上把阴阳起落看成一样的时候,在心上不分别取舍,不论身外做些什么,时时刻刻契合着我的本心,就称为慊。
  阴阳起落明明是两端,但在你的心中并没有差别,反正就是气,来什么就容纳什么,没有分别取舍的,这就是兼。心兼就是慊,就是指人们不分别取舍的本心,一种不二的心境,佛家说“正等正觉”也是一样的意思。
  做任何事情有不慊合于这个不二本心的话,气便开始衰败,所以说“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不论做了多么有仁有义的行为,如果不能心甘情愿发自内心,不能与心头一股温暖的义气相契合的话,这个气依然是养不起来的。因为人的心一堕入对待取舍的时候,我们身中的阴阳就开始溃散了;人的心开始不二时,阴阳便开始准备要交合了。要分要合,要集要散,一切都是心在主宰的。
  圣人早就发现这个心的绝妙之处!气还没有合之前,心要先合。心怎么合?在心头的气血微微一动时,不对它有任何对待挂碍时,心就合了。心为君、气为臣,天下只有臣跟着君走,没有君跟着臣走,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心能够合,周身之气都是跟着心走的,也就慢慢乃交乃合了。
  心要怎样泰然,怎样合一呢?孔子指示给我们“心斋”的绝妙好句:“勿听之以耳,而听以心。勿听之以心,而听以气。”意思是要我们返观自己的心,进而返观自己心头的微微起伏的一股气,这里面只有气机自在的起伏,没有分别取舍的攀附,若能如此,周身的气也就跟着浩然起来了,跟着长养起来了。时时返观你心头的一股浩然正气,这心自然就不二了。
  外在的行为只要慊合自己这个本心,这个行就不是“义袭”,而是“集义”了,不只是集义,还配着“道”呢!有了大道做靠山,这个气就不馁了,就得以时时长养了。
  前面的义就在自己的心上,这里说的行虽然看似在外,但行的时候慊合什么心,却在自己的心上,是集义还是义袭,一切以心为分界点。不论你做的是什么丰功伟业,譬如在事上修、貌上修、口上修、恭敬上修等,若不能与心头一股刚正无妄的气相配,行为不慊合本心,不配合本性,这算集义,还义袭?这算义袭!这个气终究是要衰败的。
  集义或义袭只在一心之隔,只在外行是否配合着一股刚正无妄的本心,只要外行与刚正的本心失联,就是孟子所谓的义袭了。但平时我们常把义袭解释成伪善、装模作样的小人,或是内心很污秽、外表很伪善的人,然而孟子的义袭并非这个意思,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本身也是义袭的一分子了!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在做善事的时候、恭敬的时候、念经的时候……这些都是很好的事,怎么会是义袭呢?我在念经的时候,一心一意专注念经,眼睛看着字,嘴巴念着字,我怎么会叫义袭呢?然而义袭的本意,也并非专指那些小人的作为,而是指那些遗失了内在的本心本性,却只学些外在的花拳绣腿的人,这样的修行方式,都是孟子所称的义袭。
  再谈谈这个忠字吧!修行人第一个品格便是要忠,但这忠字的真义并不是指跟定某人的!不能以这个为义。修行的唯一目标是“认理为真”,只有跟着大道走的,只有跟着本性走的,这才是义的根本。
  凡人再优秀总是有些缺点,所以若以听从某个人为忠,那么他所讲的每一句话,你都将照单全收,万一有一天他讲的话是错的、是偏颇的,而此时另外一个你平常不喜欢的人所讲的话却是对的,那你要听从谁的呢?
  先圣先贤告诉我们要认理为真,但我所看到的,大半的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都只有认个他平时就喜欢的人,很少看到在关键时刻还能认理的呢!
  凡夫之情大都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尊敬的人讲错的话,也想尽办法把他美化成对的;讨厌的人讲对的话,也尽量把他怀疑到一无是处。大多数的人都是如此,这虽看起来是对某人很忠,然实际上都是在好恶上下工夫,在群党上分彼此。这些行为看起来很有义,然却非大道无私之义,非本心无二之义,此刻若有人能内观自心,却充满无尽的贪嗔痴妄,这就叫做义袭。
  义袭就是看起来像是义,但内心却夹杂着贪、嗔、痴、妄,内心没有配上大道的无私,这种义不是以大道为主轴,这种义是个人小义,故曰义袭。
  养浩然正气是配义与道的,所以这义是无私之大义,这道是天地之大道。孟子怕你误以私恩小义为目标,故加上了个道字,心头配上义与道才行呢!
  再来讲集义怎么集?孟子用这个集字,就是要花点时间慢慢累积的意思。它是一丁点一丁点存养起来的,不是马上就看得到的,才叫集义。
  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起心动念间,一丁点、一丁点去累积心头上的义,当人的心能够清净不二的时候,浩然之气就随时随地在身中发生,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还无,就一丁点、一丁点的在进行着,好像盖房子一样,是一块砖、一块砖慢慢累积起来,这样叫做集义。
  心头有了义之后,身中那个造化才慢慢被集起来。这个义也可以是前面讲的志,前面曾解释过,持其志的志,志是人的意念的一种,向上的那一种。向上的志就是义,一个有义的人,不当的意念,大刀一挥就舍掉了,也就是把向下的意念都舍掉,只留下向上的,这就是集义。
  人的意念只要一向上,你就会发现,那个气就不一样,气不一样就是正气在存养,在造化了,正气开始的造化就是在集义了。
  集义就像集钱一样,一块钱一块钱地集起来,终究也会成为百万富翁的。如果大家真的把义当成钱来集的话,我相信大家就会拼了老命去集义了,一天集一千义,你要不要?当然要啊,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集,不必放下凡事,外面的事业做完了,里面的义也赚了,不必等到老了再来修,也不是等到没事了再来集,懂得怎么集,时间就是我们的资本,马上就可以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19:14 , Processed in 0.0502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