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9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谈观察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9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观察力的培养

武俊岭

  作文是很十分有难度的事情,比生孩子都难。生孩子只要一朝怀胎,之后若能静静休养,便可足月时产下婴儿。但文章呢,往往好长时间并不在作者脑子里产生一点影子。捉笔踌躇,抓耳挠腮而笔下不能一字的情形,好多人都有过。

  之所以出现此种窘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观察力的缺少与弱化。

  观察力强大与敏锐,不是一件易事。左拉说:“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来得少得多!”,中国古人也说:“非观察至毫末者不能传其神妙”;他们是在强调观察的艰难与重要。

  有两个成语,是“视而不见”与“熟视无睹”。这是专门为有眼无珠的人所造的。他们虽然有眼睛,但什么也看不到,是真正的盲目之人。明代的赵南星写有《笑赞》一书,其中有这么一则:“一瞽者与众人坐,众有所见而笑,瞽者亦笑。众问之曰:‘何所见而笑?’瞽者日:‘你们所笑定然不差。’赞曰:瞽者之言不为无见,即终身随人笑可也,但强笑不乐耳。人岂可无目哉?然有目而事事随人,人差亦差者,颇亦不少。”“有目而事事随人”,这一句十分尖锐,能够刺痛好多人。

  尝见许多搞新闻的朋友,终日这里那里乱跑,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其原因便在于他们不具备一双“文学的眼睛”。他们的“新闻眼”,是一双俗眼,分不清世间的美好与丑恶。一些商人虽然走南闯北,但同样写不出好作品来;虽然他们也在爱好着。

  可以这样说,一个作者,不能把笔拿起来、把手放到键盘上时,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写东西的人。必须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注意加强观察的自觉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观察的意识增强呢。窃以为有三条大致可行的路子。

  一是要保有一颗童心。

  大凡艺术家,大都有几分孩子气,也可以说是有童心。历史上,好多书画大家拒绝官商的求索,一些文人不与俗人交往。当代一些书家,不参赛、不参展,不加入书法协会。这些人,有所不屑,更有所操持。明代的李贽,对童心十分重视并有深刻体察;他写有《童心说》一文,指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保持童心者,其心灵就像常言所谓“心儿像明镜似的”;它能映照出名山大川细微的美处,它能洞察人间微妙的情味,它能察觉男女难言的幽苦。

  文学上,可举出曹雪芹。他早年饱经变故,晚年虽然衣食堪忧,举债沽酒;但他却不以为苦,反倒意气自如。他反观平生,把所见到的男女情事细细写于笔下,成《红楼梦》巨著。此作,是中国少有的好小说。

  对古人自然没有必要亦步亦趋,但其基本精神却是要学的。面对官位,特别是三十五岁以前的人,没有向往之心的不多。问题是如何向往,如何追求?这里面有高下之分(若认真工作,顺其自然,公开竞争,便是高品。相反,如果一心钻营,趋炎附势,狗洞爬行,便称不上有品了)有好多人,因为追求不当,追求不到,便陷入极度焦虑的泥潭。这样的人,怎么还能指望他能有所创造呢?

  第二,应该使观察成为平时的习惯

  当代人的足迹比以前广多了。交通的便捷是一贡献。我们今天在山东,明天就可能到上海。空间的拓展,可以使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关键是眼睛要睁开,要明亮。当别人迷迷糊糊地于车上打盹时,你要看看车外的风景。当看到车外清清河水里有鱼儿跳出水面时,当看到稻子于秋风里微微俯仰时,当看到村姑大笑时露出的皓齿时,便是有了收获。

  住店时,访友时,郊游时,甚至于喝酒时,都是观察的好时机。小说,主要要素无非人物的言行。言是可以听的,你在小酒馆里坐下了,耳朵是不能闲着的。可以听听吃饭的人们都在说什么。眼睛自然也可以使用,看看人物的举止,人物的动作,脸面的表情表达出了什么心理。
一旦观察成了习惯,天长日久,脑子里的储存便会越来越多了。

  第三点是,坚持天天写观察笔记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脑兴,文字废”。好多人用上电脑后,脑子变得越来越懒,几乎不用钢笔了。并且,使用拼音打字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成分,这样,便对汉笔的字形慢慢地陌生了(五笔相对好一点)。这样,对增加脑子里的词汇量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把平时的观察储存起来。所以,坚持天天记笔记,便变得十分必要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得多了,才能慢慢地把观察实实在在地变成自己的。笔记本,在一定程度上便成了我们的写作仓库。

  三点,第一点自然是最为艰难的。但是,既然立志要写文章了,就得按照写文章的规律来。不然的话,官既做不到,文也写不好;到老,只落得徒然伤悲,悔之晚矣。

  作此文,与天下爱文者共勉!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10-10-29 16:2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0-29 16:37 | 只看该作者
武评说得好,作文者都有这方面体会,只是体会之深浅不同,武评的体会可谓深啊!
3#
发表于 2010-10-29 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武俊岭 的帖子

《红楼梦》巨著。此作,是中国少有的好小说。——《四大名著》终是要针对历史背景给予公正的评析的。文化人,也且忌讳做“糨糊派”,附庸之低廉不足为道。武版此文对所读之人的作文态度当是启迪和方向。确也合了曹老爷子假借小诗魔香菱(是不是香菱说出来的,不大记得了,若有误请批评指正过来)之口所云之对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推荐大家阅读交流。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文 于 2010-10-29 16:37 发表
武评说得好,作文者都有这方面体会,只是体会之深浅不同,武评的体会可谓深啊!

谢谢,问好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10-29 21:28 发表
《红楼梦》巨著。此作,是中国少有的好小说。——《四大名著》终是要针对历史背景给予公正的评析的。文化人,也且忌讳做“糨糊派”,附庸之低廉不足为道。武版此文对所读之人的作文态度当是启迪和方向。确也合了曹老 ...

谢谢一水版主。近来不见你的文章呢?十分忙吗?
6#
发表于 2010-11-2 10:53 | 只看该作者
此文读之受益
7#
发表于 2010-11-2 13:04 | 只看该作者
读后很有受益。写作就是观察力的培养,如何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如何看出常理中的不寻常,如果老话题写出新意,都有关观察力培养。
8#
发表于 2010-11-2 15:17 | 只看该作者
武老师的文章视角独特,读之深感值得反思。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5: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10-11-2 10:53 发表
此文读之受益

谢谢了,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5: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1-2 13:04 发表
读后很有受益。写作就是观察力的培养,如何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如何看出常理中的不寻常,如果老话题写出新意,都有关观察力培养。

谢谢微风版主!问好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0-11-2 15:17 发表
武老师的文章视角独特,读之深感值得反思。

谢谢张奇,问好了
12#
发表于 2010-11-2 21:52 | 只看该作者
记下了,以后注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鲁小鱼 于 2010-11-2 21:52 发表
记下了,以后注意!

呵呵,记下了。好啊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鲁小鱼 于 2010-11-2 21:52 发表
记下了,以后注意!

谢谢小鱼。
问好了
15#
发表于 2010-11-3 16:3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所言,句句在理,我也想依先生所说而做,可就是不能坚持:眼盲目地看,心盲目地想,事盲目地做,书盲目地看,字盲目地写,到头来,真如先生所说,到老,只落得徒然伤悲。唉!
好久不见!问好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22:36 , Processed in 0.26509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