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3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动笔墨不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4 19: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动笔墨不读书
                        ---《独守文化》之七
    不动笔墨不读书。

    确实如此。为何?我之读书,几乎不是小说不是故事书,不是通俗读物不是凶杀猎奇案例惊艳之文(比如书报摊点热卖的)。因此,只要开始浏览或阅读,就必定有笔管握于手中,钢笔铅笔彩笔或圆珠笔,3年前也不得不顺应市场换为中性笔,尽管这种笔的质量是愈来愈见下降。而且,要以所读之文字之内容,分别转换粗细大小不等红绿蓝墨有别的批注,还有各种现有的、自己发明的批阅符号。常常是一本书或者一篇文字被划拉得密密麻麻乌七八糟一塌糊涂。

    书报刊物的阅读,唐诗自己的购存,就要将重要内容、精美字句、巧比妙喻和有关人物、事件打上记号,有的地方还要写上小纸条像自制书签夹在书页,待后来方便查阅翻检。有些视角独特行文好玩或整体不错稍有疏漏错讹的,读毕后写信与作者交流。言辞中肯态度诚实,该褒则褒该贬则贬,不谄媚也不狂傲,有些拿不准有争议的观点或内容,与作者编辑心平气和讨教商榷,推心置腹有理有据,让对方心悦诚服,竟然一不小心成为至交密友。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本获得全国科普类畅销书奖的地理专著,当我给作者的信被出版社从北京转往福建泉州之后,作者、老报人李原先生两周内即复信给我,一方面同意我的观点并表示谢忱,一方面说明之所以出现那些遗憾的个中原委。这样一位在我国报界出版界地理科普界华侨文化人中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老前辈,竟然没有鄙夷我没有大动肝火更没有颐指气使,他先是谦虚的称我为“老师”(也许是称呼我的职业),后来称我为“小弟、“老弟”,成了莫逆之交,但有新作问世,立即签名寄我并附言问候,且常有书信往来,谈人生谈写作谈学问。我因此自觉骄傲荣耀,每当接读老人信函或新作时,都要向他人炫耀展示,讲述与李原老之间的美好情谊,推荐他们也读读李老著述。但十数年中,只从他寄来的几张照片上认知他,却天各一方,不曾有谋面的机缘。后来由于换了号,至今无法联系,竟连声音都无法聆听。憾甚呐!

    经常听广播订阅广播电视报,知道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有一文艺编辑叫成倬,书信往来才知此人一手硬笔字比庞中华字帖还正宗漂亮!成先生漳县人,与本人相邻县,他认我为老乡,多年交往又多年中断,也曾有见面机会却因我居于乡村学校而失之交臂。去年秋天去金城兰州,专程去省电台寻访,询问《黄河母亲》作者何鄂先生及西部花儿研究李恩春专家,方知当年何大师当年为家乡渭源所塑伯夷叔齐玻璃钢坐像,竟是他为之牵的线。和蔼可亲,一见如故。正因此,我才更加鄙视甚至憎恶段文杰赵忠祥白岩松和余秋雨们。在敦煌,段文杰把自费骑车从东北慕名而来登门拜访的两个青年艺术爱好者,只开了一道门缝拒之门外啊。

   我之读书,大多是文化性的研究性的学术性的工具类方法类的。当有人偶尔向我借书籍刊物时我常常答曰:我的书大都不是人读的喔。因为他人所要借的不是小说之类就是故事之类,此类书其实与30年之前的小人书(我们其时称之为“画本儿”)无异,只是在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和有些许曲折故事情节来吸引普通识字者而已。这也是《故事会》以及好几个电视台比如王刚、老纪等的节目长盛不衰的奥秘,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快餐,注重了大众口味儿而已。可是鄙人及今羞于启齿,就连大名鼎鼎的四大名著还没读完呢。

   当然也有偏爱。比如散文类,我曾常常在邮局订阅天津的《散文》河北的《散文百家》,广州的《随笔》上海的《文学报》,还有一些书店地摊儿翻检搜寻的散文诗和一些清新隽永富含哲理歌咏情爱真善美的中外小品文,郭宝臣冰心泰戈尔纪伯伦柯云路舒婷周国平江晓原李银河们,让我心境坦然惬意舒展。当年县邮局送报人埋怨《文学报》全县只我一份时,让我惊讶了好一阵子,因为那时直至现在城乡不是有不少诗人作家常常在居高临下看我,把我连作者都难以界定的么?!

    近些年我又喜欢上了杂文,邓拓陶铸舒展流沙河邵燕祥魏明伦焦国标余杰等人的杂文,常常是我摘抄剪贴或复印存档的主题词之一。数10年中,最好玩儿最轻松的阅读,当属江晓原先生的《性感》,话题性感文字性感图片亦性感。自然,这本书也被我毫不客气的批点圈划得一塌糊涂喔。可是无论何类书报,他人的自然不会乱圈乱画,读摘复印后立马交还,保持干净,不污不折不卷,更不会丢失遗忘,像爱惜自己的一样爱惜他人读物。我读同一人著作最多的,是柯云路先生,他的小说以及性命文化研究我在追踪关注。当然,购存最多的也是他的著作。我深有体悟,爱是一种物理现象喔。

    我之读书与写作同步。为师常有下水作文为中小学生示范,为文常有消息通讯议论,亦有散文诗歌、科普小品、民风民俗、旅游文化、随笔杂谈,并尽量配以自己拍摄的照片或绘制的简笔图画。读书为写作服务,写作将读书深化,积淀升华历练陶冶,倘有文字照片见诸媒体,也就又一次为他人带去些许温馨些许信息些许常识些许思索些许清凉些许共鸣。久而久之,为人为文均受先哲浸濡,盖因文化熏陶自觉受益匪浅,自觉彻悟有加。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后的书信交流亦是痛快哉!

    说也蹊跷。某天放学后我从乡村学校骑自行车回家,半途却有在厂子干活的学生喊着拿来一封信,是兰州的《西线影视报》社的。边拆边纳闷儿,素无交往何来我地址呀?两张同期的小报,随意拿一张在手,又翻身上车边蹬车前行边浏览起来。当年的316国道并不宽阔也不平坦,但临近黄昏车少人稀,几分钟后我已对该“报”一切有个大概。待回到县城的家中又细细翻检,包括每一方补白与图片说明文字。后又将其带回学校浏览研究,觉得人家大主编亲自推荐,尽管来路不明还是回复为好。

   依旧心平气和依旧坦言印象依旧提出了一些疑问并表示了迟复和恕不能订阅的歉意。因为其时我已与邮局报刊打交道10多年,订阅或者浏览收藏有包括《大公报》《文学报》《深圳青年报》《戏剧电影报》等在内的数百上千种形形色色的报刊,很不客气的把此报视为非法,印刷色泽、内容陈旧抄袭过时毫无时效性可言,既没有阅读价值更不可收藏之。

    不料引火烧身,让堂堂大主编屈军强大为恼火,很快,他第二次写信给我,讽刺挖苦一通臭骂。这位名气成就不如张保和黄豆豆水均益脾气却与余秋雨赵大叔们不相上下的角儿,原来是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军区多家文化机构的小小官员。在信的开头,屈某气势汹汹列举了不下五个大官职头衔然后毫不客气自以为是不留情面的讽刺指斥并侮辱我,说他没想到一个西北乡村学校的老师,竟敢对他主编的报纸说三道四贬损鄙视,说你穷酸得订不动报就好好虚心学习罢。面对无端飞来的横祸,当时的我却怎么也没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权益,只是将屈某的奇文与我的小学、初中生共赏,而后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回敬,且页码文字双倍于他,读给友人、学生后寄出、没了下文。后来只知道有省级媒体报道,此君好像出了几本书,但终于无缘赏玩。

    时间推移到大约20年后的2007年10月,金秋的“渭源—兰州—定西文化之旅”,在兰州市寻找文化人时屈某的工作单位,打听时却在家里,通电话后说明却终于没能等到他的人,其大作当然也没能购得。次年的11月,我又去找,人是见到了,可有多个职衔的年轻领导正忙得不可开交,当然至今也无缘拜读。本人深深叹服古人阎王爷好见小鬼难见的哲理。

    与作者、编辑、文化机构通信通电话,是我向他人讨教、交流的另一方式,但像屈某水准的文化人实在罕见。

    我之读书,还在收藏。书报杂志文章剪贴,图片门票网络下载,自己的分门别类,他人的或抄检或再买,包括音碟音带。出门办事走亲访友或采风旅行,总要在当地寻找搜集可收藏的书报、导游图册、门票之类,不断充实资料库积累地方文史,装扮精神生活,丰富写作素材,开阔视野。某日我正在整理晾晒收藏了数十年、翻检了十多遍的旧报纸时,邻居看见说赶紧卖掉。我一顿后回答,这是我一辈子惟一的心血与家产啊!

    我的座右铭是:愿大家都为使人间充满爱而写作(冰心语);

    我的创作宗旨是:弘扬旅游民俗文化,经济文化信息传播;

    我的终身行为是:守望绿色恬静和谐美丽家园,守望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守望人类共有珍贵文化遗产。

    令人焦虑与紧迫的,是在信息时代在新世纪已步入天命之年一天天像花甲走近时,对那些不断变脸的手机们电脑们网址网页们望屏兴叹多,操作常识少,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就会被病毒们吃掉或污染,为自己造成损害,为他人带来不便。

    但愿这种种状况能在短期内有大的改观。

    不动笔墨不读书,键盘何时代纸笔?

(共6页约3400字)

                                        2008-08-03                                     于渭水源头 灞陵桥畔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西部边关雪 于 2010-8-4 19:4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8-5 00:32 | 只看该作者
好,这才叫读书。
3#
发表于 2010-8-5 08:5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老乡动火了。人家可是堂堂的大校文化人啊,瞧不起咱乡下人那是可以理解的。他干他的,我们干我们的,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字就好。
4#
发表于 2010-8-5 09:4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您的阅读体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知识的真正喜爱,将阅读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情来看。我想这对于那些真正让人受益的好书才是真正的尊重!
5#
发表于 2010-8-5 13:3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错,记号,有空仔细学习。问好。
6#
发表于 2010-8-5 13:3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座右铭是:愿大家都为使人间充满爱而写作(冰心语)

----喜欢冰心的正直。
7#
发表于 2010-8-5 14:18 | 只看该作者
好!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向先生学习!
我与先生恰恰相反,因为自幼读书条件艰难,得书不易,后来条件好了些,也养成了习惯,对书有一种敬畏,所以除非错字要改正,很少在书上写画,我的书读过几遍仍然是新的。可惜的是,借出去再拿回来后就变旧了,甚至有的永远都还不回来……
8#
发表于 2010-8-5 18:02 | 只看该作者
守望绿色恬静和谐美丽家园,守望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守望人类共有珍贵文化遗产。
守望是一种美的表达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10-8-5 00:32 发表
好,这才叫读书。


谢谢朋友 问好朋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8-5 01:12 发表
好文章!深刻!

我的座右铭是:不读书就不动笔墨。


谢谢朋友关注 品评 问好朋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玉红 于 2010-8-5 08:54 发表
呵呵,老乡动火了。人家可是堂堂的大校文化人啊,瞧不起咱乡下人那是可以理解的。他干他的,我们干我们的,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字就好。


老乡说的是 走自己的路 问好老乡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8-5 09:43 发表
分享您的阅读体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知识的真正喜爱,将阅读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情来看。我想这对于那些真正让人受益的好书才是真正的尊重!


谢谢版主品评 问好斑竹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8-5 13:36 发表
感觉不错,记号,有空仔细学习。问好。


谢谢菊 问好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8-5 14:18 发表
好!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向先生学习!
我与先生恰恰相反,因为自幼读书条件艰难,得书不易,后来条件好了些,也养成了习惯,对书有一种敬畏,所以除非错字要改正,很少在书上写画,我的书读过几遍仍然是新的。可惜 ...


是啊 读书人的境遇有时很有趣 有时很无奈 我的邻居朋友

曾经把借去我的书 竟然写上了他自己的名字呢 问好朋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0-8-5 18:02 发表
守望绿色恬静和谐美丽家园,守望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守望人类共有珍贵文化遗产。
守望是一种美的表达


谢谢朋友关注 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5:11 , Processed in 0.06977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