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参照与对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4 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我在路边见到陌生的花草,我可能全然不认识,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因为大千世界的花花草草之种类实在过于繁多。

当我试图努力地去记住一种花草的名字,形状及它的用途时,感觉很被动,因为在形状上相似,气味上也接近,甚至在用途上都可能有些相似属性的花草种类实在太多了,但是它们的名字却截然不同。同样是玫瑰,种类繁多不说,如果只看枝叶,往往会以为都是同一种植物,而不是同一类植物,同一类,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和品性,而同一种,却可能只有一个名字。

人的记忆力是个相当混蛋的玩艺,若是打算花时间去记住那些个体的事物,是很容易的,但若让那些个体的事物淹没在其同类事物中的汪洋大海中,人类的记忆力就开始犯混,并往往会因此而模糊掉在此之前努力去记忆过的东西。

把一些个体的且在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事物罗列出来让人去记忆是最吃力的事情,我相信学过外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背单词的时候,如果去生硬记忆那些不但在写法上完全不同,且在读法和词义上也完全不同的词汇,多数结果是记住了这个又忘了那个,如果没有使用环境,基本上就是今天记了明天忘,有机记忆的成功率非常低。

这就是在缺乏参照系及相互对比之下的记忆模式,这种模式往往都会让学习变成徒劳无功。我记得以前背过英语单词,用的是个体记忆法,一天背50个单词,反反复复背20多遍,抄写20多遍,结果没过几天,就忘记了40个左右,因为还要每天去背新单词。这种记忆法是浪费生命的最好办法,也是消耗精力的最妙手段,唯独对学习新事物却一无所用。

在短时间内,多数人们都能轻易地记住不同品牌的汽车标志,也能很快地记牢每个标志所代表的汽车制造企业,这就是同类对比记忆效应,因为在用同类记忆法去记忆事物的时候,就会在相互之间形成有机的对比参照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记忆模式能让人的记忆能力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有机记忆率。同样,如果把不同的玫瑰放到一起让你记忆,你也能很快地记住不同玫瑰之间的区别[或颜色,或气味,或大小,或形状],当然,在此基础上,因为对玫瑰的深入而广泛的接触,就不会再把其他有刺的植物也当成玫瑰了,也不会再把汽车标志给误会成饮料标志。

这就是同类记忆效应,同类记忆效应,基本上不必去重复记忆,如果实在需要,可以重复记忆几遍,但在多数情况下,不超过5遍就能做到印象深刻且不易遗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如此。

李阳说“再笨的人,只要大声地把同一句话说上一千遍,就绝对能做到脱口而出并做到举一反三”,我毫不怀疑这句话的可信性,因为他说的这句话是针对这世上最笨且最没有脑子的人说的。但是语言这东西,肯定不是这么学的,即便能把张三的名字叫上一千遍,然后再“举一反三”地把张三的兄弟都排行成张四,张五,张六都可以,但是却永远不知道李四是哪一个,也很难搞清楚王五又是谁。

简单的说,李阳的重复句子记忆法,其实和我以前干过的重复单词记忆法没什么本质区别。你能记住别人说的话么?有很少的一部分你能记住,是因为那些话和你的生活有关系,你还记不住更多的话,因为那些人说过的大部分事情都和你及你的生活无关。

在语言方面,我们所能记住的东西只是别人的说话方式,说话方式体现在所使用的语种,语法,惯用语或方言,也许还能记住某个人所特有的讲话特征或配合其讲话而自然发生的身体动作。因此当我反复看过十多遍李阳演讲的视频之后,我依然没记住李阳曾用英语说过什么——他用反复而大声的方式说出的绝大部分英语句子的内容,我几乎一句都没记住,原因是李阳所说的那些句子内容,和我的生活毫无任何关系,和我打算用英语去传达给别人的内容,也基本上毫无瓜葛。

反复背句子和背单词的行为,基本上一样愚蠢。

要想用最短的时间去牢记最多的内容,类比记忆是很有效的一个办法,根本用不着去重复一千遍,有时甚至只记一遍就完全能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

用同类比较的记忆方式寻找有效的对比参照系,且在相互参照的情况下去进行记忆,这种记忆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指鹿为马”的记忆结果。如果一个句子确实需要反复记忆,我也不提倡只用一种语言去记忆,比如通过一段影片来学习外语对话的时候,不妨把这段影片反复看上几十遍,但不是反复重复去听同一种语言的配音,而是用不同语言的配音去看同一部电影,这样看过十几遍后,不但能牢记每一种音声内容的意思和说法,还能在不同语言中进行参照对比,这样做就好比在同一方向的不同行车线中,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朝着同一的目标前行那样,虽然工具各异行车线也不同,但方向一致,因此沿途的所有标志和建筑物都会牢记在心,同时也能清晰地记住不同语言的说法并深刻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参照对比记忆模式可以派生出很多种记忆渠道,但不管用何种记忆渠道,能最大化达成有机记忆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去记忆的多个事物,必须在某些方面具有同属特征:如果句子或词汇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可用不同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说法去记忆之;如果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可以组合那些在写法或词性上比较接近的不同词汇作为一个记忆单元。

最难用同一个记忆单元去记忆的,是那些意思完全不同而写法也完全迥异的句子或词汇——人类的大脑只能在有条不懈的工作模式下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存储机能。

同一种记忆单元,往往属于同一种记忆形式,当大脑用同一种记忆形式去反复重复同一个记忆单元的内容时,就会很快地产生记忆疲劳,这种就像在大脑中的某个特定区域没完没了地去重复填充同一个单元的信息那样,其他区域都闲着没事干,而正在使用的大脑区域却因为承载过重而让自己疲惫不堪,于是导致记忆效率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

很多人喜欢说“学习学累了,就该休息一会儿”,其实最好的休息模式是“换脑子”休息。“换脑子”休息模式,可以在不用休息的前提下,通过切换大脑的使用区域而达到可持续学习的目的。

更换大脑使用区域的意思是:更换记忆单元的类别和内容,但不宜在同一天之内频繁更换。一般而言,在同一天之内,最适宜更换3-5次左右,若少于3次,则大脑的单位区域就会因为过量承载信息并因单调而乏味的记忆模式而出现严重的钝性疲劳,若多于5次,那么大脑所存储的过量信息则会产生混乱无序并自动整理排序的结果,一般而言,若是大脑对输入进来的信息启动了自动整理程序,那么就往往会自动过滤和排除掉一切不容易记忆的东西,而只留下那些最简单,最容易,且已经重复过很多遍的信息。

为了防止人的大脑自动启动大脑内存整理机能,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事儿就是不让大脑感觉到絮乱或出现严重的钝感和疲劳感,而要做到这一点,选择良好的学习模式是很关键的——因为多数人的大脑既忍受不了反复重复,也忍受不了絮乱纷杂。









2010
914


山野居士
2#
发表于 2010-9-14 13:59 | 只看该作者
坐个沙发,一会细读。问候山野青云。
3#
发表于 2010-9-14 14:05 | 只看该作者
更换记忆单元的类别和内容,但不宜在同一天之内频繁更换。---------青云所传授的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5:22 , Processed in 0.0475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