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进巴州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1-25 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4-11-25 12:38 编辑


                                                                        走进巴州博物馆

                                                                                    □文/于文华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要去看看那里的博物馆。那是了解一个地方前世今生最好的去处。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独具特色,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庄重而典雅。走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犹如走进了遥远的历史深处,走进了一个神秘而又博大的谜宫。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的流域”,简称巴州)是中华第一州,位于新疆东南部,总面积达47.15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是西域与中原紧密联系的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的遗存包括楼兰故城遗址、土垠遗址、罗布泊南古城遗址、米兰遗址、营盘古城及古墓群、孔雀河烽燧群等,曾出土过数以万计的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木器、纺织品以及大量有关楼兰的汉晋简纸文书、钱币等,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博物馆建筑以楼兰佛塔为设计主体,配以蒙古金刚舍利佛塔为建筑基底,仿佛是在寻觅和沉思古老的楼兰文化。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这里得以再现,让人不禁对这座博物馆充满了期待。特殊的资源禀赋和文化遗产赋存,使得巴州拥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这里发现有塔里木盆地最古老的青铜文明:发现的自然干尸数量为全国之最:出土的汉晋汉文简读文书数量居全疆之冠:出土的毛纺织品年代最早、数量大、保存好、研究价值高:出土的汉晋锦绣规格高、数量多、性质意义殊绝。如今,楼兰秘境、梦幻小河和西域都护治所,依然是探寻沙埋古代文明和感受历史浪漫主义美感的宝地。

    踏入那扇厚重的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眼前的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醇香,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一楼为《巴州历史文化展》,走进宽敞明亮的展厅,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巴州地区古代文明的展区。拂去久远的往昔烟云,一封封古书、一本本典籍、一件件个文物、一处处遗址,真实地见证着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根脉所在和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展厅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史前的巴音郭楞经济、史前的巴音郭楞文化艺术、扎滚鲁克等五个单元,陈列着古老的文物,它们沉默却无言地展现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从先秦到清代,从青铜器到陶瓷器,从纺织品到金银器,应有尽有。散布在巴音郭楞大地上的营盘古城小河墓地、米兰古城、满汗王府、巴伦台黄庙、拉依苏烽火台、土垠遗址、卓尔库特古城、扎滚鲁克古墓群、罗布泊南古城遗址等众多的历史遗址,以及壁画、玉器、铜器、铜钱、陶器、木器、石器、骨器、干尸、珠饰、木简、岩画、石人、泥塑、造像、纺织品、金银器、简纸文书、建筑木构件等种类齐全、数量丰富的文化遗珍,无不折射着耀眼的光芒,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真实描绘着表里山河和岁月演进,生动讲述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家国情怀,隽永见证着巴音郭楞的不朽传奇,浓墨重彩书写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瑰丽篇章。

     在一件件被历史沉淀的文物上,可清晰感受到由黯淡无光的石器到光彩夺目的青铜时代的华丽蜕变。睁大眼睛,透过玻璃一一认知庸常之外的世界。而察布乎沟口文化专题陈列、先秦至清代地方史出土文物陈列、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尸陈列等,更是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亲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青铜器造型各异,有的小巧精致,有的则气势磅礴。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当然,陶瓷器也是博物馆里的一大藏品。从古代的陶罐、陶壶到精美的瓷器,每一件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有几件陶俑均为高鼻梁、深眼窝,具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特征,为研究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的考古价值。那些造型古朴的陶器,有的绘有神秘的图案,有的则展现出简洁而优美的线条,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天赋。可以想象,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人们是如何用双手创造出这些美丽的艺术品的。而汉式铜镜在楼兰古城墓地的出现,反映楼兰是汉中央政权各项政策进入西域的一个重要站点。“君宜高官铜镜出土于楼兰,汉式铜镜在这里出现,反映出在汉武帝时期,楼兰是汉中央政权各项政策进入西域的一个重要站点。”博物馆漂亮而貌似少数民族女讲解员这样讲述着。而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铜镜》中有这样的记载:“随着汉武帝以来大统一的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文化艺术也趋于统一,这使得铜镜统一形制和花纹也在全国范围内一致,几乎不存在地方差异。”其中,“牧童吹笛”铜牛灯,设计巧妙、造型独特、生动形象,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而铜牛好像在侧耳倾听,可以想象笛声多么优美,牧童何等自如;双龙铜架,形象逼真,雕刻精美;豆青模印莲瓣纹瓷碗、灰青釉瓷盏均为镇馆之宝,薄而剔透,美而不俗,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博物馆里,精美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静静地陈列着,身上的每一道纹理、每一处斑驳,都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期巴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一件被丝线串就,上部为红玛瑙,中间点缀着细碎大小匀称的绿松石项链,1989年出土于和硕县新塔拉遗址,就是如今也很时尚前卫,但时光却穿越了约3500年;一个破旧且有损坏的布袋中的栗米饼,1989年出土于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考古研究人员发现用红毛线扎口的白色羊毛小袋中,装有6块小圆饼,似用粟米粉加工烤制,其大小略有差异,平均直径约6厘米,研究证明这是西周至西汉时当地人日常生活所用食品;轻巧而实用的玉石灯、提梁暖手炉、镶铜头骨碗、镏金铜碗等显然不是普通平民家庭所拥有的,有镂空花纹的铁油灯、一米多高出自西晋的陶缸,铜盆铜鍑(带耳)……而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史前文明的遗迹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巴州博物馆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史书。

     那些古老的石器,带着原始人类的智慧与勤劳,让人不禁遐想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与奋斗。跃入眼帘的是距今约8000-4000年远古人类使用过的石片石器,明显有人为加工、凿刻的痕迹,还展示了石器制作法的种类介绍图,楼兰出土的文字织锦、东汉时期出土的“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等残片,尼雅出土的汉晋文字织锦,图案为吉祥瑞兽云气、几何及祥瑞花草等纹样,而文字大多为吉祥祈语、政治祈语、弘扬儒教教化及社会价值理念的话语。那些丝绸残片似乎还残留着昔日商队的喧嚣与繁华,仿佛能听到驼铃声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那些精美的纺织品,无论是色彩还是图案,都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尉犁县营盘墓地最为耀眼的展品为该墓地出土的男子服饰(1995年12月,在新疆罗布泊沙漠西北、孔雀河北岸的营盘遗址出土),据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是当时西域城邦之一的墨山国贵族。他仰躺于特别精致,仿佛长方形木匣棺木中,木棺彩绘保存很好、颜色鲜艳,极少受到时间的侵蚀。彩绘题材为中原常见的穿璧、流云以及西域特色的石榴花、花瓶纹样,可谓中原与西域艺术的合璧——文化的交融交汇可见一斑!棺外绘制有穿玉璧的形象,可见当时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汉地有着极为紧密的交流,用橙红、月白和黑色等描绘有各种图案和花纹装饰,并有佛教题材中连流行的莲瓣纹作为装饰。开棺后上盖长方形狮纹栽绒毛毯,身盖一层淡黄色绢布。我们且看他华贵的衣着:头枕鸡鸣枕,身披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jì)袍(衣服形制是典型的交领,右衽,下摆两侧开叉至胯。里衬则为淡黄色绢丝,用红地对人兽树纹罽作外层,红黄两色互为表里,互相重叠),足穿绢面贴金毡袜。衣服上的图案对称布局工整,上面有硕果累累的石榴树、人物和几种动物等花纹,有希腊化的艺术风格,图案上下对称,人物高大、健壮,卷发,人体结构有意夸张,显示出形体的健壮有力。尤其特别的装扮是,发现他脸罩一麻质贴金面具,表面涂白,用硬物划出眼、唇线,两道细细弯弯眉毛,一双眼睛紧闭,墨线勾勒出的眉眼和胡须,神态安详自如,好似瞑目入睡。此墓主人从头到脚活灵活现展现了“丝绸之路”风貌,据介绍鸡鸣枕是汉代中原的物品;而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上,材质属于羊毛衣物,做工及其精美,颜色鲜艳,堪称国宝(属于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其上展示的对人纹或对牛、对羊纹等,则是典型的波斯图案,男子卷发高鼻、肌肉发达,肩搭披风、手执兵器,两两相对作演武状,应该受古希腊爱神厄洛斯形象的影响而特意为之;腰间系绢带,上挂一件用丝绸贴金香囊,一件丝绸帛鱼,胸前及左腕处各放一件丝绸缝制的小冥衣,头下枕四角缀珍珠的暗花丝绣枕。其中帛鱼似有祈求子孙兴旺的寓义;冥衣则象征备足四季之衣,供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享用。下身穿丝绣裤,面料系将来自中原的久穿破损的丝绸衣料拆后重新纺纱织布,然后再用西域丝线刺绣出本地风格的花卉纹样。男子脚穿贴金毡靴,靴面、靴底都缝有贴金箔的弓形绢片,这是迄今所见贴金丝织物中时代最早的实物,而这样的贴金物品则应是受草原文化影响所之。据说墓葬中墓主人的棺椁大多数都是由胡杨木制作而成。里面为槽形,放置着墓主人。这个棺木中出土的狮纹栽绒毯亦同样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独具特色。哪怕经过漫长的岁月打磨,地毯的编织物和色彩依旧清晰可见,光泽似乎也没有变得暗淡,反而多了一种沧桑感,更显华丽深邃。站在展柜前,观众看到的不再是静静摆放在那里的栽绒地毯文物,而是通过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以动画演绎、字幕解说、互动展示等多种形象生动方式,让游客全面了解整体特征、织造技术、用色构图等情状。出土文物显示营盘当地居民的日用餐具主要为胡杨木制成的几、盘、罐、钵、杯等,还有当地利用内地漆料制作的漆器,来自中原的釉陶碗、漆杯、铜镜,以及来自伊朗莎珊王朝的玻璃杯等。他们还注重讲究生活品质,配饰形制五花八门,来源多样,其中不少来自中亚、西亚或东南亚,如镶嵌晶莹的玻璃珠片的各种金、银耳坠、人面玻璃珠耳坠,酷似黄金的黄铜戒指、手镯等,专家研究后认为这个墓地汇聚了西域与中原以及中亚西亚等地不同因素,展现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例,对于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丝路贸易交通、染织服饰以及大楼兰区域社会文化生活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看看一件百褶灯笼毛布裤,近两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懂得当代年轻人才穿的时尚时髦服饰,百褶灯笼毛布裤,很像我们现代流行的时尚单品。想想现在灯笼裤也还蛮流行的呀,难道我们热衷的,是古人玩剩的?这条灯笼裤有着宽大的腰部,仿佛是为了容纳远古人那健壮的身躯和无拘无束的灵魂。那用细长带子束腰的设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古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实用性的考量。细长的带子或许是由粗糙的兽皮或坚韧的植物纤维编织而成,它紧紧地束缚着宽大的裤腰,既保证了裤子不会轻易滑落,又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精致。而裤脚紧而窄的设计,则显得十分独特而实用。也许是为了在狩猎和采集的过程中,避免被杂草树枝勾住,从而影响行动的敏捷性。又或许是为了抵御寒冷的侵袭,让腿部能得到更多的温暖。这紧窄的裤脚,如同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反映出远古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积累的智慧。凝视着这条灯笼裤,我仿佛看到了远古的画面。那些身穿着这样裤子的人们,在广袤的大地上奔跑、追逐,为了生存而勇敢地与猛兽搏斗,为了温饱而辛勤地采集果实。他们或许不知道时尚为何物,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适应环境、满足生活需求的最佳最好服饰。这条灯笼裤不仅仅是一件衣物,更是远古人生活的见证。它见证了他们的劳动与创造,见证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不屈。它让我们明白,人类的文明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开始,一步步发展、演变。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未改变,而那些古老的智慧和创造力,依然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熠熠生辉。博物馆中的这条灯笼裤,如同一个沉默的智者,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倾听它所讲述的远古故事,去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力量与温暖。

    在参观过程中感觉出不仅仅是在欣赏文物,更是在与历史对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它们让我明白:历史并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与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继续前行,二楼《楼兰历史文物》展厅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楼兰出土的非文书文物,第二部分是大量木简和纸质文书。展示了在楼兰地区发掘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将汉代设西域都护府经营新疆、丝绸之路、汉晋简纸文书以及烽燧等方面的新研究、新成果融入陈列内容,并通过新形式和新理念、新手段再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凝聚力。

    楼兰东起阳关,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地处罗布泊腹地,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水系滋养,物产丰富,人烟繁盛,历代屡经争夺。楼兰为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城郭之一,是丝绸之路上南北贯通、东西交会的重要交通枢纽,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在这里交会后分道而行。楼兰在当时还是中外物资的集散地,我国的丝绸、火药、造纸、印刷、冶炼、陶瓷等产品和技术,就是通过这里传人西方的。梦楼兰是当时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梦幻般存留在荒芜旷野的楼兰古代文明,“是一种叙事的诗,是用世界历史的重大、狂暴、黑暗的背景描写的世情画”:楼兰是人们去感受历史与现实,浪漫与孤独,亲历发现之美,采文明碎片,体现现实人文关怀一—一处令人神往的科考、探险的秘境。楼兰古城及其周围发现的有陶器、铜器、钱币、漆器、玻璃器、纺织品、海贝、珊瑚等丰富的实物,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绿洲中心、军事重镇、文化荟萃的城邑形象,出土了许多衢路文、粟特文文书,记录了楼兰鄯善人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历史细节,许多汉文同述文书,则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多方面体现出了中原王朝对这里的主权和治权。而绚丽多彩的服饰、独具特色的乐器、精致的手工艺品,无一不展现着当地民族的独特风情。1980年,罗布泊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楼兰美女古尸,举世震惊,陆续发掘了部分干尸和饰物。我有幸近距离观看了来自罗布泊和楼兰古国的各类干尸。它们安详的样貌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诉说感,令人久久难以平静。博物馆内存放的楼兰古尸和文物,依稀可见沧桑岁月,风烟消散。

    在众多珍贵的文物中,楼兰古城墓葬中出土的长方形彩绘木棺,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展柜中的各类文物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当我的目光触及到那具保存完好精美无比的长方形彩绘木棺时,内心被一种强烈的震撼所占据。这具木棺的彩绘精美绝伦,色彩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依稀可辨。彩棺发现于楼兰故城,盖板、两侧板及两端挡板均绘有数条连接玉臂形成的菱格框架,盖板正中菱格框架内分别绘有对马的图案,其它菱格区绘有八朵八瓣莲花纹样,菱格框架内填绘两只大邑白虎和蕊草纹样,该墓葬为魏晋时期,无论是藏俗还是彩棺画面内容,都强烈的反映出诸多的中原文化因素。每一笔线条都流畅而细腻,仿佛是工匠在创作之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情感。图案充满了神秘的象征意义,或许是对逝者往生之路的美好祝愿,又或许是对生命轮回的深深思考。那些色彩和图案,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抚摸着木棺的表面,粗糙而又厚重,能感受到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那是时间的烙印,也是历史的沉淀。站在这具长方形彩绘木棺前,我不禁遐想,曾经躺在里面的人有着怎样的一生?他们经历过怎样的喜怒哀乐,又为这片土地做出过怎样的贡献?这具木棺不仅是一个丧葬用品,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

     楼兰古城遗址出土木简412件,内容大多是关于军队屯田戍边、公私文函、官史往来、农田开垦等。汉文木简在楼兰故城遗址的出现,表明汉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有效治理,也体现了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遗址出土的李柏文书,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中国纸质书信实物标本。遗址出土的李柏文书,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中国纸质书信实物标本。这份文书不仅是汉人政权(前凉)经略西域的实证,更是东晋时期中原与西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文书中出现的李柏其人,文书中出现的李柏其人,也是在楼兰发现的全部文书中唯一一位在史籍上有记载的人物。前凉继承晋代遗制,在楼兰设长史府,在高昌设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府衙就设置于楼兰。公元327年,戊己校尉赵贞反叛,意图雄霸一方。作为前凉西域长史的李柏,请示出兵平叛,在出兵之前修书给焉耆王龙熙,希望得到焉耆当权者的大力支持。而陈列于新疆多个博物馆的均为《李柏文书》的影印件和图片。可惜原件上世纪初由日本人橘瑞超在楼兰发现并掠走……《李柏文书》在历史、文化、艺术方面都有极其珍贵的学术价值,书风独特而自然,融合了隶书之端庄、行书之流畅和草书之洒脱,我对文书中的其中几句话“阔久不知问,常怀思想,不知亲相念,便见忘也……”颇感兴趣。短短数语,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因距离和疏忽而可能产生的情感疏离。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句警言犹如一记钟声,敲响在心灵深处,提醒着我们关注那些因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而被我们忽视的亲情、友情。常怀思想,是对情感的珍视。无论相隔多远,心中始终牵挂着对方,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认真倾听和用心呵护,让对方知道,距离虽远,但心从未远离。“不知亲相念,便见忘也”。当我们忽略了亲人朋友的思念,当我们对他们的关怀不再回应,那份情感的纽带就会逐渐松弛,甚至断裂。久而久之,曾经熟悉的面孔在记忆中变得模糊,曾经深厚的感情也在岁月中消逝。等到我们幡然醒悟,想要挽回时,或许已经为时已晚,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懊悔。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沟通变得无比便捷,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却未必因此拉近。我们不能让虚拟的网络世界代替真实的情感交流,不能让忙碌的生活成为忽略亲人朋友的借口。要知道,真正的感情需要用心去经营,用行动去呵护。

    楼兰古城消失已一千多年,在此之前,她有过何等的繁华,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谁曾生活在这里?巴州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用陶土还原生活场景等手段,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在这个模拟的古代喀什原始居民生活场景复情景中,逼真的人物塑像和热闹的交易画面,犹如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的生活气息。运输货物的骆驼队、买卖交易市集砍柴而归的年轻人、嬉戏打闹的孩童……鲜活饱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无不印证着当时热气腾腾、繁华热闹的生活景象。“骄阳似火,一支满载而归的驼队带着一路风尘缓缓走进城门,沿街的商贩向他们挥着手,货郎们放下担子上前追看……”博物馆讲解员艾菲拉提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参观者似乎已沉浸于千年前的楼兰城内。铜鍑、铜镜、铜钱、漆梳等文物,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博物馆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楼兰民俗文化风情,都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色彩笼罩下,呈现出了巴州厚实丰腴的人文历史。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200多年前,大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四》中慷概请命,马革裹尸、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天地可鉴。诗仙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坚定捍卫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凛然正气,更是令人对这个号称“西域乐土、沙漠天堂”的城郭肃然生敬。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中,楼兰一词不绝于书,屡次被提起辉煌灿烂。但晋代后公元630年,这座在丝绸之路上声名赫赫的“网红城市”在繁盛兴旺了800余年后,被唐军屠城而逐渐消亡,似乎一夜之间退出了历史舞台,突然神秘地消失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中不见了踪影,仿佛沉落到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而如今,1400多年过去了,宛若天仙的楼兰美女、充满未知的楼兰古城,至今仍令人浮想联,吸引着无数后人不惜跋涉万里一探究竟,试图解开千古之谜。而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炳华在其《沧桑楼兰》一书中分析认为:前凉王朝在高昌设郡、在傍近的柳中城设田地县后,经过高昌郡进入塔里木盆地,成为优于楼兰的“新道”。此后,楼兰在丝绸之路的中心地位丧失,楼兰的废弃,可能与此有关。楼兰灭国后,幸存者四散分迁,散居于沙漠边缘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通常称为罗布人。

    文物无言,却是历史文化最深情的讲述者。博物馆另一个特色鲜明、令人极感兴趣的是小河墓地及其文物展示。小河墓地地处若羌县北孔雀河南岸的荒漠地域,在近3000平方米的长条形台地上,分布有墓葬330座以上。墓地的年代在公元前3400至4000年左右,是塔里木盆地年代最早的青铜时代文明遗存。墓葬分层叠压埋葬,基本为长木板质拼合成的船形棺,近多半遭风蚀和人为破坏。2004年,小河墓地考古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进入实景沉浸式展厅里,小河墓地就在眼前,荒凉的沙海上,竖着一根根象征身份的圆形、多棱形、桨形木头立柱,神秘的造型、特别的涂色,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上世纪30年代,罗布泊猎人奥尔得克首次发现了小河墓地。奥尔得克是罗布泊探险史上的关键人物,楼兰古城也是他发现的。1934年,贝格曼在奥尔德克的引导下,来到小河墓地,并对其进行挖掘。1939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新疆考古研究》一书,对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还采集到了500粒白色小珠,标本带回斯德哥尔摩进行科学测试分析发现,制作这种小珠所用质材则是产自东海沿岸的海菊贝壳。也就是说,距今4000多年前的小河人,不知为何早已使用了距离3000公里之遥的祖国东部海域的海贝。小河5号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信息,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广泛关注。直到2000年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探险考察队又意外发现了它。2002年至2005年,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的带领下,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文物,有毛织物、革制品、草篓、弓箭、木雕、玉石、铜片等珍贵文物,采集古尸标木30多具,其遗存保存之好,反映的文化现象之奇特为世界考古所罕见。

    小河墓地是新疆青铜时代早期墓地之一。墓中死者头朝东方,仰身直卧,身上包裹宽大的毛织斗篷,腰围毛织腰衣,足蹬短靴。头戴毡帽,帽上缀鲜艳的红色毛线,插飞禽的羽毛,还缀1或2条沙漠中常见的大小如鼠的伶鼬。那么多年前小河人为什么用伶鼬的毛皮装饰毡帽呢?有可能当时小河人比较喜欢这种灵巧的小动物,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比较适合各类动物生存,成群的鸟儿在湿地中休憩,伶鼬等动物出没于人们居住的环境周围,与罗布泊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小河出土的毛织斗篷、毛织腰衣、毛皮靴和毡帽,是我国新疆古代先民的早期服装,特别是插羽毡帽,有一种原始、荒野的美,令人遐想不已。小河人生息在塔里木盆地瀚海绿洲上,并逐渐与周边的其它人群接触、交往、交流,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小河文化。后来小河文化逐渐衰退并退出历史舞台,小河人的后裔最终融入到周邻天山地区深受黄河流域彩陶文化影响的人群中。

    “烽燧千年守故乡,长城内外沐朝阳。花开北郡春常在,云涌南关韵自扬。四海商家会西域,五湖佳客聚东方。驼铃相伴迎宾曲,柳笛旌旗丝路昌”。其实自汉代伊始,自敦煌以西至焉耆就有军事哨所,中央政权就在西域修筑作为万里长城向西延续的烽燧,它和各种附属设施牢牢守护着家国天下。据介绍巴州境内有35座烽燧遗址,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一线,牢牢维护着丝绸之路南道的畅通,据考古止目前已发现的有孔雀河烽燧遗址群(11个)、拉依苏烽燧戍堡遗址(两个烽燧一个戍堡)等处,均位于孔雀河下游沿线,是新疆发现保存最完好、走向最清晰的军事预警系统。

    “娘子不须忧愁,收拾麦羊,勿使堕落……”一封深情款款的唐代家书,尽管看似纸张残破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无言诉说着唐代戌边将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大漠”的离愁别绪。这封家书惊艳亮相于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孔雀河烽隧群克亚克库都克烽隧遗址,再次向世人宣示了巴音郭楞厚重的历史、悠远的文化,以及征战沙场、守疆护国的边关记忆。“孔雀河烽燧群”等曾辉煌中国古代的古老烽燧,充分印证了汉唐时中央政权就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与边疆治理,博物馆以鲜活具象的图片和实景模拟复原的生动形式,向人们重现了丝绸之路的昔日盛景,活化了古代将士戌边生活的真实情景,还原了风刀霜剑、金戈铁马的边塞风云和守边将士“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思乡之情。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韩朋赋》《游仙窟》等流行手抄本,向后人披露了烽燧中的兵哥哥流行用“追小说”来丰富业余生活的“猛料”更是火上了热搜。

    三楼为《东归历史文化展》,分为西迁伏尔加河畔、万水千山总是情、壮士血染东归路、安置故土祖国亲、东归精神耀千古等五部分,一进入展厅,画作、雕塑和模型实景展示,极为逼真地勾勒出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情景再现了游牧人民的草原生活,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下这段历程,非常具有代入感:广阔无际的大草原上,人们弹琴载舞,牛羊围靠在周围,生活的安然而自在……博物馆以图片、油画实物和雕塑等方式,详细展示介绍了土尔扈特不畏艰险、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心向祖国的东归史,同样是一部浩然悲壮、荡气回肠的人类生存与迁徙史。部分展区还以实景搭建与模拟场景等情景复原形式,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空幽的峡谷传来杀声震天的呐喊,苍茫的草原暗藏危险……映入眼帘是茫茫雪原上,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背着行囊,赶着牲畜、牛马车缓缓前进,漫长的队伍望不到头,这边有婴儿出生,那边有老人离去,勇士们振臂指向东方……在东归历史文化展厅一幅约15米的巨型画作中,本土画家林岱将百余个人物、百余种形态刻画得生动鲜活。参观者置身其中,仿佛可以感受到东归之路的悲壮和艰难。

    土尔扈特人原本游牧于新疆西北部的伊犁等地,十七世纪初,因受到准噶尔部的武力侵占,被迫背井离乡,远道迁徙。明崇祯三年,即公元1630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鄂尔勒克带领下,经过哈萨克草原,越过乌拉尔河,来到荒无人迹的伏尔加河下游南俄草原放牧,顽强生存。十八世纪,叶卡捷琳娜女皇为了实现称霸黑海的野心,加征税赋,强征兵役,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数万土尔扈特人丧生于黑海战场。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次反抗奋斗却遭到血腥镇压……

    公元1771年1月5日,17万土尔扈特人为了摆脱沙俄政权的横征暴敛,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踏上了艰难曲折返回祖国大家庭的东归之路。叶卡捷琳娜闻讯后立即派兵多路围追堵截,土尔扈特人喋血苦战,一路拔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行程万余里,大部分战死归途,经过七个月的艰苦征战与艰难跋涉,他们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克服了难以忍受的寒冷、疾病困扰、饥饿袭击等,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完成了东归这一壮举,最终约6.6万人在伊犁河畔与清朝派来迎接的军队相遇。所幸东归后的土尔扈特人全部被清政府妥善安置,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其中大部分安置于水草丰茂的巴音郭楞州肥美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博尔塔拉州和塔城地区,还有一小部分安置于外蒙古科布多地区,现属蒙古国。如今走在和静县的街道上,蒙古人随处可见,这里的蒙古人绝大部分是土尔扈特部人,几乎都是那一批东归回来的土尔扈特人后裔。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历经千难万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部真正的英雄史诗,他们的东归精神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回归祖国怀抱,除了不堪忍受沙俄的压迫外,还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原因,那就是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其民族心理上对东方祖国有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是以中国各民族几千年紧密相连的文化发展史为本源的。故此东归其实是一种中华文化的回归,是民族精神的回归!如今库尔勒市东北边的龙山公园龙山之上,建有东归英雄纪念塔,塔高39米,于2003年开工建设,历时四年竣工,成为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博湖县城的一处公园内,同样有题为“东归魂”的东归英雄骑马雕塑……纪念的就是土尔扈特的东归英雄们,铭刻的也是这一段悲壮的迁徙史。

    四楼的《流金岁月》和党史展厅,其中一个展厅分“团结就是力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雷锋同志学习”5个单元,主要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60年代到80年代人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等老物件,共计有550件,反映了在历史和岁月积淀下如金子般的珍贵回忆和信念。这些展出的老物件带着岁月的痕迹,让作为60后的我倍感温暖而亲切。脚踏式缝纫机、木质脸盆架、木方桌、长条凳、老式铁皮保温壶、伸出长长天线的老式黑白电视机等,而那些装饼干的方铁桶、茶盘、水壶、琴、幻灯片等物件似曾相识,看着亲切……展区内利用实物与背景墙相结合打造的怀旧生活场景,勾起了很多观众的社深情回忆,感慨时代的翻天覆地巨大进步,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迁。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数十万军垦人献了青春献子孙,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的奋斗精神,同时也使人们对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及巴州地区的历史变迁有所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新疆建设兵团,解放前在这片土地上浴血战斗,和平时期在这里开荒种地、奋斗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那真是一段难忘而辉煌的流金岁月。党史展厅展览用353件文物展品和文字图片等,来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中国的繁荣富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镌刻着我们党拼搏奋斗的历程,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书写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彰显着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巴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柜中陈列着的丝绸、瓷器、香料、单耳彩陶罐、李柏文书、狮纹栽绒毯、树狮纹银盘、汉晋简纸文书……万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商队往来、贸易繁荣的景象。透过这些展品,我仿佛看到了沙漠中悠悠的驼铃声,听到了不同语言的交流与碰撞,博物馆的各种实物和图片准确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的珍贵实证,是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科学史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

     巴州的众多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已经清晰地澜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巴州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始终是各民族的情感寄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参观完巴州博物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的参观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巴州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更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巴州博物院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更多的人去翻阅、去感悟。

       走出博物馆,心中满是感慨。这座神秘的迷宫,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过去的辉煌,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历史的馈赠,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让这片土地的文明之光永远闪耀。

    博物院外明媚阳光洒在身上,感到无比的充实和自豪。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对这座城市、这片土地,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我深知,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是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我们应当珍惜它们,传承它们,让巴州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
发表于 2024-11-25 15:58 | 只看该作者
参观巴州博物馆,犹如在千年历史中穿越。新疆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埋藏于地下的文物以及古尸得以保存至今。保护这些文物,也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3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4-11-25 15:58
参观巴州博物馆,犹如在千年历史中穿越。新疆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埋藏于地下的文物以及古尸得以保存至今。 ...

诚挚感谢迎春版主的厚爱与一直以来的真诚友爱……问好先生,祝福安好如意每一天!
4#
发表于 2024-11-30 09:45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快速回复#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5#
发表于 2024-12-2 18:00 | 只看该作者
江亲莲 发表于 2024-11-30 09:45
#在这里快速回复#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 ...

欢迎江亲莲新朋友,期待您来发稿和大家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08:15 , Processed in 0.0760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