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美酒一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2 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胸无大志 于 2025-2-2 17:34 编辑

  雷七月老人正月初六,几年里也被侄儿接着转一次娘家,对于这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始终那么情有独钟。她早晨披着冬日凛冽的寒风,从侄儿家门里出来,看着大道两旁的厚厚积雪,就没有了要去她们村里较高的山嘴上,领略村子巨变的兴趣。她笼着袖管顺流水的方向,在村边大道上刚刚转悠了几步,就被后面过来的一个声音,呼叫着回转了身。

  “啊哟,姑姑,你老人家这么早出来,不怕冻着!”这中年妇女叫彭淑琴,丈夫是雷七月的堂内侄儿,虽是姑姑,由于房分较远,亲戚之间则从不走动。不过,十数户人的村里,一家的亲戚,就是所有人的亲戚。

  彭淑琴家大门在村子下坡路左拐的岔道口上,绕开一处废墟,就是彭淑琴家现在的院子。雷七月本不打算去麻烦别人,但经不起彭淑琴推、拉、拽的热情,就跟着对方的脚步,颤巍巍的拄着大门门框到了院子中央。她左中右的环顾了一周发现,彭淑琴家虽然把老院子北墙处的老屋,因为不方正的原因,隔在了外围,然而,院子看着比过去却大了许多。只前墙一面红砖垒砌的五间瓦房,窗明几净的即亮堂,又宽敞。

  “姑姑,快去上炕。”彭淑琴见姑姑屁股倚在炕楞边上,磨蹭着不愿意落坐,就一个手轻轻搬着老人的小腿,一个手扒拉了她的鞋子。雷七月半推半就的,膝盖并着坐在土炕上后,就眼睛滴溜溜的指着屋子里大半个人高低,两人搂抱的大麻袋说:“淑琴,你们家今年的粮食,大丰收啊!”

  彭淑琴笑着一面抚摸麻袋,一面回答道:“哎呀,姑姑,这是花椒,今年价钱不太理想,就没有舍得出售。”

  “孩子,你们家光阴‘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么多花椒大概几百斤吧?”雷七月说话的功夫,彭淑琴已经把一个吃饭桌摆到了姑姑眼前的土炕上。

  “十几麻袋,一千四五百斤。姑姑。”雷七月见彭淑琴摆开桌子要上菜,就挥着手拒绝道:“哎呀,刚刚吃过,万不敢做饭。七八十岁的老人,多一口也不能吃。一斤花椒三十多块,要买四五万元呢!”过去,村里最彭淑琴家贫困,正所谓“贼来不怕客来怕。”而今拿彭淑琴的话说,也能请得起客,也敢于把亲戚领到家里来招待。

  她腼腆的撇了撇嘴巴说:“姑姑,你少吃几口菜,我今年有一瓶好酒,必须要你偿一盅。”

  彭淑琴端来两碟小菜,一个袖珍式茶杯,斟满酒后,便慢慢的将酒杯接到了姑姑手里。

  彭淑琴最近几年日子过的越来越好。邀请姑姑过来,是想在村里或村外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面前,见证一下夫妇俩目前的实力。

  姑姑呷了一口酒咂着嘴唇惊叹道:“啊呀,这还是剑南春。”

  “姑姑,这酒你喝过!”让彭淑琴羞赧的是,水涨船高——自己进步,别人也在发展,要让大家看得起,就必须继续加油!

  “哎呀,喝过、喝过。”雷七月见这酒,味美绵甜,醇香浓郁,一口气抿完后,就话多得丢了把门的开关。

  彭淑琴怕姑姑意犹未尽,就盖了盖子,摸着酒瓶口说:“还要给亲家母留一盅呢!姑姑,这么好的酒谁给你经常孝敬?”

  “我大学毕业的大孙女,两口子双职工,好茶好酒经常送我。”雷七月提起孙女就骄傲的有点跋扈。她到门里出来的路上,还一个劲地叮嘱:“娃娃读书,是穷苦人发展的唯一路径!”

  雷七月看着侄儿媳妇尴尬的眼神,起初有点自鸣得意,到后来又感觉为老不尊。可以肯定的是,彭淑琴家生活条件的提高,与他们夫妇俩的努力和勤奋有绝对的关系,说句鼓励、夸奖的话,能把自己的嘴巴挣大,何必借点小酒而打击她的积极性呢?

  她脚底下蹒跚着绕过一堆积雪,后悔的真想给自己的老脸几个巴掌。







2#
发表于 2025-2-2 12:18 | 只看该作者
胸无大志老师的这篇小说,就写了一件事,雷七月老人回了一次娘家,受到家人款待的事。小说不长,情节不多,没有矛盾冲突,主题放在“一瓶好酒剑南春”上,说明富裕起来的农家也能喝“美酒”了。
3#
发表于 2025-2-2 12:25 | 只看该作者
雷七月老人正月初六,几年里也被侄儿接着转一次娘家,对于这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始终那么情有独钟。

文章第一句话,说了4层意思:1、介绍人物“雷七月”;2、介绍时间“正月初六”;3、老人让侄儿接回娘家;4、几年里才会一次,对家乡“始终情有独钟”。


大志老师的压缩性表达,得慢慢品味。
4#
发表于 2025-2-2 12:31 | 只看该作者
她早晨披着冬日凛冽的寒风,从侄儿家门里出来,看着大道两旁的厚厚积雪,就没有了要去她们村里较高的山嘴上,领略村子巨变的兴趣。笼着袖管顺流水的方向,在村边大道上刚刚转悠了几步,就被后面过来的一个声音,呼叫着回转了身。

这几句写“雷七月”行走乡间。“他”是男性,显然出错字。
5#
发表于 2025-2-2 12:35 | 只看该作者
啊哟,姑姑,你老人家这么早出来,不怕冻着!”这中年妇女叫彭淑琴,丈夫是雷七月的堂内侄儿,虽是姑姑,由于房分较远,亲戚之间则从不走动。不过,十数户人的村里,一家的亲戚,就是所有人的亲戚。

这是文章第二段,介绍另一个人物“彭淑琴”。
6#
发表于 2025-2-2 12:36 | 只看该作者
彭淑琴家大门在村子下坡路左拐的岔道口上,绕开一处废墟,就是彭淑琴家现在的院子。雷七月本不打算去麻烦别人,但经不起彭淑琴推、拉、拽的热情,就跟着对方的脚步,颤巍巍的拄着大门门框到了院子中央。她左中右的环顾了一周发现,彭淑琴家虽然把老院子北墙处的老屋,因为不方正的原因,隔在了外围,然而,院子看着比过去却大了许多。只前墙一面红砖垒砌的五间瓦房,窗明几净的即亮堂,又宽敞。

第三自然段介绍“彭淑琴的家”。
7#
发表于 2025-2-2 12:41 | 只看该作者
  “姑姑,快去上炕。”彭淑琴见姑姑屁股倚在炕楞边上,磨蹭着不愿意落坐,就一个手轻轻搬着老人的小腿,一个手扒拉了她的鞋子。雷七月半推半就的,膝盖并着坐在土炕上后,就眼睛滴溜溜的指着屋子里大半个人高低,两人搂抱的大麻袋说:“淑琴,你们家今年的粮食,大丰收啊!”

  彭淑琴笑着一面抚摸麻袋,一面回答道:“哎呀,姑姑,这是花椒,今年价钱不太理想,就没有舍得出售。”

  “孩子,你们家光阴‘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么多花椒大概几百斤吧?”雷七月说话的功夫,彭淑琴已经把一个吃饭桌摆到了姑姑眼前的土炕上。

  “十几麻袋,一千四五百斤。姑姑。”雷七月见彭淑琴摆开桌子要上菜,就挥着手拒绝道:“哎呀,刚刚吃过,万不敢做饭。七八十岁的老人,多一口也不能吃。一斤花椒三十多块,要买四五万元呢!”过去

这四段写“花椒”大丰收,用这么多文字说明“彭淑琴家富裕”,为之后“主题”情节“喝剑南春酒”的登场做铺垫。

8#
发表于 2025-2-2 12:48 | 只看该作者
彭淑琴端来两碟小菜,一个袖珍式茶杯,斟满酒后,便慢慢的将酒杯接到了姑姑手里。

从这段开始写“喝酒”了,《美酒一杯》才是本文的主题。


综上所述,大志老师作品的布局谋篇还是下了心思构思的,喝酒期间的一些小细节,和全文的结尾,似乎可以读出什么,留给读者去品味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3:16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5-2-2 12:48
彭淑琴端来两碟小菜,一个袖珍式茶杯,斟满酒后,便慢慢的将酒杯接到了姑姑手里。

从这段开始写“喝酒 ...

谢谢邱老师,精读细读,做了每字每句的斟酌分析,指导。那个他字,真的没发现,马上改。我始终想用简短的笔墨,书写很简单的情感,往往力不从心。按你的思路,小说要在评论方面少说或不说,就是说不做散文似的评论。这条道走着似乎十分漫长,又艰难,只能多练笔,多谋划,多精思熟虑。邱版主新年快乐吉祥!
10#
发表于 2025-2-2 14:42 | 只看该作者
胸无大志 发表于 2025-2-2 13:16
谢谢邱老师,精读细读,做了每字每句的斟酌分析,指导。那个他字,真的没发现,马上改。我始终想用简短的 ...

小说评论可以是“散文式”的。这个没有问题。如何评论小说作品,评论家各有决策,这里咱不叙述。

您的纠结在于小说的描写是“精美”或“朴实”,为了“精美”使用优美词汇作散文式描述。您大概也想学习这种写作。其实,我觉得,以您的文学功底,小说“朴实”更适合您!

在太虚,露渊老师的小说“朴实”,以叙事为主,把事件“写实”、“写细”。而最近在太虚较活跃的龙员外老师的小说,属“优美”,语言文字的表述非一般写作者能做到的。龙老师的文学功底高,自然作品起步也高。每个人都选择合适自己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不可能整齐划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5 12:45 , Processed in 0.1279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