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4-6-12 18:25 编辑
理发趣事 文/匡建华 儿时老家称理发师为带刀师傅,理发叫做剃头。理发师不单纯是剪头发,还有刮胡子、修面、挖耳朵等服务。
那时几个村子才有一名理发师,挑着工具走乡串户,轮流为几个村民服务。在老家的服务地点是三叉路口那棵老樟树下,支上他的摊位,盆架,脸盆,打开工具箱就开始工作。理发在那时是一件大事,师傅来了很快就传遍村子。这个村子理过了,再轮到另外一个村子。小孩理发有一些简单的造型,中老年人大多是剃光头,而且便宜,无需形像设计。
那年代乡亲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理发虽然只有一角钱,但还是有人享受不起。如家里娃娃多,又没有现金支付,就请师傅上门理发,除了请吃饭,还会给带刀师傅几斤粮食或是几个鸡蛋。新生儿第一次理发(俗称“剃胎头”),除了煮一碗荷包蛋外,还要另给比平时多的“红包”利钱。如今不时兴“剃胎头”了,说是怕损伤娃娃的皮肤。
在我上初中时,学校备有一套把理发工具(那时还没有电动的推剪),课外活动时间,我的班主任唐老师就曾给我理过几次发,也是在校园的树下,老师的办公室前面。运动场上,打球的、跑步的作为背景,没有鸟儿的和鸣,只有学校广播播放的音乐。
儿时过年时父母会带我们到县城理发,客观上讲县城的师傅理发水平更高一些,让人感觉更洋气。当年县城只有一个大众理发店,它位于县城靠江边的街面上,一栋二层小楼。走进理发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整齐的座椅和长方形的平面镜。那时没有空调,没有吹风机,纯粹是自然风。每到过年前来理发的人还是比较多,要先卖票,再按顺序,先到先理。理发师们穿梭其间,手中的剪刀和梳子如同艺术家的画笔,精心雕琢着每一位顾客的发型。平时很少照镜子的我,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模样。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乡下女性是不进理发店的,头发长了自己剪短就可以了。不过出嫁的姑娘,或媳妇出门走亲友,讲究的会请人扯脸,又称开脸。它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术,就用一根棉线,在十指之间转动飞舞,将脸上的绒毛被连根拔除。让面容变得洁净,皮肤变得润滑细嫩,面若桃花。如今女性也走进了理发店,美容、美发,就连孙女也感觉到理发店洗头舒服。
到了二十一世纪,县城的理发店已不是大众理发店独家经营,走半里路就一家理发店,名字都取得也是与时俱进。如今的理发店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发场所,它是集美容、美发、美甲、按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时尚空间。在理发店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一段悠闲的时光。理发师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记生活的压力,找回内心的平静。
我也不太讲究,平时随机找一个小理发店理理。价格也是随着时间推移涨着,儿时是几角钱,现在涨到了几十元,并且有的是理发洗头、分开收费,有的还不包含修面、刮胡子,更不用说挖耳朵了。有一次理发,我主动说要刮胡子,小师傅十分不高兴,竟然说店里没有这个工具。另外一次,走进一个新开张的理发店,当时店主还给我发了五十元的优惠巻,希望我多多光临,结果等我过了几个月再去时那理发店时,它已关门了。去年春天我才发现,街上已有了专门挖耳朵的店面,取了一个文明的名字,叫采耳,而且不止一家。不过我没享受过采耳服务。
一年前,我再次来到大众理发店,没有想到,五十多年过去了,我由青丝变白发,大众理发店还是那两层小楼,其两旁、后面都是高楼,门面装修得很朴素,与相邻的店铺门面相比相对陈旧,从远处看显得十分不协调。
我试探着走进理发店,师傅已不是儿时的师傅,室内的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一,理发的座位也减少了一半。后来和王师傅熟悉后才听他说,前几年生意不好,年轻人都走了,只有几位老师傅还坚守,就将门面隔了两间,租出去了。
王师傅的工作岗位靠近店门边,鼻梁上架着一幅老花镜,看到我走进店里,他眼睛的余光从正在理发的顾客的头顶转移到我身上,他慢条斯理地招呼我:“理发的吧?坐下来等一会儿!马上就好。”我连忙答道:“好的,好的。”
坐定后,发现店里还坐着十五六位等候理发的顾客。来理发主要是娃娃和中年老人,大多都是冲着价格实惠而来。听说近几年这儿收费都稳定在二十元;从周围人们的言语中,对师傅们理发的手艺不用怀疑,否则不会有那么多顾客心甘情愿地等候。
王师傅娴熟的技艺,顾客先后面带微笑离去。终于轮到我理发了。王师傅是先剪,后洗,刮胡子、修面、简单的头部穴位按摩,整个流程手法是那么的轻巧,那么的细致,让人有一种享受。虽然剪下的头发不是很多,但脑壳好像轻了几斤,人有了精气神。对于老师傅手艺,我暗暗地叹服。
前几天,和一位好友说起大众理发店,他儿时也是在那儿理发,两年前才又定点到那儿。他特别提到王师傅,说他手艺好,人亲热,话投机,可他顾客多,多半是电话预约,免得等的太久。我理了几次发,发现王师傅做事确实是一文一舞的,不管有多少顾客等待,他都要按规定走完程序,理完发还要对照镜子观察几遍,反复修整,值到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为止。
过了几个月,我再次来到大众理发店,店里照样门庭若市。我好奇地问:“王师傅,店里生意这么好,你们几位老同志应付不了,为什么不招几个徒弟?”王师傅哈哈大笑,“我们这庙小,养不起大佛。”一边给我理发,一边说:我理发四十多年了,曾经带过几个徒弟。可他们看到同龄人在外干大事,挣大钱,心里有一些不平衡,对本职工作却心不在焉。时间长了,就没了回头客,不得不改行,或到外地高就。如今我们这些老家伙到了退休年龄,孩子们已成家立业,就守着这家小店。虽说目前大家衣食无忧,可在家里闲着又无聊,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有成就感,生活更充实。
我还记得在疫情期间,大众理发店的师傅们,曾经多次主动上门为我们医护人员免费理过发。王师傅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们年纪大了,只能帮一些小忙,尽一份心而已。我们这街小,你有几斤几两大家都知道,“用心”、“细心”、“尽心”做点事,让大家方便就好。王师傅一席朴实的话语,听来让人受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