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命的本质里感受真味
——读薄暮散文《走过落叶》
近读薄暮散文《走过落叶》,收获颇丰。
这文字适宜慢读。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心思沉不下来,无法进入。放缓速度,把心贴近,再贴近,感受那份意境,那种活色生香的画面,那源自心灵的感悟与思想,这时候,你便会得到一份惊喜,一份源自生命本质的真味。
一、个体发现与语言表达完美结合
“走在林中,凝望缓缓下坠的每一片落叶,亲近它们,于细节处感受着自然界的丰富内涵,发现落叶是有语言的,它的思想和大地有着某种默契,散发出温存而浪漫的气息。”
面对这个开头,我的目光久久无法离开。“缓缓下坠的每一片落叶”,犹如影视画面一般,是极富动感的表达。你能够清晰地在意识里看到那落叶缓缓下坠的情景。那些落叶,以其独特的语言,倾诉着细腻的情感,拨动了你的心弦。所以,你会为作者的发现“落叶是有语言的”而由衷会心。一点不错,正是这样。落叶本身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形成一种密切的契合,给予人深切的共鸣,于是,落叶,作者,读者,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一种和谐的景观,一起完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诉求,让你从心底感喟于作者精妙的发现与捕捉。
接下来,作者浓墨重彩,紧紧围绕“心情”做文章:
“心情随之回归恬淡,似冬日的一束细细暖暖的阳光,绵绵密密地铺陈于满目的斑斓色彩之上,一瞬间,冬的萧条冷寂荡然无存,内心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生命本质的香。”
由落叶延伸开来,生发遐想,于是“心情随之回归恬淡”,这是值得欣然的。注视内心,生命的丰盈与富足自然而然直抵本心,大自然生命本质的美好深深入心,于是,笔触所至,给予人的便是满满的惬意了。
另外,一个“香”字,带给人十分美妙的感触。我觉得这是纯粹女性化的用法。换做男性作者,或许会用另外一个词,比如“温馨”,比如“丰盈”,等等,但都不及这个“香”恰切,精准。你会觉得再不宜换另一个说法了,这样精确的表达,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类似的句段,还有不少。只要你用心品,看去平平常常的句子,便具有了不平常的意味。你再三咀嚼,鲜感不失,美感不失。这就是作者的功力了。是个体发现与语言表达完美结合的结果,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自觉意识和写作功底。
二、对生命内核的挖掘与深入生命意蕴的发现
立足生命意义的揭示,并不鲜见。而像本文这样由自然物到个体发现的领会与感知,亲切,凝练,深邃,则具有一定的启迪意味。
由人及物,自然地与叶子相关联,是作者圆熟笔法的具体体现。作者选取了两个镜头,其一,跑向山道、在水泥地面上轻松弹跳的几个年轻人;其二,中年女人玻璃瓶中培育着的各种绿色植物。前者让作者意识到韧性对于生命体的可贵与重要,后者则让她联想到植物之美丽,就是因为那一簇簇纠结于水中的根须与那些生机勃勃的叶子所体现的顽强的生命力。
对于生命体而言,以百倍的韧性,克服生存状态下的艰辛,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须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生命力的良好循环与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意义上,生命个体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性格特征,便奠定了生命力之不可动摇的基础。惟其如此,才有望谈及其他。
在更高的层面上,生命所固有的精神力度令人瞩目。像索取与奉献,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真正能够辨明、做好,难。需要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君不见,芸芸众生置身滚滚红尘,追名逐利,不可自拔,甚至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置公理和道义于不顾,到头来锒铛入狱,落得个身败名裂,让人不齿。明代名僧释镇澄在《五台天花歌》中写道:“异物有时尽,人欲自无涯。我愿君子心,如月绝疵瑕。”人生在世,无欲无求不可能,清心寡欲做不到,但是尽力提升自身修养,努力追求“心境如月”之境界,应该还是可行的。你看作者怎样体味:“每个生命都是一种轮回,如果想得更多的馈赠,必须无私地奉献……”诚哉斯言!
面对纷繁下坠的落叶,聆听着落叶的心声,作者陷入了深沉的遐思,心灵的天地悠远而旷达。
“比如落叶,它们是体现生命本质意义的精髓,穿越风霜雨剑,最终化作一缕香魂遁入泥土,这种‘拈花微笑’的最高境界无以言表,……”这是关于生命价值的体味与感悟。读着这份感悟,我们也“渐渐走出迷惘与凡庸,多了一份颖悟,一份超逸。”何谓生命价值?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概念?用心体会作者潜含于字里行间的意味吧,你会深切的感受到,那种超尘拔俗的气度和魅力,令人心襟摇荡,感慨万千。是的,诚如作者所言,“许多事物并不只是表面现象,而是一种人心的向往和回归。”这正是对生命内核的挖掘,是深入生命意蕴的发现。因此,作者“体验着生命带来的充实和快乐”,我们也情不自禁领略、体验着这份充实和快乐。
“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从懵懂青涩的岁月走向成熟,乃至死亡;从单一的感官享受进入到时光渲染后的深层美;从一种眩目的凸现到回归一种冷凝的沉静。”言简意赅,是十分精到的揭示,也是针对全文作的高屋建瓴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发现,在这种理念的观照之下,文本显示出深层次的美,从而完成了让人陶冶心灵、完善自身的主旨。另外,我要说,作者对大自然的美的发现与其内核揭示,体现了其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积累。这是年深月久练就的,决非一日之功。
轻盈流畅,笔触细腻,诗意隽永,境界高蹈。由此,我们便可以真切地领略《走过落叶》的魅力了。在作者深情的注视与渲染中,我们得到了一番心灵的沐浴与提升。感谢薄暮,问候薄暮,并藉此问候热切关注着薄暮及其文字的广大文友们。
《走过落叶》链接地址: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73058-1-3.html
(2010.12.14)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0-12-18 18: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