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8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物语:民办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7 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物语:民办教师

李华新

        我们那个村子姓师的多,这个师是老是的师,因此学生们喊老师都是师老师,这个姓氏,没有详细的考证,可是这个姓氏是比较少的,因为我姓李,自然和这个姓氏没有任何的联系,可是因为这个村子的老师,都是比较喜欢文人的,而我也写点东西,那就是和这些老师有了共同的语言。

        学校是在村子的东头,是在村子里的那个大牌坊的后面,那个牌坊画得是伟人像,是那种水泥牌坊,用砖头砌成,外面是石子水刷石的。那会儿,有了彩色的石子,大都是绿颜色的。是类似现在的镜框子的装饰,里面的画瓤是用石灰粉涂刷的。画作是村子的美术老师画得,画伟人很像。记得是老人家身着灰色大衣的那副像,在牌坊的两侧是一对联,是当年通常常用的对子,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可见当时的政治气候,以及人们的心情,那是相当地投入的,因为,革命是最激进最热烈的字眼。而殊不知,人们的热情的聚集与释放,其实是在使民族走向一个灾难。


       不过,村子里有朗朗的读书声,总是给人以期待和盼望的气息。每每当学校的读书声在村子里回荡的时候,正在田野里劳作的人们,就会有一种无法察觉到的满足,因为读书对于那些诗书农耕人家,总是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农耕生活中读书不辍,然后求得功名,是过去的生活追求方式。

       从村子庄外很远就可以看到这伟人像,因此学校就是村子最好找的地方。也是最神圣的地方。进得学校其实也是和一般的农家院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据说这里原来就是村子里一处学校,不过最早是一家私塾学堂,是村子里的族产。解放后成为学校之后,一切修缮等等开支就全部由村子里负担了。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学校如何,其实也是和村里的经济条件相关。一般村子比较富裕的话,学校也是盖得不错的。当时村子里的学校不过才七八间房子,除了中间的北房用作办公室外,其他的几个教室。大概是还有四个教室是北屋,其它的则是还有几间东屋。


       不过不同的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内外院落之分,其中的几间东屋是在院子的中间,这样就把学校切割成了前后两个院落。不过便使得后院大了些,学生们下课在后院活动,场地也不显得那么拥挤。


       当年若是能到学校去教书,那时相当令人羡慕的,不仅是当老师工分挣得并不少,而是当老师也比较有地位的。而且这些老师当时也是一些学习比较好学生,后来也证明,当年恢复高考之后,这些当老师的大都考了出去。

        村子里的白天是村子里最宁静的时候,这时唯独只有学校里琅琅的读书声让这个村子里的活气能够张扬出来,而且这些读书声也是最让人心动不已的,尤其是那些扯着嗓子读书的学生,乡音中有掺杂上一些普通话,让人们感到了些许梦想的味道因为,这里虽说不是这个县的腹地,但是因为据交通线也是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外地人来得也少,说普通话的人不多。这些当老师的在课堂上读课文,自然不能用家乡话,普通话又说得不标准,因此,学生们就跟老师学得不标准。是那种乡音很重的普通话。可是毕竟这也是官话呀。当年公社有位从国务院礼宾司下放来的大学生,他的话很标准。他在公社管民政结婚登记,因此,就有不少的老师趁到公社开会的机会和他聊天,并与之对话,请求他纠正自己的发音。记得那次他到村里来,就有不少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支书家,为得就是和他多聊几句。那人一表人才,一口京味的普通话。他说,其实普通话不难说它分析说,这里的人说话,往往是用去声的较多,不大注意用上声,一些读音为什么容易错,大都在这里。听了这话,老师们如梦初醒得到真传后来,学校师生们的普通话真得好多了,

      于是四邻八乡的人就说,师小村的人,可会撇腔拿调了。其实并非撇腔,而实在是普通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一个抑扬顿挫。而不是像故乡的读音,大都是去声掉,那些话说得大都是硬钢直,而没有那种婉转柔和。

        那时的课文是什么,现在也记不清了,但是能够清楚得记得是一些农谚,比如:燕子低飞,细雨来;晚霞不出门,早霞行千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那个时候,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在校一起上学的孩子,回到家里,就会有个三六九的区别。那些家里成份高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可是自己的家长,却要受到那些贫下中农出身的在村里当干部的人的训斥;而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屈尊来到这些人的家里,请求人家为他的孩子补习功课。

        那时的学校也并不这么正规,村子里的学校也大都只是办到小学,待等到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就要纷纷到外村或是公社的驻地去了。那些外村的中学所建的那些村子往往是些过去有为官的,或是有文化传统的村庄。再说章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先人早在9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历代英才。有城子崖遗址、齐长城、东平陵故城等众多历史遗迹,近年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彩绘兵马俑名扬海内外。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你处在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不能不受到这样的文化底蕴的熏陶,那是个从动荡年代回归政治昌明的年代,有些图书还刚刚开始重印印刷,记得我中学的好友延强在那个买书要排队的日子,还给我寄来《儒林外史》等书籍,而这些也成了我倍受这些民办老师青睐的一个缘由。


        尽管我也希望到村小学教书,却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我经常写点诗歌散文什么的,当时在县里的一本刊物上,也有自己写得稿子变成铅字的经历,因而也颇得这些当老师的高看一眼。自己从城里回到乡下,自然也有些书,让这几位老师心生痒痒。一来二去,先是成为书友,后来就成了经常喝点小酒聊天的酒友了。只是那时的人,生活过得单纯,心思也是比较单纯的。只是后来有了高考,这些老师的心思得就多了些,而有的考上了,有的考不上,这差别也就大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这些老师中几十之年之后,有的成了省城大学的校长,而有的至今仍在乡下,有的幸运地成了公办教师,而有的则是一直没有机会。


      那时,学校里还是有些学习资料的,也有当时风行的一些读物,比如县里的这本刊物,就囊括了我们这儿文人的作品。他们就是通过这些刊物,得知咱村里还有写诗为文的人,因而,我也就成为文人了。继而又在省市的一些报刊杂志上有些文章见报,因此就使得人们愈发看重。当年写得那些东西现在我还存着,尤其是当年写得一些情诗,现在看了还是很激动的,每每见到这些我的心情依旧难以平息。


        可是即使如此,我并没有能够实现自己到学校当一两天教师的愿望,而和我同来的一位知青,却是顺利成章的成为代课教师,起因很简单,那就是她住在村副支书、基干民兵连长家里,和那家人搞得非常融洽,整天大叔婶子地喊着人家,于是这个不累又能多挣工分的活,也就自然归了人家。不过,这种代课的时间并不长。再加上当老师也是的确需要点课堂教学经验的和肚子里是需要些墨水的,滥竽充数总是不行的。不过,尽管如此,学校我还是经常去,翻翻报纸、交流点读书心得。那大都是在他们这节没课的情况下,而快到了做饭的时间,我还要赶回去,去做自己的火头军工作。

   在村子里老师是文化人,因此这些老师也是颇有些自己的情调的,有的会练练书法,有的会画画,有的会乐器,比如二胡、月琴、笛子什么的。埋头作的人不大多,写作不那么容易出成绩,再就是写文章也不会让你出名。至于如何教学,或是如何把自己的课讲好,这些老师大都不是科班出身,所谓的教学,那也只是要靠自己的悟性了。更多的时候,是到公社去请教一位从省城下放来的孟老师那儿,她因为在反右的时候,受到不白之冤,后来摘了帽,她的年纪也大了。自然也就没有再回去。但是,她作为一个省城很有些名气的数学老师,却是一直受到这热人们的礼遇。听说,她的成功不仅是所教的班级高考的成绩一直在县里遥遥领先,她的两个儿子也先后考上了大学。

        村子的学校我对两位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师比较熟悉,这两位师老师,那个胖点的老师,权叫做胖师,有个瘦点的就叫瘦师,还有几位印象便不那么深了。因为胖师和我是一个小队,都是一队的,就比较熟悉;那个瘦师,是四队的,离得比较远,不如胖师来往多。

         记得比较清楚的是,胖师家里的墙上挂着他自己写得一些毛笔字,大都是一些古代的经典文章,再就是一些唐诗宋词,进得屋来、颇有几分书卷气息,而那时他对我们这些在城里上学,然后下乡的学生,也颇有几分羡慕,觉得我们书读得比他多。可是见到他珍藏的那些古典书籍,却是感到我辈的浅薄。而那个时候的《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什么的,在我们这个村子里,还是有不少的人家都是有存留的。记得朱子治家格言里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起早洒水庭院,打扫卫生。在当年就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只是现在居住高楼无法洒水清扫庭院了,但是对于其中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却是感情依旧。因为节俭,教子,也是格言中倡导的思想,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而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事到如今仍有现实意义。

        其实,即使是一村同族同宗,并非人人记得这些格言,而即使不去吟咏,这些传统思想也是深藏在内心深处的。


         瘦师的家里是另外的一个样子,家里比较凌乱,似乎是也很少见那种文化的气息,他教完课后,要在去干农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胖师的家里基本上不用他去下地干活,家里比较清闲,而且胖师正在和村子里的那位女赤脚医生谈恋爱,那时村子里的女赤脚医生也是一个不错的差事,你想她能看上胖师,也是有些道理的。不过瘦师尽管是下了课,还要到自留地去干活,但是,他却是有一个技能,那就是画画,村子的大影壁上的那些宣传画,大都出自他之手。只是和他来往的少些。不过,就是这两位老师,却是使得我在那些个寂寞的岁月,感到了一种隐隐而来的压力,那就是当你选择依旧在农村干着这些农活的时候,你还是不能放下你读书的兴致。就像这些有耕读传统的人家,老辈子未必是进士状元,可是骨子里却是读书人的情志。

        这些当民办老师的,原本也是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因此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这些民办老师大都考上了大学,不过那时什么本科、专科的印象并不深,因为要是那考上一个中专,毕业分配后也是可以带家属进城转户口的。


        不过后来,我早就离开了那里,因为不知道其他的老师是什么情况,只是听说即使是那些没有考出去的民办老师,他们的孩子也绝大数早就成了大学生,分到了省城,我所认识的一些民办老师,有的有条件跟着孩子在城里生活,而有的依然是放不下自己那份好为人师职业情结。

       为什么想起来要写写这些民办老师,是因为,前几天在我们的写字台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本蓝色塑料皮的《成语词典》,扉页上写着一个人的名字,我记起来了,后来他顶替父亲到了省城在一家商场工作,这本词典是如何到了我手里,我也记不请了。我的一些书借出去之后,没有还给我的,也许会现在会在他们书橱里吧。


       也许,村子了能够考上大学的孩子们不会忘记,那个村子里的小学,就曾经是他们启蒙求学的地方,而那些他们喊着大爷叔叔的老师,或是得喊他爷爷叔叔的那些老师,虽然辈分或大或小,可是他们是你的老师。

       现在想来从哪个村小学已经走出了不少的人才,我想对村里的后生说得是,你只要是在那个学校就读过,那么,那里就是你扬起知识风帆的地方,那里是知识海洋的小溪或是一泓清清的池水,正是这些民办老师的启蒙使你张开了知识的翅膀,在人生之海翱翔。

   (济南 李华新)二年七月六日星期二





[ 本帖最后由 李华新 于 2010-7-7 15:5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7-7 10:26 | 只看该作者
当时也是也是一些学习比较好学生
多了两个字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7-7 10:26 发表
当时也是也是一些学习比较好学生
多了两个字吧。


谢谢!
4#
发表于 2010-7-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版权声明没有显示出来呀
5#
发表于 2010-7-7 10:38 | 只看该作者
朴实的文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汇聚成一条潺潺细流,在岁月的浪花中,一个美丽的翻身。
6#
发表于 2010-7-7 10:39 | 只看该作者
民办教师为中国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大多数学历层次低,到现在大多老弱病残,随着高校扩招与教育发展现状,但国家逐步辞退了他们,每月给数百元的生活费,晚景叫人叹息!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7-7 10:37 发表
后面的版权声明没有显示出来呀



谢谢提醒。
等待雅正!
8#
发表于 2010-7-7 10:49 | 只看该作者
写出了为师者的形象。村小,曾经是我们的知识摇篮,老师,我们知识的引路人。质朴文字,真挚情愫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7-7 10:49 发表
写出了为师者的形象。村小,曾经是我们的知识摇篮,老师,我们知识的引路人。质朴文字,真挚情愫


谢谢大相的关注和点评。
10#
发表于 2010-7-7 11:01 | 只看该作者
民办教师,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值得记述。欣赏!
11#
发表于 2010-7-7 12:35 | 只看该作者
曾也当过十几年教师,家中更是还有三个民师,对民师对教师心有所思,读之亲切。
12#
发表于 2010-7-7 12:5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物语: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的影像和精神,在这一篇里表述得淋漓至尽,且叙述的立体感和饱满度很强,成为一篇耐读、耐于回味的章节,构成书写记忆丰足的空间。细腻的叙述,婉约的笔触,质朴的道白,以及丰泽的场境感,成为本章一大看点。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7-7 12:50 发表
乡村物语: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的影像和精神,在这一篇里表述得淋漓至尽,且叙述的立体感和饱满度很强,成为一篇耐读、耐于回味的章节,构成书写记忆丰足的空间。细腻的叙述,婉约的笔触,质朴的道白,以及丰泽的场境 ...

谢谢暖版的点评。受益良多。
14#
发表于 2010-7-7 13:39 | 只看该作者
全村都是老师呢,单是胖老师和瘦老师就够写一部书的了。华新赶紧写哦。
问候华新!
15#
发表于 2010-7-7 13: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师是老是的师"是否错了一个字,同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02:30 , Processed in 0.1869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