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羊被盗的幕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4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羊被盗的幕后
  
  明天就要离开宾川农村了。和那些兴高采烈,极度兴奋的返城知青不同,我显得十分平静,甚至还有几分留恋。
  
  在农村三年中,我经历了艰辛的劳动,度过了艰苦的生活,享受了自由自在的知青乐趣,更热爱我目前担任的公社专案组工作。因此,家乡招工的时候,虽然生产队第一个就推荐了我,但我毅然把这个名额让给了同伴。直到下关二中点名来要,并且不占招工指标,我才决定离去。现在一切手续均已办妥,只等登车启程了。
  
  但我还不想走。有一个案件,需要刚刚从自所营返回的我,马上到深山之中的大尖峰生产队,作最后的调查落实。此行需要翻山越岭,往返数十公里,还要在山上度过一夜,搞不好会误了来接我们的专车。虽然我即将离职,完全可以丢下不管,但工作的责任心和这个案件的特殊性,使我决定在临走前了结此案,来一个完满的收官。
  
  那是几天以前,大尖峰生产队来公社报案,他们队上的6只山羊被盗了。6只山羊对一个极度穷困的生产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当时正值“一打三反”运动(即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期间,竟有人敢顶风作案,性质恶劣。因此,公社十分重视,认为这不仅是一般的盗窃案件,而是一起破坏革命,破坏生产的反革命现行活动。决定由专案组组长老杨亲自出马,与我一起调查处理这个案件。
  
  我们分析了案情,大尖峰生产队位于坝子东面的老东山中,从大尖峰出山,进入坝区,只有一条小路可走。盗窃者无车可乘,只能赶着羊,要经过好几个村子,必然会有人看到。只要充分发动群众,一定能找到此人。于是,我们马上向各大队专案组,发出了“协查通报”,要求他们立即发动群众,查找这6只山羊和盗羊者。久经阶级斗争考验的群众力量是巨大的,两天以后,罗官营大队来报,昨天,有一个人在路边卖羊。我们立即赶到罗官营,找到了几个买羊的本地农民。他们告诉我们,卖羊人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本地口音,稍瘦,脸色较黑,背一个黄色军用包,像是山里或山脚一带的人。那人似乎不太在乎钱,价值十多元的羊,他5、6元就卖了。更令人奇怪的是,他神色坦然,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毫无普通小偷的遮掩、心虚之情。
  
  我们通知大尖峰的人来验羊,看后立即确定,这正是他们丢失的。这样案情已经查清,关键问题是找到犯罪嫌疑人。我和老杨再次进行了研究,认为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盗羊者的基本特征及活动范围,只要沿山脚一带,以及大尖峰到罗官营的路线,逐村查访,就有可能找到盗羊者。
  
  我们顶着列日,在尘土飞扬,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上奔走。逢村必进,见人就问。搞得附近几个村子,几乎人人知道,我们是公社专案组,来抓偷羊的。苦苦搜寻了五、六天,除了有人说见到过一个年轻人赶着几只羊路过外,一无所获。这一天一早,来到自所营,连问了几个人,仍无任何进展。这时,我隐约感觉到有一个人老在我们周围转悠。几次想上来和我们搭话,但欲言又止。我上前叫他,他又慌忙走开。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村子时,他拦住了我们,说:“你们给(可)是公社专案组呢?”我们肯定地回答:“是的。”而他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却使我们目瞪口呆,半天合不拢嘴来。他平静地说:“大尖峰的羊是我偷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定睛一看,不是他是谁,和罗官营村民描述的一模一样,连那个黄色的军用挎包都还挂在身上。惭愧的是一心要抓盗羊者的我们,人明明就在我们身边,却看不出来,还要他自己自报家门!
  
  更令我们疑惑不解的是,我们根本没有抓住他,甚至连怀疑都没有疑到他头上,他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呢?
  
  “我是故意偷了羊,故意让你们来抓我的。”这句话无疑又是一颗重磅炸弹,炸得我们晕头转向。世上哪有这样的小偷,故意偷了东西让人抓,莫非是有神精病,还是活不耐烦。但看他精神非常正常,神态平静自然。既没有神精病,又不是那种要死要活的种。
  
  “你为什么要偷羊呢?”老杨急切地问。
  
  “大尖峰生产队欠我家一万多斤粮,四、五年了,要了好多回,他们就是不还。”
  
  “什么!生产队欠你家一万多斤粮,咋个(怎么)可能?”老杨叫了起来。
  
  老杨的话是有道理的。大尖峰是东风公社有名的穷队,全队几十口人,全年粮产量不过几万斤,要靠吃国家返销粮才能度日。就是在宾川最富裕的地方,也没有哪家人能拿出一万多斤余粮借人。这个小伙子一家人去哪里拿一万多斤粮食借给生产队。
  
  “如果生产队真欠你一万多斤粮,我不但不追究你偷羊的责任,还要帮你要回粮食。否则,不但偷羊要严惩,还要罪上加罪。”情急之下的老杨乱了方寸,说了句不符合其身份的话。
  
  那小伙子非常机灵,也许他早就等着这句话,打蛇随棍上,立即说:“你说话算数,不许反悔。”
  
  我赶快插上去说:“不要急,你把事情从头到尾慢慢说清楚。”
  
  于是他对我们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叫黄文华(化名),家原住老东山上,属于大尖峰生产队。在三年困难时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极其艰苦的生活。1962年,开始实行“三自一包”。他一家五口,劳动力较多,又能吃苦耐劳,便在山上开垦了大片荒地,生产了许多粮食,不仅解决了全家的温饱,还有大量余粮。谁知几年以后,“三自一包”受到批判,他家开出的荒地被队上收了回去,又回到吃“大锅饭”的状态。生产急剧下降,生产队连公余粮都交不出来。于是队上连骗带强迫,向他家借了一万多斤粮食上交。后来,连他家粮食也不够吃了。他们多次向生产队要回自己借出的粮食,这时生产队自己都要吃返销粮,哪有粮食还他。他家一气之下,搬到自所营居住。以后几年,年年回去要债,生产队无粮可还,置之不理。向大队反映,大队也无可奈何,只是一再敷衍。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铤而走险,偷了生产队的羊,贱价出售,以引起公社的注意,主动找他,帮他要回借出的粮食。因此才出现了偷羊、卖羊、主动找上门来的一系列事件。这时,我也才明白,为什么他卖羊时那么神态自若,为什么见我们来查找不但不躲,反而主动找我们,并坦然承认。至于刚见我们的若隐若现,欲言又止,那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事到临头,还有些犹豫矛盾罢了。
  
  说完,他还拿出一张皱巴巴,已经微微发黄的,有大尖峰生产队队长和会计亲笔签名的借据。
  
  见到借据,老杨傻眼了。他发现抓到偷羊者,事情不但没有了结,反而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如果事情是真的,自己刚才的那番表态,无疑使自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不但不能治黄文华的罪,还要去帮他讨债。
  
  但他仍不相信黄文华说的是真的,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能借得出一万多斤粮食。我也不相信,我所在的生产队,经济、自然条件在宾川属于中等偏上,比大尖峰强得多。我们知青集体户11个人,个个是强劳动力,除了街天,几乎天天出工,每天出三次工,晚上还要去守夜。年终分红,每人不过分到几十元。粮食由于工分多,分的比别人多些,但食量大,也只够勉强糊口。不要说借一万斤粮,连一百斤也借不出来。我更不相信,被批判得体无完肤的刘少奇“三自一包”会有这么大的魔力,使一个穷得“生钉子”的地方变得如此富裕。但黄的整个叙述似乎又合情合理,还有那张可能为真的借据。我疑惑了。
  
  我们和自所营的生产队长一起,来到黄文华家。告诉他们,这事我们还要进一步查实,让他等候处理。临走前,黄文华还不依不饶地说:“随你们咋个(怎么)去查,反正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要说话算话。”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和老杨回到公社。显然,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到大尖峰去,查实生产队是否欠黄家一万多斤粮食。由于老杨下午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不能前往,而我又有要彻底查清此案的强烈愿望,于是不顾第二天要走,也不顾山高路远,毅然前往。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带着一身臭汗,傍晚时分,我到达了大尖峰。一进村,我就被村里的破败景象惊住了。这原本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群山环抱,绿树环绕。可是眼前,一间间破旧的茅草房东倒西歪地散落其间。田里的庄稼耷拉着脸,萎靡不振。周围的林木被砍伐殆尽,像一个病如膏肓的瘌痢头。顾不得休息,我立即找到生产队队长和会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问了这件事。我原以为生产队会一口否认,愤怒地指责黄文华胡说八道。谁知他们却非常爽快地承认,确有其事。并拿出当年的账簿,上面时间、地点、经手人,粮食种类、数量记得清清楚楚。
  
  队长无奈地说:“他是来要过好几次,但现在队上这个情况,我们不是不想还,是实在还不出来呀!”
  
  会计说:“即使这样,也不能偷我们的羊啊。公社一定要为我们做主,把羊还给我们。”
  
  “当年他一家人怎么能生产那么多粮食?”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队长脸上出现了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喃喃地说了句:“当时,别家也有。”
  
  “什么?别家也有!”这下轮到我吃惊了。
  
  队长默默点了点头。
  
  晚饭,队里用几乎发霉的苞谷面和几片无油无盐的萝卜招待我。夜间,我在一间摇摇欲坠的破房里,盖着一床又短又窄,伸直了露脚,屈起来露背的被子,闻着令人作呕的臭味,忍受着臭虫、虱子的叮咬,熬过了难眠的一夜。亲身体验到了这里的贫穷。
  
  清晨,我站在老东山的山头上,看着宾川美丽富饶的大地,看看大尖峰破败的房屋,荒芜的土地,令人触目惊心的生态,想想当地农民贫困的生活,我的心头滴出了殷红的鲜血。我原本平静的心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到农村三年了,我们和当地农民一起,战天斗地,付出了艰辛劳动,流淌无尽的汗水,农村的面貌却没有丝毫改变。生活水平没有一点点的提高。
  
  可是黄文华家和大尖峰的农民却能在两、三年内,实现富足。“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竟成了农民摆脱贫困的灵丹妙药。而我们坚信不疑,为之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反修防修”,“走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却是贫穷与落后。多年来坚持的信仰被活生生的事实所颠覆,使我彷徨而无所适从。
  
  回到公社,向老杨如实汇报了情况,老杨的脸色变了。他万万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我收拾行装,向县城赶去。至于这事怎么处理,我实在拿不出办法。这个烫手的山芋,只能丢给老杨了。
  
  坐在来接我们的专车上,看着兴高采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同伴,我不禁想到,为什么许多知青身强力壮,勤奋劳动,竟不能养活自己?为什么知青的到来,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为什么知青要费尽心机,争先恐后地离开农村?
  
  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些年来,一直忙于搞阶级斗争。“清队”、“一打三反”、“深挖‘5.16’”,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经常停产开大会,晚上开到半夜更是家常便饭。许多人离开生产岗位,参加工作队、宣传队、专案组。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时间、精力。目前实行的大寨评工计分法,表面上每月评一次,实际上评上去,就评不下来,因为谁也不愿得罪人。结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有什么积极性。许多人出工不出力,“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产量如何上来?集体的大田是队里最肥最好的土地,自留地则是田边地角的贫瘠之地,但自留地的单产却是大田的几倍。如果大田都能像自留地那样精耕细作,何愁粮食不足,何愁生活不富。然而,“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大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凡事先讲政治,大批“唯生产力论”,连正常的农产品交易、经济往来,都被当作“投机倒把”行为,严加打击。正是这一系列的政策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盗羊事件的调查,使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这时,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如果政策不变,农村将永远落后,农民将永远贫穷。
  
  
2#
发表于 2011-1-24 11:2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素材,小说的好素材啊。问好。
3#
发表于 2011-1-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我来欣赏了,问好朋友!
4#
发表于 2011-1-24 15:19 | 只看该作者
体验一段难忘的岁月。
5#
发表于 2011-1-24 17:11 | 只看该作者
袁老师的作品,篇篇厚重耐读,故事性极强,结构、语言好,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写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知青题材,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喜欢的,因为它包含了城市、农村、青春、爱情、抗争、奋斗、磨难……等等。下载收藏了。
6#
发表于 2011-1-24 18:06 | 只看该作者
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使读者能了解那个年代的一些经历。
7#
发表于 2011-1-24 20:29 | 只看该作者
从偷羊事件来反思社会现状,事件反映了时代特色,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赵国宝 的帖子

感谢赵版主提读我这篇不成熟的文章,并给出很好的建议。可惜我写作能力太差,白白浪费了好的素材。今后一定虚心向各位朋友学习,努力提高。
9#
发表于 2011-1-25 15:54 | 只看该作者
一段记忆,岁月的景致.问好朋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张红华 的帖子

衷心感谢张老师多次对我的鼓励和指点。向张老师和各位朋友问好!
11#
发表于 2011-1-25 1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11-1-24 11:24 发表
很好的素材,小说的好素材啊。问好。


  对,我也觉得可成小说。问好。
12#
发表于 2011-1-25 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袁光熙 的帖子

文章以小见大,从一件偷羊事件的幕后故事,深刻、自然、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重大课题。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zfx875206 的帖子

匣子版主的评论揭示了我的写作意图。感谢匣子版主对我的每一篇文章都用心细读,并给予恰当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22:26 , Processed in 0.15663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