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认亲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25 1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4-5-25 17:28 编辑

                          认亲戚
        
                           
                               ■  文/于文华

     父亲生前一直有个心愿,想在宁夏实地走一走,转一转,寻找我们遗失已久的家谱和在宁夏的当家子,但“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也许冥冥之中有祖先的庇佑和指引,在宁夏打工20多年的四弟,某天却从外面转悠回来,说打听到了宗亲本家的下落。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就走呗,开上车不过几十分钟。四弟笑了笑,说你是闲人,退休了,一天到晚无事可做。人家爷爷可还在打工呢,我先联系好了,再拜访,不急!

     晚上吃过晚饭,本家爷却迫不及待打来电话,声音就听起来很亲切,很温暖!热情邀请我们——要母亲、我和四弟周日到他家,他会专门请假待在家里,好好喧和喧和,同时还特意通知其姑爷一家和家人,做好款待准备。我们离开老家已然一周多,母亲担心她菜园里种下的辣子、黄瓜和西红柿苗等菜蔬,也许早已急不可耐的“嗷嗷待哺”了,遂商量了一下,让本家爷提前一天,到周六拜访可否?爷极为爽快的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次日一大早,喜滋滋、兴冲冲的四弟起个大早,将车子清洗了一遍,拉着母亲,准备好好理个发,美美修饰一番,好精神抖擞的见亲戚。可转悠了半天,太早了,理发店都没有一家开门营业的。只好作罢,开车上路。上看见银川的高楼大厦,楼房和小区鳞次栉比,但越往郊区走,楼房的高度降低了,密度减弱了,而一片片的树木和农田则成了主角,大片的农田里有草莓和西瓜及其他不大熟悉的农作物(西瓜是爷爷告知的,说这里近年来他们这里大量种植麒麟西瓜)。如今的农村道路整洁,村容村貌很是干净卫生。之前四弟去过一次,那天他是拉着人到附近找活干。活尚且没有准备好,遂向人打听你们这儿有没有姓于的?正巧问到了地方,那人说有呀,独门独户的,有一户人家,姓于,不远。开车确实不远,就到了本家爷的家里。匆匆忙忙来,也没有想到如此利索就打听到。没有提礼物,四弟喝了茶水,抽根烟,讪笑着赶紧告辞,说改日定登门拜访!

     人上了一定岁数,年纪大了,看到什么,都觉得特别美好!路旁钻天而笔直的新疆杨,婀娜多姿的柳树,散发温馨人香味的沙枣花,都令人感觉特别舒坦。这不,我们三人熟门熟路乘兴而来,但,四弟那天走的太匆忙,加之村里人家的门扉都一模一样,究竟进那个门呢?正迷惑间,本家爷的电话来了,原来就在不远处。

     一个精瘦,精明,约莫60多岁的老人,笑吟吟走出来,将我们迎进家门。坐南朝北一溜砖房,有七八间的样子,院内都铺设了红砖,靠邻居家是一长溜菜园子,种着大葱、辣椒、小白菜等菜蔬,看来夏天菜园的菜保证了全家所需(何止全家,爽快,直爽的奶奶说,儿子和姑娘家夏天的菜都够了),也说明了本家爷一家是勤快务实的人家。话里话外处处折射出爷爷作为于家人特有的那种憨厚、质朴、温和的秉性。

       爷将我们让进干净、整洁的厨房,也许,又感觉不大合适,又将母亲、四弟和我,客客气气请到了窗明几净的客厅。茶几上,早摆满了香蕉、粑粑柑、葡萄、草莓、桑葚、西瓜和瓜子等,满满当当一大桌子,就连我未曾品尝过的一种叫山竹的水果都端来上来,把夏天能端来的水果几乎都展示了出来——按理,我们是小辈,但本家爷一家殷勤备至,把我们当远方来的贵客一般看待!确实感觉有点诚惶诚恐。

     不一会儿,做买卖的姑爹进门了,姑妈领着调皮、机灵、活泼的小孩来了。他们开了三家汽车专卖店,但姑爹很低调,谦虚而礼貌,说他们就住在对门。姑妈不善言辞,但说他老公是东北的,去年春节一大家子人专程赴冰天雪地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品尝了铁锅炖大鹅等东北菜。后来她一直微笑着,不时和母亲和四弟交流几句。而奶奶则笑容满面的忙出忙进,不时来添会水,笑著说喝水喝水。片刻功夫,打扮时尚,身材丰满的婶子领着憨厚、文静,不大爱说话的儿子,和乖巧、聪慧、可爱的小姑娘进门了。三个小伙伴很熟稔的样子,很快就玩到了一块,在院子里玩的不亦乐乎,说明平日里就经常在一起玩玩耍耍。婶子说她老家是陕西榆林定边县人,快人快语,精明精干,有东北人那种直爽,很会唠嗑儿,说专门在家里抚育两个孩子,还说老爹老娘辛苦了一辈子,再抓养孩子,劳心劳力,估计够呛。再说如今的孩子不好带,还得看护着学习,养成教育啦,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啦,都颇为重要,看得出她对教育孩子相当有经验,也透露出东北人的那种坦诚和实在。我当面夸赞说你那里是在看护孩子,你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于家建功立业呢。她很客气的让我们吃水果,说进了自家门,就不必拘礼,该吃吃,该喝喝……奶奶笑容满面,好像我们的到来带来了喜气,而爷爷始终乐呵呵的,说早就想到老家走走、转转,无奈机缘不凑巧,也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再不走动走动,老一辈人不在了,就更加陌生和不认识了!还说丈夫在甘肃瓜州打工,开一种专业吊机,相当于特种作业,专门给那里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安装风叶等,还拿出手机,让我们看所开的设备,那车有几十个轱辘呢,臂伸开达一百多米长。我的六爹叫于江,巧的是爷爷的儿子也叫于江,更巧合的是,六爹的儿子名于文豪,爷的孙子也叫此名字,一模一样,简直就像商量好的似的。听说也有和我父亲姓名一样的。本是同根同脉,先祖共饮一河水,流着同样的血脉,焉能不亲?

      几个凉菜先端上,奶奶做的香喷喷的臊子面随即就端上来了,都请到了餐桌上。奶奶还为我们做了几个凉菜,都是地道的家常菜,吃起来很爽口、很合乎口味。第一碗让给我们。我笑着说:还是爷爷先来,虽说是你们家,但最起码的礼节还是要讲!但谦让了半天,到底还是让我们先端了碗。稍稍谈喧了一会儿,爷爷说宁夏这儿是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补贴的也许比甘肃多些。比如,他们的房屋四围由政府掏钱,给每家每户加固了钢筋,屋顶全部是彩钢的,五间屋子的窗户也换为封闭式加厚玻璃,且每户补助3000元,安装了电暖气,通到每个房间,方便,干净,环保,舒适。真正将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末了,爷还特意将我和娘让到中间的一个铺了棉床单的炕上,说午休一下……真是想的周到。吃完饭,婶子还礼让着爷爷也吃块西瓜。爷爷则微笑着说:刚吃完饭,不吃了,留下了让几个孙子孙女吃。看来,一家人和睦友善,家风很正!我发现,一个家庭和睦与否,兴旺与否,和女主人尤其是儿媳妇大有关系!有人还认为,一个男人是否成功,是否有财运,事业能否做大做强,离不开三个女人:母亲、妻子和儿媳妇!而我江爸能专心在外边全力打拼,离不开奶奶、婶子的大力支持,有她们做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他自可放开手脚,专心赚钱。本来,还在纠结着究竟要不要午休,在何处午休等,爷却考虑周全,将我们让进中间的一间屋子,很安静,也很干净。遂和母亲在遥远的本家家里,听着窗外的悦耳鸟叫和几个孩子的大呼小叫,就像睡在自家炕上一般,安然自在,酣然而睡。就想起一位作家说过的话: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个进入我们生命的人,无论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喜悦还是挑战。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才会如此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金色的阳光从树梢射过来,照着那个温馨、恬静的小院,那些跑来跑去的几个小孩,却是我的兄弟和妹妹。明亮,温暖,妥帖,怡人。住楼房有住楼房的好处。而住在平房有宽敞明亮的院子,空气通畅,光线明亮,出入方便,且借地气,特别适宜老人养老。不用养鸟,却总能够听见清脆悦耳的鸟鸣;不用刻意种花,却总能够嗅见缕缕花香;不用种树,抬头就见绿叶浓荫。

      既是一家人,谈兴格外浓。我们又谈喧了一阵子,该拉扯的都拉扯完了,从老家到宁夏,又从宁夏到那个和乐村的地方,爷爷说当年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那一支从土门老家搬迁到大靖镇。后来,民国年间,或者稍迟些,又从甘肃迁徙到宁夏中卫。再后来,又迁移到各方面条件好的银川附近的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五一小区(原来叫掌政公社永北大队五区)。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千真万确的真理!爷爷的父亲虽然不能够选择他的出生地点和出生条件,但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命运乃至家族命运的机会。默默倾听本家爷跟我们说话,注视爷爷的一举一动,远远多于我和他之间的对话和注视。看得出,爷爷也许是位不善言辞的人,却是个心地善良,真诚实在之人,看到我们远道而来,极为兴奋的说:我早就给几个孩子说过,我们有根有脉,他们不太相信……看看,这就是和乐村我们祖先那里的人,脾性相投,说话爱听……难怪先前我刚下车的时候就被亲切、温暖、感动这些元素萦绕并随之激动,原来宗亲的力量祖先的血脉如此强大,它能让素味平生毫无关联的两个乃至更多家庭有了密切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交往。冥冥之中的他或许知道,自己在空间上虽然和自己的祖先走得如此的遥远了,但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口音如何改变,他怎么也走不出祖先连接在他身上于氏家族这根血脉链条。祖先对未来的所有幸福美好憧憬和希望,就是现在的他和后辈所享受的生活,这让他觉得他的父亲当年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事实上他父亲以及他始终与祖先是形影不离的,因希望和幸福家园在哪里,祖先就在哪里。但说到家谱,说未曾听过,也不太清楚,更不知下落……

     孩子和青年人大多都喜欢憧憬,向往外边世界的精彩,而老人则喜欢缅怀、回忆和追思,向往叶落归根。与其说是我们上门认亲戚,倒不如说是爷爷一家也好像被和乐村于家彻底接纳与吸收。这不是选择的差异,而是沧桑岁月和生命行走的结果。说实话,爷爷这一脉他自己就活的比甘肃好,他们土地也转包了,每年土地收入就有四五万元。而对比老家最多也就区区二万元!但他们住的宽绰,政府补助高,生活自然好!且爷爷尽管近70岁了,还在银川近郊的一家天然气厂上班,每天180元(每天管一顿午餐,请假或放假无工资),平均下来也有4000元左右,一年四季不用到处找工作,且旱涝保收,风吹不着,雨淋不到。而在附近的水洞沟旅游景区游览时,我打听了一下赶牛车骡车骆驼车的,也绝大多数是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收入150元(也管一顿午餐)。而我们甘肃、新疆等地,上了60岁的老人,哪个工地都不敢要,除非将身份证改小,而许许多多上了岁数的人身体尚可,有些上有老下有小,却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不打拼和挣弹,就没有一毛钱的收入,如何生活和养老?生病了咋办?生活全凭地里补贴那些钱,根本不够用。

     我准备打道回府了,四弟说:别呀,婶婶早就在银川城里有名的川菜馆里订好了包厢,说是要好好招待一顿呢……果真,当我假模假样准备告辞时,婶子说:别这么早走,准备到周边转悠一下,天有些热,先喝茶吃水果,稍稍等一会儿,你姑妈的姑娘在上班呢,我们五点从家里出发,六点准时开宴!

      有句话叫恭敬不如从命,只好愉快接受!五点左右,三辆车从爷的乡下的家里出发,我们紧跟婶子的红色小车,很快找到就餐地点。这天正好是母亲节,刚进门就收到了饭店给女士们送的鲜花。事实上,在遥远的宁夏,母亲度过了品尝着美味佳肴,且是由宁夏的爷爷一大家子人和两个儿子陪伴的愉快夜晚,也是平生第一次有鲜花祝福的母亲节!到了二楼,是个能坐十多人的大包间。婶子客气的让我点菜,我没有客气,按规矩点了一个鱼头菜,其余的则让婶子点。她非常娴熟的和姑妈商量着,七七八八点了十菜一汤。母亲说够吃就行了,千万别浪费了。结果,几道菜一上,饭馆就端来了一个汤。我插嘴道:你们以后是不是注意点,以后将汤放到最后再上。因我们甘肃宴席上最后一道菜就是汤,人们戏称:滚蛋汤。服务员强词夺理,辩解说:我们这儿是边喝汤边吃菜。毕竟我不是主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幸亏我们来的早,这天这家餐厅吃饭的人很多,川流不息,包厢都座无虚席,连大厅都坐满了人。说明这家饭店菜肴好,味道鲜美,价格合理。

     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精神却越来越空虚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纯真、善良和素朴已越来越成为稀有的品质,显得弥足珍贵,尤为稀缺。而一天的观察发现,本家爷、奶奶、婶婶、姑妈、姑爹他们,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无不体现出对人是真诚的,说话是得体的,待人接物是友好的。这不是吃了人嘴短就说此话,而是从他们最高标准接待从未来过的“穷亲戚”和种种举动上,看得出他们是发自肺腑、真心实意的认亲戚。如今人和人的交往,说到底都是利益往来,但这里没有利益,唯有亲情!没有攀比,没有一丝虚伪与做作的痕迹,唯有真诚和友善!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再没有什么情愫,能够超越天高地厚的纯情友谊,在万物欣欣向荣生命蓬勃汪洋恣肆的夏日里,让我们一家人的心,获得融融暖意的呵护和温馨如春的关爱。

     原来很多事情,早就储存在爷爷的脑海里,就如荷花池泥里的气泡,你看不到,唯有上面的荷叶被风吹动,茎秆摇动,牵动了淤泥,才会冒上来一连串涟漪和气泡!我们原以为时间过去了,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其实所有的过去并没有消失,始终存在着,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留存,并且一直和现在相连,只是需要某种机缘刺激,才能重新浮现,产生一定影响。岁月匆匆,一晃几十年,当年爷爷的父亲远走宁夏,但他心心念念着故乡的一切,包括血脉相连的宗亲纽带,包括记忆里家园家族的所有印象和画面!

      六点稍过些,姑妈漂亮、时髦的姑娘就准时入席了,礼貌的向我们打了招呼,就势坐到了姥爷跟前。看得出是位高挑个,长相秀丽,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子。三个小家伙看到餐桌上的酸奶瓶子,先下手为强,一一拿了过去。姑妈家的小儿子最小,也最调皮,他早快快喝了两三口,婶子上初中的儿子则文文静静,比姑娘还秀气,他安安静静的没有喝。一旁的小姑娘喝了一口,惊呼一声:这酸奶怎么像水一样?服务员听到大呼小叫,赶紧出来解围,说:你们没有看到瓶口上的字,上面不是写着:水制品,不要饮用!婶子说没事,拿三瓶酸奶来!菜一个个上来了,东道主的婶子说:你们喝酒吗?都说不喝了。一旁婶子的妈妈,一个劲给母亲夹菜,奶奶也给母亲夹菜,情同手足,其乐融融。婶子说:今天是母亲节,首先祝福今天在座的母亲们节日快乐!其次,欢迎远道而来的当家子,今后就是一家人,加上微信,要常来常往,欢迎到宁夏多做客……爷爷、奶奶、婶子和姑妈他们全家,在满桌的美味佳肴里和我们愉快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知道,他们接纳和欢迎我们,因为我们和他们数百年前来自同样的祖先。我也很热爱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爱,因为他们让我在亲切友好的氛围里,感到了认亲戚带来的愉悦。吃了片刻,作为陪客,我也向爷爷一家的盛情款待表示真诚感谢,也欢迎过年时爷爷带全家人,到土门老家做客!爷爷声音有些颤抖的说:有生之年一定带家人回一趟老家,认认家门……宾主间笑语喧哗,谁都是喜气洋洋,谁都是谈笑风生。看着滋滋作响的美味鱼头,吃着鲜美鱼肉,对那天在座的于家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于我而言,则多了一种在通道上与祖先邂逅的感觉。

       一个人的身子无论走多远,离开故乡的时间无论有多久,思念家乡的灵魂,永远都会魂牵梦萦,在梦里梦外时常闪现。爷爷的父亲背井离乡、远离故乡拾荒逃难般的迁徙生活,一定充满了许多苦涩而艰难的生动细节。没有人比远走他乡者更懂得艰辛多于快乐的生活道理。日子需要不断用辛苦的劳动来获取,老百姓的生活更多的需要精打细算的算计来充实。可以想象,面对突然出现的来自故乡的我们,带来了遥远家乡的一切,带来了他们沾亲带故的一些人的生活近况,以及对遥远宁夏亲人的关注关切和关爱,无关乎爷爷的神态是陶然的脸上是异常欣喜的,心中的状态是何等惬意——这是中国人乡愁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对宗族、血脉和家园特别器重的缘由。我想,能够支撑当年12岁的爷爷坚定信念的,就是故乡永远有亲人的牵挂有家园的存在有亲情和血脉作为支撑,给了他在遥远的他乡苦苦挣扎并且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而正是靠着顽强的信念和信仰,让人类得以代代相传,繁衍生息!

      现代社会沟通起来很是快捷、方便。末了,婶子让我面对面建了一个家族交流互动微信群。不一时,我和四弟拉老家这边的本家进群,婶子、姑妈拉宁夏那边的本家,不到数分钟时间,几十人的群很快组建完毕,远隔千里之遥的江爸带来了真诚的问候,而不大擅长玩微信的润爸则入群后沉默不语,连一个微笑的表情都不会发——但这不影响他看到我们之间的互动,看到秋燕姑妈的诚挚祝福:我们是亲亲的一家人,有事多走动、多沟通、多交流……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感觉很短暂,而离别却是人间的常态,思念和期盼总是久长!最后,爷爷一家依依不舍,直到我们坐上车了,车子启动了,爷爷才和奶奶招手示意,难分难舍的样子,叫人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一门亲戚一条路,亲戚越多路好走。唯有衷心祝愿爷爷一家: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前景正如喷薄而出的朝阳,越来越灿烂辉煌!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5-25 17:1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宁夏一趟收获满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看到了农村巨大变化,日子是红红火火。我也经常下乡,在那边远的山上,老乡们的房子比城里还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少在外工作的人退休又回到老家。
欣赏老师美文,点赞,问好!
3#
发表于 2024-5-25 17:2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亲情,真好。
拜读,问候。
4#
发表于 2024-5-25 18:51 | 只看该作者
家族是这个世界给每一个个体人最坚实的支撑与后盾!祝福终得团圆的一个和和睦睦大家庭!
5#
发表于 2024-5-25 21:26 | 只看该作者
跟着于老师的笔触,感受亲人相聚的温馨和感动,相遇家风很正的和睦一家人,多么喜庆哦
6#
发表于 2024-5-26 11:1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篇幅很长,通过写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作者远程走亲戚。一路上的过往收获,一家人给予的温暖。文章娓娓道来讲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述亲情给予的温暖,让人感受亲情的甜蜜。整篇文章细节描写到位,很温暖的一篇佳作,学习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24-5-26 18:31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4-5-25 17:17
老师宁夏一趟收获满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看到了农村巨大变化,日子是红红火火。我也经常下乡,在那边远的 ...

真诚感谢建华文友一如既往的支持及点赞,祝福周末快乐!
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6 18:32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4-5-25 17:23
这样的亲情,真好。
拜读,问候。

感谢千幻烟版主提读欣赏及点评,祝福安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6 18:33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4-5-25 18:51
家族是这个世界给每一个个体人最坚实的支撑与后盾!祝福终得团圆的一个和和睦睦大家庭!

感谢蛇珠文友的提读欣赏及精到点评,祝福周末快乐!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6 18:34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4-5-25 21:26
跟着于老师的笔触,感受亲人相聚的温馨和感动,相遇家风很正的和睦一家人,多么喜庆哦

谢谢秋实文友的点评及中肯而恰如其分的鉴赏……祝福周末快乐!
11#
发表于 2024-5-27 08:14 | 只看该作者
血脉是一个家族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的传承,有家才有国。
拜读。
12#
发表于 2024-5-27 08:29 | 只看该作者
咱们中国人,最注重血脉相承,亲情相通,这也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纽带,值得倍加珍惜。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1:59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4-5-26 11:18
文章篇幅很长,通过写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作者远程走亲戚。一路上的过往收获,一家人给予的温暖。文章娓娓 ...

诚挚感谢叶叶版主一直以来的厚爱与点赞支持,祝福周末快乐!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2:00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4-5-27 08:14
血脉是一个家族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的传承,有家才有国。
拜读。

谢谢何足道哉文友的提读欣赏与支持,谢谢肯定……祝福周末快乐!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2:02 | 只看该作者
麦子熟了 发表于 2024-5-27 08:29
咱们中国人,最注重血脉相承,亲情相通,这也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纽带,值得倍加珍惜。

的确如此。有家才有国。家族血脉传承不息,民族才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多谢文友提读欣赏及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9 14:12 , Processed in 0.06582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