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童年的广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3-16 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淼 于 2025-3-19 12:04 编辑

童年的广场

山淼


       再次回来,变化实在太大,原来从南往北两公里路的南边全是平房,最老的平房大概是上世纪初的。可是现在已经全没有了,都拆了。楼还没有盖好,最高的快要封顶。

       艺农也搬了家?是不是等楼房盖好了他还会搬回来?志远心想。

       但是志远的心思只是这么一瞬间,出租车很快拉着他拐了弯儿。这条路还算熟悉,以前常被当做星期日市场。

       今天是周一吧?志远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出租车司机热情地回答,帅哥从哪儿来?

       我就是本地人。

       哦,好多年没回来了吧?

       嗯,变化很大。

       是,那是当然。

       ……

       志远突然有一些意识飘离,再拐弯儿,他右手抓住了车门上的扶手。

       前面,广场还在,还有那座雕像……

       这马是我爸雕刻的。志远说。

       这字是我爸题写的。晓昭说。

       修这广场的有我爸。艺农说。

       志远仿佛看到三个孩子围在雕像下努力向上仰着头。

       志远的父亲和晓昭的父亲一开始都在市文联工作,都是舞文弄墨的文化人,后来晓昭父亲去了县宣传部当部长,再后来一直做到市长。而志远父亲到退休也只是个文联副主席,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市里最大的广场上那座飞马雕像是他的杰作。

       父亲们虽然走了不同的路,孩子们却是在一个大院一起长大的,挨着他们院住的还有艺农。只是志远和晓昭刚上学的时候就搬了楼房,楼房和平房区离得很远,他们没有和艺农上一所学校。

       艺农,你也来我们学校吧?晓昭说。

       我妈说我现在就是借读生,要花很多钱……艺农耷拉着脑袋,很失落。自从两位发小搬了家,他们很少见面,只有放假时偶尔能在广场一起玩一会儿。

       艺农,没事,咱们小学毕业考同一所中学,以后咱们还上一个大学。志远非常珍惜他们光屁股的友谊。

       但是孩子说的话很快就被现实打乱了。

       志远安静好学,四年级时跳了一级,比晓昭早一年上了初中,接着又上了重点高中。而晓昭从小就顽皮,打架斗殴是常事,升了初中,成天闯祸,他父亲没少为他擦屁股,初中毕业死活不再上学。而艺农母亲又为他生了个弟弟,日子着实艰难,艺农初中毕业就上了一个中专。他们就这样各自有了自己的圈子,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或许三个人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吧!

       可是有些事就是这么凑巧,三个孩子还是见面了。

       那天是个周末,马上就要高考的志远好容易休息半天,他吃过午饭去找同学玩。走到广场,他停了一下,望着高高的飞马雕像,不由发起呆来。

       志远在雕像下面待了一会儿,他看着那两个大大的刻在基座上的题字,想起了晓昭和艺农。

       一群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少年从广场对面的小酒馆摇摇晃晃走出来,他们满脸通红,想必喝了不少酒,有的站在绿化带那儿就撒尿。

       志远看到他们,想绕开走路,却被一个细胳膊上满是青色纹身的小个子拦住了。

       怎么的小子?看不惯哥们?小个子提着裤子,身体还在打晃。

       没有……

       没有你妈——

       咋的了?这小子,哦,戴眼镜的小白脸。靠!哥们最看不惯这种一本正经的——玩、玩意儿。另外一个满脸疙瘩,晃得更厉害的少年也凑过来。

       别跟他废话,小子,今天得罪了哥儿几个,怎么也得意思一下吧?

       啊?我没有……

       没有个屁,咋这不识好歹?快点儿快点儿,别,别等大爷动手啊!

       我——

       这小子欠收拾。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一只拳头已经抡到志远头上。

       你们干嘛呢?有话好说,别打架。哦!是志远?

       所有人顺着说话声瞅去,志远用手捂着额头,他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手提一个写着××药房的塑料袋,正站在广场边上。

       艺农,是艺农!

       两小子是一伙的,一起揍!

       拳脚雨点般袭来,艺农抬手招架,药袋子飞了出去。

       我妈的药,药——志远,快去报警!

       吓呆的志远还没有来得及跑,就被四五个人围住了。

       我靠,老子结个账的功夫就打上了啊!一个身材挺拔,叼着香烟的高个子少年从酒馆走出来。他面带微笑走到这群混混跟前,混混们看到他,陆续住了手,最后住手的小个子还不忘在艺农头上狠狠跺了一脚。

       这两小子,也敢和大哥炸刺儿,不想活了。疙瘩脸说。

       那少年对着蜷缩在地上的志远慢慢蹲下身子,皱起了眉头。他又回头看了一眼艺农,突然厉声吼道,谁干的?谁?

       全都愣住了。

       你没事吧?志远?

       志远身体哆嗦了一下,他慢慢睁开眼睛,他看着眼前这个人,眼里发出不可思议的光,你?

       是,是我,没事吧?

       艺农,他,他……

       少年回转身,却呆住了,只见艺农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

       ……

       志远没有大碍,休息了两天没有上学。这两天,晓昭父亲坐车来到他家,为志远买了很多营养品,临走给满脸堆笑的志远父亲丢下一万块钱。

       志远提醒父亲应该去医院看看艺农,但是被父亲一声怒喝吓住了。

       这事你别管,你就给我记住,以后艺农和晓昭谁也不许见。

       ……

       到了。出租车停在小区门口,司机提醒志远。

       哦。

       十年了,他俩还好吗?

       十年,志远在外地上大学,参加工作,最近的一次回家是几年前呢?那还是因为奶奶去世。那次回来,他得知平房区要拆迁了。

       艺农现在住在哪里呢?

       出租车绝尘而去。
       志远不想知道的早都已经知道,他五年前就去监狱看过晓昭。强烈的内疚让他无法心安,他必须回来。

       那天,有路人报了警,晓昭还没有把艺农送到医院就被抓了。他承担了大部分责任,承认是自己带人动手打伤的艺农和志远。这件事很快被媒体曝光,他的父亲这次没能为他擦干净屁股,晓昭被判了刑。

       如果我爸当初就是好好写他的书法,我也许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晓昭说。

       这,不是父母的错。志远说。

       我好怀念我们小时候,在广场……晓昭说。

       我们三个。志远说。

       艺农住在哪里?我总会找到的。志远心想。

       可是艺农还能认出他来吗?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5-3-16 14:06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小说作品,小小说的笔触,结构严密,情节迂回,文字简略。写小小说需要这样的文字功底。

时隔十年,作品人物志远回家乡,出租车上路经“星期日市场”,看见广场一座“飞马雕像”回忆起“童年的仨伙伴”,于是选用插叙手法,于是牵扯出三个家庭子女发生的故事,三个家庭的各自育儿观。故事的经过,故事的结局,作者都没有详写,然,主题意义有了,打人的打人,进监的进监……反应出当年的“三观”,而作者没有细说,大概是留给读者去体会吧?作品还是值得欣赏的。


大家不妨读一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14:38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5-3-16 14:06
这篇小说作品,小小说的笔触,结构严密,情节迂回,文字简略。写小小说需要这样的文字功底。

时隔十年, ...

谢谢老师这么用心品读,您的点评总能给人写作的激情!
4#
发表于 2025-3-16 1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25-3-16 19:13 编辑

仔细读过了,学习这种跳跃式的写法。一切都在变,当初的友谊因为不同的路而终止,但那种纯真永远值得回味。
故事跳跃,却很完整,中间留下的空间让读者去弥补。
和卡佛的极简主义类似,好文值得欣赏和学习。
5#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17:14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5-3-16 16:43
仔细读过了,学习这种功能跳跃式的写法。一切都在变,当初的友谊因为不同的路而终止,但那种纯真永远值得回 ...

谢谢,您对小说是真的懂,向您学习!
6#
发表于 2025-3-19 06:48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精华,大家鉴赏一下。
7#
发表于 2025-3-19 07:1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山淼老师!


欢迎发文【太虚】!

8#
发表于 2025-3-19 0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5-3-19 07:40 编辑

       欣赏山淼这篇小说《童年的广场》。从立意到谋篇,从人物设计,结构搭建到思想反映,以小见大,喻意深刻,耐人寻味。不错!
  
       加分支持!     
9#
发表于 2025-3-19 07:3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爸当初就是好好写他的书法,我也许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晓昭说。


     此句是失足少年晓昭的切身感悟,它是全文的提领性议题,阅读思路从此启示。
10#
发表于 2025-3-19 07:54 | 只看该作者
       思远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晓昭出身于干部家庭;艺农出身于劳动者家庭,不同的出身环境,不同的家庭教养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产生了不同的结局。......。

       这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11#
发表于 2025-3-19 08: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够把艺农的人生轨迹稍加笔墨,可能使全文情节对比性更强,思想性更鲜明。


此属个人读后感觉,谨供山淼老师斟酌。
12#
发表于 2025-3-19 08:11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回来,变化实在太大,原来从南往北两公里路的南边全是平房,最老的平房大概是上世纪初的。可是现在已经全没有了,都拆了。楼还没有盖好,最高的快要封顶。

       也搬了家?是不是等楼房盖好了他还会搬回来?志远心想。

       但是志远的心思只是这么一瞬间,出租车很快拉着他拐了弯儿。这条路还算熟悉,以前常被当做星期日市场。

       今天是周一吧?志远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出租车司机热情地回答,帅哥从哪儿来?

       我就是本地人。

       哦,好多年没回来了吧?

       嗯,变化很大。

       是,那是当然。

       ……

       志远突然有一些意识飘离,再拐弯儿,右手抓住了车门上的扶手。”

     开篇“他” 字的处理意象比较模糊,以至于读了好长一段还不明白。不如明确交代为好。


13#
发表于 2025-3-19 0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5-3-19 09:00 编辑

    “ 可是有些事就是这么凑巧,三个孩子还是见面了。

       那天是个周末,马上就要高考的志远好容易休息半天,他吃过午饭去找同学玩。走到广场,他停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他一下子想起童年时光。”   
            
      感觉前面已经进入了“童年的回忆” ,这里又出现一次?觉得‘这个解释’不用更好。建议再斟酌一下。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49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5-3-19 08:11
“再次回来,变化实在太大,原来从南往北两公里路的南边全是平房,最老的平房大概是上世纪初的。可是现在已 ...

谢谢老师这么细致的点评和指导,现在就改一下!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50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5-3-19 08:56
“ 可是有些事就是这么凑巧,三个孩子还是见面了。

       那天是个周末,马上就要高考 ...

好的,我仔细琢磨一下,谢谢老师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2 00:01 , Processed in 0.42326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