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美之杂谈 [打印本页]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2 11:49
标题: 美之杂谈
  人为什么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保暖御寒,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美观,不然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何人的祖宗猿猴至今也不穿衣服,但它们却并没有因此着凉感冒。
  
  有朋友可能会这样解释:因为它们身上有厚厚的皮毛可以御寒。
  
  这个解释比较牵强。这鳄鱼、鲸鱼、牛等动物身上也没什么厚厚皮毛,但似乎并不因此而怕冷,所以人穿衣服的目的,御寒不是关键,还是主要因为美观缘故。
  
  什么是美观?有人认为美观就是漂亮。其实这两个词汇还是有区别的,漂亮和美观虽然都是指外观,但漂亮更浅于表层和局部,而美观更为内涵和完整。
  
  我们看见一个美女,会惊叹:她真漂亮!但很少有人会这样形容:她真美观!
  
  漂亮常常用来形容形式美、外在的美,如衣服漂亮、相貌漂亮,一般人很少有说“衣服美观、相貌美观”。
  
  相对于漂亮来说,美观是一种深层次的美,美观是一种有内涵的美,于是“美观”常常和“大方”搭配一起使用--“美观大方”。
  
  显然,美观是一种大方的美、大气的美、大度的美。
  
  相比较于漂亮来说,美观是丰富的美,丰硕的美,不孤单的美,因为美观有“大方”的陪衬。而漂亮是孤单的美,是孤芳自赏的美,是顾影自怜的美,是单薄的美,是贫瘠的美,是浮于表层的美!
  
  人们形容好莱坞影星梦露的美为“漂亮”,却少有人称她“美观大方”,这种浮于表层的漂亮是梦露的悲剧,她的悲剧命运正是来自于这种缺乏智慧的美。很多男人喜欢她,却少有男人真正的爱她;她成为很多男人性幻想的对象,却少有男人将她看做婚姻的理想对象。梦露的这种漂亮对女人来说是幸运的,却也是厄运的!
  
  漂亮是先天的,而美观是后天的;漂亮往往是单一的美,而美观的美是综合的、整体的美。一个女明星如果外貌很漂亮,但打扮不得体并谈吐粗俗,我们仍然可以称之为漂亮,起码是长得漂亮,但绝不能形容其“美观大方”。而一个外貌不是很漂亮的人,一样通过巧妙的化妆修饰,并将自己内在的气质美、谈吐美弥补外貌的不足,而给人一种美观大方的愉悦感。
  
  可见,美观的关键特征是给人以“愉悦”,美观是一种“愉悦美”。而漂亮则未必,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那个蛇蝎心肠的王后虽然很漂亮,但却不能给人丝毫美观的感觉,这样的漂亮不能给人愉悦,而是让人厌恶。而那个童话故事《灰姑娘》或许不是特别漂亮,是个“丑小鸭”,但一旦她的内在美被水晶鞋相得益彰的衬托后,她的美丽刹那间绽放出来,光华四射。
  
  前段时间,有个著名的美女明星因诈捐而备受舆论指责,无论是诈捐的她还是诚信的她,她都拥有同样的漂亮,漂亮的脸蛋、漂亮的身材,但是,诈捐后的她已经万万配不上美观大方这个名词,一个吝啬的人很难让人感觉到大方。
  
  还有一个形容词“优雅”也要慎用。很多女人都喜欢优雅这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优雅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个形容词看上去很美,但却也很危险,它很容易和“小资”两个词联系在一次,给人“娇柔做作”的意味,比如“故作优雅”。
  
  优雅和风雅、风流这几个词汇是差不多的。这几个词汇犹如野性难改的劣马,需要有能力驾驭的人好好调教,调教的得好就是真的优雅风范,调教得不好就是故作优雅。
  
  一代才女、美女林徽因常常被人形容为“优雅”,毫无疑问,这对她来说是恰如其分的。相反,国内有某著名女演员,年过半百却偏爱扮演18、9岁的少女时代武则天,平时还喜爱嗲声嗲气的扮嫩,这种优雅就叫做“故作优雅”。两种优雅相差十万八千里!
  
  张曼玉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人,她在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中一连换了几十件旗袍,中国的旗袍似乎是为她所生,她则为旗袍所生,旗袍因她显得优雅,她因旗袍更优雅,伯牙是她,旗袍便是钟子期,她是极少配得上优雅这个词汇的女子!本人常常写文批评传统文化,似乎给人一种不爱传统文化的错觉,恰恰相反,我是深爱传统文化的,因深爱而痛恨那些糟蹋传统文化的恶劣行径。而中国的旗袍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融满汉文化于一体,将中国女性的那种温婉含蓄的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过很多外国女明星穿过旗袍,虽然她们外貌身材都很不错,但中国的旗袍穿在她们身上总是让人觉得特别的别扭和不伦不类,这种感觉便如王昭君穿一件比基尼给人的那种怪异之感。正如最懂得和服的是日本女人,而最懂得旗袍的则是中国女性,小小的一件衣服深含这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这才是真正的美的优雅!如果你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一个爱美的中国女人,同时你又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女人,那么,我建议你对待旗袍要有一种虔诚的信仰,你穿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优雅的东方文化,在你穿这衣服之前,应该首先学会优雅的谈吐、优雅的举止、优雅的气质,然后才能让旗袍在你身上真正的优雅起来。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个喜欢穿旗袍的女人让我印象深刻--张曼玉和宋庆龄,如果说张曼玉有点小资的浪漫情调,那宋庆龄则是另一种大气的国母风范。显然,旗袍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某种最具特色的符号,作为一个中国女性,不能懂得并展示这样的符号,真的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风雅也是如此,真正风雅的人士极少,大多数人只是“故作风雅”。
  
  风流也差不多,人常说风流才子,但就中国漫长的上下五千年历史来看,配得上风流才子的大概也就唐伯虎、李叔同、徐志摩等屈指可数几位,其余大多数不是风流,而是非常下流!
  
  对于风流、风雅、优雅这三个词汇,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作为一个男人一定要注意和风流划清界限,否则,自己自命风流,他人眼中可能非常下流;作为一个文人,也要注意切勿随便玩弄风雅,文人骚客,先得真正的像个文人才能骚得风雅,否则,万一一不小心,风雅不成,反而变成卖弄风骚;而作为一个真正喜爱优雅的女士,你先得具备优雅的内涵,然后有了优雅的胸怀,再有优雅的举止,最终才能举手投足间掩不住的优雅气质,但是假如颠倒了次序,没有优雅的内涵和胸怀,却先追求优雅的举止,这种本末颠倒的优雅只能是拙劣的模仿,一种娇柔做作的故作优雅!
  
  母性才是女人不可或缺的真正优雅。一个100岁的生了很多子女的老母亲可以没有母性,因为她对子女的冷漠;而一个10岁的女孩却可以有浓厚的母性,因为她来自遗传基因深处的母性光辉;生了孩子的中年女人王熙凤,因善用心计、心肠狠毒,我们可以认为她缺乏母性;而豆蔻年华的处子之身的林黛玉,因葬花吟而折射出的悲悯纯善,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小女孩很有母性。
  
  一个女人可以长得不美,也可以没有很好的才情,也或许没有很好的事业,但是不能没有母性。有人说妻子是丈夫和孩子的共同母亲,确实如此,在江苏一些地区的方言中妻子的发音就是“mama”,和“妈妈”一个发音,而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了人类原始社会起源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如果说当今这个社会是仍然有一定的重男轻女的社会,那么对于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母性为主导的母系氏族家庭小社会。很难想象,一个男人有一个缺乏母性的妻子,也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有一个缺少母性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将是社会的一个畸形细胞,害人害己害社会!
  
  所以,母性才是女人最基本,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优雅的美!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23 13:15 编辑 ]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2 11:54


祝各位节日快乐!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0-9-22 17:37
抢版主的沙发欣赏,很有见地的一篇杂文。祝节日愉快!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0-9-22 17:47
一个女人可以长得不美,也可以没有很好的才情,也或许没有很好的事业,但是不能没有母性。
仔细研读了一遍,分析的透彻入理,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欣赏学习了
作者: 辛文    时间: 2010-9-22 21:30
 所以,母性才是女人最基本,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优雅的美!
赞同此观点。写了一篇类似的小文,有点不敢发了,待再琢磨琢磨再发吧,
作者: 清哲木    时间: 2010-9-22 22:13
看了先生的几篇文章立意新颖;见解独到!非常欣赏!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10-9-23 11:43
这篇与微风以前谈大问题的文章稍稍有点不同,有点随笔性,所谈为人性的内容,新颖独到。
作者: 柳絮飞舞    时间: 2010-9-23 12:04
读微风版这文,有种温情弥漫在文字间,观点新颖有说服力,支持"母性才是女人最基本,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优雅的美!"
作者: 鲜衣怒马    时间: 2010-9-23 16:08
母性才是女人最基本,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优雅的美!

同意微版的观点,母性的光辉是最伟大的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9-23 16:43
这篇不错。没有从前那种“盛气凌人”的高度,但是比较贴近现实。显得质朴有趣。
估计你写散文也是不错的。
作者: 玉德    时间: 2010-9-24 00:15
这篇文篇还不错,关于内在美,关于母性,关于旗袍的认识都有见地。还有穿衣服,从实用走向美感,应该地是实际的进程。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4 10:48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9-23 23:46 发表


总体看来,这篇文章从立意、开篇和主论都比以前的文章大有进步,可以够得上精华了。

可是,就这一段使得整篇美好的文章立即变得十分糟蹋,就像一个美女穿着新旗袍,竟然被椅子上钉子挂个了口子。


对风流、下流这样的词汇,每个人认识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唐伯虎风流才子,也许不喜欢唐伯虎的人会认为他是下流才子,比如王老虎抢亲的那位。

我文中对风流的这番论述,未必还是实指“唐伯虎、徐志摩、李叔同”这几个人才是风流才子,而是一种文学手法的虚指,意谓真正的风流才是是凤毛麟角的,其实在我看来,李白也可以算一位。

文学不是科学研究,文学有很多夸张手法,如果将夸张都当成科研数据来论证,那就真如上面柳藏说的“教条主义”了。

本人前些天有篇文章中写到“八国联军时,热血勇士更多,义和团、红灯照、太平天国,但还不一样国破家亡、任人蹂躏?”

居然有读者反驳:八国联军入侵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消失几十年,和天平天国何干?

这种说法就是教条主义,我文中的“八国联军时”是一种泛指,泛指清朝末年被列强欺凌的一个时间段,决不是八国联军入侵那一年。显然,大多数读者能领会我这种泛指的含义。

同理,风流才子的举例,我才是采用的一种夸张手法来批评“一些自命不凡的风流才子”。恰恰如此,中国文人圈中有很多自命不凡的人,将好色当作风流。当官的嫖娼就是下流,某些文人好色却变成风流。

唐伯虎、李叔同、徐志摩这几个人,如果从学术界地位来讲,那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是不值一提的,我随便举例几个人都将这三位压倒,比如李白、杜甫、司马迁、司马光、柳宗元、关汉卿、李清照、苏轼,这些文人无论哪一位都远远的超过唐伯虎、李叔同、徐志摩等。

但是,我为何举例这三位,因为这三位是中国老百姓中著名的风流才子,不是因为他们学术地位高,而是“风流”。论绘画成就,唐伯虎根本无法和吴道子、石涛等画界相提并论。李叔同虽然书法诗词戏剧都有成就,但在学术界还不能算一个代表性人物。徐志摩也是,徐志摩的诗歌地位无法和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

我之所以举例这么三位,是因为他们在中国民间先来有很多风流韵事的传说,他们是人们俗称的“风流才子”。

才子这种称谓一般不适用于那些大学问家,如李白杜甫,人们不会称呼他们为才子,而是“诗仙、诗圣”。才子一般是指那种年少得志、风流倜傥的人物。


文学手法是不能如科研论文那种教条主义的。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难道能认为这句话即:毛泽东否定了以前所有的历史人物,认为上下五千年只有自己一人是风流人物?

显然不是,这里的风流是一种夸张,一种自信豪迈的诗意。这里的风流更不是一般意义的风流,而是指挥洒天地间,自由驰骋的诗意。

杂文便是如此,每一篇文章的立意都会不同。我今天可以批评风流,针对时下文人圈、娱乐圈、官场圈的自命风流,而大加批驳这种风流为下流。

但转过来,另一篇文章也许我会大加赞美风流,如李白的风流、李叔同的风流,等等。


因此,有时候每一篇文章的立足点不同,批评和赞美都会有不同的文学语境。我那篇文章中的“风流”是针对“卖弄风雅、故作优雅”而论的。


谢谢太阳神的交流指导!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4 10:50
原帖由 辛文 于 2010-9-22 21:30 发表
 所以,母性才是女人最基本,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优雅的美!
赞同此观点。写了一篇类似的小文,有点不敢发了,待再琢磨琢磨再发吧,


你的文章值得我学习!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4 10:50
原帖由 清哲木 于 2010-9-22 22:13 发表
看了先生的几篇文章立意新颖;见解独到!非常欣赏!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4 10:51
原帖由 柳絮飞舞 于 2010-9-23 12:04 发表
读微风版这文,有种温情弥漫在文字间,观点新颖有说服力,支持"母性才是女人最基本,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优雅的美!"


问好!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0-9-24 21:49
这段不怎么上网,又见微风新作,耳目一新。对文中绝大部分观点颇有同感,但开头几段的一些句子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这里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人为什么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保暖御寒,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美观”——穿衣服为了保暖,这是毫无疑问的,至少在东方是这样;至于在西方,圣经中说,亚当夏娃最初穿树叶是为了遮羞——大概这也算东西方不同之处吧?不妨来个“中西合壁”:穿衣服的两大用途既是如此:御寒和遮羞。
“不然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何人的祖宗猿猴至今也不穿衣服,但它们却并没有因此着凉感冒。”猿猴并没有着凉感冒,大概不是如此的,不仅哺乳动物,据说连爬行动物都会得某些流行病的。
  
  “有朋友可能会这样解释:因为它们身上有厚厚的皮毛可以御寒。
  这个解释比较牵强。这鳄鱼、鲸鱼、牛等动物身上也没什么厚厚皮毛,但似乎并不因此而怕冷”——其实微风的解释才牵强:鲸鱼且不论,牛身上是有厚厚皮毛的,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体表有毛,牛怎能例外。牛等是在春季褪去而秋季又长出新的绒毛的,“明目以察秋毫之末”中的“秋毫”即是秋天长出的新毛。至于鳄鱼、蛇等,属于冷血动物,体温是可以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实在冷极了,生活不下去了,还可以冬眠(某些哺乳动物也继续了这一习性),青蛙等两栖动物则要钻入地下,冻层之下避寒——它们也还是怕冷的。
“所以人穿衣服的目的,御寒不是关键,还是主要因为美观缘故。”——现在的流行趋势似乎有些不同:穿衣服的目的不是美观,例觉得脱衣服的目的——大概也不美观(如闫凤娇之流)……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9-24 22:07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9-24 21:49 发表
这段不怎么上网,又见微风新作,耳目一新。对文中绝大部分观点颇有同感,但开头几段的一些句子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这里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人为什么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保暖御寒,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美观”— ...


呵呵,如空这是科技论文了!

人类和动物适应性都很强的,北方人耐寒,南方人怕冷,北方人还有冬泳的。
作者: 云端    时间: 2010-9-24 23:03
先说几点不同意见。
漂亮和美观,我觉得很少见到有人把美观用来形容人的。
对于风流和下流那段话,我赞成太阳神的评价。
倒不想去考证词源(考证用法该是武先生的事~~~)只是觉得这样的判断过了,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下流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下流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下流吗?身在天山身老沧州是下流吗?几千年中华文明或确有许多糟粕和矫情文字,但是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就像你曾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判断,都有这个不好的习惯。杂文多是表达观点,甚至也往往侧重情绪发泄的目的,但我看微风版主的多数文字都是用来说理的,说理恐怕就要尽量少带些情绪化的大盖帽,不然你说着是过瘾,却叫人听着郁闷。
比如血肉长城句,微风的那篇文章用意是留得青山在,以及量力而行等动机是好的,但你的论证使用的是用长城本义而否定了长城这个词的文学意义、象征意义。而你们在反驳别人的时候又嫌他教条于字面本身。这就叫人有种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标准的感觉。既然微风也认为杂文可以夸张,我想夸张学一个词,问问微风,你是不是很不愿意“反思”?呵呵,开个玩笑,我没那个权利,反思不反思你随意。
再说认同,如上面许多网友所言,大多数观点赞同,尤其很是赞同对女子母性的评价。关于美、风流,个人认识不同,微风谈了很多,跟着学习。。。。我个人以为,美的取向不同,对美的发现就不同,有人带动流行趋势,甚至就有许多人以此为美来跟风。有人以完美为美,有人以残缺为美,有人以优雅为美,有人以善良为美。等等,我记得小时候我就不知道什么叫美,什么叫漂亮,有人说谁漂亮,我就想,哦,原来漂亮是这个意思。。。。昨天还和人争论,我说某人是美女,同桌的朋友们却说不是,还说男女眼光不同。呵呵
阐述观点能把自己的说明白说得通就算成功了。任何观点都只代表一个方面,你说的成功是你善于表达和辩论,就像辩论赛,胜利一方不一定是对辩题立场正确的一方。
作者: 夫子山闲人    时间: 2010-9-25 08:14
文章极富张力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0-9-25 08:22
该文文笔功底深厚,语言刚柔相济。欣赏
作者: 暖玉    时间: 2010-9-25 15:28
美丽、美观,优雅、风雅、风流,这些词,似乎人人拿来可用,只是在用的时候,我们很少注意它们之中的差别。也如我们在说一个人时,是不是真的拿捏准了,该用哪个词来形容。如果你看了微版的文章,那就以后慎用这几个词,对己,对人。
问好!远握!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0-9-25 15:55
有朋友可能会这样解释:因为它们身上有厚厚的皮毛可以御寒。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0-9-25 16:04
相比较于漂亮来说,美观是丰富的美,丰硕的美,不孤单的美,因为美观有“大方”的陪衬。而漂亮是孤单的美,是孤芳自赏的美,是顾影自怜的美,是单薄的美,是贫瘠的美,是浮于表层的美!
  
:handshake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0-9-25 21:01
版主的 这篇美文非常耐读,值得品味。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9-26 07:06
赞同某些跟帖中的观点,形容人用“美观”似乎不妥。

用“美丽”多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