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8:38 编辑
跟孔子学什么之十七——修身篇
修身是一等一的事
孔子之所以能被后世各代倍加推崇,是因为他的学说可以作为人类的行为准则,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在他那里总能找到衡量自己为政、为人、做人、做事的标尺。也正因为如此,凡是革命者要砸烂旧世界就要先批孔,把他说的一无是处,因为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他们最大的思想阻碍,而一旦成了统治阶级立马拿来为自己服务,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无不如此。而孔子学说中有一项,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无论是事业成功、名利成就者还是生活在底层为生存而忙碌者,都可以拿来一用,这就是孔子关于修身的学说和思想,其实这也是孔子最伟大,对人类最大贡献之一,也是最实用对我们最有益处的学说,一直以来儒家都把它当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加以奉行,所以研究儒家、研究孔子、向孔子学习,必须抓住这个最为关键的地方。
孔子关于修身的学说,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内,自省、自强、自制,其二是向外,忠恕、爱人、超越。这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先说向内的方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都是自省,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曾仕强先生所说“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能常自省的人必然是高尚的人,能常总结的人必然能不断提升自我,其工作、生活、生存就比别人更有意义,更加充实。在反省中发现缺点就加以改正,发现优点就加以弘扬,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善于反省,善于向别人学习,所以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
自强,我们以前曾经解读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不知而不愠”等等,这都是自强的表现,一个人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有真本事、真学问、真才能,有独立的价值观、判断力才能受人尊敬,而这种价值观、判断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由此才能不愧自己这一生。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说明孔子经历过许多,也实践过很多,他年纪轻轻就学富五车远近知名,其学说和思想在当时就影响到的统治阶级,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孔子生儿子,鲁国国君专门给他送了一条大鲤鱼,这说明从内在来说他做得很好,准备得很充分,人其实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做好,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前提是自信、自重、自强。
自制,尤其是现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自制至为关键,倘若又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何其珍贵也,倘若真能管束住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身体,那绝不是一般的人,也就到了禅家的境界,仅从孔子“克己复礼”这四个字来看,其思想和行为也就接近于圣人了,这也是孔子之所以崇高之处。
对外的忠恕、爱人就更加不难理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孔子教育我们后人为人做事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以自己的自我需求来看看别人的需求,以恕己之心恕人,多多担当,多多忍让,包容我们身边的一切人、事、物,真正地尊重人、爱护人,踏实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珍惜善待每一件物品(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俭” ),由此那他必然受人喜爱、受人尊敬,被人爱戴。
超越什么呢?超越名利得失,超越地位权势,超越自私小我,因为超越所以淡泊名利,无私无我,因为超越所以圆融、圆满,因为超越所以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之所以乐颠颠地接受别人称他为“丧家犬”,实际上就说明他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我们这些俗人看法和想法,特别是他晚年的“耳顺”,已经到达了外事、外人、外物不能左右他心境的程度。作为我们后人更要学习孔子的这种超越精神,从而使自己达到“贫而无怨,富而无骄”、“不怨天,不尤人”,达到“忧道不忧贫”,达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达到“君子坦荡荡”,达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等等境界,如此也就差不多达到了《心经》所说的智慧彼岸了,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让我们共勉、一起超越。
注:跟孔子学什么系列文章,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除特别注明的外,均来源于《论语》,特此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