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员外 于 2025-3-4 22:48 编辑
算盘珠子
提起乌镇的陈楼白汤酱油,那可真是个让乌镇人魂牵梦绕的味道。你瞧,一说起这酱油,镇上的老老少少,哪个不是眉飞色舞,赞不绝口?它就像是乌镇的一张隐形名片,藏在每一道菜肴的深处,默默地散发着它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陈楼的白汤酱油,色泽清亮如琥珀,滋味醇厚又绵长。用它来烹调菜肴,简直是点睛之笔。无论是凉拌小菜,还是热炒大菜,只要加上了那么一点儿陈楼白汤酱油,味道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起来。那鲜、那香、那醇,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乌镇人爱这酱油,爱的不仅仅是它的味道,更是它背后那份传承与坚守。陈楼的老匠人,一代又一代,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份手艺。他们坚持用传统的工艺,慢工出细活,只为保留那最纯粹、最地道的乌镇味道。
提及乌镇的陈楼,便不得不提那位掌舵人——陈守仁。他啊,原是个老会计出身,一身的账本功夫,却偏偏将这手艺用在了酱油的酿造上,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陈守仁这人,固执得很,一生都坚守着那“手工账本+古法酿造”的信条。在旁人看来,这或许有些过时,有些守旧,但在他看来,这却是陈楼生意蒸蒸日上的秘诀所在。
那手工账本,记录着每一滴酱油的诞生历程,也承载着陈守仁对酱油的深情与执着。他细细地算着成本,精细地管着账目,确保每一瓶酱油都是物超所值,都是用心之作。
而那古法酿造,更是陈守仁的骄傲。他坚持用传统的工艺,慢工出细活,让酱油在时间的沉淀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那味道,醇厚而绵长,仿佛能穿越时光,带人回到那古老的乌镇,感受那份纯粹的匠心与传承。
转眼之间,岁月如梭,陈守仁竟已迎来了他的七十大寿。这一日,他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既感时光匆匆,又觉人生圆满。他想,是时候了,该将这家族生意,这陈楼的酱油香,交给下一代去传承。
他的儿子陈远山,自幼便是他的骄傲。小时候读书好,聪明伶俐,让邻里间都赞不绝口。后来更是远赴重洋,留学深造,归来时已是一身的海归MBA光环。陈守仁看着儿子,心中满是欣慰与放心。
他知道,陈远山有着新时代的眼界与智慧,也有着对家族生意的热爱与执着。将这陈楼交给他,就像是将一颗种子交给了春天,相信他定能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于是,在这七十大寿的喜庆日子里,陈守仁宣布了他的决定。他要将这手工账本,这古法酿造的秘诀,这陈楼的点点滴滴,都交给陈远山去守护,去发扬。
寿宴之上,摆上的乃是淮扬十大名菜,每一道皆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那首推的,自然是那清炖狮子头,肉质鲜嫩,汤清如镜,轻轻一抿,便化在口中,仿佛是陈年佳酿,回味无穷。
接着是那拆烩鲢鱼头,鱼头肥美,拆骨而烩,汤汁浓郁,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还有那蟹粉狮子球,蟹粉金黄,狮子球圆润饱满,一口咬下,蟹香四溢,与肉香交织,令人陶醉。
白汁鱼羹亦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鱼肉细腻,白汁如乳,入口即化,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感受着那份温婉与细腻。
红烧鲫鱼,色泽红亮,鱼肉鲜嫩,汤汁醇厚,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享受。
八宝酱鸭更是独具匠心,鸭身内藏八宝,酱香浓郁,鸭肉鲜嫩多汁,与八宝之味相互交融,层次分明却又相得益彰,令人叹为观止。
软兜长鱼,长鱼滑嫩,软兜技法独特,口感鲜美,仿佛能勾起人心中最深处的记忆。
水晶肴肉,肉质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璀璨,入口即化,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松鼠鳜鱼,鱼形如松鼠,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鲜嫩,酸甜适口,令人欲罢不能。
最后是那鸡汤煮干丝,干丝细如发丝,鸡汤鲜美,两者相结合,简直是天作之合,令人陶醉其中。
这淮扬十大名菜,每一道都是陈守仁精心挑选,为这七十大寿增添了几分喜庆与祥和。宾客们品尝着这美味佳肴,纷纷赞不绝口,感叹陈家的寿宴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淮扬菜肴,清鲜平和,宛如一幅淡雅的国画,每一笔都透露着对本味的极致追求。那酱油的运用,更是到了炉火纯青之境,恰如点睛之笔,让菜肴的鲜美跃然盘上。不论是炖、煮、烩、炒,酱油总是能巧妙地融入其中,既不喧宾夺主,也不黯然失色。它如同一位隐形的调味大师,默默地在背后发挥着作用,让淮扬菜的清鲜之中,又多了一份醇厚与深邃。
陈家的寿宴上,淮扬十大名菜一一呈现,那酱油的香气,在空气中若隐若现,与菜肴的本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滋味。宾客们品尝着这清鲜平和的淮扬菜,感受着酱油那炉火纯青的运用,无不为之倾倒,赞叹不已。
陈守仁坐在寿宴的主位上,一边慢条斯理地品尝着桌上的淮扬佳肴,一边侧过头,对着身旁的儿子陈远山轻声细语地介绍起来。
“你看这道白汁鱼羹,鲜美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这其中的关键啊,就在于咱们陈家的白汤酱油。”他边说边用筷子轻轻指了指那碗晶莹剔透的鱼羹,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老账本记着的,古法工艺酿出来的酱油,味道就是不一样。那醇厚的酱香,和鱼肉的鲜美简直是天作之合。咱陈家的酱油,可是有着独门秘方的,再兴旺100年都不成问题。”陈守仁说得眉飞色舞,仿佛已经看到了陈家酱油未来的辉煌。
“回家啊,我就把这老账本,还有这古法酿造的手艺,全都交给你。你可得给我好好守着这份家业,把咱们陈家的酱油发扬光大。”他拍了拍陈远山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和信任。
“爹,您别这么看着我。”陈远山笑得自信满满,语气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您那一套,手工账本、古法工艺,虽然经典,但现在已经过时了。这个时代,要的是创新,是潮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联系好了瑞星月明公司,他们可是业界的佼佼者。他们愿意给我们投资,把酱油厂改造成一个网红打卡地。您想想,到时候咱们陈家的酱油,不仅能卖得好,还能成为网红产品,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参观、体验。”
“我计划着,咱们可以保留一部分古法酿造作为特色展示,但大部分生产还是要现代化、规模化。这样,咱们陈家在我的带领下,一定会走上巅峰的。”陈远山说得慷慨激昂,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辉煌景象。
陈守仁闻言,不禁愣了一下,手中的筷子也微微停顿在半空。他转头望向儿子陈远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缓缓从怀中掏出那本本来要交给儿子的老算盘,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拨动着算珠,发出清脆而沉闷的声响。那算盘,承载着他一生的记忆与心血,每一颗算珠都仿佛记录着陈楼酱油的兴衰历程。
“我老了吗?”他心中暗自嘀咕,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就像眼前这盘咸咸的八宝鸭,色泽诱人,香气扑鼻,本应是宴会上的佼佼者,却因为调味时的老传统,咸得过了头,以至于没有一个人愿意品尝。
这八宝鸭,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呢?他一生坚守着古法酿造,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陈楼的酱油事业,却未曾料到,时代的变迁如此迅速,儿子的想法与他截然不同。他就像这咸咸的八宝鸭,虽然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味道,却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口味而被遗忘。
这一幕,竟与三十年前的那一幕如此相似,仿佛时光倒流,历史重演。那时,也有一个合伙人,站在他的面前,说着与儿子如今一模一样的话,满是对急功近利的追求,对传统与诚信的不屑。
他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斩钉截铁地告诉那个人:“急功近利,是会栽跟头的。做生意,一定要诚信为本。”可那人只是嘲笑他的迂腐,眼中满是不屑与嘲讽。
他不放心,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守着那盏昏黄的灯,一笔一笔地核对着账目。雨水打在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与他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沉重。
终于,他发现了合伙人做的假账,那一张张纸张,如同锋利的刀片,割裂了他对合伙人的最后一丝信任。他毅然决定举报,哪怕知道这可能会让厂子陷入困境,甚至破产。但他更清楚,诚信是陈楼的根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失的。
举报的后果如他所料,厂子差点没能挺不过来。但他从不后悔,因为他保住了“诚信”二字,那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老算盘,那上面有一道裂痕,清晰可见。那是他与那个合伙人争吵时,被那人摔坏的。这道裂痕,就像他心中的一道疤,提醒着他曾经的坚持与抉择。
他猛地一激灵,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然拽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厂!”外面的雨势如注,倾盆而下,但他顾不得那么多,冒雨冲出了家门,直奔陈楼酱油厂而去。
雨夜中的街道空旷而寂寥,只有他急促的脚步声和雨滴打在地面上的哗哗声交织在一起。他的心像被火烤一般焦灼,生怕晚到一步,就会失去什么无法挽回的东西。
终于,他来到了陈楼酱油厂,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如刀绞。那已经传承了百年的酱油缸,竟然被拆得支离破碎,散落在废墟之中。他冲上前去,双手在废墟中疯狂地翻找着,仿佛要找回那些逝去的岁月和记忆。
突然,他的手指触碰到了一颗冰凉的算盘珠子。他愣住了,这颗珠子他太熟悉了,正是上次与合伙人争吵时掉落的。那时,那人盛怒之下摔了他的算盘,珠子散落一地。后来,虽然算盘修好了,但一些珠子却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像他心中那些无法弥补的遗憾。
他紧紧握着那颗珠子,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不仅仅是一颗算盘珠子,更是他陈楼酱油厂百年传承的象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如今,这一切都被毁了,他仿佛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电话铃声在这寂静的雨夜中显得格外刺耳,他缓缓接起,只听得儿媳妇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爸爸,出事了,远山做假账,被人举报,被政府工作人员带走了!”
那一刻,陈守仁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远山,那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儿子,是他陈楼酱油厂的未来,怎么就走上了这样一条路?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已经说不出话来。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堵得他喘不过气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他的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陈守仁紧握着手中的算盘珠子,那冰凉的触感仿佛能穿透掌心,直抵心底。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雨幕,投向了对面的江面。
江面上,一块新安的电子屏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陈楼酱油的广告在雨中显得格外醒目。画面里,是现代化的生产线,是忙碌的工人,是那一瓶瓶承载着陈楼百年荣耀的酱油。而背景声,竟是那清脆悦耳的算盘声,一声声,如同岁月的回响,敲打着他的心弦。
他怔怔地看着。那算盘声,曾是他陈楼酱油厂的灵魂,是他一生坚守的信仰。如今,却被用作了现代化广告的背景音乐,与那闪烁的电子屏、繁忙的生产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仿佛看到了两个世界在交织、在碰撞。一个是他坚守的传统与诚信,一个是儿子追求的现代与创新。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欣慰还是悲哀,只知道心中的那份失落与迷茫如同江面的雨雾,久久无法散去。
他紧紧握着算盘珠子,仿佛握住了过去的时光。而那电子屏上的广告,却是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