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观念与经济发展[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21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观念与经济发展
                                  □ 南  帆  黑 马


                 一

  “文化”是一个涵义复杂的概念。通常,人们对于文化的界定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概念相对于“自然”而言,指的是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观念体系。狭义的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大致包括思想、道德、宗教、文艺、科技、风俗、学术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组织。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基本上指的是相对于经济生产活动的文化活动。例如艺术,宗教,哲学,美学,等等。

  从整个社会历史运动的视野来看,经济决定了文化。人们首先改造了自然,然后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有了一定形式的经济基础,然后才有一定形式的上层建筑。通常,人们总是在解决了温饱等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如今的经济生产正在愈来愈紧密地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基本的物质需求解决之后,精神文化的需求开始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生活空间。伴随这种状况,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市场越来越大,文化在经济中的角色也日益重要。换言之,文化在经济活动之中的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显示。宏观的意义上,愈是满足人们需求、适应时代的先进文化,愈有它的发展前景和经济价值;新的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的需求,又会反过来推动人们不断地创造新的先进文化。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这个意义上,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先进文化必将推动先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样也不断孕育先进文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现代社会里,许多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地融为一体。形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交通和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大众传播媒介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球化进程正不断加快。许多文化产品籍此打开了巨大的市场,取得了惊人的销售量。人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能够创造利润的产业。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之中,文化产业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当然,通过文化活动换取生活费用,这种做法古已有之。从舞台上的戏曲艺人、宫廷里的画师到“著书都为稻梁谋”的文人,围绕文化产品的经济活动始终存在。但是,只有当文化产品成为一种普遍需求的商品之后,也就是说,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都具有相当的规模之后,文化的经济效益才会成为一个显眼的亮点。
  
  据专家分析,消费的转型导致文化市场的逐渐成熟。首先,文化――包括某些文化符号――成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从报纸、电视剧到广告、招牌、商标,人们每天消费大量的文化产品。其次,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新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之中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50%以下,文化教育消费的份额愈来愈大。另一方面,闲暇时间的增多也将使精神、文化的消费随之增加。这些文化消费的需求制造了文化产品的市场。资料表明,文化产品正在创造越来越可观的利润。不少理论家乐观地认为,文化将在未来的经济之中唱主角。文化产业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前景――他们将文化产业称为朝阳产业。他们甚至断言,21世纪的文化必将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其中体育产业的就业人数甚至超过了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人数。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少数行业,体育经济收入超过了石油工业与证券交易所的收入。美国的文化产业甚至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对于许多国家说来,图书报刊出版行业竟然跃升为支柱产业,而旅游业是全世界的第一大产业。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足以影响世界产业结构的排序,另一些理论家甚至将文化产业前景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提并论。



  正如经济活动创造了新的文化形式一样,新的文化形式也可能创造新的经济活动形式。例如,那些跨国公司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技术,在其他国家加工生产自己的产品。产品的原料、劳动力和最终的消费市场都是所在地的,他们最后获得的利润实际上就体现为品牌文化的利润。也正是这些高额的利润才造就了这些跨国公司。同样地,符号消费也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渗入和贡献。大众传播媒介把体育明星乔丹的高超球艺传遍世界。这种传播形式带动了广告等文化形式,并且迅速转化为一种品牌符号,产生了乔丹牌运动服、乔丹牌篮球、耐克球鞋等等,进入了人们的消费领域。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生产与消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广告业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取得飞速发展,给商品经济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旅游业经由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从四面八方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使得旅游经济迅速壮大;体育赛事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买卖转播权,收视率和广告效益以几何级数增长;电视节目是文化产品,但它的制作、播放、赞助、广告、版权等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联;如此等等。目前,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成为一个日趋活跃的经济活动的平台。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知识成为主导资本;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专利与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角色。专利权人和知识产权所有权人,通过转让专利或知识产权,使得专利技术和科技文化成果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使之转变为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总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正前所未有地与经济结合,并且产生新的经济形式。



  经济活动之中的基本冲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现代社会,人类不是赤裸裸地追求经济利益,这种追求发生于文化观念形成的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利益追求方式。
因此,必须高度关注文化观念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某些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有些文化观念则与市场经济相抵触。不同的语境之中,这两种文化观念都可能产生正面或者反面作用。例如,诚信问题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属于文化范畴。但是,一段时间里,由于诚信问题产生的混乱,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瓶颈。走私泛滥,假冒盛行,言而无信,三角债绵延不绝,这都不同程度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阻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们要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产生的作用。对这些悠久的传统文化,要“扬弃”,要批判地继承。如重农抑商、不患贫患不均等传统观念,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就有着不利的影响,我们就要“弃”;天人和谐的观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搞好可持续发展,诸如此类,我们则要“扬”。

  局部范围内,某些文化观念可能决定经济的运行方向。例如,肥为不美的美学观念就有可能在多方面影响各个行业。影响服装业——穿着之后让人看起来更苗条的竖条纹和瘦身型的服装,肯定更流行更好买;影响制药业——瘦身减肥药广告铺天盖地,产品更新换代、花样百出,许多厂商趋之若鹜,加盟其中;影响体育健身业——健美操、瘦身运动蓬勃兴起,体育场馆生意兴隆;影响饮食业——害怕长胖,高糖食品愈来愈少人光顾,传统的中草药堂而皇之进厅入室,成了许多食客喜好的药膳。



  政治经济活动之中,民族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基本单位。尽管这个问题正在全球化过程产生复杂的变化。但是,作为同根同源,血脉相系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无时无处不存在。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许多时候,民族是人们想象的共同体。只要你我同属一个民族,纵然相隔千里,我们一样可以血脉相通,心心相印。一脉相承的传统和相同的语言;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文化经典;以及以生俱来的民族自豪感等等;这些相同的文化传承,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生息繁衍。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说来,文化的功能十分重要。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继承传统、弘扬道德、激励人心的巨大力量。很大程度上,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建设意味着继承和拓展民族的文化传统,深入开掘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这样,文化建设将为物质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情感召唤。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产生号召力,文化也是生产力。

  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或显或隐的对抗和竞争。无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还是“后殖民”“文化霸权”的理论,我们都可以视为这种对抗和竞争的反映。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文化正日益显示了特殊的意义。文化发展已经被许多国家视为新型的战略课题。探讨重大经济、政治社会问题时,许多方面都必须涉及到文化因素,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民族文化也在这个背景下得到了高度重视。加入WTO之后,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影响会继续增大,跨国文化资本也将在全球范围流动。与此相应,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也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以往,人们通常将中西文化的冲突视为不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竞争。现今,我们必须意识到,中西文化的竞争还将同时在经济层面上展开。许多时候,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经济利益之间的竞争将交汇为一体,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互相促进。例如,进口的好莱坞影片不仅占领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同时也带来了美国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打入海外市场的京剧不仅赚到了外汇,同时还显示了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如此等等。

  文化产业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最为有效地直接参与文化竞争。高额的回报不仅可以投入文化产业再生产,同时还可以转化为雄厚的资金大力开拓新的市场。所以,文化产业对于新一轮的中外文化竞争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入WTO意味着进入全球的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的视野之中考虑文化产业的市场格局。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至1998年间,在人文艺术、娱乐、文化活动、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世界贸易额从953.4亿美元增加到3879.3亿美元。如果要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必须在文化产业之中显示中国文化的巨大优势。

  中国拥有的巨大文化市场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文化需求十分丰富。这为文化产业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其他国家肯定也会以各种方式插足中国的文化市场,但是,由于共同的语言和民族文化,中国的文化产业无疑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这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壮大十分有利。

  其次,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文化产业的一个不可代替的资源。从丰厚的文化积累、种种历史遗址到名山大川、寺庙古迹以及形形色色的民风民俗,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尽管目前这些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还较低,但是,可以预见,无论是开辟旅游市场还是制作某种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从事文化外贸,这方面都大有潜力可挖。中国的文化产品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还要打入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大公司成熟的海外发行渠道,把中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

  总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个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强大的文化产业,对于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发表于 2003-11-23 15:3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07:51 , Processed in 0.0511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