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流水【外两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18 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流水【外两章】


  1、


  关于流水


  喜欢长时间站在小溪旁边,去看那浅浅的流水。


  看它时缓时急,断断续续,萦萦绕绕,消消涨涨。


  在所有的事物中,流水是最具有哲学美感的意象。轻柔却执着,执着不固执。随物赋形,不刚不强不屈不挠。


  清浅的溪流,最能表现出流水的意蕴。


  水是柔的。像是一缕风,一片云,在一条展开的河床上,坦荡或流淌。宛转也好,崎岖也好,流水总能将自己整理得很好,归纳得很好,拖儿带女一路走过去。将一滴一缕一片水整合在一起,归纳在一起,拥抱着,簇拥着,追逐着前进。有了坑坑洼洼,水流就倾注过去,在那些坑洼里打旋,漫灌,荡漾,然后前呼后拥向前去。坑坑洼洼不见了,被流水覆盖,成了一波如镜的美景。遇有凸起的土丘或是隆起的石头,流水就迂迂回回绕过去,将阻碍抛在身后,头也不回向前去。深水处,波波荡荡波澜不兴;水浅的地方,石头一块块露出水面,企图想将流水分割、阻绝。流水就会激起一朵朵的浪花,一朵追逐着一朵,一朵呼唤着一朵,跳跃着,穿梭着,大步流星一去不复返。


  流水有时候也会彷徨,也会旁逸斜出。一股流水偷偷出去,绕过沙滩,或是一片滩涂,想自己走出一片天地。或者潺潺成为一条属于自己的流水,或者浩瀚成一片别样的浩浩汤汤。但是,无论出去多远,贯穿了多少山川草木,沾染了多少风花雪月,终究还是要回归,汇聚到最初的流水里。流水看似散散漫漫,毫无章法,却极有韵律与韵致。轻重缓急,张弛深浅总是掌握很好。波澜起伏,前后呼应,穿插烘托,看似漫不经心,却总是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就像在大地书写一篇文字,行云流水,妙不可言。


  这多像我们的散文。


  散文美,就应该像那流水。柔有柔的美,刚有刚的美,静有静的美,动有动的美。可以包容,可以收纳,可以清浅,可以深邃,可以浩瀚,也可以涓涓细流宛宛转转。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崇山峻岭也好,茂林修竹也好,如果没有了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也就没有了流觞曲水,也就没有了一丝一管的美感,一觞一咏的雅兴,也就没有了王羲之的千古名篇。


  我最喜欢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里“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之句。荒草凄凄萧索迷离,满眼所见,荒凉空寂。一条回旋迂曲的流水,穿过萋萋荒草,于满目荒凉中,渐渐隐入远处的树木间。所有的愁绪,所有的遗恨,都随着流水,远去了。流水将荒凉切开,将人的思绪引入无边的世界中。所有的景色,所有的情感,都变得沧沧凉凉无边无际了。这就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境,这就是情景交融。


  流水的意境,丰茂无边。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痛惜;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叹息;李嘉佑的“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是一种豁达;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则道出了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老雄心。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算不上是“智者”,我们喜欢流水,就是喜欢流水的动静有度,收放自如,行走无痕。所以,我们评论散文的行文与构建,往往会用行云流水谓之。我们的散文,果真能够做到行云流水,则善莫大焉。


  2、


  关于风


  风的轻盈与飘忽,人,莫测焉。


  风是轻柔的,却可以送鲲鹏扶摇万里,旋落叶穿林过高山深谷;风是无形的,却可以让杨柳轻扬,花朵摇曳,燕子斜飞。风来无踪去无影,不著一点痕迹,却让万物风骚无边。


  所以,写文的人,需要风一样的感觉,就是人们常常苦恼的灵感。


  写文的人需要灵感,就像大自然需要风一样。风来去倏忽,不可琢磨。风喜怒无常,让人又爱又恨。风又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世上万物,风不可或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的“风”都是可以助力的风,寻常人等,也都苦寻之。渐渐,这样的风就被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内涵,在我们的生活或者文学作品里,谓之“东风”。源自于《三国演义》里面蜀国的诸葛亮与吴国的周瑜共同设计的针对魏国曹操的一场战斗,依靠一场东风,借来魏国百万箭簇,不但赢得了战斗,同时诸葛亮还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可谓一箭双雕。后来,被文人艺人们搬上了戏剧舞台,叫做《草船借箭》或是《借东风》。自此,“东风”就成了某种外来助力的代名词,在我们的文化里,具有了吉祥之意。


  风也是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意象,或悲或喜,或虚或实。


  借助于“风”的意象,文人们尽情抒发挥洒,让我们的思绪愈加丰盈,愈加飘逸,不可测焉。


  春风,秋风,寒风,暖风,清风;风情,风骚,风流,风韵;杨柳风,寒霜风,秋草风,每一缕风都是一忧思,都是一种情怀。正所谓风情万种是也。


  没有了风,这个世界,将黯然失色了。


  3、


  关于凋零


  古今中外,喜欢凋零的人,有甚于喜欢绽放。


  绽放是一种圆满,一种欢喜;凋零则是一种残缺,一种悲情。悲情的力量往往最能震撼人心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那些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往往是悲剧,而非喜剧。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就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也都是以喜剧始,以悲剧终。荆轲刺秦被人津津乐道,是因为悲剧。西楚霸王项羽让人念念难忘,也是因为悲剧。


  绽放,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完成,将一个完美呈现眼前。人们都去关注绽放之后的美了,谁还会去在意从一枚蓓蕾到一朵花的过程。人们只在乎结果。在乎的是这朵花是不是很好看。看了,就看过了。大多不会引起什么样的情感波澜。感时花溅泪的情节,能有几个?


  凋零则不然。那是一种由盛转衰的过程,一种由完美到残缺的遗恨,一种无可奈何,一种黯然神伤的过程。几乎没有人会在飘然而逝面前无动于衷。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一地的凋零,怎能不生离愁别恨呢?


  我曾经在一池荷塘的边上,目睹一瓣瓣荷花在风中凋零的过程。那就是撕裂的疼痛,一种留不住,不忍别离的悲情。先是一瓣有些憔悴的花瓣,在无风的时候,悄然滑落。虽然只是刹那的消逝,我的目光还是被一瓣花牵引着,形成了一丝下坠的视线,目送那花瓣坠落水中,戚然有声。然后,那水面就从那花瓣开始,一轮一轮的涟漪,波波荡开,慢慢远去了。一瓣花,不沉底,也不随波漂流,只是在荷的面前,沉沉浮浮,波波荡荡。然后,一阵微风,又有几瓣花,飘零坠落在水面。不浮沉,不漂泊。


  诗人们喜欢繁花落尽的情景,那就是枯荷了。一茎枯枝,亭亭直立,原来那宽宽阔阔甜甜润润的荷叶,依旧在枝头,却已是半枯,翻卷,憔悴不堪了。但是,诗人画家却往往喜欢。


  明代刘基《郁离子·枯荷履雪》有句曰:“郁离子见披枯荷而履雪者,恻然而悲,涓然而泣之沾其袖。”冬雪纷纷了,枯荷仍不肯离去,履雪独立。是在留恋,还是在等待呢?说不清。说不清那枯荷的情怀,观赏的人却明白自己的心境,于是,便悲戚的悲戚,流泪的流泪去了。李商隐有诗句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认为,枯荷不随风而逝,却留在秋风里,为的是倾听那阵阵的雨声。在他看来,秋雨扫过枯荷,就是一种意境,一种足以让人动容的意境。是秋雨无意,还是枯荷有情?应该是那些旁观的人,触景生情了罢,就像欧阳修《蝶恋花》中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所有的凋零,都是一种缺憾,一种悲情。而缺憾,却往往含有太多的故事,让人去追寻,去感怀。


  所谓悲情,应该是因为圆满而缺失;因为缺憾,所有才会打动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9-18 12:3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引经据典,写了水、风、凋零三个意象,意蕴深厚,富有哲理,给人教育启迪意义。
3#
发表于 2023-9-20 13:25 | 只看该作者
    散文美,就应该像那流水。柔有柔的美,刚有刚的美,静有静的美,动有动的美。可以包容,可以收纳,可以清浅,可以深邃,可以浩瀚,也可以涓涓细流宛宛转转。
  赞同这样的观点。拜读学习文友颇有哲理的文字,很有启迪和思考……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10:24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23-9-18 12:32
文字引经据典,写了水、风、凋零三个意象,意蕴深厚,富有哲理,给人教育启迪意义。

谢谢老师来读,问候。
5#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10:25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23-9-20 13:25
散文美,就应该像那流水。柔有柔的美,刚有刚的美,静有静的美,动有动的美。可以包容,可以收纳,可以 ...

问候文华老友,谢谢来访。
6#
发表于 2023-9-22 21:47 | 只看该作者
行文若行云流水,文笔轻盈流动,富含哲思。将自然物象与写作感悟糅合在一起,很令人受益。问好,拜读学习。
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10:31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3-9-22 21:47
行文若行云流水,文笔轻盈流动,富含哲思。将自然物象与写作感悟糅合在一起,很令人受益。问好,拜读学习。 ...

谢谢文珺精华鼓励,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2 20:47 , Processed in 0.1286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