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2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谁都不是主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都不是主角
  ——好莱坞影片《国家要案》观后随笔

           ■敬一兵


  精彩枪战。绝妙对白。快速切换的陌生场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甚至细微到美国人普遍钟爱的类似热带蝴蝶兰、鹤望兰香味的小资情调。这些元素仅仅是我喜欢美国影片的一个局部原因。说它是局部,理由很简单:它们完全就像夏天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细菌,由不得我喜欢与否,先是快速繁殖,然后才在我的身体上一边蔓延,一边招摇,捣毁我的感官系统防线,唆使心脏、血管、肺叶的功能发生紊乱,让先前被感官防线保护的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狂热分泌,企图将我的身体掏空。很多人就是这样被掏空的——看完一部精彩的好莱坞大片,人就成了一片干枯的叶子,虚脱地躺在椅子上,半天回不过气来。身体被掏空后,从脑袋里流下来的不是思想,而是情色和暴力。如果情色和暴力能够以画面形式把身体掏空,那么跟进来填充内脏的,肯定是想入非非的细菌和比蛊还厉害的毒药。情色和暴力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局部,情色和暴力其实也并不是吃饱了撑得慌的美国人的全部嗜好,尤其是在悬疑片里,它们仅仅只是一种障眼法。真正的精彩,是寻求类似于数学中的求多元一次方程解的那种演绎过程带来的快感。拍摄一没火爆场面、二没特技、三没床戏的好莱坞政治悬疑片《国家要案》的确是需要勇气的,毕竟寻求刺激和单纯追寻享乐的观众,多于入厕都要带上梭罗写的《瓦尔登湖》的我。

  导演麦克唐纳应该说是获得快感最多的一个人。在别人设计的方程式里通过推演获得快感,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了。他要获得更大的快感,要用自己的方程式把别人套进来,看着别人像傻瓜一样被快感刺激得欲仙欲死。

  在《国家要案》里,导演的方程式就是发现问题,然后介入调查并假定某个未知因素引发了该问题,再不断地寻找能解释其中表象与实质的因果联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障眼法被一一排除,直到最终得到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影片基本上就是围绕一个悬念来展开的,到底谁是策划杀死国会议员情妇的幕后主谋?破解悬念的人和制造悬念的人,都不是影片的主角,最多也就只能算为一条毛毛虫,欲用自己的身体来丈量帝国的广袤土地那般的一条毛毛虫,如果这部影片就是美国社会的一扇窗口的话。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能够在稀薄的空气里扮演主角的人,永远都是寥寥无几的。

  电影引子里与毒品交易有染的斯塔格,即便疯狂逃窜,最终还是被枪手击毙,想当主角的梦,瓦解在了雨夜的小巷里。议员科林斯的助理和秘密情人桑妮娅卷进一场政治阴谋里,充当卧底间谍和对角色的反悔,就注定了她的景秀前程,肯定会毁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被人推进地铁的车轮下,就是她的最终结果。年轻、帅气并拥有一个美满幸福家庭的美国众议员科林斯已经看见了政治道路上的光明未来,他所在的党派正准备让他担任一个监督国防开支的委员会里的主席,所有的目光都对准了这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而且此时此刻提拔他的意图也很明显,因为总统大选很快将至,他将是党派内最有力的竞争者,然而自视聪明绝顶的他,却因为参与了顶点集团与国防部的黑幕交易,亲手导演了杀人灭口的案件,也亲手让自己撑的那条小船,在阴沟里彻底颠覆了。葬送了科林斯在政治上想充当主角梦想的,不是他的政治对立面的党派,也不是警察,恰恰是他的挚交好友,身为《华盛顿报道》一位名记的卡尔,科林斯这位光鲜政客身边的政治谋杀案和他背后的种种丑闻,是卡尔成功颠覆他的致命线索,卡尔虽然成功地揭露出了政治谋杀案的真相,也幸运地逃脱了几次针对自己的暗杀行动,但他昏昏僵僵过日子和不修边幅的邋遢德行,甚至还与他的挚交好友的老婆暗地里有一腿的事实,注定了他也不可能成为主角,而只能够继续游走在社会的低层。影片里的所有人物,无论地位有多悬殊,身份有多大差异,他们的一切行为和一切思想,本质上都在重复着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结果,没有谁可以真正支配谁,也没有谁可以成为真正的主角,除了冥冥之中代表自然的上帝外。要想修炼成真正的主角,只有先学会淡定,学会心无旁骛地生活,否则,再不会有第二条道路通向主角这个目的地了。事实上,通向主角这个目的地的路,也都是通向天堂的,难怪在生活的现实社会里主角寥寥无几,原来所有的主角,都生活在天堂里,都生活在历史这部书籍里了。

  本片改编自英国BBC的一部电视剧,原版电视剧的名字就叫做《State of Play》。这部电视剧虽然被人很快就抛到了脑后,但却没有人可以否认它当时的辉煌以及超高的品质。虽然只有一季,但短暂的播出时间并不影响无数溢美之词如潮涌来,也不影响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如期降临。可惜的是,毕竟这样的政府黑幕题材不对英国人的胃口,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情绪,所以在英国仅播出一季后便没有了下文。不能成为英国电视剧的主角,并不证明它也就不能成为美国人的电影主角,不能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流星。抱着这样的想法,导演麦克唐纳把它改编成了好莱坞影片《国家要案》。

  麦克唐纳采用大量夜晚自然光的镜头进行频繁的摇曳切换,制造了朦胧神秘的氛围,也凸出了电影在记录世界和描绘人物复杂心理方面比文字更具形象感和综合性的特点,让影片的前半部分因为剧情紧凑,切换清晰,从政治阴谋、婚外丑闻、娱记当道、杀人灭口等场景里不断抽丝剥茧的严密逻辑推理而显出了戏剧性的张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在调查的编导和演绎过程中,因为几个悬念的衔接略显繁冗与拖沓,还有剧情虎头蛇尾的结局,使得之前制造的种种猜忌和紧张感被耗尽全无。与其说这是导演的败笔,不如说是导演身陷在美国现实里的一个无奈选择。受制于樊笼限制,肯定就不会有跨刀英雄的气魄,出现拔剑茫然的情形也就再所难免。一个电影人,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不是他的过错,但不能够在影片里改变生活的无奈,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这样看来,《国家要案》的导演麦克唐纳也不是好莱坞导演里的主角。他要想成为主角,估计还得去草莽英雄那里弄上一柄宝剑,然后再好好地把这柄剑看上几眼。

  我越是把细地观看电影的结局镜头,这些镜头里面的内容,就像是缠在山腰上的那圈雾带,不伸出手去摸的话,它们翘首摆尾,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妩媚妖娆的诱惑力,真的把手伸出去想抓一把的话,它们就成了虚无飘渺的幻觉。反倒是电影开端处,记者卡尔驾车奔赴杀人现场的路上,他一边狂嚼食物,一边跟着车载CD唱的那支小曲,成了让我过目难忘的景象,歌词我也能够重复出一部分:条子墨菲死的那个夜晚/真让我永生难忘/有些家伙喝得烂醉/到现在还没有清醒过来/只要瓶子里还有酒/每个人都很愉快/欧·拉里带着风笛进了屋/奏了一些小曲/他们就这样向条子墨菲致敬/他们就这样表现他们的光荣与骄傲/他们嘴上说这是罪恶与耻辱/但互相使个眼色后/又继续斟满酒……或许这才是《国家要案》的闪光点,要不然我怎么总是把这首歌词里的条子墨菲,想成是记者卡尔?相对于《国家要案》里的所有重要镜头而言,卡尔嘴里哼的这支小曲有点漫不经心的味道。但正是这种漫不经心的味道,无意间构成了《国家要案》的闪光点,构成了导演灵气瞬间泄露的一条口子——用歌曲来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的艺术手法在电影拍摄里确实有点别致。这是一个值得喝酒纪念的精彩细节。导演无心插柳“插”出来的这个影片铺垫性的细节,恰恰就客观地体现了生活的真实,自然而然地再现了普通人的内在本质。真正融进自然,接近真谛,很多人都要走到死亡的终点才能实现,但导演却在一个他自己都不太重视的镜头里,用一首并不出名的小曲,出乎意料地就走进了自然的天堂。走进了自然的天堂,就能够与主角们拥抱在一起。如果一定要给《国家要案》找一个主角的话,卡尔哼的小曲,最接近主角的条件。



2#
发表于 2010-7-23 09:15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个沙发,一会细品后回复!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9:18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9:22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9: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7-23 09:15 发表
先占个沙发,一会细品后回复!
期待你的点评意见!
6#
发表于 2010-7-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看看。

敬版的描摹、解读还是很个性化的,尤其欣赏结尾。
7#
发表于 2010-7-23 10:24 | 只看该作者
  敬版的新创电影评论文章“谁都不是主角”,把好莱坞政治悬疑片《国家要案》,以新颖的观赏角度提出了别致的主题,那就是该影片拍摄手法独特,在电影中,众多的人物关系和悬疑的电影情节,都构不成电影的主角,那什么是主角呢,文章提出了问题,让读者带着问题去读,增加了文章的阅读情趣。

  文章的首段用对比的手法,先是写出了以往好莱坞大片习惯用情色和暴力的内容来反映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后笔锋一转,提出了《国家要案》的拍摄:“一没火爆场面、二没特技、三没床戏的好莱坞政治悬疑片《国家要案》的确是需要勇气的,

  文章的中部,分别逐段地对电影进行了解读。先是介绍了《国家要案》此部电影的导演麦克唐纳拍摄此部电影的理念的与众不同:“他要获得更大的快感,要用自己的方程式把别人套进来,看着别人像傻瓜一样被快感刺激得欲仙欲死。”

  并接着铺承着电影的情节,论证了该电影的表现手法是:“在《国家要案》里,导演的方程式就是发现问题,然后介入调查并假定某个未知因素引发了该问题,再不断地寻找能解释其中表象与实质的因果联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障眼法被一一排除,直到最终得到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破解悬念的人和制造悬念的人,都不是影片的主角,”。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用一定的笔墨解析了该部电影拍摄的电影表现技巧,论述了该部电影的优、缺点。评论客观、论据充分。

  最后一段提出了自己的观影感受。原本喜欢音乐的作者,把电影中的一段音乐插曲,给自己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感受,称之为最接近该部电影的主角,:“导演无心插柳出来的这个影片铺垫性的细节,恰恰就客观地体现了生活的真实,自然而然地再现了普通人的内在本质。真正融进自然,接近真谛,很多人都要走到死亡的终点才能实现,但导演却在一个他自己都不太重视的镜头里,用一首并不出名的小曲,出乎意料地就走进了自然的天堂。走进了自然的天堂,就能够与主角们拥抱在一起。如果一定要给《国家要案》找一个主角的话,卡尔哼的小曲,最接近主角的条件。”

  通篇文章,用质感、细腻的文字,并且用思维缜密的层次剥脱地、递进地论证和分述,把对一部电影的观影感受,专业、理性地表达出来,确实在享受电影艺术的同时,又在艺术地分析了电影。欣赏、学习,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7-23 10:26 编辑 ]
8#
发表于 2010-7-23 10:26 | 只看该作者
 读:《谁都不是主角》——好莱坞影片《国家要案》观后随笔
一、本文的理性色彩强烈,概念和陈述有如一把刀子,把思想和意念中所有需要偏离的内容有力地切割而去,:“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能够在稀薄的空气里扮演主角的人,永远都是寥寥无几的。”这样的观念,冷静,理智,智慧。
二、融入感强,与一部片子的主旨快速相融,并及时剥离出主旨,从而建立复度创作,从思想上,情绪上,给予了更精深的打造。
三、对影片的内容尽行不同层次的解析,并赋予相关的另类色彩,这是作者叙述的精到之处,更成为可观的看点。
四、理性、感性的并融,使一部叙述虽然建立在影剧的角度,却已经超越于影评的直叙,成为引伸原作、打磨原作精华之精华的一道可观光芒。
五、引导性与倡议性,结合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度,再次向更深层挖掘,使没有看过原剧的,对原剧有了深刻的印象,看过原剧的,就又有了新的思考概念和认知,一举多丰。是的,要清醒和理智看待这场人生,没有主角的舞台是广大的,宽远的,正是因为谁都不是主角,我们的生活,才有了多层次、多范围的创意,构思,和认知。
主角是一个存在的精神方向,于是,多了努力和开拓,奋进和乐观。精彩文章,先粗糙欣赏了。
9#
发表于 2010-7-23 1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7-23 10:26 发表
 读:《谁都不是主角》——好莱坞影片《国家要案》观后随笔
一、本文的理性色彩强烈,概念和陈述有如一把刀子,把思想和意念中所有需要偏离的内容有力地切割而去,:“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能够在稀薄的空气里 ...


   未看过该片,非常赞同小暖版主的评阅意见。美国大片过瘾,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与时尚元素,可惜小县城无缘看到。问好永远的朋友!祝福快乐!
10#
发表于 2010-7-23 1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7-23 10:24 发表
  敬版的新创电影评论文章“谁都不是主角”,把好莱坞政治悬疑片《国家要案》,以新颖的观赏角度提出了别致的主题,那就是该影片拍摄手法独特,在电影中,众多的人物关系和悬疑的电影情节,都构不成电影的主角,那 ...


————

欣赏和学习妮妮姐的精彩点评,这个中午,我没有写新字,但上了一节优秀的点评课。妮妮姐辛苦!
11#
发表于 2010-7-24 07:53 | 只看该作者
偶看了电影再来找老大,或讨教,或论剑
12#
发表于 2010-7-24 16:02 | 只看该作者
精湛犀利的笔触,解读游刃有余间展现敏锐的感受,留驻和感念之中,有着个性精到的体验和总结。欣赏老师大作,学习,问好:)
13#
发表于 2010-7-24 19:2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再次提读!
14#
发表于 2010-7-25 20:4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融进自然,接近真谛,很多人都要走到死亡的终点才能实现,但导演却在一个他自己都不太重视的镜头里,用一首并不出名的小曲,出乎意料地就走进了自然的天堂。走进了自然的天堂,就能够与主角们拥抱在一起。如果一定要给《国家要案》找一个主角的话,卡尔哼的小曲,最接近主角的条件。好文章,欣赏!
15#
发表于 2010-7-27 09:01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提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8:42 , Processed in 0.05325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