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酒与刀锋 ——我读李清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11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酒与刀锋

  ——我读李清照


  1、


  李清照在宋代诗人中,绝对是最特别的一位。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众须生老翁中仅有的一朵奇葩,更是因为她的诗词成就,女儿不让须眉。无论婉约还是豪放,虽与姜夔,柳永,苏轼,辛弃疾相比尚有些不足,却也力压许多小有名气中者,被历代人士所推崇。


  诗词进入宋代,渐渐划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身为女儿的李清照,填词作赋,以温婉之本性,填婉约之诗词,与那些七尺男儿相比,自有先天之优势。她的词作,无论休闲,无论爱情,无论景物描摹,婉约起来,自然是柔肠百转千回,情愫如丝如缕,让人深陷期间而无法自拔,沉醉不已矣。


  去国怀乡,颠沛流离之间,她的诗词,依然婉约着。可是,那种沉郁的低吟浅唱,那种无以排遣的悲悲切切,那种家国的忧虑与哀伤,让她的婉约,有了质的不同,有了金属一般的沉重与贵重。


  或许,这就是作为女儿身能够跻身于那些大丈夫之列的原因。或许,这就是同为女儿,她的诗词能够遮蔽了许多同期女性诗词之光芒的原因。


  悠闲的时候,可以风花雪月,可以卿卿我我,可以“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世道变了,家将不家,国已经不国的时候,作为女性诗人的李清照,没有躲进深闺哀哀怨怨,拿起自己最为擅长的狼豪,最为锋利的武器,去抒写自己的家国情怀,去怒,去怨。去倾诉。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雨疏风骤了,海棠如何能够依旧呢?风霜降下来的时候,花与草,树木与岩石,谁能幸免?据说此作一出,汴京文士莫不“击节叹赏”。击节叹赏什么?当然是“绿肥红瘦”一语的精绝之笔。当然是“绿肥红瘦”一语说不尽的婉曲与凄美。清代黄苏在他的《蓼园词选》有语云:“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2、


  作为女性诗人的李清照倘若仅仅是“婉约”,也算不上多么出彩。她的诗词里,也有男性诗人们喜欢的酒。就像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像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像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曹操的酒里是慷慨苍凉;李白的酒里是浪漫孤独;苏东坡的酒里面是豪迈与沉重;辛弃疾酒里激昂,是感伤。那么,李清照的酒里面呢?慷慨苍凉有之,浪漫孤独有之,豪迈沉重有之,激昂沉重,亦有之。


  男人们的酒里,盛满了孤独、忧愁、苦闷、慷慨与不甘。


  李清照的酒里,盛满了血与泪,悲和欢。


  男人们喜悦的时候,喜欢去把酒言欢;悲伤的时候,去借酒消愁;种种的情绪积郁于心的时候,也往往愿意借助于酒,寻找一个出口,将内心的块垒一点一点消除。


  “世间妙物无过酒,浇得胸中磊块平。”


  于是,我们就读到了那么多关于酒的诗句,关于酒的名篇。


  在这一点上,李清照担得起“巾帼不让须眉”的名头。各种的悲凉,各种缱绻,各种惆怅,都深深酝酿在她诗词里面,诗词的酒里面。让人沉醉莫名,不忍读,又不忍弃。“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婚后,赵明诚曾远游在外,这一个重阳节,李清照孤独难耐,思念油生,于是写下此词。这一天,从早到晚,都是愁云满布。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强打起精神饮酒赏菊,李清照感叹: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人的焦虑;以瘦暗示相思之深,相思之苦,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矣。想你想得人都消瘦了,这是最动人的情话吧!


  情意绵绵的深情诉说,都在酒里,一波一波荡漾着,从酒杯,到心里,一直到几千年之后。


  如果只是黄昏把酒,人比黄瘦,此时的李清照,相比于朱淑真的“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也高出不了多少。


  把酒含泪,将个人的身世与世事艰难国家兴亡都倾注于一阙一阙的诗词里,才是一位柔弱女子与那些为丈夫能够比肩的缘由之所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诗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而情感的依托,全在于一个“酒”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原本想着借助酒的麻醉,忘却身在何处,心在何方。却总也敌不过晚来的风,让人越发变得清醒,让人越发感到寒意逼人。更不用说,过来的雁,似是故人来,心底的愁绪,越发无法遏制了。人与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一瞥倍凄凉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连用了七组叠字,徘徊低迷、婉转凄楚,如一个伤心人在低声倾诉。是啊,国破家亡,前半生的幸福生活与后半生的漂泊凄楚形成鲜明对比,如何让人不去将一根柔肠百转千回呢。


  国仇家恨,娓娓道来,字字似血,句句含泪,读过的人,无不为之潸然而涕下矣。


  3、


  一位诗人,若只是低吟浅唱,只是卿卿我我,也是平庸。


  婉约的时候能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豪放的时候能够“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慷慨生哀”。才是大家。


  不仅仅能够对酒当歌,还应该能够把酒看剑。


  李清照的诗词,不仅仅有酒,还有刀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面对国破家亡的时候,目睹统治者不思收复故土,只知逃亡,只知道奢靡享乐,直把杭州当汴州的种种不堪,李清照忍无可忍,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诗,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豪气干云,气冲斗牛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句破空而来,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谁说女子不如男,很多的时候,小女子的气魄,远胜过那些七尺男儿。


  李清照,这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女诗人,必将在我们的文华中,占有光辉的一页。明代·杨慎曾评价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


  李清照既有巾帼之温婉,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嫉俗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之情怀。她的诗词,极具婉约之柔美,又有豪放之激越。


  李清照的诗词里有酒,酒里面有刀锋。


  李清照的诗词,可以让人如饮酒一般沉醉,亦可以让人感觉到刀锋一般锐利。


  2023.12.11


2#
发表于 2023-12-11 11:1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再次支持,问好。
3#
发表于 2023-12-11 15:11 | 只看该作者
《酒与刀锋》谈及对女词人李清照的认识;在对其做了总体评价的基础上,从李清照的诗词入手,采取分析论述和互相比照的方式,谈及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点、家国情怀、家庭变故等;语言简洁,观点鲜明的一篇。欣赏,祝福。
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08:47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3-12-11 15:11
《酒与刀锋》谈及对女词人李清照的认识;在对其做了总体评价的基础上,从李清照的诗词入手,采取分析论述和 ...

谢谢彦林版精华鼓励,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9 14:11 , Processed in 0.0783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