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五绝漫游 (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8 01: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央 于 2025-2-9 00:37 编辑

五 绝 漫 游
——草央

    从2024年12月份到2025年2月份,草央、楚楚和红柳老师用了数月时间,把《平水韵》平韵用五绝写了个遍,无一遗漏。(全部作品草央收录在日志里。)虽是练笔,草央亦觉得期间诗人的评点、酬唱的交流还是收获满满的,所以想抽点时间捋一捋,总结一下学习体会。


一、
独坐守梧桐,
唯期宿凤中。
秋来枯叶落,
又是一年空。
——草央:(一东)

    选五绝练笔,是很偶然的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它挺容易写的,毕竟四五二十个字,韵脚也就两三个而已。
    这首小诗是很简单的,说一目了然也不为过。
  
    这是深秋的一个日子,天空空空如也,早几天归雁已经开走了最后一个航班,阡陌荷枯蓬黄,某人搬了张椅子,泡了杯茶,习惯性地坐在了梧桐树下。
    今天,她有点发呆。
    梧桐树,是她早些年特意栽的。
    特意栽的?是的,诗曰: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古已有之。
    为什么发呆?她不由吟起了宋朝朱继芳的诗句:“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最后一片梧桐树的枯叶飘到了她的头上,她才猛然回到现实:眼瞅冬天来了,一年的期盼又落空了。

    哎,喜欢朱继芳的诗句?上面的五绝是不是和朱的“灯下穿针影伴身,懒将心事诉诸亲。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的场景有几分相似呢?

    这里有一个问题,梧桐树是什么树,能够引的凤凰来吗?

    古今对这个问题争议很多,大致有三种:
    一是法国梧桐:如其名,它是外来物种,学名叫“ 二球悬铃木”,据说最早被法国人引种至上海法租界而得名,是不是源于法国,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们对它很熟悉,它是很多城市的行道树,读书的时候,男生们经常用其“悬铃”开仗哩。如图。


法国梧桐 图片

     如此,我们可以把法国梧桐和传统诗词中搭配的凤凰撇清关系了。

    其二是泡桐,也是很常见树,生命力很强,开蓝色的花儿,郊外的房前屋后常可见到,泡桐花的花语和寓意都和爱有关,其木质轻,常用作来制作弦乐器。神农氏曾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现在制琴优先的也是泡桐较多。至于传说古人蔡邕制造的焦尾琴是此梧桐还是彼梧桐,还无法考证呢。泡桐花如图。


泡桐 花

    其三是青桐,这树在湘南乡下是很常见的,其果实像勺子,我们叫它“瓢羹粒粒”,秋霜后,瓢羹枯萎凋落,其籽每勺三、五粒,褐色,下锅轻油炸炒,味绝佳。儿时贪吃,直吃到便秘,叫母亲把它藏起来,朋友们还取笑了我好一阵子。

    青桐可食,不只其实。明代李日华在 《六研斋笔记 紫桃轩杂缀》说:“泰山无好茗,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如图



青桐 果实

    凤凰是什么样子呢?如下图:
    明代庄昶《题画凤》中描述凤凰说“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鸣。”意思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梧桐树不会鸣叫。

    那么问题来了,排除舶来品,凤凰究竟会栖息在泡桐和青桐的哪个“桐”呢?这真是个问题。

    另:诗友问:“独坐守梧桐,唯期宿凤中?费解,应该是凰来差不多,秦晋之好,司马、文君有典故的”
    答:应用如例:“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唐·武平一),
    又:“不复椅梧倾宿凤,几番淮海变鸣禽。”(《即事》,宋·虞俦),懂者自懂,无需释疑。

二、

金井坠梧桐,
珠帘待月中。
西风催岁晚,
黄叶守山空。

——楚楚:(一东)
    楚楚的五绝就是一幅幅画。

    “金井”:通常指的是宫廷中的水井,井边常常种植有梧桐树。
    你看,这是秋去冬来的日暮,井边的梧桐叶在秋风的吹拂之下凋零的一片一片动画。

     “珠帘”:诗词中指的是用珍珠串成的帘子。
    这里的“珠帘待月中”意味着珠帘闲挂,在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升起,这是一种静谧而幽美的场景;

     “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岁晚”:年末。
      “催”,极具动感是词儿,意味着秋风加速了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这个时候,或许树梢还坚持着最后一片黄叶,然而,它是孤独的,寂寞的,因为山“空”了。

     古诗人动不动就是山空,不同季节的空是不一样的,不同心情的空是不一样的,唯空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而楚楚描述的山空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由得想起北宋时这样的一个晚上:

月上霜威重,烟消霁景分。
岭猿寒啸侣,涧鹿夜呼群。
天静纤毫见,山空落叶闻。
此时真吏隐,高卧看浮云。
——《秋夜》, 北宋 · 范祖禹

     真吏隐或假吏隐姑且不管,楚楚这首五绝的余韵不正是这样子的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抵如此。


三、

曳杖對枯桐,
獨吟飛雪中。
惘思鳴鳳至,
無奈野空空。
——红柳:(一东)

    红柳老师此作和第一首有某些相似之处,然而下笔更老道,感情更激烈:“曳杖對枯桐,獨吟飛雪中。”突出了一个老字,人老、秋老、梧桐老,老到什么样子?老人手持拐杖,梧桐枯老,秋尽冬初,雪都来了,凤凰还没影。老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独自低吟:“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为何不是引吭高歌?梧桐枯了,寒冬来了,老人把最后一点勇气和希望,吟进了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里。

   “惘思”——此处它最好的解释就是“不抱希望的希望”,所以低吟,用得好,用得真好!
    然而,凤凰真的来了吗?现实是无奈的,四野是空空的。

    这里值得思索的另一个问题是,凤凰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来?老人这么一吟真的就会来吗?

    凤凰据说是高贵的,非常,非常。
    古往今来,我就在古诗文中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常会有:栽桐引凤,高歌引凤,吹箫(笙)引凤……
    也就是说:你要它来就来呀,不,它是要引的,要有它喜欢的好环境的,还得弄点什么动静来。

    看来,老人深知凤凰习性。
  (呵呵,老司机一枚。)

    看来,今生我注定与凤凰无缘的,因为它栖息的梧桐我不知道是哪一种,加上笨手笨脚的我也不会琴箫鼓瑟什么的,罢了,就看看图片吧。

    (注:老人是谁,是不是作者,不重要,也不需纠结。)


故宫凤凰图

四、


    草草五绝三题漫游,属于散漫游,是见啥说啥,想啥说啥,不拘文法格式什么的,纯属个见,博方家一哂。
    不是自谦,实是肤浅。草央只能浅尝而已,否则就超过我的能力了。

    有云:“五绝篇幅最为短小。短小所以意短气促(刚有点意思,语句却没了),写作难度最大。”
    《师友诗传录》又曰:“五言绝近于乐府,七言绝近于歌行,五言难于七言。五言最难于浑成也,要皆有一唱三叹之意乃佳。”浑成就是浑然一体,一气贯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脉流畅。

    窃以为要浑成,也不难,古今比比皆是,古有: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张孜《雪诗》

    语出就很自然,朗朗且上口,怪不得流传至今,是不是好诗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全凭作者和读者自己喜欢。

    然,网言:诗言志、词调情——虽然诗词都是立意为先,但是所着重的主要问题是不一样的。诗词分流之后,诗的创作虽然附带上人生感慨、但总的主旨是明白的,表达脉络也是清晰的,秉承的是“起承转合”文法,不轻易产生异变,为的就是让读者读明白诗人的表达。也就是说,写诗,是为了告诉你我为什么写诗。如果这类表达过于浅显执着,最终就变成宣讲,口号,堕入老干体的格局。

    当然,老干也是体,存在即理由,虽然不对我胃口,是因为我非“老干”。

    末了,若问,上三题你是怎么写、读的?草央告诉大家一个法子:叶嘉莹教授把诗词归纳成三个方面:“……更曾提到在中国传统中所用以表现这种感发之生命的三种最基本的方式,那就是‘比’、‘兴’和‘赋’三种作诗的方法。”上三题自在其中。

    有了叶嘉莹作诗的公式,还要注意什么呢?顾随先生就有清晰的提示,诗是要人读的,是要人读得懂的,这是特别要注意的。
    顾随先生云:诗根本不是教训人的,是在感动人,……
    顾随先生又云:作品不能无“意”,然在诗文中,文第一,意第二。诗是要人能欣赏其文,不是要人了解其意。语言文字到说明已落下乘,说明不如表现。(处世做人有时非说明不可,然亦要简明。)诗之好坏不在意之有无,须看其表现如何。

    感谢顾随先生,感谢叶嘉莹教授,感谢那些前辈们,他们说:写诗词、写好诗词要“如此这般”。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2-8 0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央 于 2025-2-8 01:38 编辑

嘿嘿,自己沙发,自己占。

不值班就懒了,不上网也不写诗了,没诗兴就写几个字吧,今天晚上加班,加班,要不然一周又过去了。
3#
发表于 2025-2-8 18:01 | 只看该作者
秋来枯叶落,
又是一年空。长篇诗论,厉害:victory:
4#
发表于 2025-2-8 18:1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佩服央央斑斑,这论诗写的,怎是一个好字了得!
5#
发表于 2025-2-8 18:13 | 只看该作者
又见央央长篇诗论,过瘾
五绝字最少,但在我这儿是最难的——一个字都松不得啊
你们写了这么多,可真行

6#
发表于 2025-2-8 18:14 | 只看该作者
草央 发表于 2025-2-8 01:22
嘿嘿,自己沙发,自己占。

不值班就懒了,不上网也不写诗了,没诗兴就写几个字吧,今天晚上加班,加班 ...

我昨晚做了一梦,遇上你和楚楚了,梦里说咱俩同庚,楚楚小我们十四岁
这一天我脑子里就转这个梦,日有所思啊哈
7#
发表于 2025-2-8 21:51 | 只看该作者
条理清晰,意蕴丰富,蕴涵古典。
8#
发表于 2025-2-9 00: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什么时候也附一个。

这类练习,欠了一大堆。都得补起来。
9#
发表于 2025-2-9 00:03 | 只看该作者
一东
山夜略匆匆,月来如满弓。寻香行半路,原陷大江中。
垄间三两丛,古岁在秋终。谁过形如影,添来又一蓬。


这个从头到尾的练习,我欠了七年了。

也该抽空补起来。这则不是我的哈。
10#
发表于 2025-2-9 14:20 | 只看该作者
又见央央诗论,意蕴丰富。赞一个!
11#
发表于 2025-2-9 16:5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隽永的文字,深邃的意境,厚重,耐品;赞赏,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1 09:59 , Processed in 0.1455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