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关于当下文学的随想(大众日报.12.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10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文坛有什么值得称道之事,首先就是文学创作有了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创作应该是自由的,作家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任何人都无权强迫别人做什么。健康的文坛应该是多元的,作家们各自做出不同的选择,是文学发展的正常状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种选择之间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更不意味着这些不同的选择都应该受到同样的肯定和赞美。因为人性并不总是完美的,人的品行往往参差不齐;因为文化资源五花八门,人的精神的质地也自然大不相同。尽管我们对人性的弱点甚至包括一些野蛮和愚昧也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但是,理解和宽容并不意味着价值的肯定。

  面对人类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不同表现,作家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进行表现。问题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样解释和评价。对于生活,更重要的不是它本身是什么样子,对于文学中的人物,重要的也不是他在做什么、想什么或持怎样的生活态度,而在于作家如何看待这一切。正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评判最终决定着作家的高下和作品的优劣。

  也就是说,作家的高下和作品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对生活世界的摩写和展示,而在于作家主体性的介入。客观世界因这种介入而产生意义。一个优秀的作家之所以优秀,不仅在于他熟悉他所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并能够生动地描写这些细节,不仅在于他善于把生活的世界以最生动的形式再现出来,而在于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洞察需要思想。生活需要思想的烛照。应该承认,我们常常需要一盏灯,只有借助精神的灯烛,才能对我们所处其中的生活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对人性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仅仅熟悉生活是不够的,没有人不熟悉自己的生活,但认识自己的生活却是另一回事。现在我们很多作家的问题恰恰在于不能认识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生活,并对其做出评估,这需要思想。

  同时,一个优秀的作家还应该对生活有所期待,有所设计。说到底,文学之所以要表现生活,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文学之所以要展示人性,是为了人性更完善。我们展示社会的问题和人生的烦恼,意义在于改变它,而不应该是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扭曲表示认可,更不应该是对其进行合理性论证。当然,文学不需要提供理想中的黄金世界,也不需要提供清晰的未来世界的施工图纸,但是,至少应该有一种隐含在作家精神深处的对于社会生活和人性状态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理想主义。真正伟大的文学事实上都具有理想主义精神。这也正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宗旨。

  然而,我们当下的文学却早已不是这样。流行的作品显示的情形是:一方面是种种病态的展示,一方面是对于病态的认可。面对病态的现状,不是努力谋求改变的途径,而是告诉人们:生活就是如此,不要异想天开。

  这种创作当然常常出于好心,就像善良的医生对无奈的病人的那种安慰。但是,面对一个患有绝症的病人,或者面对一个因不幸而痛不欲生的人,这种抚慰可能是善良的,但作为文学,这种精神上的抚慰却值得怀疑。它不仅使人们在无奈的叹息中放弃了对美好可能性的追求,而且把病态看作常态,甚至把黑暗、丑恶、残暴、苟且、钻营、堕落以及各种卑鄙无耻都当作正常,当作天经地义。

  □ 李新宇



--------------------------------------------------------------------------------
2#
发表于 2003-12-13 14:15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应该警惕那些极端文学观念的倾向,最好能加以抵制。
3#
发表于 2003-12-14 22:45 | 只看该作者
从这篇《转贴》中可悟出李老师的“用心”和李老师为文的“标准”。这一点从李老师的文章中似乎也能看得出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5 21: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红枣 发表
从这篇《转贴》中可悟出李老师的“用心”和李老师为文的“标准”。这一点从李老师的文章中似乎也能看得出来。


呵呵,啥用心也没有,我是练练电脑操作技术。正看该报网络版,点击几下,还真转帖成了。此文我只用了半分钟瞄了瞄,没细看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6 09: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是啊,应该警惕那些极端文学观念的倾向,最好能加以抵制。


百花齐放,能放就放;
百家争鸣,该鸣当鸣。
文学的多元化才受读者欢迎。

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9 10:39 , Processed in 0.4728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