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封神》
——兼和一孔谈西化
充其量,《封神》只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部商业电影。我向来不赞同把电影分为什么商业片、文艺片……之类的,但若分为推理片、爱情片、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则没有意见。若非要分什么商业片、文艺片,根本上就是以其拍摄的出发点来划分:为了赚钱的就是商业片,不为了赚钱的就是文艺片。但若纯粹就不为了赚钱而为了文艺拍电影,除非在“计划经济”时代,否则投资方就是缺心眼儿。当然,这两者也不是水火不融的。比如《辛德勒名单》导演自称拍了一辈子赚钱的,这个本来就是奔着赔钱拍的,结果赚得盆满钵满……
这里且从另一部同样大赚的《泰坦尼克号》说起。
说起电影《泰坦尼克号》,不妨先说说真实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1912年4月15号,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因撞上冰山沉没,结果有1514人罹难,710人获救获救。这一事件轰动世界。而时至今日,一直流传着有关的一个故事:
在危急时刻,一位银行大亨古根海姆在别人要他上救生艇时,他断然拒绝,反而换上一身华丽晚礼服,镇定地表示: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在他留给太太的纸条上,则写道:“这艘船不会有任何一位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而被留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我会像一个真正得男子汉。”当然结果是他真的死得“像一个真正得男子汉”。这一事件,也成为一些精西者鼓吹西方“贵族精神”的素材。
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呢?我们不能不钦佩古根海姆身上的“贵族精神”,然而这只是他个人的精神而已,并不能代表整个西方贵族群体。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他的《社会学》一书中有过统计:三等舱中的乘客只有26%生还,与此相应的是,二等舱乘客的生还率是44%,头等舱是60%。头等舱男乘客的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稍高一点。”“轮船的头等舱主要由有钱人住着,二等舱乘客大部分是中产阶级职员和商人,三等舱(以及更低等)主要是由去美国的贫穷移民乘坐。”于是,波普诺毫不客气地修改了这这一描述:“在泰坦尼克号上实践的社会规范这样表述可能更准确一些: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更可恨的是,救生艇上面还有大量空间,完全可以救下更多的人,但先上船的贵族们生怕人太多影响安全,在还有空位的情况下便强烈要求把救生艇开走。甚至还有的贵妇人把爱犬带上船占了人的位置……
而更可恶的还有,泰坦尼克号上有8名中国人,结果有6人生还,其比例远远高于西方人。由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使轮船公司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为了转移目标,便把这黑锅安在中国人身上。一时间,各种媒体开始大肆诋毁、污蔑他们“贪生怕死”“伪装成女人躲在救生艇”“无耻抢夺了妇女儿童的生存机会”。有的美国报纸甚至直接宣称:中国人只会先救男人,不管妇女死活。似乎就是因为中国人的无耻,才导致了那么多人的死亡……
同时,国内也有文人趁机“自暴家丑”。国内文人洪浩在林语堂的《西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铁达尼上的国耻》。文中先是鼓吹了一通西方的绅士风度,然后又照搬了他们对这六名中国人的描述,借此来证明自己民族的“中国劣根性”。就连《申报》也报道了这几个中国人,称他们偷偷躲在救生艇底,其中有两个人还“因搭客叠坐其上,压烂而毙”。
然而事实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在西方完全是“下等公民”,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船工,所以完全没有登上救生艇的机会。出事后,和其他三等舱的乘客一样,这8名中国人也是到最后一刻才被从上锁的闸门放出。在惊恐乱奔的人群中,他们不被允许登上救生艇,只得自寻出路,其中2人在逃生过程中不幸遇难。
另外6人在船甲甲板上发现了一条残破的小船,它被外国人遗弃在一旁,他们齐心协力,将小船抛入大海,并陆续跳入大海抱着船的不同部位,随波漂流。最后被一艘返回的救生艇救起,才终于逃过一劫。
泰坦尼克号生还率仅仅是31.7%,而中国人的生存率是75%,这一差距使中国人替那些无耻的欧美贵族背锅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是要谈电影吗?说这么多历史有什么用?因为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西方贵族及媒体人的无耻与双标。
回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上,一孔认为“泰坦尼克号》有什么深度?水深不算。老掉牙的套路,但是为什么受那么多拥趸?好看而已,场面、制作、演员都好看。”他只关注了“好看”,却完全忽略了“深度”。事实上,世界上所有艺术品就没有一样不靠“深度”单靠“好看”而成为经典的。比如那些“人体艺术”和“维纳斯”雕像,都是光着,但后者就是经典,前者就只能满足眼睛一时之需。《泰坦尼克号》当然有“深度”,那就是艺术品“永恒的主题”——爱情。
不过我这里不是要讨论“深度”的,要讨论的是其中的“夹带私货”。好莱坞电影里夹带私货是普遍现象。或者说,根本上就是他们的“主旋律”。《泰坦尼克号》看起来是一部爱情片,然而却不难发现:女主露丝是贵族,男主杰克是一个穷屌丝——这样的搭配是否叫人联想到些什么?
没错,美国人配外国(乃至外星)公主的标配。比如,西部片里,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娶了印第安部落的公主;比如,探险片里,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娶了亚洲部落的公主;比如,科纪片里,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娶了潘多拉星球的公主……当然也不全是美国人,美国成立之前则是英国的殖民者。真实的历史上,有个英国殖民者首领名史密斯,为了与一个印第安部落交好便娶了有一个名叫波卡洪塔斯的公主,后来……便与这个部落交恶,把他们给消灭了。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反映在好莱坞电影中,就是明明是外来的侵略者,却偏偏得到土著公主的芳心,然后他们共同和各种势力斗争,拯救了整个部落(甚至拯救了整个星球)。然而其本质上就是替血腥的殖民历史洗白。
回过头来再看《泰坦尼克号》,所谓的穷小子和贵族小姐的爱情,实际不过是上述故事的翻版,区别只在于,露丝不是落后部落的公主,而是“贵族”阶层的小姐,而这一点,则无疑影射了穷小子美国和老牌落魄的贵族英国。区别只是,杰克救不了整艘船,只能救他的爱人——那位贵族小姐。所以,这不是一个殖民故事,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然而,导演卡梅隆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不但大肆宣扬所谓的“贵族精神”,同时也没忘了对中国人进行丑化和诬蔑。在电影里,他也安排了一个丑陋愚蠢的中国人形象,他戴着眼镜,留着辫子,照着字典找座位。后来又和人们一起逃难,最后靠一块木板逃生。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这些片段在公映版本中都被剪掉了,可是在后来的3D版本中,这些细节又都被悄悄的加上了。
美国电影里夹带私货,是普遍的现象。有一部小成本科幻片《偷渡者》。说的是一艘飞船要上火星执行任务,结果发现上来一个偷渡者(你猜猜他是什么色肤色的?)。后来飞船发生意外,在船长的指挥下,女技术人员牺牲自己,拯救了别人。整部电影四个角色:船长,不用说,肯定是白人;搞科学研究的,没错,是亚裔(看那德行像韩裔);拯救飞船的英雄,白人;偷渡来分享了别人的氧气关键时候又什么用都没有的,当然是黑人。当然,如果硬要说这只是随机安排,那我也没办法。
还有一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僵尸世界大战》,说的是全世界都被一种病毒感染,只有以色列除外,因为以色列有一道高墙,把他们与外面受病毒感染的僵尸隔离开来。那些僵尸成群地要翻过高墙,以色列人为了保护人类极力反击……当然,以前大概没有人知道这道高墙意味着什么,直到巴以冲突再起,以色列人把巴基斯坦人用十米高围墙圈在加沙一带成为“最大的露天监狱”一事才重被人们提起……
一孔说:“要有点儿娱乐精神,没必要用后期的条条框框去禁锢这些。”唉!我只能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和女同事开黄色玩笑,当女同事翻脸时,若向她说“要有点儿娱乐精神”,她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有心理学家说:所有的玩笑里都藏着真心话。这世界上哪有纯粹的玩笑?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有心的。
有一个事实是:曾经不可一世全面碾压国产电影的好莱坞大片,近两年在中国似乎不吃香了。比如今年几个重要档期,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票房几乎全败于国产片。原因何在?就是他们夹带的“私货”实在太多了,国人对此早已免疫了。《阿凡达二》大玩“环境”梗直叫国人觉得“恶心”,而由黑人主演的《小美人鱼》因票房不佳则被美国媒体说成中国人“种族歧视”。
然而国产电影崛起的同时,却又难免受西方价值观乃至西方资本的渗透,造成“不中不西”的畸形怪胎,或“以西为体,以中为用”的不伦不类。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实。鲁迅说“拿来”,是我们主动吸取别人的优秀文化,而不是被人别有用心地渗透进来一些精神鸦片。美、日都曾拿大笔资金对中国进行渗透,他们的政客曾亲口承认,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说电影,由于主创人员深受美国电影影响,或者受外来资本控制,自然成了这一问题的重灾区。(连学生使用的课本都被渗透成那个样子,何况电影?)《封神》只是其中渗透比较严重者之一。因为其从外形到内核,完全都是西化的。我在文章中没有提及纣王的光身子,也没有批判妲己作用的弱化,甚至提都没提比干不是被害而是缺心眼儿自己挖了心……为什么?因为这些所谓的“魔改”并不重要,我也没说非要怎么样的“尊重原著”。(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和周星池的孙悟空我都能接受,因为本质上都是讲的中国故事。)但周文王就不一样,他是中国文化里的“圣人”,是一个文化符号,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居然连吃自己儿子的肉都不知道,算哪门子的圣人?——把我们的“圣人”世俗化,无能化,难道也是无心?这一改动对故事难道有任何影响吗?为什么偏要这么改?
不承认弑杀是西方的东西?中国文化中,凡弑父的都是大逆不道的,比如隋炀帝杨广,比如安庆绪……而在电影《封神一》中,前半段纣王可都是正面形象的,是被姬发崇拜的大英雄。后半段他唯一的毛病也只是嗜杀,而且只杀了一个无辜的侍卫,他就是想“当天下人的王”嘛,拿个人试试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却要求几个伯侯之子亲手杀死父亲……这是中国文化里的?还不是西方的?中国历史或者文艺作品中,有哪个对弑父情结如此热衷?举个例子来说说。
至于《图兰朵》就不说了,故事是西方的故事,背景是蒙元的背景——前提条件是,西方很多人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
一孔说:“西化也好,东化也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是引起美感”。记得前面是把电影划分为商业片和文艺片来的,那么商业片重要的就不是“美感”,而是赚钱。为什么《封神一》票房不够理想?有人算过这笔账,至少要30亿才能回收回成本。那么是否可以这样判断:之所以回本难,根本上就是“美感”不够,或者说,根本没有引起大部分中国观众对其“美感”的认同?
一孔说:“电影两个多小时,影院内很安静,看得很专注,结束后,好几个小孩子在那儿兴奋得大叫,直呼好看,太好看了!而我的感触是,看来我还得买两张票。”“好几个小孩子在那儿兴奋得大叫,直呼好看,太好看了”,恰恰说明这种在日本动漫及西方文化渗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部分已经被污染得相当严重。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不过问题还没严重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封神一》引起的两极分化的风评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一直处于弱势的中国传统文化正与入侵的西方文化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交锋。在电影领域,虽然《阿凡达二》《小美人鱼》都败得很惨,但它们正以另一种隐晦的形式进行反击,比如:在中国电影里的渗透。说一个可能更想起争议的话题:号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悬疑电影《消失的她》(这个我也是进电影院看的),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吧?可是在中国结婚率和生育率大幅降低,国家由提倡二胎到提倡三胎的大形势下,这部电影却直叫很多人宣称“都不敢结婚了”,难道不是一个可怕的后果?同样,许多电视剧里都是大肆渲染婚后为家庭琐事而争吵,因婆媳关系而反目成仇,因工作中接触异性而疑神疑鬼……一旦涉及婚恋题材,大都是这些负面的东西。这个时候,不是宣传爱情有多美好,养育子女尽享天伦之乐有多幸福……才更符合我们的“主旋律”吗?
还有一个问题,没想到一孔也读过关于“西方伪史”的书。也是近两年,网上关于西方伪史的讨论日渐增多,最近金灿荣教授质疑亚里士多德是虚构的一事又引起热议。其实,这和人们对《封神一》的讨论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入侵的自发反击,是崛起的中国对学术及艺术上西方话语权的挑战。一孔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才是自信”这样的话最好和西方人说去,这一点咱们做得比他们强百倍。小说《三体》译成英语,改动达上千处。动画片《机器猫》引进美国,把里面的日本料理都改成了美国食品……而咱们出版的外国书,往往要标上“全译本”的字样来吸引读者。咱们能引起《阿凡达二》这样恶心人的电影,且大肆宣传。而咱们的《流浪地球二》在美国只有几家影院上映,且排片少得可怜,上映后又被媒体大肆抹黑……谁更“自信”,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