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说“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10 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4-12-13 20:02 编辑

也说“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文/草舍煮字

  据说,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996)中提出,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2009)中,也提出相同的观点,中国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体系。 
 
  这个观点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个政权被推翻,这个国家就应该是灭亡了。尤其如果被外族推翻,原来的国民、民族所崇尚的文化、建立的文明,也终将因为被新民族的文化取代而消亡,就像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甚至南美洲的古玛雅、古印加文化那样。基于这样的认识,此前美西方国家一直无知可笑地质疑,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说法——中国明明是在1949年建国的,成立至今不过区区75周年,而美国建国的年头马上就二百五了。他们的学者提起美国的“悠久历史”时,表情很自然,也很自豪。他们更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省份语言、风习甚至利益千差万别,还能彼此认可,不相抵触,守望相助,以至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外华侨数千万,即使很多人加入当地国籍,依然认同中华文明是自己的根。而美国最近的例子,针对特朗普即将上台,一些州表示要立法抵制他将要出台的政策。
  
  中国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是个例外。远的不说,两千多年至今,这块土地上的政权轮回更迭,其间也有外族(非汉族)的全面统治,但汉文化、汉文明却不曾消亡。最明显的,在元朝、清朝,蒙古族、满族统治时期,表面上看汉族似乎亡国了,但实际上是外族接受了汉文化,才在这块土地站住了脚,并且延续和创造中华文明。换句话说,汉族的文明几千年来不曾灭亡,它兼收并蓄了其他文明优秀的部分,自我变革、发展、完善,形成中华文明,浴火重生,源远流长。
  
  中国这块土地,在世界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的确是一块“四塞之地”——三面环山,一方临海。经常受到的侵扰,仅来自彪悍的北方游牧民族。中国与西方欧洲的主要联系,是要穿过崇山峻岭、戈壁沙漠的丝绸之路。商旅、财货往来,当中还要被“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阿拉伯人截胡(这是哥伦布们探索新航路的重要动因)。中国虽然“四塞”,却地大物博,肥得流油。曾有研究者不无艳羡地称之为,上帝特设的一个“封闭试验室”。自然资源丰富,人民智慧勤劳,只要维持五十年以上的稳定,就基本上会有一个一百年、数百年国寿的王朝。
  
  资源丰富,自然也逃不脱西方所谓“资源的诅咒”——不思进取、内部争斗和外族觊觎。千百年来,中原与北方民族之间的关系交往,既有和亲、合约、贸易、迁移等这些和平的方式,也有战争胜败这种激烈的方式。但毋庸置疑,结果都实现了民族大融合。以儒家教义为代表的汉文化,在维护中原大一统方面是成功的。即使有内斗,中国古代和平的年代也远多于战乱的年代。但汉文化也有儒雅、文弱的特点,而在与北方民族的激烈冲击碰撞中,不断将他们的彪悍性格和优秀文化融合进来,完善和发展自我。
  
  举个例子,公元494年,鲜卑族的北魏在孝文帝的竭力推行下,把北方百余万各民族迁往中原,并开展彻底的汉化运动,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后世蒙元、满清无不如此)。汉化彻底到什么程度?比如明令规定朝廷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要与汉人贵族联姻、游牧平民学习汉人的定居和耕作方式,等等,这样,鲜卑族就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了。拿改姓汉姓来说,孝文帝家族姓“拓跋”,改为姓“元”,其他臣民,“拔拔”改“长孙”,“独孤”改“刘”,“丘穆陵”改“穆”,“步六狐”改“陆”等等,所有鲜卑姓都要改。还有联姻,后来的唐朝,其皇族有着复杂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比如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夫人和儿媳妇都是鲜卑族人(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是贤淑的“长孙皇后”,国舅是长孙无忌)。生活习俗方面,唐朝开始汉人有了封裆的裤子(便于骑马),有了桌椅(之前汉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有了各种以“胡”(与北方少数民族相关的)命名的食物、器具,等等。“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分泊。”(元稹)各民族杂错相处,形成了民族交融的一次高潮。
  
  北魏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国,但为隋唐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朝的繁荣强盛、政治开明,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到了元朝,蒙古族实现了全国统一。那么,汉人是怎么看待外族统治的呢?
  
  正统汉人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建国时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其中有: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这就是承认元朝皇帝为真命天子,是中华正统。这就是中国的规矩,每一个新朝代都一定会在法理上认可前一个王朝,先确认前朝的正统性,再证明自己是前朝最合法的继承者。
  
  说到这里,要提及另一件事。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为了给侵华行径“正名”,提出中国经过元、清两朝的统治,汉文化被异族文化多年浸淫,已经不纯粹了。而日本则保留了最正宗的汉文化,因此他们的侵略是为了所谓“文化复兴”。与此相应的,前些年网络上流传的说法,“崖山之后没有中国”,意思是南宋朝末年,在蒙古军队的追击下,败退广东的大臣陆秀夫身背着南宋末代小皇帝,在崖山这个地方投海自 尽。同时,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之后在异族的统治下汉族亡国了,汉文化、文明也就不纯粹了。这个说法与日本侵华的所谓“正名”,何其相似!其实日本的汉文化是中华文明辐射和带动的结果,但并非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比如日本军国主义和国民侵略性,与“仁义”、“非攻”的中国和平共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更不可能实现民族融合。这件事提醒我们,尽管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和平时期,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刻警醒自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因为身边就有狼,亡我之心不死。
  
  还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汉族在与北方民族的激烈冲击碰撞中,不断将他们的彪悍性格和优秀文化融合进来,完善和发展自我,为什么还要抵抗外族侵略?比如十四年抗战。这若不是无知,就是亡国奴观念。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汉族乃至中国的被侵略史(包括近代列强的侵略),应当批判其残酷性和反人类本质,并吸取教训,同时也要承认其客观影响的进步性。但是,被侵略毕竟有着亡国灭种的凶险和生灵涂炭的灾难,个人尚且求生,何况整个民族。不畏强暴,不计代价、不屈不挠地拼死抵抗才是唯一正途。有些国家的国民是以被殖民为荣的,但血性的中华民族绝不忍受,当亡国奴如同掘祖坟,莫大的屈辱。民族复兴要靠独立自主,靠和平稳定,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计划某日一早要去游览八达岭长城。不料前一天晚间下起了雪,国务卿基辛格估计长城去不了了,因为那时的道路状况不好,雪地行车还是有相当风险的。没想到第二天行程不变,一路上的雪已经被群众连夜清扫干净。美国人因此感叹中国人的热情和纪律性,和中国政府的动员能力可怕。他们哪里能领会到这背后几千年文明的力量。“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西方这种领悟勉强算是一个进步,中国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质超越了他们对于一般国家的理解。有西方学者进一步提出,两千多年中,由于文明的强大,中华民族经历了汉唐、宋元、明清三次崛起,目前正在第四次崛起中。还说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几乎是个铁律。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意味着,国家不只是领土、政府,还是这块土地之上的民族和文化。中国古代王朝虽然一直在更替中轮回,国土虽然形式上分分合合,但文明文化、社会风貌、传统习俗以及思想内涵等等,实实在在地千年传承和岁月沉淀至今,包括这些精神产物的载体——文字,也不曾断代。中华文明发展强大,赓续不断,强力支撑着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又开始了新的崛起。这样一个文明,如何能战胜?文明的对抗,本质上是软实力的对抗,这正是西方霸权害怕的。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12-10 15:17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煮字老兄这样的文字我只有叹服的份儿。大气磅礴,纵横捭阖,有史料,有观点,有分析,旁征博引而不滞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却又羡慕写不出 这等文字。
3#
发表于 2024-12-10 16: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仅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思想,还有司马迁史记记载北方民族也是中华子孙,是黄帝的哪支我没记住,是好多年前看的。所以怎么说蒙古都是炎黄子孙,有体系。外国人根本不懂这套。
4#
发表于 2024-12-10 16:14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读懂了……
这样的文章就要快刀切豆腐
5#
发表于 2024-12-10 18:41 | 只看该作者
草版此篇写得大气,旁征博引中引深自己的观点。佩服草版的博学。赏读学习并问候!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9:46 | 只看该作者
唐僧没有肉 发表于 2024-12-10 15:17
说实话,煮字老兄这样的文字我只有叹服的份儿。大气磅礴,纵横捭阖,有史料,有观点,有分析,旁征博引而不 ...

惺惺惜惺惺,我还确定你的高度我达不到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9:47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4-12-10 16:11
其实不仅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思想,还有司马迁史记记载北方民族也是中华子孙,是黄帝的哪支我 ...

芷楚的历史学科水平不低。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9:48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4-12-10 16:14
终于读懂了……
这样的文章就要快刀切豆腐

确实还磨叽了别的话,感觉跑题了就删掉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9:49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4-12-10 18:41
草版此篇写得大气,旁征博引中引深自己的观点。佩服草版的博学。赏读学习并问候!

只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大家各有侧重。
10#
发表于 2024-12-11 08:43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4-12-10 16:11
其实不仅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思想,还有司马迁史记记载北方民族也是中华子孙,是黄帝的哪支我 ...

司马迁说:“匈奴人也是华夏子孙,只不过他们在夏朝夏桀时期出逃北方,然后形成了匈奴。”  网上搜的。我读过也忘了,根本记不住。
11#
发表于 2024-12-11 08:4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这篇好像是一个历史老师写出来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引经据典都搬出来驳斥,这记忆力真牛。
天水的轩辕跟炎黄,好像是中华的起源啊,要是按照这种划分,北方应该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0:00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12-11 08:49
草舍这篇好像是一个历史老师写出来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引经据典都搬出来驳斥,这记忆力真牛。
天水的轩辕 ...

黄帝、炎帝和蚩尤,这三大部落都在黄河流域活动,他们的行迹以神话形式流传下来。
但考古发现,长江流域的人们定居和生产比他们还早一点,当然,生产力水平相当。
我只是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文史不分家,喜好文学总会涉猎一些历史。
谢谢草姐,冬安!
13#
发表于 2024-12-11 10:35 | 只看该作者
唐僧没有肉 发表于 2024-12-10 15:17
说实话,煮字老兄这样的文字我只有叹服的份儿。大气磅礴,纵横捭阖,有史料,有观点,有分析,旁征博引而不 ...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却又羡慕写不出 这等文字
-----正是如此
所以只能当吃瓜群众哎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0:57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4-12-11 10:35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却又羡慕写不出 这等文字
-----正是如此
所以只能当吃瓜群众哎

议论文明比议论保姆高明吗?我看不是。
这篇文章看似高端,其实不过是掉书袋,评价的是已经固化的史实,闭门造车即可。
关于保姆的评价,或者对人的评价,必须接触、观察、推敲这批人,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现实比史实难以把握,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思考、分析,抽取耐人寻味的观点,功夫不相上下。
15#
发表于 2024-12-11 14:31 | 只看该作者
哇!老师如此博学。
拜读欣赏学习佳作,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6 20:53 , Processed in 0.0521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