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4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行散记:照壁沟之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7 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行散记:照壁沟之殇
                     文/潘霞


    从家乡故居出门,往南一百米有一道大沟,从正面望过去,沟形像一个右旋90度的“凸”字,四周为峭壁悬崖,深宽皆百米有余。“凸”字形的底部是一条自北向南流过的河流,蜿蜒十数里,而后流入县城。

    这道沟是怎样形成的未见有任何史料记载,也不曾有故事流传,只知先祖们是从远地迁徙而来,落脚于河沟之上的这块平地,在起伏的黄土红泥上辛勤耕耘,繁衍了一辈辈的后代。之后,在这个叫做“付家垴”的地方,始有了除“付”之外的又一大姓——“潘”。落脚之初,先祖们观了地形,依风水在沟沿上建了高三米、宽五米的照壁,照壁沟之名便依此而来。

    数百年来,照壁沟苍凉寂寞,高古深沉。站在沟边俯瞰,一阵冷风拂面而来,令人头晕目眩。一到夏季,每逢暴雨,上游的水流途经门前的黄土街面滚滚流向照壁沟,其声其势惊心又豪迈。雨后,一股洪水与黄土交融后的独特气息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照壁沟像一个深沉的哲学家,向人们诉说着亘古不变的自然之理,又似一位慈母,笑纳孩童的顽石,村人成堆的弃物。于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照壁沟不只是一个影像,想起它时,涌起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我猜,应是缘于幼时它所赋予的那些欢欣与幻想吧。

    我的幼年与少年时代是在家乡的照壁沟边度过的。孩提时,雪后,村里偶有狼出没,趁夜半无人时叼走这家圈里的羊,那家窝里的猪,后来,再无人敢把牲畜养在院落外。据说狼常出没于照壁沟,传说而已,并未有人证实,但大人们总会添枝加叶地讲些恐怖故事,或者用“再哭闹就把你扔下照壁沟”之类的话语吓唬小孩子,在童年的我们心中,照壁沟就是这样一个神秘而恐怖的所在。

    尽管如此,照壁沟仍是伙伴们玩耍嬉戏的地方。或者捡了泥土石块在一声“一二三”之后齐齐抡开胳膊向沟内扔下去,然后静等那次第落地的“咚咚”声;或者双手拢成喇叭状向沟上的天空发出呼喊,而后侧耳听河沟深处传来的阵阵回声,“你在哪里”、“我是XXX”、“回来吧”……,绵延不绝。也有安静的时候,那便是藏于照壁后,坐在石条垒就的作为出水口的方寸地面上,抓四个或六个用红蓝墨水分别涂了两面的杏核,名曰“抓乖(音)”。长大后,童年伙伴多外出谋生,往事渐行渐远,现今的孩子要么忙于功课,要么沉迷电脑,况可玩之具层出不穷,便很少与照壁沟亲近了。照壁沟不言不语,更显寂寞苍凉。

    照壁沟也曾那样令少年时代的我神往。沟边杂树丛生,松树、杏树、酸枣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灌木野草,一棵棵、一丛丛从斜刺里伸将出来。“枣花虽小结实多”,每到果实成熟时,红艳艳的酸枣常引人垂涎。便央了父亲做一个铁钩,绑在长长的木棍上,站在沟沿,远远地把那些挂果的枝桠勾至身前,一颗一颗悉数摘下,既是炫耀,又是美食。虽免不得被刺划伤,却丝毫不以为意。至今,仍然想不明白,生长在半壁的那棵酸枣树,它的果实缘何较平地的大而甜呢?莫非饱吸了天地日月之精华?莫非生长越是艰难,果实越是丰硕?不得而知。

    因为常年湿润,沟底土地肥沃。“凸”字形的下半部便是照壁沟的开阔地带,也是全村人的菜地,依每户人口数,分得几亩几分不等。整个童年至少年,节假日是不能得闲的,常随父母下沟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有时拔胡萝卜、掐蒜苔;有时摘豆角、西葫芦。多是呼朋引伴,一群一伙。大人们在茂密的玉米地里做着活计,拉着家常,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雨后,却是不能下沟的。上游的河水倾泄而下,淤泥深的时候可达尺余,落脚几乎不能。青蛙多了起来,蛙声此起彼伏,谈论声里便是一片对丰收年景的憧憬。照壁沟静静地看,静静地听,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始终默默。

    不知从何时开始,雨下得越来越少,河水渐渐干涸,慢慢变成了干的河套。河地不再湿润,种菜已极不适宜,除了耕种与秋收的农忙时节,照壁沟已少有人声,龟裂的土地现出沧桑的容颜。童年里,静观蝌蚪变青蛙的历程成为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

    照壁沟的深与险,同样也是令人生畏的。行走在沟沿边的大路上,我常以羡慕的眼光望着沟上展翅飞翔的鸟儿,也曾欣喜地追寻小松鼠翻来跃去的灵巧身影,惊奇于夏天烈日下壁虎的悠然自得,甚至,惊惧于那条隐没在草丛中的青色花蛇。县城求学的那些年,披星戴月的放学途中,远远地,只要望到照壁沟,心里就停了喘息,一阵轻松——绕过“凸”字形的顶部,便是灯火,便是家。

    沟边走了多年,总是小心翼翼。尤其雨后,松软的黄土地让人不敢踏足,生怕一不小心滑入照壁沟。母亲养的鸡却是不懂,不只一次失足落入沟内,发现时又总是黄昏上架时,便少不得被母亲唤了同去找寻。下沟是母亲自己的事,陡峭的羊肠小道,仿佛随时都可能一头栽下去,必须紧抓了道旁的及膝野草才能一步步缓慢下行。我负责的只是站在沟边抓一把黄土扬下去——鸡常落在半腰的灌木丛,受一把黄土的惊吓它才能飞落沟底等候母亲。据说一到太阳落山,鸡的眼睛便似摆设般,也不敢擅自跑动了,所以只要寻着它,捉的难度并不算大。小的时候,家里很大一部分开销是靠鸡蛋换来的,母亲宁愿涉险下沟,也不忍让鸡自行失踪。每次,看母亲把鸡抱在胸前从沟底爬上来,虽一身狼狈,汗水盈盈,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是欣慰而满足的,那些鸡,就是希望。只要有希望,再艰难的生活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也有人失足落下过。那是两年前一次唠家常的电话里,母亲当作笑谈来讲的。村里一个移民过来的老头,平素爱打麻将,一晚散场后,偏又喝了几口酒,晃悠在回家路上,途经照壁沟时失足滑落。幸而被半腰的松树卡住,捡了一条命来。饶是如此,料峭春寒中,一夜的饥寒惊吓仍是吓掉了三分魂魄。据第二天一早听到呼救后用绳子拉他上来的人讲,当时鼻青脸肿,筛糠一样浑身发抖。或许,照壁沟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警醒世人吧。

    虽然远在异地,照壁沟却是心灵深处最温馨的一隅,多少个梦境里,站在沟边,遥望远处已经化为泥土的祖辈的坟茔,醒来后的心里常常难以平静,经受着理想、现实和宿命剧烈交错的撞击。

    岁月荏苒,沧桑无语,转瞬之间,多少年又过去了。这一次回老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照壁沟已面目全非,几台大型机器日夜轰鸣,黄尘厚土整整飞扬了一个月,“凸”字形的顶部已被填平,五米宽的乡村水泥路途经其上正在铺设中。站在施工地,遥望对面的天色、山影,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我的回声不再,我的酸枣树不再,与我对视过的小松鼠不再,苍黄厚土已把它们深深掩埋,仿佛过去的人与事都已抛在身后,永远地消失了。我的童年——已经走远。

    另一个前景展现在眼前:花池、健身场、娱乐园、康庄大道,而我,却思绪难平。照壁仍在,沟已难寻,敢问苍天,何以成殇?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潘霞 于 2010-8-8 07:1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8-7 09:4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有味道啊
3#
发表于 2010-8-7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潘霞 的帖子

  写照壁沟很有历史沧桑感,这就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4#
发表于 2010-8-7 11:23 | 只看该作者
乡村散记,是铭刻吧,铭刻我们乡情的碑。
问候霞。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敬胜 于 2010-8-7 09:41 发表
写得很有味道啊

谢谢朋友关注,问候!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8-7 10:06 发表
  写照壁沟很有历史沧桑感,这就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多谢您的鼓励,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0-8-7 11:23 发表
乡村散记,是铭刻吧,铭刻我们乡情的碑。
问候霞。

晰子安好!家乡的一草一木,总是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别太累了,多保重!
8#
发表于 2010-8-7 18:52 | 只看该作者
善于思考的霞,问好!
9#
发表于 2010-8-7 18:56 | 只看该作者
岁月荏苒,沧桑无语,转瞬之间,多少年又过去了。这一次回老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照壁沟已面目全非,几台大型机器日夜轰鸣,黄尘厚土整整飞扬了一个月,“凸”字形的顶部已被填平,五米宽的乡村水泥路途经其上正在铺设中。站在施工地,遥望对面的天色、山影,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我的回声不再,我的酸枣树不再,与我对视过的小松鼠不再,苍黄厚土已把它们深深掩埋,仿佛过去的人与事都已抛在身后,永远地消失了。我的童年——已经走远。

童年是一首歌
10#
发表于 2010-8-7 19:00 | 只看该作者
浓浓的怀旧情绪,合理恰当的结构安排,不错的文章。美好事物的悄然逝去总是让人莫名感伤,欣赏作者的文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0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8-7 18:52 发表
善于思考的霞,问好!

谢谢施梅关注!安!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0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0-8-7 18:56 发表
岁月荏苒,沧桑无语,转瞬之间,多少年又过去了。这一次回老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照壁沟已面目全非,几台大型机器日夜轰鸣,黄尘厚土整整飞扬了一个月,“凸”字形的顶部已被填平,五米宽的乡村水泥路途经其 ...

童年是一首唱不尽的歌。多谢张老师留评!安!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0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最后一头战象 于 2010-8-7 19:00 发表
浓浓的怀旧情绪,合理恰当的结构安排,不错的文章。美好事物的悄然逝去总是让人莫名感伤,欣赏作者的文章。

谢战象版主鼓励,问候!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0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8-7 20:17 发表

看你的第一段,吓我一跳,以为是我前女友呢,写的地理位置跟我家门口一模一样。细看才不是。

哈哈,让太阳老师吓一跳,霞不安。
谢谢您的鼓励,问好远在大洋彼岸的您!
15#
发表于 2010-8-8 11:5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06:59 , Processed in 0.1222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