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借钱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12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借钱,在生活的舞台上是一道独特而又复杂的风景。它不仅仅是金钱的借贷,更是人情世故、信任与责任的交织。

  在我们的生活中,借钱的场景无处不在。可能是朋友突发疾病,急需一笔医疗费用。可能是家庭遭遇变故,需要资金周转。可能是购买房子,资金不够,也可能是创业者为了实现梦想,四处筹措启动资金。当这些情况出现时,借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途径。然而,借钱并非易事,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关系和考量。

  从出借方的角度来看,借钱意味着承担风险。当把钱借给他人时,出借者会面临多种不确定性。首先是能否按时收回借款的风险。即使双方约定好了还款期限,但借款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按时履行承诺。比如,借款人突然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或者遭遇了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经济状况恶化,无力偿还债务。这种情况下,出借者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不仅资金被占用,还可能影响自己的财务规划。

  然而除了经济风险,情感风险也是出借者需要考虑的因素。当出借者和借款人之间存在友情、亲情等关系时,借钱往往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如果借款人能够按时还款,并且对出借者的帮助心怀感激,那么双方的关系可能会更加深厚。但如果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责任,那么出借者可能会感到失望、愤怒,原本亲密的关系也可能会出现裂痕。因此,在决定是否借钱时,出借者需要谨慎权衡风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那天与几个朋友闲聊,小薇给我讲了年前发生的事儿。起因是,一个十年没联系的同学突然加她微信,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要借六千块钱给她花花,小薇说,对不起,我没有。她那同学又说,那你有花呗吧?这样,你套现出来给我,利息算我的。小薇问她,你没有花呗吗?她同学说,我当然有花呗了,只是因为套出来一些钱,我没还不,就不能套了。小薇一听,当然也没答应没借她。过了没多久,那同学又微她,原来知道小薇买车了,又说让小薇把车开她那里去,说什么她要帮着磨合磨合车。小薇没搭理她,结果人家很不乐意,还说以后再也不找你借东西了,啥老同学啊?一点情谊都没有。借钱那段时间,她那同学还说,实在是找不到可以借的人了,才想起小薇来了。

  最后呢,没借给她她还生气了,竟然还打语言过来说小薇,让小薇给怼回去了,结婚好几年了,两口子光指着借同学钱过日子,很多同学都给她拉黑了,瞧瞧,这都什么人啊?太奇葩了。

  蓝月说,这样的人,我也遇上过。就是有个好久没联系的同事突然联系我,说想约我出去坐会,我一猜啊,绝对没好事,但我还是碍于情面去了。她说老不联系感情就淡了,处处关心慰问,完了之后,话锋一转,告诉我想借身份证办信用卡。我连忙把话给岔开了,回家后她又打电话问,我就拒绝她了。她后面又联系我几回,一回是建了个帮买群,让我进群当托,骗别人买东西,我呢,根本就不说话,只领红包,她就把我踢出去了。哼,让我帮她骗人,我装傻不会骗。还有一回又来和我说,她用了什么什么产品,特别好用。还让我百度搜,我没正面回复她,然后就不联系我了。也有个以前要好的同学,多年没见了,突然朝我借钱,三番两次的,我也拒绝了。年前,另一个以前要好的同桌,也是好久没联系过我,突然加了微信,也是向我借钱,我立马回绝。

  关于借钱那些事儿,不足为奇。我也经历过不少,也是多年没联系的同学,四处托别的同学找我,以前我们关系还不错。她通过别的同学加了我微信之后,各种关心问候。我一开始还以为就是叙旧呢,原来她是儿子要结婚了,要借钱,并且也要红包。多少年了?既不联系,也没有交情了,这一上来就要借钱要红包的,我非常反感。但是碍于情面,我还是随了礼,但是没借给她钱。因为她的数目太大,张口就是五万。之后,她就各种名目来借钱、索要红包。什么小姑子儿子结婚啦,姐姐妹妹家女儿生孩子啦,等等。我二话没说,当时就拉黑了她。再后来,不知怎么的,她换了一个名字又加了我,依然是借钱,我自然是没理她,再一次立马拉黑。

  另有一部分人借钱,纯粹是在钓鱼。今天借一百,很快还了。明天借一千,又提前还了。如此反复“借钱还钱”,这一通操作,会给你一个错觉,以为他很讲信用。再后来,就借一万或者十万了,倘若这时候你借给了他,他就会玩消失了,立马没影。有些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啊。江河湖海大了,什么鱼没有啊。

  当然了,还有些人借钱呢,不是借,分明是拿别人的钱吃喝玩乐。如果,你是真的有困难了,我当然会借给你。反之,你若是总拿借的钱享受,那我就不惯着你了。凭什么呢?我辛辛苦苦赚的钱,自个儿都舍不得花,借给你乱花,那可不行。甚至还有人借钱去赌博,去买违禁品,就更不能借了。借钱,要借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钱袋子,捂好了,不能随随便便借出去。

  其实,对于借款方而言,借钱同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首先,借款意味着承认自己当前的经济困境,这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人在向他人借钱时会感到难为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其次,借款后会背负上还款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经济上的负担,还来自于对出借者的承诺和责任。如果不能按时还款,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信用,还会让出借者对自己产生不满和不信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因为借钱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有些借款人在借款后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对还款之事一拖再拖。有些出借者则在借款人遇到困难时,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宽容,一味地催讨债务,导致双方关系恶化。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在借钱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理解。

  借钱本应是一种基于信任和互助的行为。当出借者愿意把钱借给别人时,是因为他们对借款人有足够的信任,相信借款人有能力按时还款,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面对。而借款人也应该珍惜这种信任,把借款当作一种责任,努力按时还款,并在有能力时回报出借者的帮助。

  要使借钱成为一种健康的互动行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出借者在出借前应该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保借款不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负担。同时,要明确借款的用途、金额、还款期限等细节,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避免日后出现纠纷。借款者则应该坦诚地向出借者说明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如果在还款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及时与出借者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所以说,借钱,既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它考验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当我们在面对借钱的问题时,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以真诚和负责的态度对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借钱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而不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索。无论是出借者还是借款者,都应该明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生活舞台上,互相帮助、彼此信任才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2 16:2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自己坐
各位老师,元宵节快乐!
3#
发表于 2025-2-12 18:29 | 只看该作者
经过了一些事后,宁愿存银行也不能借人。有些人还钱过程太费劲了,此后基本就结仇了。
4#
发表于 2025-2-12 23:57 | 只看该作者
老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剿灭殆尽,同时也给善良的人们一个教训。
5#
发表于 2025-2-13 09:49 | 只看该作者
借钱,既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理性借钱,借入和借出都是诚信,希望慎重考虑,人情世故不能靠借钱维系。
6#
 楼主| 发表于 2025-2-13 14:3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5-2-12 18:29
经过了一些事后,宁愿存银行也不能借人。有些人还钱过程太费劲了,此后基本就结仇了。

是的,不借还好,一借出去就成仇人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25-2-13 14:3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5-2-12 23:57
老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剿灭殆尽,同时也给善良的人们一个教训。

是呀,都是被借怕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3 14:40 | 只看该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25-2-13 09:49
借钱,既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理性借钱,借入和借出都是诚信,希望慎重考虑,人情世故不能靠 ...

感谢品读,问候老师。
9#
发表于 2025-2-1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借钱,嘿嘿,太微妙了
突然失去一个朋友,或许也是因为钱……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3:38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5-2-13 20:59
借钱,嘿嘿,太微妙了
突然失去一个朋友,或许也是因为钱……

是呢,每个人都会遇到被借钱。
也会因此失去亲情和友情。
11#
发表于 2025-2-14 13:49 | 只看该作者
来晚了,先加个分表示抱歉
12#
发表于 2025-2-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借与被借,确实一言难尽。能看出作者很是用心,几乎罗列了方方面面的情况。
13#
发表于 2025-2-15 12:09 | 只看该作者
借出去容易,要回来太难了。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还是不借的好!
14#
发表于 2025-2-15 16:24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生活舞台上,互相帮助、彼此信任才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 欣赏
15#
发表于 2025-2-15 17:25 | 只看该作者
借钱是个矛盾事件,说不清道不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05:15 , Processed in 0.16505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