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60|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红砖墙是时间倒拐的记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8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砖墙是时间倒拐的记号


           敬一兵




   我周围的人都把转弯喊成倒拐。

  人走路要倒拐。一条名叫南熏巷的胡同要倒拐。走进南熏巷的人自然就会发现,时间也会倒拐。

  倒拐后最先看见的是巷子两边长长的红砖老墙。

  巷子里没有商铺也没有高楼,只有几株构树的枝叶伸过墙头,不动声色看着我从倒拐的地方走来,又朝北走去。愈往北行走,两边的红砖墙对巷子的夹逼力度愈强烈,巷子也就变得愈加狭窄。狭窄的巷子跟花牌坊街上的人行道一样,都给人带来了挤压或者限制的感觉。唯一不同的区别是,花牌坊街上的挤压或者限制,来自汽车、护栏、斑马线和人,先是让人紧张,然后让人厌烦,最后产生出无法摆脱的绝望。而在狭窄的南熏巷里,挤压和限制来自红砖墙、太阳光、幽静的气息,给人带来的是不用担心被行人、车子和杂物碰撞的安全感,还有不被别人窥视或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自由感。在这种安静和狭窄交织的巷子里边走边翻书看,文字之间的衔接和巷子里没有梗阻的通畅衔接是很容易锲合成一个整体,让书里面的人物和与人物有关的气候、季节、声音、颜色、光线、风雨、植物、食物、嘈杂、寂静以及运动的描述,轻而易举就能够从书上跃出来,集体复活在了冬日午后从树叶缝隙中透过来的坚硬、透明的阳光里,打在我的脸上都有一种瓷的质感。总之,只有在南熏巷里,我才觉得阳光这种媒质中,埋藏着一个巨大的伏笔,凭借一次时间倒拐的机会,在无穷尽的衔接与循环中,瞬间就让一个平凡的细节焕发出了光彩。

  巷子倒拐的角度大小,决定了时间和我倒拐的角度大小,也决定了倒拐的时间让我在南熏巷里不能看见它的屁股只能够看见它的侧面的视觉角度。我在南熏巷里看见的时间侧面,就是红砖墙的外侧面,五十多年前留下来的外侧面。

  站在红砖墙的外侧从下往上看,无疑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放进了一幅泛黄的画卷里行走的过程。墙根长满了青苔和之前我在荒野或者山沟里才看过的蕨类植物。密集的分布状态说明这个部位的地气,即便就是在寒冷并且缺乏雨水的冬天依旧是十分旺盛的。青苔的表面和蕨类植物的叶子上落满了尘埃,灰扑扑的色调几乎遮盖了植物的面目,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下沉的意味,从慵懒而又悠闲的长势里彻底泄露出来。下沉和降落的趋势体现在植物的身上,分明就是给看见它们的人一个踏实生活的暗示:踏实,剔除出了形容词只剩下名词和动词的那种干干净净、不动声色的踏实,才是生活的实质,才是生活能够在安分悠闲、接满了地气的日子里繁衍传承的基础和条件。植物的生长看似平静和停顿,但它的内质却是活跃的,源源不断地为它们的弱小身体,提供具有咒符般的能量,让它们生长在坚硬的水泥和砖头上,年复一年走过了地球五十多次公转的时间历程。

  砌墙壁的红砖头和我现在到处都能够看见的红砖不一样:更大,更厚,更重,从破损处还可以发现砖头上有三个贯通内部的洞穴。红砖有序地砌在了一起,承受整道墙壁施加的重量。砖缝与砖缝横竖交织,构成了一道墙壁的网状线条图形。线条长短不一,但很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这既是砌墙的需要,也是人模拟自然世界不同事物相互嵌合的一个最简单的表达。在南熏巷这个特殊的背景映衬下,每一块红砖都昭示出了修建者的智慧灵巧,还有对生存的理解,对危险的敏感以及对审美的要求。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怀了虔诚的心伸出手去触摸一下红砖,以便能够从凉嗖嗖的砖头上,寻找到他们昔日的亲切感觉,然后一次次参与到红砖还在继续着的带有几分严峻神色的使命执行过程中去。旧日留下的这些红砖,就是先人人生的一个片段记录。这种记录比文字感性,比书法具体,为我们依凭红砖去判断它们曾经从先人的手上,带走了怎样的命运,曾经从先人的血脉里,带走了怎样的生命传递秩序,提供了一条线索。娃娃们也会在太阳爬上砖墙的时候伸手去摸砖,不过他们摸的不是红砖的身体,而是老人用手做出来的惟妙惟肖的造型和动作投在墙壁上的影子。没有出太阳的时候,老人就会扳着娃娃的手一边教他们做手指游戏,一边在嘴巴里念叨“王婆婆在卖茶,两个观音来喝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幺姑儿说闲话”这首流传在巷子里的童谣。娃娃们知道皮影戏的根,极有可能就是从墙壁上的手影繁衍出来的真相时,他们自己也变成了大爷和太婆了。

  墙壁是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我倒拐进入南熏巷之前,这句话是一个不会颠覆瓦解的真理。我伸手摸到的凉嗖嗖的砖头,还有在巷子里四下蔓延的幽凉空气,暗合着巷子里的木电杆,挂在电杆顶处生锈的路灯灯罩,断落或者垂悬在墙壁、树枝上的电线,长在墙脚的青苔与蕨类植物,还有我投在墙壁上的影子所带来的隐喻。红砖墙外侧由砖缝构成的网状线条图形,是这些隐喻起伏、停顿的音阶,而其中的情节波澜,已经被水泥凝固成了不同的故事。

  其实,所有被水泥凝固了的故事,也都一直潜伏在花牌坊街上的楼宇、围墙和路面里,并从它们身上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跑回到这一头来。潜伏在花牌坊街上的每一个侧面里的故事,都有着不可追究的原因和永恒的理由。它们的原因或者理由,是经不起具有喧嚣、嘈杂、浮躁、游荡、时髦和观念游戏这些属性的事物一再眺望的,比如被水泥凝固了的故事,无论花牌坊街上的行人怎样注视,它们都不愿意抛头露面。人只有经历了和时间一起倒拐进入南熏巷的过程,与巷子里的红砖墙面对面站着进行一次非正式的叙旧时,原本潜伏的故事,才会改变方向从墙壁上走出来,让双方发现站在墙壁面前的我是故事的归属,而墙壁里的故事是我的童年。

  从红砖墙里走出来的故事里的人物,一眼就认出了我这个南蛮子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个活跃分子。他们纷纷伸出手臂和我拥抱,然后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出弹弓,连环画册,玻璃弹子,在筷子的一头插上针、另外一头绑上鸡毛做成的飞镖,还有经过挤压和脱水干燥处理制成的蜻蜓书签送给我。蜻蜓书签是一件最有情愫的东西。四十多年前的蜻蜓,是那个时代的男娃娃认识夏天的一个重要方式。他们把橡皮筋放在铁皮上用蜂窝煤火熬成粘稠的胶状物,涂抹在长长的竹竿的尖细顶端,然后抬着这根长竹竿骑在红砖墙上,仔细搜索头顶上那些树梢上停着歇息的蜻蜓。发现了蜻蜓,就静悄悄举起竹竿,轻手轻脚把竹竿尖端的粘胶移动到蜻蜓的背部,迅速一碰触,那蜻蜓就被粘住了,然后赶紧把拼命挣扎欲摆脱困境的蜻蜓从胶头上取下来,仔细去掉背上或者翅膀上的残留粘胶,把蜻蜓的双翅对折起来夹在自己的手指缝中。粘蜻蜓的娃娃最喜欢在回家的路上遇见同样是粘蜻蜓的娃娃,双方见面后不打招呼,只是把自己指缝间夹了蜻蜓的手伸出来给对方看。如果一个娃娃的指缝里夹有“老虎”、“绿大头”和“黄大头”这些稀有名贵的品种,那么指缝间只夹有黄蜻蜓或者“芝麻”蜻蜓的娃娃,就会羡慕得眼睛里冒出绿光,钦佩与敬仰之情,自然会让拥有名贵品种蜻蜓的娃娃,自豪好一阵子。

  生动的故事情节复活在冬天里我的眼前,让我忘记了年龄,还有悄悄从我身边流逝了的一个下午。这样的幸福,对于那些走在巷子外面的人的想象力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


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8:55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4-18 09:34 | 只看该作者
墙壁是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

沙发哦。欣赏先生的美文。
4#
发表于 2011-4-18 09:5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先生的美文。
5#
发表于 2011-4-18 10:09 | 只看该作者
沉稳,厚实,而大气。学习并问好
6#
发表于 2011-4-18 10:26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样的文章,享受啊。学习问好!
7#
发表于 2011-4-18 10:26 | 只看该作者
厚重的历史,因厚重的文字而彰显沧桑之美。问好敬老,遥握!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1-4-18 09:34 发表
墙壁是一扇永远打不开的门。

沙发哦。欣赏先生的美文。
感谢老朋友的鼓励,握手!
9#
发表于 2011-4-18 10:52 | 只看该作者
人只有经历了和时间一起倒拐进入南熏巷的过程,与巷子里的红砖墙面对面站着进行一次非正式的叙旧时,原本潜伏的故事,才会改变方向从墙壁上走出来,让双方发现站在墙壁面前的我是故事的归属,而墙壁里的故事是我的童年。

经历,原本就是一种财富。
情在,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一片温馨的记忆。
10#
发表于 2011-4-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敬版!
敬版文字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读之受益匪浅!
11#
发表于 2011-4-18 11:28 | 只看该作者
生动的故事情节复活在冬天里我的眼前,让我忘记了年龄,还有悄悄从我身边流逝了的一个下午。这样的幸福,对于那些走在巷子外面的人的想象力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
——欣赏这种不动声色的叙述。
12#
发表于 2011-4-18 12:2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陈旧的时光,以宁静的姿势,向我靠近。
在巷子里行走,关于记忆,关于思考,关于蕴含的气息,都让人沉溺。
有些感受是需要亲历的,喜欢这样的文字。
:)问好敬版。
13#
发表于 2011-4-18 12:47 | 只看该作者
生动的故事情节复活在冬天里我的眼前,让我忘记了年龄,还有悄悄从我身边流逝了的一个下午。这样的幸福,对于那些走在巷子外面的人的想象力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


有情感
14#
发表于 2011-4-18 13:36 | 只看该作者
智者之思。文字沉实,厚重,行文别致,蕴含深厚。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徐睿成 于 2011-4-18 09:51 发表
欣赏先生的美文。
感谢一晨院长提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1 04:43 , Processed in 0.0499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