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员外 于 2025-3-24 22:25 编辑
陈楼
在乌镇悠悠的岁月长河中,陈楼白汤酱油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深植于镇民们的心间。一提及它,老老少少的眼眸瞬间熠熠生辉。它恰似乌镇隐匿的瑰宝,悄无声息地为每一道菜肴注入灵魂,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陈楼的白汤酱油,色泽如琥珀般清亮,滋味醇厚悠长,余韵无穷。用它烹饪菜肴,堪称点睛之笔。凉拌小菜淋上少许,清爽口感瞬间升华,鲜、香、醇在舌尖上欢快跳跃;热炒大菜加入些许,瞬间香气四溢,原本普通的食材也变得韵味十足。
乌镇人钟情于这酱油,爱的不仅是它的味道,更是其背后传承百年的坚守。陈楼的老匠人们,一代又一代,以心血和汗水守护这份手艺。他们遵循传统工艺,耐心等待时光赋予酱油醇厚风味,只为保留最纯粹、最地道的乌镇味道。
谈及陈楼,就不得不提到掌舵人陈守仁。他曾是一名老会计,那精湛的账本功夫,在酱油酿造上别出心裁。
陈守仁身材微胖,脸上常挂着和蔼的笑容,可一旦谈及酱油酿造和诚信经营,眼神中立刻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的手指因常年打算盘、记录账本,关节处微微变形,那是岁月和他对这份事业热爱的见证。他走路步伐沉稳,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力量。陈守仁性格执着,一生坚守 “手工账本 + 古法酿造” 的原则。在旁人眼中,这或许显得过时、守旧,但他坚信这是陈楼生意长盛不衰的秘诀。
那本手工账本,详细记录着每一滴酱油的诞生历程,字里行间满是他对酱油的深情与执着。他精打细算成本,严谨管理账目,确保每一瓶酱油都货真价实,凝聚着心血与诚意。他常说:“这账本上的每一笔,都是咱陈家的良心,也是陈楼酱油的命根子。”古法酿造更是他的骄傲。他遵循古老工艺,精心把控每一个环节,让酱油在时光的沉淀中酝酿出迷人香气。
每天清晨,他总会早早来到酿造车间,亲自查看发酵情况,轻轻嗅着空气中弥漫的酱香,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在他眼中,古法酿造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传承,是对祖辈智慧的尊重和延续。
时光飞逝,陈守仁迎来了七十大寿。这一天,他感慨万千,既感叹时光匆匆,又为自己的人生感到满足。他深知,是时候将家族生意和陈楼酱油的传承重任交给下一代了。
他的儿子陈远山,自幼聪慧,学习成绩优异,备受邻里称赞。长大后,陈远山远赴海外留学,获得海归MBA学位,学成归来。陈远山身形挺拔,穿着时尚,眼神中透着新时代年轻人的自信与锐利。他说话语速很快,充满激情,每一个手势都带着一种掌控未来的力量。
陈远山对家族生意满怀热忱,但他的理念与父亲截然不同。他看到了时代的变化,认为传统的经营方式需要革新。在寿宴上,他自信地笑着,语气坚定:“爹,您那一套手工账本、古法工艺虽然经典,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当下追求的是创新和潮流,我已与锐创公司取得联系,他们愿意投资咱们,把酱油厂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到那时,陈家酱油不仅销量可观,还能成为网红产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我打算保留部分古法酿造作为特色展示,大部分生产实现现代化、规模化。在我的带领下,陈家一定能走向巅峰。”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未来工厂的蓝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陈守仁闻言,手中的筷子险些滑落。他愣了愣神,缓缓转头望向儿子,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下意识地从怀中掏出那本准备交给儿子的老算盘,指尖轻轻拨动算珠,发出清脆而沉闷的声响。这算盘承载着他一生的心血,每一颗算珠都记录着陈楼酱油的兴衰变迁。“难道我真的老了吗?”他心中暗自思忖,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就像眼前这盘八宝鸭,色泽诱人、香气扑鼻,本应是宴会上的佳肴,却因遵循传统调味,咸得过头,无人问津。这八宝鸭,又何尝不是他的真实写照?一生坚守古法酿造,却未料到时代变迁如此迅速,儿子的想法与自己大相径庭。他就如同这咸过头的八宝鸭,虽底蕴深厚,却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被淘汰。
这一幕,让陈守仁不禁想起三十年前,那时也有一个合伙人站在他面前,说着与儿子如今如出一辙的话,满是对利益的急切追求,对传统和诚信的不屑一顾。当时,他斩钉截铁地回应:“急功近利,终会自食恶果。做生意,诚信才是根本。”可那人却嘲笑他迂腐,眼中满是不屑与嘲讽。
之后的日子里,陈守仁心里总有些不安。他发现儿子频繁外出,与一些陌生人会面,而且工厂的账目似乎也有些不对劲。联想到过去的经历,他决定暗中留意。
一天,陈守仁像往常一样去工厂查看,却发现原本存放重要酿造设备的仓库门大开,里面一片狼藉,部分设备不见了踪影。他心中一惊,赶忙四处寻找工人询问情况,可工人们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时,他突然想到儿子之前提到的改造计划,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匆忙赶回家,想找儿子问个清楚,却发现儿子不在家。他坐在书桌前,看着那本熟悉的手工账本,心中越发不安。就在这时,他无意间发现账本的纸张有些异样,仔细翻看后,竟发现了一些账目有修改的痕迹,而且这些修改涉及到与锐创公司的合作款项。
陈守仁意识到事情不妙,他立刻联系了自己熟悉的业内朋友,委托他们帮忙调查锐创公司。几天之后,朋友传来消息,锐创公司存在财务欺诈的嫌疑,而且他们与陈远山的合作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与此同时,陈远山在工厂的改革推进得并不顺利。由于他过于注重现代化和规模化,忽视了传统工艺的关键环节,生产出来的酱油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部分产品的色泽变得浑浊,味道也失去了原本的醇厚,客户投诉不断。工厂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订单量急剧下降。
而陈远山为了弥补损失,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动起了歪心思。他开始在账目上做手脚,虚报成本、夸大收益,试图从合作方那里骗取更多资金。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很快,陈远山做假账的事情被举报,政府工作人员介入调查。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陈守仁独自守在昏黄的灯光下,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他缓缓接起,儿媳妇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爸爸,出事了,远山做假账,被人举报,被政府工作人员带走了!”那一刻,陈守仁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世界仿佛崩塌了。
陈守仁紧握着手中的算盘珠子,那冰凉的触感仿佛能穿透掌心,直抵心底。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雨幕,投向了对面的江面。江面上,一块新安的电子屏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陈楼酱油的广告在雨中显得格外醒目。画面里,是现代化的生产线,是忙碌的工人,是那一瓶瓶承载着陈楼百年荣耀的酱油。而背景声,竟是那清脆悦耳的算盘声,一声声,如同岁月的回响,敲打着他的心弦。
在这之后,陈守仁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定重新整顿陈楼酱油厂。他每天都泡在厂里,和留下来的老匠人们一起,慢慢修复那些被破坏的设备,重新开始用古法酿造酱油。虽然工厂的规模大不如前,但他的眼神中却多了一份坚定。
陈远山在狱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给父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表达了自己的悔意和想要重新开始的决心。陈守仁看着信,眼中泛起了泪花。
陈远山出狱后,悄然来到酱油厂,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愧疚。他走到父亲身边,轻声说:“爹,我错了。”陈守仁停下手中的活,忽然想起忘记接儿子了。他看着陈远山,发现儿子成熟了,再也没有志大才疏的那种浮躁,他心里满是欣慰:“回来就好,咱们一起把陈楼的招牌重新立起来。”夕阳下,陈楼招牌被染上一层金色,陈守仁和他儿子安静地看着招牌上的“非遗传承”四个字,鼻子酸酸的,脸蛋痒痒的,两个老爷们居然流眼泪了。周围的工人偷笑,心里暖暖的,不约而同地转过了头,不看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