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10-7-5 10:45 发表 如今走在鲁西的夏季旷野,绿油油疯长的多半是玉米们,其次就是棉花了,而其它类植物,诸如豆子、谷子了,没有形成一览无余的规模,也就难以提及,特别是一种叫做红高粱的庄稼,简直早已成了人们的一种新奇的陌生 ...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7-6 16:37 发表 他是把红高粱的质朴与浩荡、威武与神秘、激情与隐蔽兼收并蓄了,一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情愫与悲壮,被淋漓尽致地张扬出来。张艺谋的《红高粱》其实是反映的大作家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的事情,看来高密也同我们这里一样 ...
原帖由 乔举平 于 2010-7-6 17:01 发表 好文,支持就精华!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7-7 00:46 发表 作者以红高粱为视角,以朴实、真切、生动的文笔,朝人们展示了关于红高粱的生活岁月。文字凝聚了生活的内涵,时代的内涵。以及那些令人感念和怀想的美好岁月。
原帖由 李华新 于 2010-7-7 07:19 发表 红高粱为什么少了。不是红高粱本身,而是时代不需要了,抑或是其他的原因,这似乎就是当下散文不能对社会负责的一种疏离。 一定要提张艺谋的红高粱吗? 换一种写法,就是另外的一种味道了。要么 ...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10-7-7 07:25 发表 啊,莫不是莫言所写的红高粱?
原帖由 山野农夫 于 2010-7-7 07:40 发表 消逝的红高梁给我们留下不少回忆。红高梁虽不好吃,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力量,帮助我们度过了艰难岁月。流畅而清新的文字,真实而感人的情愫。学习并问好。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10-7-7 08:54 发表 握手新朋友,真诚感谢您的直爽。需探讨的是我提张艺谋不是为了提他而提他,是借此抒写红高粱内蕴的作为食物外的灵魂的东西,试想张艺谋借红高粱来拍电影,如果改为玉米会怎么样的,玉米的矮小和稠密是体现不出人和 ...
原帖由 李华新 于 2010-7-7 10:34 发表 见解不同可以理解。 但是似乎这并不是我质疑的全部。 太多的溢美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味。多听听别人的不同意见是好事,至少别人愿意看了。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7-7 13:51 发表 深有同感,问候二位,祝夏安!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5:26 , Processed in 0.05068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