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8-5 1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笑沧海 于 2024-8-5 14:26 编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

   我们先来读一读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堪称古代最难懂的诗之一,作者当时写这首诗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后世众说纷纭。也许有人说的沾边,也许有人说的切中,也许有人说的连边也沾不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说一个故事吧,有一年的中考语文阅读题,用了一个作家写的散文,后来让作家本人去做这个阅读题,有的题目他也做不对。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读者对作家文字的解读,不是作家写文章时候的初心。我们的理解大都是过度解读或者曲意解读,而并非作者本意。不是有一个文艺批评理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语文的阅读理解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自圆其说即可。你出语文阅读理解题,还弄份标准答案,那不是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吗?语文阅读题跟作文一样应该是开放式的。所以我们读这首《锦瑟》,就单看看作者用了几个典故吧。

       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里的“五十弦”出自《史记.封禅书》“太帝派素女弹奏五十弦瑟,因为太过于悲伤,太帝听着泪流不止。所以下令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减掉一半。常见的弦乐器大都四弦五弦七弦,锦瑟偏偏五十弦,多出来的这些琴(=情)弦,怎么办?一弦一柱深思华年。“锦瑟”这个意象呢也曾出现在李商隐写给妻子王晏媄的悼亡五古诗《房中曲》中:“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郞痴若云,抱日西帘晓。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这里的锦瑟是自喻,哀悼之情中寓身世之慨,沉痛感人。第二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里有出自《庄子.齐物论》的“庄生梦蝶”,讲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飞舞,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是庄周梦见自己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成了庄周?至今我们好像也难理解这个哲学话题。其实我说啊,管他呢?蝴蝶也好,庄周也好,还能是个活物,自由自在就好。庄周的追求无非像蝴蝶一样不受束缚,他做到了吗?做到了。还有出自《华阳国志.蜀志》的“望帝杜鹃”,这个典故讲的是古蜀国的望帝被迫让位后悲愤不已,死后变成杜鹃鸟,夜夜泣血哀鸣,讲的是一种耿耿于怀,放不下执念。第三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里有出自《博物志》的“珠有泪”,讲的是“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其眼成珠”。还有在大唐都城长安附近,因盛产玉石而闻名的蓝田山。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一个是明媚的夜晚,美珠有泪;一个是温暖的白天,良玉生烟。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自然而然就被前面的一层层的情绪铺垫给烘托出来了。我们要真正读懂这首诗,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就要了解他一生的际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情可不是只讲的感情、亲情、爱情,也可能是一种情状、状态、情绪、情境,到底是什么,无从也无须去考证了吧,斯人已去空悠悠。仅仅从这首诗用的典故看,作者的表达就是无比凄美的。


   人说李商隐是用典狂魔,一点也不为过。除了《锦瑟》,他给恩师令狐楚写的《谢书》“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短短四句,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龙韬的典故,一个是王祥得佩刀的典故。战国时期有一本兵书叫做《六韬》,书的第三章就是龙韬,讲的是周武王和姜太公谈用兵打仗的方法。王祥得佩刀讲的是晋朝有一个叫做吕虔的有一把宝刀,相传只有将来能荣登三公高位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刀,于是吕虔便把这刀赠给了王祥,并预言他将来会有非凡的成就。后来,王祥的仕途果然通达,位至三公,应验了他的预言。如此际遇,谁不羡慕呢?但李商隐认为自己能够得到恩师令狐楚的赏识并传授他诗文兵法,远比得到这把宝刀要幸运。可见,李商隐是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那为什么《旧唐书》又说他是个背信弃义的龌龊小人呢?我们就走近李商隐,看看他深情的一生吧。


    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在河南荥阳,一个小官僚家庭。爸爸、爷爷、太爷爷,甚至太太爷爷都做过县令县尉一类的九品芝麻官。在他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李商隐字义山,是想让他像秦汉隐士“商山四皓”一样德才兼备不沽名钓誉,或许是这个名字的魔力才是后来李商隐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原因吧,谁知道呢?在他不到十岁的时候,家中的顶梁柱父亲就去世了。幼小的他跟着妈妈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作为长子,李商隐帮母亲承当起了养家的责任。10岁起,就要佣书贩舂,什么意思呢?佣书就是替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贩舂就是干体力活,给人家舂米。后来的李商隐每每回忆这段经历,都会泪流满面感慨万千,说当时真的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所以说少年丧父这一悲剧被列为三大悲剧之首一点也不为过。我父亲突然去世的时候,我也不过十三岁。每年父亲祭日前后,我都会泪水涟涟,整个人如泡在泪水缸里一样。念及过往种种,五味杂陈,为自己的遭遇辛酸,为父亲的早逝心疼,另外还有一些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其他情愫……

     出身小官僚家庭的李商隐早早就种下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学习,“五岁诵经文,七岁弄笔砚”。有一位精通五经和书法的堂叔,非常喜欢李商隐,教导他读经习文。16岁的李商隐就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在此期间,他还写了那首有名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据说是给暗恋的一个人写的,后来成了歌颂老师兢兢业业的名句。公元829年,李商隐携全家搬到了洛阳,想要有一番大的作为。或许是造化弄人吧,当时晚唐时兴一种骈文,骈文就是要求字句对仗辞藻华美,而且多用四字六字成句,比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番之榻。”的《滕王阁序》就是千古第一骈文。而李商隐擅长的呢,却是古文,因此虽然文采斐然,也只能沦为了默默无人问津的小辈。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的贵人—令狐楚。


   令狐楚是天平军节度使,也就是当时洛阳的一把手,而且他文学造诣很深,他的骈文和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旧唐书》曾记载,在一次将要发生的兵变中,令狐楚写了一篇文章,将士们听到后无不感动痛哭,结果兵变平息。很多读书人文章一流,政治头脑九流,而令狐楚是个特例,所以他一路当到了宰相。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将身无功名的李商隐招到自己幕下做了幕僚,不仅把自己一身的骈文绝学倾囊相授,还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带着李商隐到处结友,扩充人脉。李商隐的衣食住行全包,科考费用全出,令狐楚俨然把李商隐当成了自己儿子般对待。公元837年,李商隐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在令狐绹的举荐下,终于落榜四次后高中进士,五刷成功。然而这一年年底,李商隐恩师令狐楚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令狐楚临终前为提携李商隐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就是让李商隐给他起草仪表撰写墓志铭。古代帮人写墓志铭的都是些德高望重之人,何况做过宰相的令狐楚什么样的人请不到?可见他对李商隐的用心良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李商隐的仕途铺路,一个父亲对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过如此了吧。李商隐一生只给两个人写过墓志铭,一个是恩师令狐楚,另一个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长恨歌》和《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跟李商隐开玩笑说,希望死后能够投胎当他的儿子。白居易去世第二年,李商隐的大儿子出生,为了纪念白居易,李商隐给儿子取名白老。结果呢,这个叫白老的儿子非常愚笨,直到聪慧的小儿子出生,大家才说,如果白居易投胎,那么这个小儿子才是他。


   恩师令狐楚的离世让李商隐开启了他艰苦的下半生。处理完令狐楚的丧事,李商隐收到了时任泾源节度使的王茂元的邀请,入驻王茂元麾下。王非常欣赏李商隐,还把自己的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此时的李商隐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他不知道现在所有的美好是要用后半生悲哀漂泊的代价来换取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命运赋予我们的一切,早就标好了价格,不要做德不配位的事情,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我们学习历史,知道晚唐牛李党争相当剧烈,这场明争暗斗持续了将近40年,成为了压倒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令狐楚一家正是牛僧孺一党的中坚力量,而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则属于李党一派。因此,李商隐此时的行为就被认为是对尸骨未寒的恩师令狐楚的背叛。新旧唐书都评价他“德行有亏”,脚踏两只船。他很快为此付出了代价。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要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公元838年,新婚不久的李商隐首次去参加考试,因品行不端被除名了,一年后才通过。本来被分配到首都公务员校书郎的职位也被改派为偏远地区县尉了。唉,真是一步没踏准,步步被牵制啊。愤怒之下,李商隐作《安定城楼》“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本想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后带着满头白发归隐江湖,却被不停地猜忌。可这条他自己选的路,再苦再难也得走下去啊。公元842年,李商隐的仕途有了转机,他岳父家所属的李党势力开始上升,不巧的是,此时李商隐的母亲正好去世,他要丁忧三年。在此期间呢,岳父王茂元又突然死了。等他守孝结束,李党也失去了皇帝的宠幸。真是生不逢时啊,求仕之路再次被搁浅。为了生计,只能去了桂林,投奔被贬的李党骨干郑亚。此期间留下千古名句《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感叹与妻子虽分处两地,思想感情却很契合。在桂林不到一年,上司郑亚再次被贬,李商隐也失去了工作。公元849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去徐州作判官。过了不到两年的安稳日子,卢弘正又病死了,李商隐再次失业。说他是大唐的天煞孤星,真是名副其实。而他用一生的前途换来的感情也没能天长地久。公元851年,相伴十余年的妻子也去世了,临死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很长的一段时间,李商隐都沉浸在丧妻之痛里无法自拔。


   生活还要继续,为了年幼的孩子,李商隐接受西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去四川做了参军。一个细雨潇潇的秋夜,李商隐又一次梦见了妻子王氏,妻子问他何时回家,李商隐从哭泣中醒来,泪眼朦胧中写下《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家毕飞宇说,李商隐笔下的这场雨是中国诗歌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场秋雨。公元858年,被思念折磨的李商隐再也无力纠缠世事,留下史上最朦胧的《锦瑟》,与妻子团聚去了。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此情可待成追忆”的诗,缅怀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诗歌晦涩难明凄婉动情,但他也是后辈中模仿杜甫诗最得其形与神的,其《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是一首气势宏大、笔力雄健的政治长诗,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历史,揭露了唐王朝内部的腐败与社会的危机,是一篇诗史杰作。其《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透过当时大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了社会的严重危机。李商隐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只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臣服于爱情,选择了一条自己认为恰当的路。他的经历告诉我们,选择大于努力,人生的长河里谁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千丝万缕的纠缠,不会让你任性而为,任性的人生是会非常艰难的。


2#
发表于 2024-8-6 08:5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再次支持。问好!

点评

辛苦刘老师,遥祝夏安!  发表于 2024-8-6 10:11
3#
发表于 2024-8-7 09:36 | 只看该作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关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文章;从对其《锦瑟》的解读入手,引出对其人生经历和的介绍,让读者更多个方面了解这位唐代的重要诗人;同时,也对其诗歌的主要风格和主题等做了分析。拜读学习。

点评

感谢刘老师高评。  发表于 2024-8-7 12: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2:08 , Processed in 0.04808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