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52|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石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9 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石雕”
  
                                                      石  磙
  
  冬日里,稻场空寂了。与石磙为伴只有草垛。石磙像一头牛伏卧在稻场中,草垛像一位老汉坐在稻场旁。它们相依为命,静静地守望冬天,守护稻场。
  
  小麦登场,石磙才开始工作。正午,太阳辣辣的,稻场上铺晒的麦子被炙烤得嘶嘶地响,就像蚱蜢叫似的。老农知道,此时是碾打小麦的好时机。牛拖着磙,以人为圆心,以牛绳为半径,在蓬蓬松松麦场上行走画圆,一圈又一圈,一圆接一圆,慢慢向四周扩展,直至把整场碾完。人汗水淋淋,牛气喘吁吁,磙吱吱呀呀。
  
  碾打水稻,较碾打小麦轻松。碾打水稻多是天凉的早晨。朝晖染红了稻场。青青稻叶,黄黄的谷子,被霞光染映得闪闪发光。牛拖着磙,在场上不停地画着一个个圆圈,扬起阵阵稻谷清香。天不热,牛不累。青青的稻叶惹得牛直流口水。趁人不在意时,牛弯下脖子,衔起一把稻禾,边拉磙边嚼禾,磙子自然拉慢了。老农见此,极不顺眼,禁不住狠狠抽牛一鞭子。牛老实了,不再偷吃,磙自然快了。牛缓磙慢,牛疾磙快。牛与磙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始终相依为命。
  
  铁牛进村后,有的老农用铁牛拉磙,取代了牛。对此,牛自然高兴,磙也乐意。铁牛拉磙,如同壮马拖空车那般轻松。铁牛嗵嗵嗵地响,磙吱呀呀地跑。铁牛吐出浓浓烟雾,如同一根根黑绸,在稻场上空飘飘舞舞。铁牛的轮子,派上了用场,与石磙一起碾打小麦或稻谷。车轮碾两边,石磙碾中间,它们配合协调,工效又快又好。
  
  石磙还有它用。村民夜里开会,会场设在稻场,把石磙竖起当桌,搁放柴油灯,安全又方便。小伙子们比手臂力气,喜来到稻场,翻动石磙栽跟头。遇上身壮力大的小伙子,石磙被翻动得如同猴子翻跟头一样。有时候,放学孩子来到稻场上玩耍,把石磙当玩具,弯下腰,一起推着石磙骨碌碌地滚动,如同滚球一般。
  
  石磙原创者不知是那代祖先。石磙碾打谷麦,也不知碾了多少代、多少年。但石磙最辉煌、最受人宠爱之时,应是我国农村土地刚实现责任制那几年。一个生产队只有那么几个石磙,分田到户,几家合伙一个石磙,常常为农人带来不便。添置一个石磙,很不容易,因此,每到谷麦登场时,农户之间,相互借磙,如同借牛借马那样慎重。到了冬季,磙子闲了,怕人偷去,有的农人劳神费力将磙滚到自家门口。
  
  如今,石磙派上用场的时候不多,不再受人宠爱了,不少的石磙被淹没于稻场旁野树杂草丛之中。但它们像有恩于我们的祖辈一样,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石   磨
  
  “上是岩,下是岩,中间飘出雪花来”。此谜语的谜底是石磨。
  
  石磨有大小之分。大磨,要两个大人才能合抱过来。大磨是用驴或牛拉,大都是用于面粉加工厂。大磨上块有两根磨柄,用于系绳套杠驴、牛拉磨。驴、牛拉磨时,后面如果没有人催赶,它们会捣蛋,不好好拉磨。人精灵,将其双眼蒙住,不在后面催赶,驴或牛照样绕着磨座拉磨旋转。驴或牛拉磨,不需专人添磨。一般在磨眼中插入一根棍子,将麦子堆放在磨眼上,磨子转动,棍子微微晃动,将麦子均匀引入磨里。小磨,只箩筐口那么大,推拉此磨是用人力。磨的上块只有一木柄,柄上戳有洞孔,便于钩上磨手。推拉此磨,一般要两人,还要一人添磨。两人一齐握紧磨手,推推拉拉,旋旋转转,需用力均匀,配合和谐。
  
  小麦黄了,人们就想闻到面粑香。小麦脱粒后,人们迅速将其淘净晒干,寻找磨子磨粉。小时候,我随母亲一道磨过麦子。母亲推磨,我添磨。母亲一人顶两人用,双手紧握磨手,两脚八八地站着,一来一去,一转一旋,两扇磨咬着麦子,呼呼啦啦地呻叫,面粉如雪花纷纷,落到磨凳下的簸箕里。我站在磨旁,一把接一把地往磨眼灌麦粒。时儿灌多了,时儿灌少了,磨子不时地变换着调子。母亲边推拉磨子边提醒我,添磨要均匀。面粉在簸箕里堆起座座雪山,雪山连绵不断组成一道圆弧。母亲蜡黄的脸上,滴下了串串汗珠。
  
  腊月里,村里人忙着磨豆浆,打豆腐。我和母亲一道磨豆浆。为了不让母亲吃苦头,我主动握起了磨手,让母亲添磨。牛怕犁水田,人怕推水磨。此话不假,推水磨比推干磨更费力气。我凭一股热情、一股猛劲,把磨子推拉得如同车轮一样快速转动,豆浆如倾盆大雨向下落。可是,一桶豆刚刚磨完一半,我就感觉腰酸臂痛,推拉无力。磨子像要熄火的车轮,悠悠转动,豆浆像小雨时屋檐下的滴水,有一滴,无一滴,断断续续的。母亲见此,接过了我手上的磨手。
  
  磨子上下两块,围绕磨心,紧紧磨合,磨出的是汗水、是辛酸。经一段磨擦,磨齿渐渐变平了。村人把磨齿比成人的牙齿,牙齿不利,就要请石匠师傅錾磨。錾磨就是用钎子将磨面上沟痕戳得更明、更深。石匠师傅一钎一钎地精雕细戳,两扇磨錾完,得一天多工夫。錾好的磨,就像村人那皱皱巴巴脸庞。錾了又磨,磨了又錾。一盘磨子,一年至少要錾两次。磨子惭惭变薄、变老,它把一生奉献给麦子、豆粒。
  
  石磨与石磙、石碾一样,一生是周而复始地行走圆圈。它们命运相同,碾过的是艰辛的岁月,磨过的是辛酸的日子。
  
                                                        石    碾
  
  村头野树杂草中,一块硕大的碾盘,差不多半人高,团团圆圆,宽宽阔阔,像一块小稻场,上面站立着碾砣。碾砣如一只又厚又大的轮子。碾盘托着碾砣,远远望去,如同城里公园的一巨石雕。
  
  每次城里回来的年轻人,见此庞然大物,愣愣注视,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
  
  此是村头“石雕”,村里人叫它碾子。村里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吃的米,就是它碾出来的。听长辈说,碾盘、碾砣与石磙一样,出身于山里石头窠。它们原本是石头,经过石匠数月,甚至几年,一锤一钎地打磨,才出世露面。碾盘碾砣进村,当时没有运载工具,靠的是人力。拉扯它们需兴师动众。从山上拉扯它们进村,如果没有数百人的力量,没有祖辈的聪明才智,是进不了村的。
  
  碾米在室里进行,碾子居有房屋。按照“碾前不碾后,碾左不碾右”的村规,碾屋建在村前左边。矮矮的土筑屋,人踮起来,可以摸到桷瓦。八字型的门,如山洞一样,任人进进出出。窗口很小,一块砖可塞满。屋里阴暗,到正午时,一缕阳光才从窗口照进来。阳光像一根白带,在屋里飘飘闪闪。此时,可看清梁上的蜘蛛网、墙洞里的麻雀窝和地上的老鼠洞。
  
  碾米用牛力。小时候,我常随父亲赶碾。父亲把谷子倒在碾盘上,慢慢扒成圆弧形,然后架好牛。牛扛着碾米杠,绕着碾盘,慢腾腾地行走。碾砣围着碾柱吃力地转动,如同蜗牛爬动的速度。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断断续续,零零乱乱,给人一种苍凉、沉重的感觉。
  
  父亲在牛前双手握着月亮形的木器扒拨谷米,我在牛后挥鞭赶牛。父亲负责将谷米扒至碾砣的轨迹上,我的任务是不让牛偷懒或捣蛋。转了数不清的圈,碾了数不清的遍。牛累得喘着粗气,我转得晕头转向。父亲见此,喝住牛,从盘里抓起一把,捧在手上,走到窗下,撮嘴鼓腮,呼呼地吹气,糠末纷纷飘落,借着亮光一看,说:米还不熟,继续碾。接着,牛无奈地扛着杠,继续迈开艰难的步子,碾砣咬住碾柱转动,吱吱嘎嘎叫起来。如此,一盘米要碾几个小时。遇上夏日天阴或天黑时,碾屋内牛粪牛尿臭气薰人,蚊子狂飞乱舞。蚊子又大又凶,除叮人外,还叮牛。牛叮恼了,用蹄子打人出气。此时赶碾,我总少不了要吃牛几蹄子。
  
  村里40多户人家,共一盘碾子,碾子一年四季忙。最忙的时候,是腊月碾腊米。寒鸡刚刚打鸣,人们挑着谷,或端着箩筐,去碾屋抢碾、占碾。装有谷的箩筐,从屋里排到门外,长长一路。碾子昼夜不息地叫,还是有碾不完的谷。屋内吵吵嚷嚷,像喜鹊打破蛋似的。夜里,一道灯光,如一把利剑,从窗口射出,划破村庄寒夜的天空。那窗口又似高音喇叭,把嘈杂的声音传至家家户户,侵扰着人的睡梦。
  
  60年代中期,村里有了轧米机。从此,碾子闲置了。经过几十年风雨沧桑,如今,碾屋没了,剩下的只有碾盘与碾砣,与它们相伴的只有野树杂草。但村人忘不了它们。村里有位“土秀才”对它们称道曰:它们是一组古朴深重的石雕,镌刻着村庄的岁月沧桑;它们是一幅没有套色的版画,描绘着往日村人生存艰辛的故事,它们更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载着祖辈的智慧和血泪。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山野农夫 于 2010-12-29 15:4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2-29 16:04 | 只看该作者
读你的文字,我心中总涌满温馨。农村,有太多的记忆值得我们回顾。欣赏。
3#
发表于 2010-12-29 16:35 | 只看该作者
它们是一组古朴深重的石雕,镌刻着村庄的岁月沧桑;它们是一幅没有套色的版画,描绘着往日村人生存艰辛的故事,它们更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载着祖辈的智慧和血泪。

   的确,没有它们的呵护,就没有乡村的昨日……
4#
发表于 2010-12-29 16:4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自有一种从容、灵秀、厚重,难得一读的美文。学习,问好。节日快乐。
5#
发表于 2010-12-29 16:55 | 只看该作者
乡村三生石······
6#
发表于 2010-12-29 19:0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乡村器物我们是何等的熟悉,小的时候经常见到,尤其石磙,我们家现在还有 ,不过早没人用了,只是一种摆设。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冬胜 于 2010-12-29 16:04 发表
读你的文字,我心中总涌满温馨。农村,有太多的记忆值得我们回顾。欣赏。

谢谢你的阅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12-29 16:32 发表
我们是从石器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石器有着很多优良的品质。

谢谢太阳神鼓励!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12-29 16:35 发表
它们是一组古朴深重的石雕,镌刻着村庄的岁月沧桑;它们是一幅没有套色的版画,描绘着往日村人生存艰辛的故事,它们更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载着祖辈的智慧和血泪。

   的确,没有它们的呵护,就没有乡村的昨日…… ...

谢谢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xl的狼 于 2010-12-29 16:42 发表
文章自有一种从容、灵秀、厚重,难得一读的美文。学习,问好。节日快乐。

你过奖了!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12-29 16:55 发表
乡村三生石······

谢谢!:handshake
12#
发表于 2010-12-29 21:49 | 只看该作者
一组乡村石雕,一份深情地回望,场景描写鲜活,一份怀旧的情愫,读来悠远绵长,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9: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0-12-29 19:01 发表
这些乡村器物我们是何等的熟悉,小的时候经常见到,尤其石磙,我们家现在还有 ,不过早没人用了,只是一种摆设。

谢谢你的点评!
14#
发表于 2010-12-30 09:55 | 只看该作者
石头的风格,在光阴里诉说,默默的,守候希望!
欣赏!
15#
发表于 2010-12-30 10:16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物件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及不能抹去的风景。怀念曾经的日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6:23 , Processed in 0.04963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