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心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4 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胸无大志 于 2024-6-4 12:39 编辑

我们家大门里出来十几步远,有一条碎石铺砌且能放下一辆架子车轱辘的斜道。斜道进入村中大道的另一侧,有一面两米多高的崖坎,崖坎斜面与这条斜道的夹角处是三婆家积攒粪土的茅坑。说是茅坑,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大路旁边就不可能一家老小的,去那里拉撒大小便。生产队那几年,下地劳动的青壮年能挣来工分,老年人及小孩平常日子也不会闲着。当时,上级号召每家每户每年,必须上交一头生猪,况且,饲养圈里的牲口,也比较众多。常年在夹道或小巷里,随时就有许多牲口或猪仔屙的粪便。粪便可不是现在人们眼里的污秽,它是庄稼及蔬菜的亲密朋友。积攒了它,能给自留地施肥之外;上交队里后,还能记工分,就是说,拉撒在家道里的粪便,就成了庄稼汉们心目中的宝贝。

   那一天中午放学,我刚刚吃完饭,从大门外直尺形的道路上出来,就被祖母火急火燎的呼声喊了回去。

   “林木,快,快,快去拿粪罩,这里有两堆猪粪……!”

   形势比较急迫,祖母没有完全将话说完,我就分析清楚,是让赶紧过去拾取家道里的猪粪。祖母知道她的袖珍脚丫,一时半会赶不上需要,就呼叫着能快马加鞭的我去完成任务。站在斜道的高处,我看见有一滩稀薄和一堆干稠的猪粪。在拿着粪罩上去准备拾取的时候,耳朵有点听力较差的三婆,也拿着一张豁豁牙齿的老铁锨,嘴里不停地高声“抢、抢、抢”地喊着,从她们家门口里赶过来,和我要争抢粪便。

   粪便较稀的那堆离我略远,浓稠的却比较靠近。我上去拾取那块稀粪便的时候,被从身后赶过来的三婆,将猪粪迅速铲起来扔进了她家的茅坑。

   就是说,我用拾粪的老镰刀正在铲挖稀猪粪的时候,三婆已经悠哉悠哉的完成了她的工作任务。

   “你娃,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那份。心死了,人总该活着,就不知道干稠的容易装进粪罩,稀薄的不好拾取。”祖母喊骂了我,觉得不太解气,又回头诅咒三婆说“六、七十岁,像猪一样活着!划得来和口角上奶水也没有干彻底的人,争抢东西!”三婆多半辈子都是祖母的手下败将。她听了祖母的喊骂,竟然笑呵呵的装作没有听见一样,推开她们家厚重的槐木大门扇回了院里。

    这回她的耳聋还算真正派上了用场。

   祖母见三婆回去后,本来听力较差,且又深宅大院根本听不到任何声响,就开始针对我不停地谩骂。

   我后来还真后悔,怎么当时那么痴傻,明明知道稠粪容易拾取,却怎么放弃简单而去抢抓泼烦的工作。真的如祖母所说的那样,百无一用吗?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终于弄明白了我当时的良苦用心——稀薄的较远,又不太容易操作,先完成了较难的工作任务,至于简单的,那就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罢了。

   其实,还有一个较为荒唐的理念。因为,去拾远处的同时,我已经向三婆申明,近处的已经被我占有。可三婆无视章法,竟然失信于侄孙。

   母亲听了事情的经过,便埋怨祖母说:“多大点事,至于吗?”祖母大声道:“‘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关键是——娃娃缺心眼(智慧)”

   这话果然被祖母说中,我这人五脏俱全,一生真的缺心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6-4 10:26 | 只看该作者
       小事细品,风趣有道理。      
3#
发表于 2024-6-4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4-6-4 16:15 编辑

“我当时的良苦用心——稀薄的较远,又不太容易操作,先完成了较难的工作任务,至于简单的,那就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罢了。

   其实,还有一个较为荒唐的理念。因为,去拾远处的同时,我已经向三婆申明,近处的已经被我占有。可三婆无视章法,竟然失信于侄孙。”

          想法不错,可惜“三婆子”不按常理出牌。
4#
发表于 2024-6-4 16:20 | 只看该作者
      大志老师的小说《心眼》,用小人物,小事情来反映农村生活,另有风味,来自农村的读者都会感到亲切感。

我加分点赞!
5#
发表于 2024-6-4 19:20 | 只看该作者
拾畜粪,换工分;抢畜粪,论心眼。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21: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邱老师的六字真言!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22:52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4-6-4 16:20
大志老师的小说《心眼》,用小人物,小事情来反映农村生活,另有风味,来自农村的读者都会感到亲切感 ...

谢谢小平版主对我的鼓励及文章的加分和好评!
8#
发表于 2024-6-5 07:00 | 只看该作者
胸无大志 发表于 2024-6-4 21:51
谢谢邱老师的六字真言!

什么“六字真言”,您没看懂,我也搞不懂。
9#
发表于 2024-6-5 08:37 | 只看该作者
去抢抓泼烦的工作(大志老师,这是你们当地的方言吗?)
10#
发表于 2024-6-5 08:4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大志老师很多作品,多以小见大,用示例、对比等论证手法,去阐述和确定自己的观点,文章有寓教于乐的特质,对读者是有启迪的。同时,作品存在个别方言看不太懂,个别语句语序繁杂等情况,建议打磨一下,应该会更好。向老师学习,很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0:07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4-6-5 08:44
欣赏大志老师很多作品,多以小见大,用示例、对比等论证手法,去阐述和确定自己的观点,文章有寓教于乐的特 ...

荷花老师,好久不见,还以为你已他处高就。你和风细雨般的点评,感觉甚是温馨!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0:10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4-6-5 08:37
去抢抓泼烦的工作(大志老师,这是你们当地的方言吗?)

谢谢荷花老师,地方方言,泼烦——繁杂,麻烦又多,又做不完。地方方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5 14:58 , Processed in 0.0530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