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2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室内乐印象展系列》——巴赫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5 0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室内乐印象展系列》

——摊在掌心上的声音:

巴赫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首发)


  

  聆听巴赫,是每天中午沉浸在阳光下无比开心和安静的时光。巴赫的三首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在我听来,长笛的印象与大键琴交织在一体给了人一种极度神秘与温和的感受,宛如春天那丝丝缕缕微风承载着的香气,一里一里,弥散开来。有那么个片刻我的内心是焦虑和不安的,几乎没有理由,如果说是在这长笛的忧婉并欢快的奔涌中体尝到了焦虑,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可这就是事实。还有,大键琴的细碎之声无时无刻不加重了这样的气氛,焦虑中透散出欢愉和微小的躁动,但确信依旧是在焦虑中。我想依据长久的聆听以及自己的偏爱,让这一切声音来安抚记忆中的所有纷乱和无措。至于说这些声音有些神秘,是因为长笛主旋律的走向和风格与土尔其音乐风格相近,总有着画面的神话感和异域风情。接下来,汇集为较诗意的叙述。

  大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个清晨,我以正在成长的少年姿态从此刻的眼前飘浮而至,那个我,胸前抱着厚厚的教材穿梭在通往阶梯教室的路上。春天提早的降临,没有给带来暖意,而远处若隐若现的长笛声让我记起了什么,当我停下脚步,那些声音就又消失了。长笛的声音一直都是这样神秘莫测,曾好多次想捉住这些声音并期待仔仔细细把它们看个透彻,但那几乎是梦想。于是,长笛的神秘被我揣在幼稚的怀里,我捉不到那些声音,只好不停幻想。巴赫的长笛奏鸣曲一中,就是以这种细碎的纷乱让我陷入记忆又游离时间之上的,我不知如何解脱。在一切的纷乱和焦虑中,我幻想自己拔开一片丛林,从此刻飞跃至阳光下,瞬间,我有感觉了,我的手心里真的捉住了那些声音,因为好奇,我的心跳得那样激烈。置身阳光下,摊开手掌,原来,长笛飘落下来的声音是一缕阳光。平时,在阳光下,我从来没有看到自己的手掌心里会捉到一缕阳光,而此刻有了,那就是长笛的声音。

  巴赫的奏鸣曲与亨德尔时代、以及后来莫扎特式的钢琴独奏形式完全不同,是以协奏的形式展现。比如,一把小提琴,一架风琴或大键琴,再有就是一把长笛或是为其伴奏的弹拔乐器,组合简单,却不比钢琴独奏单薄,复调音乐最为旺盛的时期正是巴赫以及其他重要的音乐家共同创就的高峰时期。在从少年就开始不断聆听巴赫的日子里,我怀着无尽的敬畏,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赫,而无数人永远只有聆听和仰望,他带着全世界的梦想和惊叹沉入一个谁也无可预知的地域,像长笛的声音一样,在渴望捕捉到那气息的时候,他就是我们手掌心上那一缕光。如这白昼的阳光,与暗夜上空如水的月光。几首奏鸣曲中,这是巴赫最为优雅、安恬、静谧的作品。沉浸其中,你会觉得宛如来到时间之上,视线里一片澄明,天是那么的蓝,水流得那样欢愉,汩汩跃入湖泊或者江河;所有的建筑都恢复了最古老的模式。而其间他想展示的音乐风格和思想是两个对立的统一,即一半带着宗教气息的肃穆,一半印迹田园的自然和生机,复杂与随意,平和与深婉。

  这样的结合是极具创意的,并且,肃穆丝毫不受其对立风格的影响,正如多声部的旋律,它们平行,独立,各不模仿,各自行走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聆听巴赫,你会滋生极度的纯净感,在他身上,贯穿着几个世纪以来相对立的各种倾向,而他的思想却独立在其间的缝隙,像苍耳草一样倔强不息地生长,他的思想也正是这种在各倾向之间给予总结和发扬,承上启下的综合思想。有时我甚至测想:巴赫拥有一副哲学和数学有机结合的头脑,不然,他的复调不会如此错综迷离,却又谨然有序,带着数字化的理趣,而他的音乐叙述思想,最终要归结于哲学,而哲学中又有太多概念和思想无法超越巴赫深邃的思想内质,以及他安宁的、温婉、澄净的处世观。

  多少年里,我一直习惯用巴赫的钢琴作品磨手指,从少年感受到的枯燥到成长以后绝对的热爱,这个过程,给了我太多聆听他的机会,以至于沉浸在那些声音里体味一种寂静近于枯燥的美,耳朵里的声音,一天比一天得以纯净,那时,你才真正领会了巴赫的思想,并依据于此升成为生命中一股无形的教诲。此刻沉浸在巴赫的长笛奏鸣曲中,却时时涌现焦虑甚至印象的纷乱,我想,很可能是我手掌心上的那化为一缕阳光的长笛声让我有了渴望和冲动,想让内心的感知再向那个时代靠近,甚至期待重合;或者,是大键琴的伴奏加剧了我的纷乱意识,我的眼前不断闪动着少年,少年的音乐阶梯大教室,一台老式收录机,一百多双纯洁如水的视线,以及时而激动,时而低语的、好奇的心灵。

  巴赫的三首《长笛与大健琴奏鸣曲》大约是一七二年的作品,是为当时著名长笛演奏家而作的。其中,对长笛的印象还是如机械的介绍一样单薄和浅显。确切说,那些声音具体的质感我摸不到,但它们还是被我捉进了手掌,摊开手掌,就是那一缕阳光。——这是我对这部作品中长笛的最深切和形象的意识,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可我还是就此捉住了它们,我要找个最安全、最持久的地方把它们藏起来,以便于在某个暗夜我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时,我再把它们拿出来,放在掌心,聆听,观望。此刻,由于大键琴急切、细碎、密集的催促,我不得不立起身,朝着思想中的另一个端口出发,带着这些声音,带着足够的温度,以及掌心上的光。

  备注: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

  完毕。

  暖。2010年4月1日。面对并记录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7-15 06:49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06:07 | 只看该作者
天籁之声版亲爱的师友们早上好。
3#
发表于 2010-7-15 08:26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采用直觉性的描述,让巴赫的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有了栩栩如生的复活景象。对音乐艺术不断深入诠释和感悟这个点上的深刻性挖掘,与围绕相关音乐而不断四下延展的感性色彩这个面上的铺陈,可谓是相铺相成,水乳交融。层次上的立体感和表现在叙述面上的逶迤感,支撑和构建了作者对音乐认识的理性骨架,也映衬和烘托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牵连出来的一切情愫生发的基础,以感性体验为主要特色的个性表达,还有由音乐激发而管涌出来的诸多灵性气息,藉此得到了淋漓的张扬,具有很强的感染冲击力。诗意般的文字语言,因了上述的诸因素而变得弹性十足,与音乐的韵律发生共振,让读者在一如身临其境的感受中,玩味出了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诗歌的共同妙趣所在,这其实也就是古典音乐核质的特征之一,也是作者这个系列文章的风格特点的精髓之一。文章如果能够全息性地传递出主题意味,就可谓是大功告成,一如本文。好文章,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10-7-15 08:44 | 只看该作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小暖就对音乐有了独特地感悟,行走于音乐之间,至今,依然钟情钟爱,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岁月带走青春,带走我们的容颜,带走我们对一些世事的幻想,唯有不变的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追求,至上的崇高.一个人,对一项爱好如此专业,唯有小暖.游走的文字,张扬的是一个人执着、灵美的人生态度。对音乐的悟性和文字的把握,成就了小暖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习美文,问好
5#
发表于 2010-7-15 0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7-15 08:26 发表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采用直觉性的描述,让巴赫的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有了栩栩如生的复活景象。对音乐艺术不断深入诠释和感悟这个点上的深刻性挖掘,与围绕相关音乐而不断四下延展的感性色彩这个面上的铺陈,可谓 ...


笨笨妹,姐姐先占个位置,先支持精华!后再认真欣赏、学习好文、好评!
6#
发表于 2010-7-15 18:25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有一小段时间接触过长笛,还记得是百灵牌的,音色迷人。欣赏小暖老师文字的时候,在如此的音乐背景中感受细腻的声线走向和枝蔓,感到了异样的轻快和美妙。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0-7-15 18:50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作品遇到了您,可谓大幸。欣赏了,但我说不出个道道,评论很差,见谅!
8#
发表于 2010-7-16 16:43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声音具体的质感我摸不到,但它们还是被我捉进了手掌,摊开手掌,就是那一缕阳光。
对于一首音乐的偏爱与理解,以一种手掌心里的光的捕捉为理念,这是难得的超乎想像的思维。对于声,就像静静流淌的时光,不容易被人捕捉,那是一种抽象的美,与丝绸的质感一样存在着。因此,想像永远就是一张无形的翅膀,等着你的飞翔,更深层次的延伸。
9#
发表于 2010-7-17 21:28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这篇字,我掉转头,看窗外的静夜。天空没有月光,内心依然澄明。“摊在掌心的一缕阳光”,用它来比喻巴赫的奏鸣曲,再也没有比这更恰切的了。小暖对巴赫音乐的独特理解,让我从炎夏中感受到一丝清凉,又于清凉中体会出一缕温暖。小暖多次写到巴赫,可见受其影响之深。此文借巴赫的三首长笛与大琴键作品,叙述其复调音乐的至高境界:充满数字化的理趣,又富有哲学性的深味,而其协奏曲融宗教的肃穆与田园的生机于一体所滋生的极度纯净感,使巴赫“带着全世界的梦想和惊叹沉入一个谁也无可预知的地域”。那“若隐若现的声音”一直被小暖揣在怀中,终于有一天,小暖摊开手掌,看到了一缕阳光,走进了巴赫的世界。一缕阳光,不温不火,那应是春天里的一缕生机,或是冬日里的一缕温暖。在它面前,聆听者的焦虑与渴望,得以反衬与体现,但是,纷乱的意识最终归于平和。小暖少年时期有太多的梦,这与它的经历与个性有关,尤其与她贴近巴赫这样的音乐大师有关。这些梦会与小暖一生相伴,在梦中醒来,又在梦中醉去。小暖的字,浸润着梦想,在精神的丛林与思想的深海中徜徉,永不知疲倦,直到天老地荒。这是一种爱恋吗?却比爱恋更加执着,无悔。巴赫的声音,在聆听中延长,摊开手掌,便是恒久的温度。小暖,夏安!

[ 本帖最后由 geng167 于 2010-7-19 12:13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7-15 08:26 发表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采用直觉性的描述,让巴赫的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有了栩栩如生的复活景象。对音乐艺术不断深入诠释和感悟这个点上的深刻性挖掘,与围绕相关音乐而不断四下延展的感性色彩这个面上的铺陈,可谓 ...


————

    敬老师周末好:这几天一直有事担误了回复。这些珍贵的点评,暖此刻一并存入手机,反复阅读和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暖才能得以进步,得以勇气。这些感动,印在心里,永远抹不去。问候您:周末愉快,夏日安康!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7-15 08:44 发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小暖就对音乐有了独特地感悟,行走于音乐之间,至今,依然钟情钟爱,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岁月带走青春,带走我们的容颜,带走我们对一些世事的幻想,唯有不变的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追求,至上的崇高.一个 ...


————

谢谢相相。近来可好?我们这里的天气越来越热呢,不知相相那里是否也这样?总之一个心态要好,一个是要永保乐观,度过这流火的七月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7-15 08:52 发表


笨笨妹,姐姐先占个位置,先支持精华!后再认真欣赏、学习好文、好评!


————
妮妮姐,这些日子上来地少,想你了呐。 :hug: :kiss: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7:37 | 只看该作者
先在此一并感谢楼上各位师友,暖抽时间再上来一一回复。祝福各位师友夏安!
14#
发表于 2010-7-19 02:43 | 只看该作者
  读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他提到了巴赫的音乐,描述那些音符的跳荡。在那些文字里,我看到了音符的光芒,而在这里我同样也看到了“摊在掌心上的声音”。我想起来,只要那样美妙的声音出现,它和时间记忆季节的相遇,就会永恒。如同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一经出现,它们就不会消失。就像佩索阿的“写下,就是永恒的微言。”巴赫的《长笛与大健琴奏鸣曲》跳跃的音符,那必然也是灵魂的流水,是一种我能想象到的永恒的微言。我知道,时间可以让一些触手可及的东西变得陈旧,却不可以把曾经存在的声音,以及声音里的影象改变。如同隔着那么久的时间再来聆听这些音符,用这些文字记录下音符和人物的命运。它们都因为真实而纯真,给人永恒的希望和梦想。

  人大概可以被时间和现实带走并改变方向,但思想和灵魂的音符,如巴赫这样从心灵里生长出来的属于灵魂的声音,却不会改变。这样的启示,大概也是我们忠实于自己的灵魂和内心梦想,依附内心信仰,而不会改变一经诞生并存在这大地上,永远传递并生长着如植物一样摇曳生姿的音符。这些关于梦想和热爱的启示,其实是多么难得。而我们的内心一旦体察到这些,也必然是一件在怀念中疼痛着而美好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0-7-19 02:49 编辑 ]
15#
发表于 2010-7-19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分享暖的音乐和这么优美的文字。一起聆听,音乐还有暖的心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8:56 , Processed in 0.05901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