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0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马蹄哒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栎树晴空
                          
  这是今冬的第七场雪,也是最大的一场雪。
  
  一股强劲的寒潮袭来,三、四级的西北风裹挟着大雪,铺天盖地地涌向瑟缩的村庄、寂寞的连山和无边的旷野。早晨出门观望,平地雪深20多厘米,绝对是一场大雪。
远望连绵的山冈,一片洁白,近看街旁的垂榆,枝条披满银装,低低下垂。很多人在忙着除雪,运雪的车辆鸣着刺耳的笛声,往返穿梭……   
   
    我驻足良久,心中惘然若失。小时候,运雪都用马车和爬犁,孩子们一边除雪,一边玩爬犁,打雪仗。现在,除雪工具逐渐现代化了,可是声音嘈杂刺耳,那些滑冰弄雪的孩子们呢?那如同美妙音乐般的哒哒的马蹄声呢?它们随着时光的游走也悄然而逝了吗?
  

       小时候我就无比喜爱冰雪。去大河滑冰是我们儿时最美的游戏。
  
  家乡有一条河叫拉津河,河水丰盈时2米多深,河宽一般10米左右,秋季水位下降也有半米深,难得的是这条河四季不干涸,它一直向南蜿蜒流淌,流过30多华里后,就汇入东辽河源头流来的水,成为东辽河的一大支流。
  
  冬季雪少的时候,河面上的冰晶莹剔透,三五成群的小伙伴扛着冰车、脚划子(木板下固定两根铁丝)、单腿驴(底下一块钢板,上面钉几块横板、挡板,双脚蹲在上面滑行,要用长冰钎划才行,速度奇快)等划冰工具,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冰钎,兴高采烈地在冰面上划起来,有时还互相围堵、撞击,炫耀速度和滑行的技巧,遇到冰裂缝、冒水,鞋常常湿透,但没有一个人喊冷。如果玩得太疯了,天黑透了,伙伴们就在冰上燃起一堆堆的篝火,烤完火接着玩,直到篝火的光渐渐地微弱下去,伙伴们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
  
  回眸遥望,火星在北风中闪烁,雪野泛着银白的光,孩子们的笑声成串地飘荡在北方的冬夜里。
  
  几场大雪过后,滑冰不太适合了。于是我们就到后山的山阴道上放爬犁,这条山阴路少说也有1000米长,山路起伏,坡度正适宜放爬犁。
  
  组织放爬犁是孩子头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玩放爬犁游戏的有十几个孩子,带的工具呢,有几个人坐的大爬犁,也有一个人坐的小爬犁。头领要安排放爬犁的顺序,以免撞架。再有,放下去快,把爬犁拉上山很累,这些,小头领都组织得很出色,我们都听他的。放爬犁真刺激,越到下面速度越快,只要把握好方向就不会滚到沟里或者翻扣过来。开始放了,几个小伙伴帮我们启动,他们助跑几步,“一、二”一松手,爬犁就像箭一样向山脚下射去,这时耳边回荡着呼呼风声,松树林、栎树林飞一样倒退着,真像坐飞机一样啊。
  
  常常,我们裤脚里都是雪,回家时,裤脚都结了冰,那时连袜子都很少有,小脚脖子冻得通红,可是我们都没觉得怎么样,就是觉得很累了,端起饭碗,吃几口酸菜炖土豆,真香甜。刚吃完,爬上炕就睡着了,梦里,自己还在山坡上飞翔......
  
  三九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气温降到了零下30度以下,这时父母不让我们出去疯了。清晨起来,趴在被窝里的时候,我喜欢听马蹄踏雪发出的哒哒声。尤其是送公粮的时候,各村的马车都早早地排号,我家离粮库很近,马蹄的声音总是萦绕在耳鼓。辕马的蹄声浑厚有利,近似和声,像铁碗有节奏的叩击在石板上,拉外套的骡子的蹄声清闲而急促,它们的蹄声与身上的串铃声融在一起,在冬季的早晨传得很远,间或有车老板的吆喝声“驾”,接着是一声清脆的鞭响,你当然能听出来,这是空鞭,车老板一般不舍得打马的。这只是一种善意的催促,或者是一种悠闲的心情,也许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甩鞭子的技巧,还可能是炫耀心中的小小得意“看,新的皮鞭梢,够响吧。”,那时候的车老板,相当于现在的汽车司机啊!最动听的马蹄声总是粮库、林场、供销社的,人家是国营单位,有钱养好马车。人家的马,那真叫高头大马,马鬃长而齐,身上的毛油光锃亮,马蹄有大海碗大,别个村的马跟这马比那就是大人跟3岁的孩子了。这些单位的马车也好,车轱辘簇新,是最好的胶皮胎。车底下都挂着铁钟,那马一跑起来都昂着头,马蹄像要把雪地刨出洞来,哒哒的蹄音配着叮咚的钟鸣,那真叫帅啊!
 

      不知道从哪天起,粮库没有用马车送粮食的了,农民一般都用上了农用车,哒哒的马蹄声似乎成了绝唱。山上没有了放爬犁的孩子,冰上没有抽陀螺、划冰车的儿童了有的冬天竟然看不到大雪,山阴道上没有多少积雪,河岸的柳树林几乎被砍伐一光,河水也没有以前丰盈了,河里的冰也不是连续延伸的了,隔一段就露出河沙。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可以在冰上滑出十几里远,如果你愿意,可以滑出几十里,现在,这一切已经成为梦幻般的记忆
   
     

     社会进步了,慢慢城市化了,机械化了,信息化了,这让人欣喜!
  
   

     可是那冰,那雪,那哒哒的马蹄声为什么挥之不去呢?那雄浑的北国风光呢?
   
  
     还有,那清纯,那感染一切的笑声,你也随着哒哒的马蹄声流走了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栎树晴空 于 2010-12-8 19:2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2-3 21:00 | 只看该作者
可是那山峦,那笑声,那哒哒的马蹄声为什么总挥之不去呢?
     
做沙发欣赏佳作
3#
发表于 2010-12-3 22:39 | 只看该作者
放爬犁真刺激,越到下面速度越快,只要把握好方向就不会滚到沟里或者翻扣过来。开始放了,几个小伙伴帮我们启动,他们助跑几步,“一、二”一松手,爬犁就像箭一样向山脚下射去,这时耳边回荡着呼呼风声,松树林、栎树林飞一样倒退着,真像坐飞机一样啊。

叙述生动质朴,文风清新自然,带着我们一起回望了那段令人怀想的童年,聆听了阵阵悦耳的马蹄声,问好。

三、四级的西北风裹挟着大雪(,)铺天盖地的(地)涌向瑟缩的村庄、
兴高采烈的(地)在冰面上划起来,
孩子们的笑声成串的(地)飘荡在北方的冬夜里。
天气一天冷比一天(是否有点别扭?)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希望您多多指教!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zfx875206 的帖子

谢谢你看得那么仔细,并且提出那么多好的建议。因为是今天急就之文,没好好修改,以后我会精心些。关于的、地、得,现在不怎么强调,因为淡化了语法作用,定语、状语、补语什么的不太讲了。不过,补语的“得”还是强调的。“的”和“地”基本通用。“一天冷比一天”是受鲁迅的《孔乙己》一文的影响“天气一天凉比一天“,想使句子有些错综,你说的对,也许别扭。关于“三、四级的西北风裹挟着大雪(,)”一句,你提的更好,这是个复句,后面应该用标点符号。
   真的感谢你,我遵照你的意见,修改。

[ 本帖最后由 栎树晴空 于 2010-12-3 23:19 编辑 ]
6#
发表于 2010-12-3 23:14 | 只看该作者
爬犁真刺激,越到下面速度越快,只要把握好方向就不会滚到沟里或者翻扣过来。开始放了,几个小伙伴帮我们启动,他们助跑几步,“一、二”一松手,爬犁就像箭一样向山脚下射去,这时耳边回荡着呼呼风声,松树林、栎树林飞一样倒退着,真像坐飞机一样啊。

童年的乐趣贯穿文中,确如匣子所说,清新自然。学习,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3: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评手!我知道自己的文字视野不是很宽,但是我追求的是真实、快乐以及对永恒的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如果说别人的大作是牡丹,是山茶,是杜鹃,是姹紫嫣红的蓓蕾,那我的文字就算三叶草抑或野雏菊吧。我甘愿陪衬,只让一丝绿意时隐时现!
     谢谢论坛的举措,让评手对我这后来者的拙劣文字发表宏论,使我感到温暖,减少了我的寂寞!
8#
发表于 2010-12-4 00:17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这么叫我,只是一个虚晃的头衔,直接叫我玉琴就行了,你的文字很有功底的,好好努力,争取拿一个精华。希望常和大家交流,多看看别人的帖子,也多回人家的帖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文字看法。
9#
发表于 2010-12-4 06:34 | 只看该作者
抓住了你要表达的意境,在语言的修饰和方式的切入需要琢磨,相信你会写出更好的文章!
10#
发表于 2010-12-4 08:4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你朋友。多交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曹国魂 的帖子

谢谢!我继续努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百味人生 的帖子

谢谢你朋友!我会多向你们学习!
13#
发表于 2010-1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的""地"是比较好区分的,只是我们时常会忽略而已.
你的文章写得很美,我喜欢这种风格.不过,我们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能和你一起努力!
14#
发表于 2010-12-4 16:03 | 只看该作者
纯美的回忆犹如一曲动听的歌谣.在这样的歌谣里,我感受到生活无比美好!太棒了,朋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枝影横斜 的帖子

谢谢!我会努力学习,希望能更加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19:27 , Processed in 0.05491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