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43|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说创作有待深化的三个领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5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创作有待深化的三个领域

武俊岭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史诗作品、伟大作品相比,距离还是相当大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小说反映生活的深度不够。对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与现实,缺少深入的描绘。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小说充满了失望。小说家,也越来越不能让人心生敬意了。

  出现这种窘况的原因,自然是十分复杂的。如果全面剖析的话,将是很繁难的。那么舍繁就简,从小说创作有待深化的三个领域这一角度进行论述,或者还可以谈得较为明白一些。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了避免亡国灭种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勇敢等等可敬的精神,让后世深深敬仰。古老民族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应该永远珍惜的民族记忆,任何人都有书写的权力。

  对这段历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刘流的《烈火金刚》、李晓明的《平原枪声》等一大批小说。这些小说,或者不无夸张地描写八路军游击队的战斗故事,或者对历史并不能正确反映,或者在人性方面不能深入。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随着影视界人士的参与,抗战历史慢慢真实地浮现出来。自电影《台儿庄大战》之后,又涌现出《喋血孤城》等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影片。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一共组织了22次大的战役,有效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对此,我们的小说反映得远远不够。前几年虽然出现了周而复的《长城万里图》,场面虽然宏大,人物虽然众多,但给读者的感染力并不强。周而复的这部小说,与德国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苏联卫国战争后出现的《卓娅和舒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一大批战争小说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层次较低。

  孙犁在他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写到:“我之所写,只是战争中一些人物的小事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成为将来巨匠笔下的一鳞半瓜,我就十分高兴了。”孙犁说这话,应该不仅仅是谦虚;他心里是有数的。

  如果想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只有师法西方小说大家,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真正的现实主义地去写。不受意识形态的左右,不受党派之私的干扰;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给予精美的表达。这样,才有可能写出能与西方同类小说媲美的作品来。

  小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想想,这话的概括性还不低。远的不说,只说近60年吧,就出现了两次大的灾难。一是1960年左右的那三年,二是臭名昭著的十年“文革”。三年时期,先后饿死病死三千多万人。文革时期,武斗时也死去不少。三年时期,百姓忍受饥饿的痛苦无告,上下欺瞒、假大空的荒唐……种种情景,场面性强。文革时期,万众心智迷乱,疯狂崇拜;其心理更待挖掘。

  反映这两个时期的小说,自然也有一些。刘庆邦的《平原的歌谣》,就是写三年困难的。但他不从苦难的角度入手,却写什么“自强”精神。他这样写,显然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的东西。苦难与战争一样,是最能见出人性的灾难;我们的作家却不愿意涉及,这说明其精神的不够强大。

  希望有志之士,能够重视这两段历史。认真地研究一下,好好地反映一番。

  自古以来,权力可以滋生欲望;没有制约的权力,更像是添了翅膀的老虎。五代时的那个朱温皇帝,占有女色的疯狂让人发指。他住到一个大臣家,先奸污其儿媳,后占有其女儿,最后连其夫人也不放过。大臣对此奇耻大辱,居然能够忍受下去。多亏了有本事的夫人,说看我的本事,我把皇帝侍候好了,他自然就走了。朱皇帝不仅奸污大臣家眷,而且还对自己的儿媳下手:拘留于宫中,玩弄了一个多月。乐极生悲,朱皇帝因此惹下杀身之祸。

  明代正德年间,太监刘瑾得势时,手下有一个吏部尚书,名张彩。他赴一个官员的家宴,饮得大醉后,见其妾十分艳丽,便强行夺去,肆意奸淫。

  时光流逝到当代,看看我们的公仆们吧:出事前人五人六台上坐着,说尽好话空话;出事后,让公众知道了他们丑恶嘴脸——十有八九都玩女人。他们不只玩成年的,还玩幼小的;不只玩无名的,还玩明星。至于方式,或包养,或嫖宿,或情人,或伙伴。显然,一个流氓群体已经形成。这个群体,占全体官员的多少,还真不好说。说多了,肯定会有人出来反对。说少了,就太看得起这些官员了。那就不说吧。

  自王跃文的《国画》出,官场小说“兴盛”起来了。在网上浏览了一些,感觉内容也算可以。但从小说的主要功能感染力上来要求,佳作极少;大作更是没有。此类小说中的想象,还不如现实来得浓烈。前几年,山东省官员段义和,把一个自18岁始就与自己相好的美丽女人炸得血肉横飞,在济南大街上上演了一幕残酷的活剧;生动,逼真,震撼。

  要想反映好这三个领域,必须拿出非凡的艺术勇气来。要学学托尔斯泰的不能沉默,要学学索尔仁尼琴的地下写作;不怕难出名或不出名,不怕难发表或不发表,不怕难出版或不出版。这样的话,写出来的佳作,即便一时发表出版不了,也是不用多虑的。因为,时间是最公正的判官,如果真的是伟大作品的话,早晚会得到承认的。

  有志而有才者,快快努力吧!2000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10-11-17 08:4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1-15 16:2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学习了!好文!写三年困难和十年文革不是那么好写,所以也没几个人写。
3#
发表于 2010-11-15 18:13 | 只看该作者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了避免亡国灭种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勇敢等等可敬的精神,让后世深深敬仰。古老民族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应该永远珍惜的民族记忆,任何人都有书写的权力。”
  很赞同这段话。前天看了《当代人》中关于中日历史的文章,对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描述真使人震动。好多历史事件并不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个样子。如果按照历史的真实来写小说,那一定是很有意义并会流传千古的。
4#
发表于 2010-11-15 18:15 | 只看该作者
武版是写小说的人,要有胆识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11-15 18:13 发表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了避免亡国灭种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勇敢等等可敬的精神,让后世深深敬仰。古老民族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应该永远珍惜的民族记 ...

问好李兄!
《当代人》是一个刊物吗
6#
发表于 2010-11-15 22:0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在江天有个文友发了一篇关于曹禺在抗战前后的创作悬殊很大的文章,当时的观点是一些作家受政治体制的影响,他们不敢直面当局者的阴暗面,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的佳作问世了。文学受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大,如今的小说大家很少了,敢于正义之言的也寥寥无几。可能受社会浮躁的气候影响的。
7#
发表于 2010-11-15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太阳神 的帖子

赞同太阳神友的观点,准确到位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11-15 11:16 发表
武贤弟的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好。非常赞同。我对中国当代小说的看法也是如此。
当代作家没有独立的个性。他们依然或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上、或站在全盘西化立场上,作品中要么洋溢的是主流意识形态,要么洋溢的是西方 ...

谢谢太阳神的赞同!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文 于 2010-11-15 16:26 发表
拜读了,学习了!好文!写三年困难和十年文革不是那么好写,所以也没几个人写。

精神不强大,作家被关在笼子里,成了病鸟了。呵呵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11-15 18:13 发表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了避免亡国灭种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勇敢等等可敬的精神,让后世深深敬仰。古老民族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应该永远珍惜的民族记 ...

谢谢李兄,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8: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11-15 18:15 发表
武版是写小说的人,要有胆识啊!

是的,写此文,也有自砺的意思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0-11-15 22:06 发表
记得在江天有个文友发了一篇关于曹禺在抗战前后的创作悬殊很大的文章,当时的观点是一些作家受政治体制的影响,他们不敢直面当局者的阴暗面,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的佳作问世了。文学受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大,如今的 ...

呵呵,谁写的曹禺啊?托体制与传统所赐,作家精神弱化了。
13#
发表于 2010-11-16 15:2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写的原因,是没有人读啊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10-11-16 15:25 发表
没有人写的原因,是没有人读啊

这不是主要原因,体制的挤压,使得作家变成精神的侏儒。
15#
发表于 2010-11-17 10:02 | 只看该作者
下跪的舌头,下跪的思想,下跪的耳朵。小说创作往往只能是应声虫。
不过小说作为文学“老大”,“整体性的风光”,还是让其他文体艳羡的。

之于小说,我是外行。但武先生的文章还是无须多评的,仅从资料的占有和合理使用上,便可见对小说的研习功力。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8:31 , Processed in 0.0542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