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75|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珍藏在心里的阳光―――高迎春先生散文集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9 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秋十月末的一天,我收到了中财论坛文友高迎春先生寄来的瓜蒌种子和他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看着湖蓝色封面上的图案,灿烂的阳光正透过树隙四射,我似乎感到了那耀目的透射和温暖.

    与高先生相识,是因彼此的文字.每当我在论坛写了文章,高先生和其他文友总会来给我点评鼓励,我也常去读他们的作品,从中学习.虽然之前没有直接交流,通过他的文章和这次寄书却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思想上的豁达,为人的质朴谦和,以及做事的认真.

    那天在论坛上读到他的文章《瓜蒌 栝楼》,包括我在内,许多文友对这未曾见过的植物很好奇,跟贴询问高先生关于瓜蒌的问题,还有文友跟贴说,希望得到些栝楼的种子,先生友好地回应,对每位文友的跟贴进行解答,并告诉想要种子的文友可以寄来地址,他会分些瓜蒌种子给对方寄去,在这种友好的交流气氛中,我亦对没有见过的瓜蒌产生了兴趣,提出也希望得到点种子,先生随即答应了我,并告诉我需要一个详细的邮寄地址.我在发消息给先生地址时,说我还很希望能得到一本先生的文集.

    没想到,几天过后,我就收到了先生寄来的包裹.打开邮寄袋子,我看到了装在信封里的种子,也看见了文集.我将装种子的信封小心存放起来,拿起书,想一睹为快,又似乎不舍得这么快打开.

    终于忍不住打开了封面.淡淡的书香隐约而来,看到扉页上先生书写的字,就觉得先生如许久没见的老友一样亲切.倘若与先生相距很近的话,一定会经常相见,煮茶论诗文之间,领会他更多的睿智思想.

    有人说:"散文是美的咏叹调,是灵魂的倾诉,心灵的自白和精神的宣言"人的经历不同,人生的态度和感悟也不同.从先生的文字里可以看出,先生的爱好广泛,知识面丰富,又善于用文字来记录身边的事物.他在静观默察中,品位生命真谛,捕捉采撷平凡当中的闪光点,融入哲理性的思考,写出了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正如先生所说"所谓散文手法,就是站在我的角度,去娓娓叙写的笔法."先生做到了,那种叙写手法,好像他就在对面,和颜悦色地讲给读者一样,果真娓娓动听.先生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散文的美就是个性的美,散文的魅力就是人格的魅力",因为先生的文字皆是用心感知的记录,而那颗感知的心又是那样细腻地对待大大小小的事物,因此,才会创作出打动读者的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先生的文集,是情感经历的记录,对事物的剖析,也是思想灵光的闪耀.视觉宽,笔法灵活,信马由缰地随意叙写,含有恬淡自然之美,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读者轻松享受读书的惬意时,领会到许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

    生活在鲁北平原的高先生,从小与伙伴一起玩迷藏,捉知了,摘酸果,享受着童年无忧无虑的乐趣,对人生万象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幼小的心里生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走出平原》一文,记录他的童年生活,我们由此对先生幼年的生活有了些了解.童年与大自然亲近接触的经历,以及日后对事物观察的仔细,都是他作品成功的元素之一.

    《特别的祭奠》里,年少的高迎春先生在舞厅邂逅那个女孩时,最初的心情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那是怎样清纯的时光啊,月上柳枝头的夜晚,相约,漫步在月光下,倾吐心声,是青春岁月里一份多么美好的期待.然而,期待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画上了句号.随着女孩的不幸遭遇,刚刚萌动的青春爱恋情绪随之转化为洗之不去的忧伤。亲身的经历,初遇的美丽,命运的突变莫测,经过了岁月的变迁,依然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淡淡伤感.

    在《空空的鸟笼》中,高迎春先生写到他的鸟笼和他养过的那几只鹦鹉.尽管他非常喜欢这些带给他无穷乐趣的鹦鹉,善良的他却知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因懂得而慈悲,鸟笼空了,迎春并没有为此失落.先生理解了那些挣脱束缚的鹦鹉,它们渴望自由,只有投入到广阔天际后才能展翅自由飞翔.

     境由心生.先生的文字不仅朴实细腻,更是诗意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高迎春先生心灵的窗户,透射出的目光是慈悲的,也是智慧的,于是,他看到了许多美丽景象.

    秋天,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有些伤感的季节,而在高迎春先生的眼里,《秋天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他看到的是"村村寨寨绿树红瓦间那袅袅的炊烟,便绵延成无数首收获的颂歌.五谷丰登谱成富饶成熟的音符,六畜兴旺构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是"青青的棉桃小嘴一咧,棉地里就落满了九月雪,顶一头染发的棒子也想笑,一抿嘴就露出了金灿灿的牙,沉甸甸的谷穗偷着美,齐刷刷地乐弯了腰,毛茸茸的豆荚鼓着嘴,憋不住摇响了一串银铃儿......",这是多么生动的比喻,多么可爱的文字,又是多么美的景色!这样的秋天,谁还会感觉到伤感呢?谁不想快快走进秋天这迷人的风景里呢?

    先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用文字记录,在文字的王国里陶醉,感受着文字带来的快乐.关于香椿树,他做了很细致的描述.读着读着,我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写到香椿树的百折不挠,描述香椿树摇曳多姿的绿意,也写了"春萱并茂"的深刻寓意.而这一段"单是一盘鸡蛋炒香椿,凭其黄绿互衬的色,鲜嫩可口的香,清香扑鼻的味,就令人常吃不厌,自古吃到今."的真实描写,不仅勾起我对香椿的回忆,也对我产生了诱惑.真想将这有滋有味的香椿夹到煎饼里吃上一顿哦,可惜这个季节已无处可觅那鲜嫩的香椿.

    朴实的文字蕴涵着诗意,又让每个读者都感觉到一种熟悉,倍感亲切.从他的文字里,会看见姥姥家温馨的院落,看见母亲勤劳的身影,看见故乡的山水树木.对于故乡的情愫,他写到:"因为在生命的粗瓷碗里,已盛满慈祥的母爱,父老乡亲的关爱,情同手足的友爱,在生命的荆条筐篮里,已盛满故乡的粮棉果蔬,红枣石榴,在生命的储藏罐里,盛放着春天被云彩缠住尾巴的风筝,柳条新绿时慷慨赠于给的柳哨,盛放着夏天钓杆紧绷住湾塘钓来的蹦跳的小鱼,夜晚抓在手心尚不甘就擒的金蝉,盛放着秋天豆田里凝神屏气蹑手蹑脚捉住的用叫声诱惑人的绿蝈蝈,盛放着冬天在雪地里用辣椒做红鼻子的大雪人"这样的描述分明就是诗啊,是对故乡何等眷恋的心情,才写出这样美的吟颂?

    他在《春天两篇》里写到的"茅穗",也就是他说的"提么提",是一种茅草的嫩芽,小孩子都喜欢去采集,为了吃它那种甜丝丝的嫩脆.我小时侯也曾吃过,至今记犹新.读了高迎春先生的文字,看到他写的那种情景如此熟悉,与我们小时侯的经历几乎没什么差别,我甚至疑惑高先生是不是一起采过茅穗的童年伙伴.他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地用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蕴含诗意的文字,打动每一个读者.可以说,高迎春先生的散文作品就是他心灵的烛光透射出的光彩.

    书为人言,言为心声.一部成功的散文作品,应是作者心的坦露,灵魂的透射,也因此会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在《个性风格与艺术真实》一文中,先生写到:"正因为散文是最能把自我暴露无疑的文体,所以这也是写好散文的难度所在,这就突显出散文作家只注重文字的质地不行,还得加强道德的修养",是啊,灵魂高洁的人,他的作品会透射出他灵魂中的圣洁和美好,让读者感到亲切,引起触动.高迎春先生怀揣着一颗谦和善良的心来写作,他的作品,留给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的,朴实中蕴涵哲理,诗意中阐明观点,轻描淡写中揭示深刻的含义.如同一幅写意画,没有刻意的重彩涂抹,没有精致线条的延伸,更没有人为臆造出的风景,就像一个手法娴熟的画家,拿起笔的同时,心灵的色彩已经自然从笔端倾泻而出了,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真实的自然风景画,画面简洁,风光却是旖旎的.

    一篇散文,倘若要具备诗歌气质,自然离不开意境.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的文章都是浸润了他的心灵之泉水的,每一篇都那么有生机,那样灵动,又是那样清澈.高迎春先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名著,还能够融入到古典文学创造出的意境中,也因此吸取了丰富的文学营养,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读北宋诗人林逋的故事,向往那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因此渴望去杭州西湖,希望能够有机会拜访西湖孤山上的放鹤亭.倘若有一天,他真的去了西湖,那他的身影一定会出现在放鹤亭,他的浅吟低唱也定会回荡在放鹤亭里。他读的书很多,读到《龙城录》,那言语清丽、举止优雅的女子原是一株生长多年的梅树所幻化,绿衣男孩竟是一只可爱的翠鸟.又读《南皋笔记》,梅花变成冰清玉洁的女子与书生对吟,妙句连连,让人心生羡慕.他记下了这些美丽的故事,沉浸在这些故事的美妙意境里,也写下了自己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先生叙写的内容广,知识性强.尽管我名字当中有个梅字,对于号称四君子之一的梅,更多的了解竟是来自先生的文章.原来,梅花属于长寿树种。《梅谱后序》中称:梅以韵胜,梅以格高.古人就已经对梅花很推崇赞赏了,今人,尤其是文人墨客,对梅花也是情有独钟的,常常结伴,踏雪寻梅,欣赏梅花凌寒傲放的清雅妩媚之姿.从梅花身上,我们可以学它不畏严寒,忍耐冷清孤寂,经受风霜雪雨考验,依旧能含笑怒放的雍容大度.身处逆境而保留内心的纯美,以美丽的姿态笑对人生,这也许是先生要告诉我的道理吧?

    高迎春先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站在槐树下,他会想起白居易的那首《庭槐》:"何次郡庭下,一株独华滋.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会因此而感慨思考.一个心存美好的人,他的眼里心里都是风景.从槐树,香椿树,枣树,桑树,一树霜雪的寒梅,到那些花花草草,什么萱草花,葵花,车前草,茅草花...再到南国的绿芭蕉,在高先生眼里,它们都是有灵性的,他不单欣赏它们,也懂得它们,他用文字留住了它们的身影,成为笔下的风景,在他的文字里永生.

    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思索.先生的作品取材于生活,又升华到一个高度.从他的观察,他的体会,他的情感以及他的思考这些熟悉处着手,以亲身经历下笔,书写出他的生活感受、人生体验和生命探索.一个真我写就的文字,如同原野上那些质朴的树木,沐浴着阳光,也经受了风霜的洗礼,依旧挺拔耸立,将枝繁叶茂的一片生机展露给读者,使读者在他文字所生成的绿荫下享受一种惬意.

    高迎春先生的文字是多面的,题材广泛.大大小小的事物总能成为他笔下动人的文字.一副担架,一颗闪闪的红星,一把染有烈士鲜血的军号,再到一枚小小的贝壳,以及秋天的菊,院内的百年枣树,都成为他笔下可写之物,他赋予了它们情感,也赋予了它们生命.欣赏这些文字的清新自然,愉悦流畅,就好比随他一起划着一叶小船,他指给你去看那些你忽略的风景,那两岸的风景,原来如此动人.你会惊讶于他的发现,如此细微,又是如此动人,心里会感激因了他的牵引,可以让我们有那么多的风景可观赏,有那么多的惊喜和愉快产生.

    虽然高迎春先生身兼本地作协副主席和秘书长,工作单位却是工商局,写作,对他来说仅仅是业余爱好.由此可知,写文字的时间并非很宽余,身兼数职,工作繁忙的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文学创作。我惊讶于先生的创作之丰盛,这必定要牺牲许多休息时间才能完成.现实生活中,各种繁杂事物会将时间占据的支离破碎,很难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他是怎样完成这些优秀作品的呢?

    他是在上班路上,看到路边的树木,聆听到它们的低语吗?是在去乡镇检查时,对沿途的田野农舍和庄稼多了些留意吗?还是在节假日,带着家人特意去看那些平时没有时间去观赏的风景,并记录了下来?这些,都不得而知了.但我相信,先生作品的完成,一定经过了许多不眠之夜的思考和奋笔疾书的过程.

    对于喜欢文字的人来说,文字是平淡生活中的希望,是苍凉人生里一道温暖的阳光.先生喜欢文字,采撷收藏了一份阳光,又加了自己的热情来传递给读者.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坎坷磨难,每一次经历,都是锤炼人的意志的方式.在先生的文字中,不曾有唉声叹气,也没有对事物的偏见,更没有对人生的任何抱怨情绪,他总是行云流水般书写着生命的点滴,歌颂一切的美好.是先生的际遇一帆风顺到没有任何烦恼吗?还是命运格外垂青于他?或者说,是他顺心如意的安稳生活成全了他那种淡定诗意的文字?我想,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源自深厚的积累.我更相信,先生的文字只所以如此静美,当是因为他豁达平静的心,对万物皆有欣赏爱悦,又用满腔的热情去叙写,才会产生如此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寒意阵阵的深秋,几天的空暇里,我读完了高迎春先生的这本散文集.久久地,我的思绪流连在他的文字里,似乎与身边的世界远了,忘记了烦恼和忧伤,心情被他的文字所营造出的意境美丽着,又被这未曾谋面的文友给予的一份友情所感动.合上书,抬头看见窗台瓷瓶中那束雏菊正被一抹斜阳的余辉沐浴.

    高迎春先生的文字带给我的感觉,就如同这缕阳光,带着秋天淡淡的清香,留在了我的心里.而连同文集一起寄来的那包瓜蒌种子,已被我小心地收藏好了.

    来年,将那些带着友情的种子撒到春天的土地上,明媚的阳光下,它一定会长出许许多多的希望,结出美丽的硕果吧?

    愿高迎春先生的文字如这初秋的阳光,温暖更多的读者,也被更多的人珍藏在心里.



    (201011月初 完成于北京马连道公寓  )



[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0-11-9 21:0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1-9 13:33 | 只看该作者
又一篇坛内佳话:好文遇好评!大大欣赏!
不知高先生文集,不知可有缘读到?
3#
发表于 2010-11-9 1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0-11-9 13:33 发表
又一篇坛内佳话:好文遇好评!大大欣赏!
不知高先生文集,不知可有缘读到?
确实如此,好文、好评。欣赏、学习过,问候两位。
4#
发表于 2010-11-9 13:56 | 只看该作者
热心人,赞!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0-11-9 13:33 发表
又一篇坛内佳话:好文遇好评!大大欣赏!
不知高先生文集,不知可有缘读到?


谢杨军点评。你想读高先生的散文集的话可与先生联系,或者我再邮寄给你。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11-9 13:49 发表
确实如此,好文、好评。欣赏、学习过,问候两位。


很高兴看见荷风,好久不见。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0-11-9 13:56 发表
热心人,赞!


谢谢运涛涛点评。问好。
8#
发表于 2010-11-9 14:4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先生的文字是多面的,题材广泛.大大小小的事物总能成为他笔下动人的文字.一副担架,一颗闪闪的红星,一把染有烈士鲜血的军号,再到一枚小小的贝壳,以及秋天的菊,院内的百年枣树,都成为他笔下可写之物,他赋予了它们情感,也赋予了它们生命.欣赏这些文字的清新自然,愉悦流畅,就好比随他一起划着一叶小船,他指给你去看那些你忽略的风景,那两岸的风景,原来如此动人.你会惊讶于他的发现,如此细微,又是如此动人,心里会感激因了他的牵引,可以让我们有那么多的风景可观赏,有那么多的惊喜和愉快产生.

   说出了我心中的感受与见解。我也收到先生惠寄的书籍,但迟迟不敢下笔,加之工作忙碌,没有将一些感受及时写出来……
     学习拜读,更加加深了影响。
9#
发表于 2010-11-9 16:18 | 只看该作者
愿高迎春先生的文字如这初秋的阳光,温暖更多的读者,也被更多的人珍藏在心里.
读评论,心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真的.真想早点读到高先生的佳作大文.
10#
发表于 2010-11-9 16:2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文集,是情感经历的记录,对事物的剖析,也是思想灵光的闪耀.视觉宽,笔法灵活,信马由缰地随意叙写,含有恬淡自然之美,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读先生文字亦有同感。
11#
发表于 2010-11-9 17: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0-11-9 13:33 发表
又一篇坛内佳话:好文遇好评!大大欣赏!
不知高先生文集,不知可有缘读到?
我有你的地址,会给你邮寄的。
12#
发表于 2010-11-9 20: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11-9 17:15 发表
我有你的地址,会给你邮寄的。


这不行,那书也不是地里收的,呵呵。
后悔死我了,让周老师抢了先,不过还是得感谢高老师,邮过种子来,明儿个有时间来我这里,我请你吃猪手,喝老白干,我特喜欢,老婆不让,说我血压高,哈哈。
13#
发表于 2010-11-9 20:11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作者的翔实读后评论,对高老师的文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好文好评一起欣赏!问好两位!
14#
发表于 2010-11-9 20:48 | 只看该作者
善良他的却知道。这句话是个病句。
好像你们都有了高老师的书,独我没有?
这个不公平,我也得讨要一本,不然不足以表示我的尊重。
梅的这篇字,无论从哪里看,我都喜欢。
更多的是对高老师的为人,从来论坛的第一天起,我就喜欢!
15#
发表于 2010-11-9 21:08 | 只看该作者
自从上了论坛后,高老师的文章我是篇篇必读,给人启迪,使人大受益!
文友此文对高老师其文其人解读的深刻,耐读而深受感触!
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2:39 , Processed in 0.0791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