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们应该铭记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8 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来有个习惯,有事没事,喜欢把韭菜放在嘴里嚼着,就像孩子的小吃。要知道,对小吃,我并不是特别的喜好,可不知为什么,一见到韭菜,就非要下手去拿或者采摘不可,跟有瘾一样。

   无意中有一天,跟母亲提起过这事,母亲说,韭菜救过你的命啊,也难怪你这么喜爱它,小时候就这样,不管在哪里,一见到韭菜,非吃不可,不给拿了就闹个没完,挨了几顿打还不行。

   我听完笑个不停,急忙问母亲:为什么说韭菜救过我的命呢?那是我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我怎么一点也不记得了?

   原来,在我三四岁时候,鼻子经常出血,正走路的时候,鼻子说流血就流血了,完全不给主人打招呼,再加上有遗传性贫血,鼻血流得人像个黄蜡纸一样的,家人着急万分。后来,有个江湖郎中,说韭菜可以治疗鼻子出血,但必须和葱根一起捣烂,塞入鼻孔,换用几次,鼻血就即止了。母亲就照办了,三四次之后,鼻血就止住了,并且连用三四天之后,鼻子再不出血了,母亲为此深怀感激,对韭菜种下特别的情感。


   读书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厌学,在家里帮家人种植韭菜。很多年后,对韭菜的关注越来越多了,知道了韭菜在各个季节的食用特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用春韭,也就是诗句里说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中的“春韭”。我们都知道,韭菜为春天头茬最好吃,饺子,菜盒,卷煎,馄饨,各种各样的吃法都有,每个家庭里,韭菜都是离不了的菜肴。

   到夏天,各种菜蔬上市后,韭菜自然成了下等菜了, “六月臭韭菜”之说就因为这个。鲜嫩的韭菜吃不成了,还有韭苔,也叫韭白,就是韭菜的茎杆,无可避免的上了餐桌。

   当然,要吃必须嫩吃,不可老去。韭白的吃法和蒜苔一样,蒜苔怎么样吃,韭苔就怎么样吃。其实呢?韭白细嫩,比较出分量,怎么炒出来都不为少,且颜色鲜美,口感细滑,比蒜苔要好。

   只可惜,人们习惯了把蒜苔作为细菜,而不肯把韭苔做细菜,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再加上韭苔较细,采摘不方便,一来而去的,韭苔就快要被遗忘了,想起来,这也是为之感伤的事情了。

   接下来,没有其他蔬菜的青黄不接的季节就来了,韭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韭菜花儿,更是不可替代。仲秋左右,韭菜就开花了,跟着母亲采摘韭菜花儿,说是制作“韭花儿”,母亲总在韭菜出现小花骨朵的时候就开始采摘,也就是叫做韭苔的,最少的时候有半亩地吧,几箩头那么多。

   每每采回来,母亲都用清水洗净,晒干,等待备用。那时候,看母亲在水里洗韭花儿,在灯下切韭花,在盆子里拌韭花,在捣具里将定量的韭花加定量的盐姜和苹果或者辣椒捣碎,然后放入事先备好的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瓶子里,就感觉特别的温馨,母亲说,不要小看了韭菜,它的作用大着呢!

   果然,在没有菜可以买到的季节里,母亲制作的这些韭花菜就派上了用场。在农家,尤其是离集镇远的村子,这些东西有着较好的市场。每家的男主人,都会买一些,回家做下酒小菜,或加入晚饭里,做调料。

   父亲就是这样,一天的活儿做完以后,就让我用小蝶子盛上一点,再点几滴香油,和着母亲煮好的花生米,温半杯黄酒,一边咂着旱烟袋,一边品尝着这些,惹得我们姐妹几个,也都学着父亲那样,喝黄酒,吃花生米沾韭花。最开心的,就是拿一块馒头,上边涂抹一些韭花,胃口出奇的好,要比平时多吃一块馒头,弄得母亲要比平时多蒸几锅馒头才可以安然越冬。

   吃了一些日子以后,加点姜已经不太有味道了,村里村外的汉子们一商量,就找到母亲,说来点辣的,天冷,吃辣点儿暖和,于是,母亲就用储备的韭花做另外的一些,把苹果去了,换上辣椒,有多点的,也有少点的,满足不同辣味口的吃客需要。那些日子里的母亲,走在村里村外,就像女神一样,到处都是热呵呵的笑脸和招呼,我敢说,比很多做官的都要有声望。

   当然,更妙的在于,一开春,我们姐妹几个的学费就有着落了,我们都明白,这些都是韭花的功劳。


   大气候的变化,冬季也变得不那么冷了,冬天培植的韭菜,因为太阳光不是很充足,像缺了钙的人,颜色发黄,所以还叫做韭黄,颜色也不怎么样,但味道绝不比春天的韭菜差。

   还有,冬日里的寒冷,也依然抵不住韭黄对我的诱惑,一旦有韭黄上市,就会买一些,不炒菜,不做馅料,只是为了生吃,满足口腔的需要。热得同事们和孩子的笑话,这么大的人了,还吃这个,总弄的我不好意思,尽管如此,小屋里的韭菜韭黄一直没断过。

   在史书上看到,宋人最爱吃这样的韭黄,黄庭坚诗中有句:““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词人王千秋《点绛唇·春日》词还说:“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我们不难看出,冬天吃韭黄是要付出代价的,辛酸的味道,不种植韭黄是无法明白其中滋味的。

   想起来也有点可悲,在北方,人们看到韭黄,不说韭黄,也不说韭菜,反倒说蒜苗,唉,很是悲凉,为冬日韭黄的不被认知。

   最后,想说一说韭菜花与书法的渊源,那就是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

   杨凝式是谁?历史考证,杨凝式是五代——梁、唐、晋、汉、周五朝的元老,官至太子太保,一生狂傲纵诞,人称“杨疯子”。

   关于这个《韭花贴》,还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故事呢!有一年秋天,杨凝式一觉醒来,觉得有点饿,这才想起中午没有吃饭。恰在此时,宫中给他送来了一盘韭花,不知是饿了还是韭花做得地道,杨凝式就感觉吃起来特别美,格外难忘。于是,为表达感激之情,杨凝式当即写了一封谢折,然后派人送往宫中。

   没料到,这杨凝式地随手一挥,竟挥出了传世之宝,被皇帝命名为《韭花帖》,同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徇《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

   这个《韭花贴》传到乾隆时候,有位姓蓝的翰林临摹十八年后,把真迹偷回自己家中珍藏,而后,唐浩明先生写了一部小说《杨度》,说杨度当年在北京八大胡同花了3万银元,买下这幅《韭花帖》送给一位喜欢临帖的妓女。这桩风流壮举传到了蓝翰林的老家,蓝翰林的后人知道后哑然失笑。

   原来啊,蓝翰林当年冒着杀头之险偷出来的《韭花帖》一直珍藏在他们蓝家,传了六代而完好无损,那个杨度花了三万银元买下的,原来只是赝品!

   这传奇色彩颇浓的历史故事,令我笑了很久,它只是一纸字帖,究其源头,也只不过是一盘韭菜花而已。可是再深入地来想,因为一盘韭菜花,而让杨凝式的一封谢折名声大振,再说回来,《韭花帖》又使韭花更有了名气,这双重的幸运,真可谓空前绝后。


   每每吃韭菜,无论是饺子馄饨还是菜盒菜卷,都会想起韭菜作为一种花色的特别寓意——奉献。

   想来也是,韭菜作为花可观可赏,作为菜可食可医,可加工可贮存,作为有生命的植物还可诗可词,作为一种文化,还可书可传,浑身上下,无一不具功效。

   据说,罗马的某代皇帝尼禄则把韭菜当药使用,以使声音变好,从而获得后宫和群臣喜爱;苏格兰人和威尔斯人把韭菜作为餐桌上的最爱,而中国人则把韭菜作为最爱的素饺馅料,韭菜有这么大的作用,又为我们人类奉献了一生的最美,我们应该铭记它——韭菜,不是吗?




[ 本帖最后由 三水 于 2010-9-28 18:0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09:26 | 只看该作者
韭菜汁加进牛奶里,可以治疗胃出血,有这方面患疾的朋友可以试试的哦,三水向各位问好!
3#
发表于 2010-9-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细致委婉,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娓娓道出了韭菜的功用,在生活中的特殊价值,有着一种饮食文化因素在里面。
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10-9-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朋友对韭菜的描写,深厚立体,从自己与韭菜的感情,到韭菜与家人的融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让我增长了见识。
问候!
5#
发表于 2010-9-28 09:47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韭菜,带给人的是浓浓的情意,文章细腻,丰富,不错的文章。
6#
发表于 2010-9-28 10:58 | 只看该作者
韭菜花里有母亲用勤劳的双手酿造的幸福,文笔清新,描写细腻,问好。

一边砸(咂)着旱烟袋
7#
发表于 2010-9-28 11:32 | 只看该作者
读罢此文,增加了许多关于韭菜的知识,谢谢!
8#
发表于 2010-9-28 14:2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吃韭菜,但是不喜欢生吃,读了文章,原来韭菜还有此功效,学习了,长知识了,问好,握手。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zfx875206 的帖子

匣子斑斑的眼睛是雪亮的,三水纠正了过来,谢谢你的细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8:06 | 只看该作者
三水谢谢朋友们来读,国庆长假,祝福朋友们开心!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薄暮 的帖子

谢谢你的阅读,你的肯定是三水写好文字的动力,祝好!
12#
发表于 2010-9-29 11:11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韭菜,竟穿插出如此丰厚的学识,佩服,学习,欣赏,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夏日荷风 的帖子

荷风的到来令三水开心,假期到来,祝福开心!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最后一头战象 的帖子

谢谢版主来读,祝福节日快乐!
15#
发表于 2010-9-30 22:17 | 只看该作者
韭菜有这么多功用啊,我向来不喜欢吃韭菜,看来以后要学着多吃点了,谢谢三水,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01:41 , Processed in 0.0911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