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武俊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语言运用刍议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1:32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混混 于 2010-9-4 21:20 发表
谣言传千遍就成了真理。

有的东西不需要太较真:。比如“七月流火”。我就一直错着,必定还将继续错下去。:lol [/quote]

说不定一约定俗成,你成了正确的,呵呵。
17#
发表于 2010-9-4 2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9-4 21:32 发表
[quote]原帖由 混混 于 2010-9-4 21:20 发表
谣言传千遍就成了真理。

有的东西不需要太较真:。比如“七月流火”。我就一直错着,必定还将继续错下去。:lol ...

虚假表演千遍,也就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七月流火我曾经也以为是炎热的意思,我还用过如火如荼形容火红嘿。后来知道是错的。
本来我很自卑,一看有人也和我一样,也就没甚太自卑的了,哈。
18#
发表于 2010-9-4 21: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武先生传道授业的作品。这个我喜欢,学到知识很感激!

有一处异议:
————
而“且与风吟”就不行了。这里,“且”是副词,“与”是连词,这样的话,“且”之前肯定得有一个主语,这主语还应该是“我”。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且与风吟”说成是“我且与风一块儿吟唱吧”。“我”等同于“风”了。这朋友也算是没有万物灵长的自大,愿意与风一块儿平等地活动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顺着他的思路引申:“我且与大地一同睡觉”、“我且与小树一块成长”。这种用法,也许这朋友是第一人。再等待一些年吧,等“约定俗成”的规律在他身上起作用后,我们再跟着他一起这样用吧。起码,目前我是不会与他一样的。
————
我觉得这里是特殊用法,我与风同说,诗歌、抒情散文等常用,再说比喻有何不可呢?
至于方言,我也赞同尽量不要用方言,不过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有些话是自己所在地区的方言,与外人交流才知道。前些日看一篇文章。见到一句方言,当时还以为是打错字,后来百度之后明白了。
19#
发表于 2010-9-4 22:09 | 只看该作者
学海无涯苦作舟。真是长知识了,有段时间我迷恋听百家讲坛,特别崇拜那些大学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谈,满腹经纶,太有气质了,武老师的风度气质就像那个谁来,讲清朝文化的那个。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9-4 20:13 发表
受益匪浅,虔诚学习。

谢谢隐逸之花,呵呵。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4 20:17 发表
文章很让人受益,举的几个例子很实用,也很有普遍性。

比如 七月流火这个想象,中央电视台 的几个主持人就经常用来形容夏天炎热

谢谢微风版主!
以错传错,误人不浅。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9-4 20:18 发表
做什么吆喝什么,既然想写写文章了,就应该按照文章的规律来。


老师说得不错,尤其写文字和教书之人,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问好。

谢谢春雨的版主女士!
欢迎常来指正。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9-4 20:25 发表


是啊,这些错误理解在现实中司空见惯了。很高兴看见这篇文字,可以多了解一些知识,问好。

谢谢周施梅朋友,问好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0-9-4 21:02 发表
看了武先生的文章又学到了一些知识,武先生关于文化的文章读后让人很有收获。生活中随意使用俗语或成语来附庸风雅的人很多,一些人即使听出来了也懒得纠正,因为习惯了,不想因为纠正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得罪人。对武 ...

对能接受意见的朋友,但说无妨。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9-4 21:37 发表

虚假表演千遍,也就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七月流火我曾经也以为是炎热的意思,我还用过如火如荼形容火红嘿。后来知道是错的。
本来我很自卑,一看有人也和我一样,也就没甚太自卑的了,哈。

自卑不可取,在文化面前,虚心就行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9-4 21:57 发表
学习武先生传道授业的作品。这个我喜欢,学到知识很感激!

有一处异议:
————
而“且与风吟”就不行了。这里,“且”是副词,“与”是连词,这样的话,“且”之前肯定得有一个主语,这主语还应该是“我”。 ...

谢谢云端!
且与风吟,如果用于诗歌,自然未尝不可。但语言有一个约定俗成原则,不只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特例,其他体裁也是,必须经过约定俗成之后,方能进入规范。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9-4 22:09 发表
学海无涯苦作舟。真是长知识了,有段时间我迷恋听百家讲坛,特别崇拜那些大学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谈,满腹经纶,太有气质了,武老师的风度气质就像那个谁来,讲清朝文化的那个。

呵呵,
28#
发表于 2010-9-5 11:32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好,保卫语言的纯洁性。
29#
发表于 2010-9-5 11:44 | 只看该作者
同感,学习。我倒建议文友们订一本《咬文嚼字》杂志,我坚持订阅十多年了,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它也随时提醒我在写作中不要犯语言上的错误

[ 本帖最后由 shen1029 于 2010-9-5 11:46 编辑 ]
30#
发表于 2010-9-5 12: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9-5 10:37 发表

谢谢云端!
且与风吟,如果用于诗歌,自然未尝不可。但语言有一个约定俗成原则,不只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特例,其他体裁也是,必须经过约定俗成之后,方能进入规范。


先生说的对。烂造词汇,不仅让人读不懂,也让语言文字这种文明的载体失色。


而造词与烂造词不同。造词,只要造成恰切,也是可以的。现在词典好像也在扩充,连英语也在对新出现的汉语词汇而造词。
比如约定俗成,我觉得,既然是约定俗称的,总该有个源头。古人那词也是古人创造的。古人生造出来的。古人再往古人推,不见古人之古人应用,而不敢用,那就没有现在的约定俗成了。

至于“且与风吟”,我觉得这不像是一个成语,甚至不像一个词,倒像个句子,就像与龙共舞,与梦同行,都很有美感的句子。
这里说的不一定对,我的想法而已。其他的,向先生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8:25 , Processed in 0.08914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