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照直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天下第一书----老子》选载1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21:13 | 只看该作者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 22:25
照直说网友的努力很可喜。但是,过于轻率了。

谢谢点评!“《老子》一书,诞生于古代语境,距我们有两千多年了。当今的语境已经与古代语境大大的不同了,所以,逐字逐句训诂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认识有些错误。为什么?第一,古代的语境与当今的语境没有“大大的不同”,只是大同小异而已,不存在很难读懂的情形。那么为什么又很难读懂《老子》呢?这是因为解读者要读懂《老子》,首先、必须要与老子处于相同的或较为接近的认识境界,才能读懂《老子》,才能少误解《老子》。与老子认识境界相差很大,读不懂《老子》是一定的。很难读懂《老子》不是“语境的大大不同”,这是假象。第二,“逐字逐句训诂的方法”只是解读《老子》的辅助方法,根本不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有时可用,有时不必用。什么才是根本解读《老子》的方法呢?莫过于以经解经、以老解老,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了。把辅助方法“逐字逐句训诂”当成“必不可少”的方法,解读不出多少《老子》之本义。以《老子》文本语句和环境为依据的字词句解读,保持它与文本语句和环境的一致性,保持它所在章节的一致性,保持它与整个文本核心思想的一致性,这比他书的运用、字典的解释、他人的解注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
17#
发表于 2023-12-18 2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23-12-18 23:16 编辑

古代传下来的典籍,在传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年代的增加,语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看不懂了,于是有人为典籍作“注”;再后来,人们不但看不懂典籍,连典籍的注,也看不懂了,于是,又有人为典籍和其注做进一步的解释,被称为“疏”;再再后来,人们连“疏”也看不懂了,于是又有人为典籍、典籍的注、典籍和注的“疏”,再进行解释,被称为“训”。以往的典籍、注、疏、训太多了,于是又集成为《故训汇簒》供后人查阅解读。
所以,你的“第一,古代的语境与当今的语境没有大大的不同,…”云云,不过是想当然的状况而已;至于“以老解老”,那就是以不理解的语言概念来解释这个语言本身,其最好的状况也就是循环论证;在这种状况下做出的老子解读,其质量如何?就不用再说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22:30 , Processed in 0.08270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