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青苗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8 1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4-6-8 22:23 编辑

青苗帖

  ■文/于文华

  青青翠翠,鲜鲜嫩嫩,茁茁壮壮,挤挤挨挨,一地接一地,一片连一片的青青玉米苗、小麦苗,将夏天的乡村簇拥成待嫁的新娘般妩媚动人,把自己的绿色绵延扩张,一直铺向了遥远的天边,真应和了那句“碧绿欲滴涟漪荡,清风拂过清幽凉”的诗句,鲜活之极,可爱之极,也妩媚之极。

  多少个世纪,我们与一粒粒种子为伴,或风雨交加,或阳光灿烂。三月里,河西的大地上,那些种田大户不慌不忙的,让大拖拉机昼夜不停的深耕翻犁。不几天,所有的田地都被仔仔仔仔细细犁了一遍。尔后,再将化肥和农药种进地层深处——相比原来传统耕作方式,这也许更科学更实用。严格按照每15亩地磷酸二胺13袋,复合肥5袋,锌时代(农人称之为红肥)4袋和一定比列的农药施肥。尔后,使用大型拖拉机,将地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耙平整了,顺便还铺设了地膜和滴灌。起初,我以为他们将地都种好了,才铺地膜。且慢,这是保墒呢。播种还尚待时机呢。一周或者十天左右,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播种。但这次,不用大型机械了,是用妇女们手推着滚动式小型播种机,在地膜上一行行来来回回,均匀仔细而认真细致的播下种子。“她在阳光下发芽,惊天动地,又无声无息。她让厚重的土地欣然开怀,破土的声音,震动整个世界”。尔后,十天或半月时间过去,就会钻出鲜嫩鲜嫩的青苗来。刚出土的青苗像个刚落地的娃娃,见风雨就生长,见阳光就拔节。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头顶烈日,默默承受着光芒的暴晒和考验。在这个有无限可能的世界里,青苗选择了一条可以走得更远的路:遵从内心和种子坚定的信仰,向上,尽可能的向上,该绽叶时绽叶,该开花时开花,该孕育时孕育,再一天天的走向成熟。

  散文作家刘亮程说过:中国人共同的故乡是乡村,乡村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生存居所。可我则认为乡村是五谷庄稼生生不息的梦想,是植物和生命魂牵梦萦的所在。离开或者说脱离了乡村,庄稼就身无可依,植物就生无所托,人们赖以生存、藉以偷生立命的五谷就无所依存、无处安身了……我家住在村子最后面,走出院门,抬眼可见翠色欲滴的青青苗儿,心情便格外愉悦和兴奋。乡间蜿蜒的小路,一如长长短短的诗行,或清早或黄昏,迤逦行走到我的面前。田埂边、沟渠旁,一朵朵粉红粉红的打碗碗花,或头顶一头露水,或身披瑰丽晚霞,粉嘟嘟的脸庞娇羞可爱。蓝盈盈的马莲花,金黄金黄的蒲公英,还有一嘟噜一嘟噜的苦豆花,都在万木争荣、蓬勃恣肆的季节粉墨登场,纷纷亮相。就连一向低调、谦卑的骆驼篷,都绽放出黄白相间的娇艳花枝,竞相争艳。每每观赏这些乡间朴素可爱的花朵,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也感到了人的语言与物语比较,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阳光明媚,蓝天高远,树叶婆娑的树木,深深浅浅的景致,还有柔柔暖暖的清风,北方夏天特有的浓郁与多彩,一下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漫步在田间小道,徜徉在明媚时光里,令人心旷神怡,暂时忘却一切烦恼和忧愁。

  田地里,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田野的绿如同离地三尺一般飘浮着。辽阔,缠绵,又梦幻……”所有的庄稼都在不知不觉奋力拔高,努力成长着。是的,成长,在青苗的内心世界里,唯有成长才是最主要、最靠谱的事情,也是它最关心最值得倾注全部身心之事,其他的刮风啦,下雨啦,阴天啦,打雷啦,都无关紧要,不是他该操心的……一路走来,我与青青庄稼的无限生机撞了个满怀,他们从轮廓到线条都呈现出了活色生香、鲜活生动的韵味。我发现,所有新生玉米青苗的叶片与叶柄上,都敷着一层细细的绒毛,且色彩有浅绿、黄绿、翠绿和深绿的区别,每片叶子在每一天都静悄悄伸长、扩展,说明在悄没声息的在孕育和成长,并且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像无数个小镜子,把金黄光线下反射再返射,我的眼睛简直被晃得眯成了一条细缝。叶片从二三片成长为五六片,再从七八片到十多片,一直到二十多片叶子时,而主杆叶从小拇指粗到大拇指,再从小孩胳膊粗到大人胳膊粗,高度亦从高过地面到一尺多,再从一米多长到两米多,三米甚至更高的高度……这说明玉米已然完全成熟了。白杨树、榆树、国槐等的树枝在光芒中日见丰盈,枝头的叶子在夏季的光照中完全舒展开了,风摇动着千万枝条,呈现出苍劲挺拔,郁郁葱葱之态。远远望去,夏木荫荫的景象总是令人舒心,不禁感慨这个万物勃长的美好时节。微风中荡漾着的绿色浪花啊,是生命之花在荡漾在奔涌在绚丽绽放。眼前,有什么比遭遇一场生命的汪洋恣肆更让人心旌神驰、扣人心弦的事呢。

  前些时日的一场夏雨,将渴待雨水的青苗滋润、浇灌的浑身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看到翠绿的叶片上,滚动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随风跌落到根上,让根部更湿润。每根青苗都不放弃成长的希望,不丢弃茁壮长大的憧憬,都在最安静最寂寞的角落,做最孤独最倔强的抗争和拼搏!我没有打伞,迎着清风,沐着小雨,沿着乡村小道,去广阔的田野,去宁静的地块里,看望那些顶着一头雨水,青青翠翠,像着装一身绿色衣衫的少女,放眼静观,一片片绿绿的田地,在微风和雨滴的轻拂下,掀起层层波波渏涟,伸开一双双手臂,仿佛挠我痒痒似的,使人沉醉其中而流连忘返。远望遥远的山峦略显翠绿,东南八步沙方向一片青翠——那儿可是有名的风沙口,经过几十年持之以恒的防砂治沙,终于成效显著!近观则列是列,行是行,排排阵阵,有朱日和练兵场军人待检阅的笔挺身段,点缀田野或布满天地,编织起了一幅雄浑的壮丽画卷。青青玉米禾苗,它们在阳光下风雨中成长,见证了生命的力量和坚韧——教会我们要勇敢面对世间的任何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应该像青青的禾苗一样,深深扎根大地,迎接风雨的挑战,绽放生命的精彩!咕咕鸟在枝头,不知疲倦的咕咕叫着,村里不时传来鸡鸣羊咩声,而在淡蓝色的雨丝中,一只不知名的鸟儿轻快飞过大片玉米青苗的上空,我看到白杨树新钻出的翠绿叶片,在风雨中更为鲜亮更为翠绿也更为惹人眼目,就想原来所有的生命都在不断催陈出新,新老更替……庄稼就是用这样的原生态质朴茁壮的姿势,来填补着苍天之下的空白,问候着荒野之上的野草、树枝上的绿叶,还有在风雨中像傻子般流连忘返的我——我知道,我在近距离实地察看雨中禾苗的模样和姿态,但让路上小车内、摩托车电动车逃也似回家的人看来,这人是不是神经错乱还是脑子出了啥问题?

  绿色是庄稼和植物收获的希望,整片整片油绿的苗儿,匍匐在原野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等待着奔流而来的雨水。清凌凌的雨顺着垄眼浸透每棵青苗的心灵,玉米苗和麦苗挺直腰身,撑起叶剑,准备好迎接一场丰收的佳音。而如今更多的浇灌,则采用更科学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滴灌。泵站的水闸一开,涓涓细流悄没声息,丝丝缕缕,尽情吐纳吸吮,却又不间断均匀滴向青苗的根部,让它们尽情吸收再吸收,充分吸吮每一滴水珠的能量。我发现,天上的黑色云团急速奔走,走到哪里,就将甘霖和雨水撒播到哪里。雨帘如织,丝丝如烟似雾,青青苗儿的上空,腾起一阵接一阵淡蓝色雨雾。雾下雨滴顺着地膜小洞——那是苗钻出来的,且随长的越来越茁壮,洞也随之越来越大。顺着这洞直接滴入根部。而更多的则滚落,再滚落,大部分流淌进地膜上洞中,慢慢渗透进苗中。小部分流其边缘,再渗透进地层里。但见万万千千的雨滴在风中自由翩跹,叶面托着滴滴水珠,剔透晶莹,似白玉闪闪。不时钻入土地,田野立时焕发出勃勃生机,更现一派青翠欲滴景致。这场雨后,过了一周多,又是一场透雨,可喜坏了那些种粮大户们,他们就不用掏钱浇水了。雨是半夜里下起来的,睡梦中听见廊檐水急切滴落,说明雨势较为大。早上起来发现这雨依然时断时续,时大时小,时而密集“嘈嘈切切错杂弹”,时而稀疏“大珠小珠落玉盘”。发现风调雨顺真是贴切而生动,风平顺了,柔和了,雨跌落的也格外顺畅,而风要是迅急了,那狂风吹送着积雨云在天上疯跑,雨就格外狂躁而急速,所谓“狂风暴雨”使然。雨水的叙述方式是敞亮和客观的,是直爽和透明的,干干净净,淋漓尽致,通天地,接地气,直接,透明,爽快!像极了质朴的庄稼人。雨中,一切的景物都是那般洁净优雅,水善润万物,雨一来便荡去了天地间的纤华与浮躁,给庄稼万物带来无限生机。狭长的叶子层层对生于茎杆,似灵鸟展翅欲向上腾旋,一地接一地的玉米株苗,不丢弃昔日从地下奔出时的劲头和果敢,坚守着内在的刚毅和倔强。雨水是生命的希望之源。植物是雨水的幸福所在。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谁离开了谁,都不能单独生存!

  青苗经雨水的润泽与滋润,被阳光一晒,好像拔节而长,几天功夫,就窜高了很多。我发现,雨后的青青玉米地里,有人身背农药箱,仔细喷洒在苗的根部,将那些刚刚萌芽的杂草及时清除了,好让庄稼茁壮成长。但即使将地块深翻了一遍,即使种地时加了农药,尽管及时喷洒了农药,但那些杂草还是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靠近地埂边沟渠旁的地块,灰条、络络秧等草们,盘根错节、牵牵连连,影响或阻碍庄稼的更好生长——就需人来及时铲除。同时,将那些长势不佳的,两根甚至三根紧挨的青苗,毫不犹豫的连根拔走……如今时代发展太快,有些种植承包者采用高科技喷洒农药,使用无人机遥控操作,它可大幅提高喷洒的均匀度和准确性,节省人力和时间。此外,无人机打农药还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无人机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病虫害等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准喷洒。这种智能化的作业方式,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创新发展。鸟雀叽叽喳喳,喜鹊整天喳喳喳、渣渣渣的欢叫着,而那些鸽子和不知名的鸟雀们,则在青青禾苗间穿梭、飞翔,有时甚至在其中搜寻虫子等……它们以轻快而活泼的身影,清脆而悦耳的鸣叫,让人感觉到生活不是寂寞单调的单循环,而是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多音咏叹曲。五六月里一望无际的玉米和小麦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盎然绿意,眼睛里视力所及全是繁荣和茂盛,全是旺盛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没有一丁点不协调的杂质,甚至连半片泛黄的叶子都找不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在烈日的照射下,随风摇曳,流光溢彩,看上去格外让人赏心悦目,而定格的瞬间如同刚涂上翠绿的油画,更有那清澈蓝天白云的映衬,用“美不胜收”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了。而这油画却是静止不动的,毫无生命活力的,在微风荡漾里,这翠色欲滴的风景是鲜活生动的,是生命蓬勃的。

  三五月里,曾数次陪岳父到西安看病。我看到八百里秦川大地的冬麦,经过了冬的沉寂与酣睡,经过冰雪多次浸润,当立春后的暖阳一烘,无数的鲜嫩青芽便从她宽广的怀抱中拱了出来。春天来了,它们突然间就来了精神,直起腰杆,挺起胸膛,根青苗壮,焕发出勃勃生机。地上的草苗,树上的叶芽,无不散发出一种诱人的气息。而农人看到这些满世界的小青新,品味着久违的春的鲜嫩与活力,心情自会愉悦和喜悦……四月里,麦苗拔节而长,一地接一地平展展一望无际的青翠麦苗,让人眼睛里看到是欣喜的,心情是格外高兴的。看到这么多这么长势齐整的庄稼,可着劲儿生长,能不让人心生感动?能不叫人异常兴奋?而到了五月里,麦田虽则青翠,但低矮的身躯,齐刷刷的穗头随风摇摆,有的变为黄绿黄绿的色调——预示着大片大片的小麦即将成熟,秦人的又一个丰收季节即将登场了!

  安徒生曾说过,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我们存在于这个世上,能自由地呼吸,以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享受人生旅途中的美好与芬芳,就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靠切切实实的行动去实现。雨后的大地忙碌起来了,凉风从土墙的缺口处带着阳光一点点地射进来,抚摸着院子的每个角落。农家小院里,却是难得的一番景致。阳光暖烘烘的,从后背一点一点渗入。我闭着眼睛,都能够感觉暖意由皮肤表皮直至肌底,乃至骨内深处,就像无以计数的触须在身体的每一处摩挲游移,妥帖而温馨。母亲忙忙叨叨得将院子里的雨水扫到菜园里,将门口的几墩花儿移栽开来,这样自会长得更繁茂。她将菜园里挺拔玉米青苗间的杂草一一拔走,将茂密的菜蔬间开,才会长的更好!我知道她是尽心尽力的精心侍弄务习着菜园子,借忙忙碌碌来冲淡父亲失去后的悲伤和寂寞,来打发她最后的人生岁月和晚年时光。做饭前,拔些鲜嫩油绿的香菜和小白菜,以及瓷实水灵的萝卜,炝些菜,吃起来格外嫩而爽。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直接从菜园里拔来,能不好吃!而没有了父亲的存在,是母亲不愿接受却不得不要接受的铁的事实,也是竖立在儿女们面前的一个精神上的真实现象。人总要现实些生活,承认并勇敢面对事实的存在,就像那些禾苗和庄稼,勇敢面对风雨和烈日,接受一切可能的袭击和考验,才会生存下来。看着母亲她那乐观豁达、坦然自信的神态,让我感到内心充实温暖,并且精神矍铄的活着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长。

  雨后,阳光一照晒,青苗和所有的庄稼们长势更为旺盛,亭亭玉立,长势喜人,更显得活力四射!绿色是生命的主旋律和主色调,在夏天,雨天是罕见的鲜有的现象——有时会在夜里,突如其来降临一场说来就来的夜雨。这样的情景是令人兴奋而欣喜的,而更多的时辰里都是艳阳高照,也就是说所有庄稼和植物,被日光暴晒是常态,必须要饱受长时间的风水日晒,植物才茂盛才灿烂才蓬勃出无限活力与生机。无边无际的青青禾苗和地埂边沟渠及村道旁的树木带来的温暖、妥帖、敞亮和轻盈,宛如羽毛飘飞,一下子就让我感觉到植物们不单有滋润、抚慰和亲切的光泽成分,还有遥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令我百感交集,浮想联翩:是谁,把阳光、空气、水分、地力和肥料等融合成了一体,让这些庄稼万物蓬蓬勃勃,葱葱郁郁,成长成为人所需要的模样和姿态?又是谁,让人们感觉到生命和万物的庄严、喜悦、幸福、希望和对自然流连之情的由衷感激!

  阳光正好从浓绿的枝叶间落下来,打在我的脸上,留下斑驳的吻痕。突然有短暂的幻觉。风吹着母亲微白的发,把我的思绪吹向很久很久以前。沿着它的痕迹,仿佛看到年少的自己在长长的麦田里,如何弯腰,如何弓背,汗流浃背,度日如年,如何期待着及早逃离这贫瘠的乡村和贫穷的家庭,好鲤鱼跳龙门,改变自身命运,不说光宗耀祖,最起码也可让自己不再吃苦受累。这些陈旧的时光,随太阳的光斑缓缓潜回我心灵深处。确实,多年后,我终于得偿所愿,逃离了故乡的束缚。但,光阴将我的头发慢慢漂白了,退休两年多后,父亲猝不及防的撒手人寰,让远在新疆逍遥自在的我,为了陪伴孤苦伶仃的母亲,不得不再次返回那个有些陌生的故乡,睡在熟悉的土炕上,再次打量和审视故乡的一切。能够大清早就被到院子里清脆悦耳的喜鹊和鸟鸣所唤醒,傍晚耳畔冲塞着一声接一声的咩咩羊叫,以及八十多岁母亲在耳边整天的唠唠叨叨,对我来说是也许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福分。至少,我就是在这样的声音里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和精神空间在扩展,同时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彻彻底底洗涤漂白了一次,也对自己曾生活过的家乡有了一个细致而又深切的洞察和了解。离开或失去了乡村的庇佑和呵护,何谈乡愁?没有或丢弃了庄稼五谷,人类将如何生存?

  携带着泥土芬芳的绿色是人间最浓郁的馨香。无边无际的玉米根须多脚蟹般,驮着粗壮的枝杆,青根紫根白须根,从四面八方深扎沃土里。玉米和小麦们吸足水肥的宽厚青叶,在风雨中在阳光下拔节疯长。一天天一日日呈现于我眼前的,是一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世界。禾苗噌噌往上窜,手牵手,肩并肩,组成铜墙铁壁的青纱帐。边齿锋利,粘到脸上生疼,划在胳膊上,立马显出一道红红的血痕。站在浓荫蔽日之下,抬头看看四周的繁茂,生机勃勃的情景,顿时会让你烦躁、忧愁的情绪沉静下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清爽油然而生,也有一种蜕变于郁郁葱葱的沉静,从枝繁叶茂的树丛间,从苍翠欲滴的枝叶间,悠然溢出,时有微风拂过,想不到此时院内如伞如盖的树荫,成了纳凉消暑的好去处,倘此时再喝上一杯芳香四溢的三泡台茶,或吃上几块甜津津的西瓜,心中甭提有多舒畅了,可算得上是夏日最惬意最可心的享受了。

  一场雨会再接一场雨,或许再过些时日,风过叶响,玉米们自会抽穗扬花。青青的穗衣,裹着鲜嫩水灵的玉米粒,像今日电器的元件线路板,一个紧挨一个,密密麻麻,挤挤挨挨,从穗棒根到梢头,一溜溜,一圈圈,一天天,一夜夜,悄无声息地生长。那长长绛色头绒的出现,标志着白皮灌浆谷粒成型,这条成熟之路正在大地的孕育下向前延伸,再过半月或二十来天,就可在大街小巷的烧烤炉上闻出新玉米的青香,烤出孩童们就着口水吞噬的美味。而更多的抢占先机的农妇,会拿出自家的高压锅或铁锅里蒸出来,以每个二元或三元的价格热气腾腾的出售,沿街叫卖,让城里人在尝鲜的同时,愉悦而高兴的掏出钞票……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6-8 13:0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真是高产,文思泉涌呢!欣赏老师美文,点赞!问好!
3#
发表于 2024-6-8 17: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老师实力性的抒情散文,很喜欢老师笔墨,感恩遇见,万安!
4#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22:24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4-6-8 13:01
老师真是高产,文思泉涌呢!欣赏老师美文,点赞!问好!

真诚感谢建华文友第一时间的点评及强有力支持,问好!祝福端午节安康如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22:25 | 只看该作者
露渊 发表于 2024-6-8 17:00
学习老师实力性的抒情散文,很喜欢老师笔墨,感恩遇见,万安!

真诚感谢露渊文友的点赞及提读欣赏,问好!祝福端午节安康如意!
6#
发表于 2024-6-9 13:3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学习。老师下午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9:26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4-6-9 13:31
拜读欣赏学习。老师下午好!

感谢千幻烟版主的提读欣赏及问候,祝福端午节安康!
8#
发表于 2024-6-11 13:36 | 只看该作者
充满阳光有着积极向上情调的一篇佳作。文章生活气息浓郁,对乡村的农作物作以详尽的描述,用词精准,形容得当,多处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通篇文字充满活力。从字里行间中,可以品味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欣赏老师新作,问好!
9#
发表于 2024-6-11 21:55 | 只看该作者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时,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10#
发表于 2024-6-12 13:03 | 只看该作者
葱郁蓬勃,生机一片的青苗间,蕴育着我们富足安康的生活。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18:35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4-6-11 13:36
充满阳光有着积极向上情调的一篇佳作。文章生活气息浓郁,对乡村的农作物作以详尽的描述,用词精准,形容得 ...

诚挚感谢xam720版主热情洋溢的评点和厚爱,感谢一直以来的给于的支持……您费心血了,祝福安好如意!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18:36 | 只看该作者
麦子熟了 发表于 2024-6-11 21:55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时,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感谢麦子熟了文友的提读及指导!就是,每个人都离不开故乡的养育和呵护……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18:37 | 只看该作者
王怡云 发表于 2024-6-12 13:03
葱郁蓬勃,生机一片的青苗间,蕴育着我们富足安康的生活。

谢谢怡云新文友的提读欣赏及支持,谢谢关爱,问好新文友,祝福如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20:24 , Processed in 0.07587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