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25|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生活之: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6 0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生活之:行

[/杜永生]

  上周六,一大早,侄子就来电话,请我回去吃饭。我笑着问是不是又揽下了大单的业务,侄子说,定的车已经提回来了,就是请我回去试试车,看看怎么样。侄子花了24万元买了辆新款的“广本雅阁”车,买车,不是村里的第一户,但车档次却是第一。

  最早购买自行车的是张五子;最早购买摩托车的是张松;最早购买手扶拖拉机(耕田机)的是朱立山,最早购买农用车的是王世祥,最早购买小汽车的是臧道礼(二手的桑塔纳)。如今,家家户户除了小汽车之外,都有各种类型的车子,摩托车、自行车和电动车。这三种车子的使用也是各取所需的,摩托车是青壮年使用的,电动车是大姑娘小媳妇使用的,而自行车则是老人们接送孙儿上学或上街赶集走亲戚的代步工具了。耕田机在农忙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日常生活里,挂上拖斗却又成了重要的运输工具。过去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靠步跑、做生意靠担挑或自行车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历史。诸多的迅捷的交通工具使生活更为便捷了。

  五岁那年的春节。这是我第一次跟着大人步跑去外婆家。当时妹妹三岁、弟弟才一岁多点。父亲挑着一副篮罩子,一头坐着妹妹,一头是拜年的礼物。由于礼物较轻,不得不再放置一块土坯砖与妹妹的重量对等。母亲怀抱着弟弟,我就蹦蹦跳跳的在前面。去外婆家大约五公里(直行距离),都是乡间的小径。尽管心情乐不可言,但到了外婆家,脚板生疼,脚后跟还是磨出了大泡。也就是这一次之后,我记住了所有的路径,每到星期天,都想着去外婆家,步行加小跑,也觉得很轻松。在十一岁的那年寒假,经得在粮站工作的姑父同意,花了二天工夫用他的那辆二手的“永久牌”自行车以“掏螃蟹”的方式(双手摸把,右脚从横杠下伸到右侧控制踏板,因个头小,只有采取这种学车方式)学会了骑车。几天后,队长家买了辆28加重型新车,他的儿子正龙要学车,我就充当教练。在一个下午,经不住我的鼓惑,我就这样“掏着螃蟹”后坐上带着正龙就顺着刚修成的新104国道,一路前行,甭说,这一路上真是喜冲冲劲杲杲的。经过黄牌,就是蜿蜒曲折的土路。还是车技忒生疏,在颠簸的土路上多次摔交,至今右膝盖处还有撕裂后的伤痕。到了外婆家,几位舅舅不是心疼我伤痕累累,而是一个劲地夸赞我个头没自行车高还带着一个,恁是骑行了七公里多。

  家里购买的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是在八一年春,也就是我学会骑车的一年后。为了谋生父亲用它做起了小生意,并在车后坐的两侧绑着大篓子。他们一行四人,从农户手里收购黄豆、绿豆、蒜头或鲜鱼米虾黄鳝等,每天侵晨出发,大约骑行两个多小时,将这些东西拉到南京的东门贩卖。尽管这个时候,我已经非常熟练骑车了,但外出却很少动父亲的自行车,原因是那两个大篓子太难卸装。南贩北贾的奔波并没使家庭生活得到多少的改善,而每次的出行都让母亲提心吊胆,后因他的一同行在返回时经过泰山新村“西梁望月”陡坡段时不慎摔断一条腿而终止,之后,父亲干起了老本行---修自行车。

  也就是从八十年代初,农人们的生活有了好转,购买自行车也成了一种趋势。当时,两种型号的自行车非常抢手,一是加重的,另一种是轻便的。也属于当时除了洗衣机、缝纫机、手表之外四大件的嫁妆之一。有了自行车,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但遇到阴雨天,骑车出门就是遭罪,那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了。每当街上逢集日,街头巷尾的自行车比比皆是,自行车量的突增也让街上仅有的二家修车铺主乐得合不拢嘴,许多新买的车子还推到这里花上二元钱重新整理下才放心使用。而从突突的、冒着蓝烟还没熄火的拖拉机上下来的就是一批至少十多人,他(她)们既是赶集也是赶趟呢。

  渐渐地街道上的一些人家开始购买摩托车了。我清楚地记得西街上的周老大是最牛气的一位,每每想起他有事没事就骑着新买的“幸福250”摩托车并故意轰大油门过市招摇的情景时,不禁莞尔。没几天,这种“招摇”就在街坊们的宜嗔宜喜间成了“幸福二百五”了。村里的张松购买了摩托车之后,开始做起了贩鱼生意,显然,用摩托车贩鱼快速的同时,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到了春节,那些骑着摩托车带着一家人拜年的还真让艳羡着。毕竟在当时,买一辆排气量125CC的摩托车需要一万多元。

  自打有了自行车或摩托车后,上街赶集、走亲访友不再步行了,甚至就像我们住在街边的上个街买个什么东西都懒得再走路了,自行车一踏、摩托车一骑,来回也就几分钟时间。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村里的摩托车拥有量占到了一半,不几年时间,几乎就是家家必备了。而电动车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时兴起来,轻捷不烧油免却诸多繁琐的办牌办证手续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就连我的二叔在农闲之时到十几里之外的工地打工都“鸟枪换炮”换上电动车了,原先的伴随他十多年、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旧自行车还舍不得扔掉呢。道礼的那辆二手桑塔纳早已更换成了二手的奥迪,一直从事着出租业务,不过,由于是单位租用的次数多而有着稳定的收入。像我的邻居郭子花几千元买的二手面包车,纯粹是家用,毕竟他在乡下还有十多亩的耕地,装载农具物件就显得“刷快”多了。平时,他也会热情地为左邻右舍接送亲戚,但很少收费。我每次回乡还是喜欢骑摩托车,可以自由地支配返城的时间,还随时地骑着在附近的村里或原野上转转看看。

  不可否认,出行工具给村民们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近二十年来,村里因酒后骑自行车尤其是驾驶摩托车而造成的事故不下30起,有4人不幸罹难,其中就有我的一位老同学和童年的好伙伴哑巴老弟……

  出行的变化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见证了农村生活的变迁。目前村里至少有六名后生参加了驾校的培训,多人拥有着驾驶本。其中二人正在酝酿着购买小汽车。过去结婚时需要的嫁妆不再是“四大件”,而是多件,楼房、俱全的家用电器之外,不可缺的还有摩托车(电动车)。如今,“村村通工程”的强力推进,出行道路的畅行无碍,还有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的实施,既是拉动消费促进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政府实现安农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全文2386个字,于20109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0-9-16 07:5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7:56 | 只看该作者
乡村生活之衣、食、住、行,四篇大约1万多字。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
3#
发表于 2010-9-16 08:00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了。衣食住行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感受颇深。
4#
发表于 2010-9-16 08:2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行”,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社会的进步,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读为真是亲切。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变化得真快。
永生从这一点上入手,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过,问好。
5#
发表于 2010-9-16 08:23 | 只看该作者
代步工具的进步,见证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行路快了,生活节奏快了,因快而来的危险因素也增加了,很真要有点安全意识呢,比如喝了酒就不要上路了,免得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 文风依旧质朴,打动人心!
6#
发表于 2010-9-16 08:4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欣赏完作者该系列。
7#
发表于 2010-9-16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了!中午细品!问好1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ng20042004200 于 2010-9-16 08:00 发表
坐沙发了。衣食住行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感受颇深。


感谢你第一时间的关注与鼓励。握手!致意!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10-9-16 08:20 发表
这篇“行”,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社会的进步,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读为真是亲切。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变化得真快。
永生从这一点上入手,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过,问好。


感谢老朋友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握手!致意!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9-16 08:23 发表
代步工具的进步,见证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行路快了,生活节奏快了,因快而来的危险因素也增加了,很真要有点安全意识呢,比如喝了酒就不要上路了,免得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 文风依旧质朴,打动人心! ...


感谢高版主的关注与鼓励。握手!致意!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9-16 08:42 发表
继续欣赏完作者该系列。


期待着你的点评意见或建议。握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9: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10-9-16 09:10 发表
来了!中午细品!问好1

好的。期待着。问好!
13#
发表于 2010-9-16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ng20042004200 于 2010-9-16 08:00 发表
坐沙发了。衣食住行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感受颇深。


呵呵,晚了~~
14#
发表于 2010-9-16 09:29 | 只看该作者
先提起。因为手上有个文件要打,空了细读。
问好!
15#
发表于 2010-9-16 09:55 | 只看该作者
老弟用深情的笔法写出了乡村代步工具的变化,其实也是在写国家政策变化下的乡村经济的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大改观。这些我也亲身经历过,所以读来感到分外亲切。

快过双节了,提前祝福老弟节日愉快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02:36 , Processed in 0.0521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