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名字(组诗)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2 13:17
标题: 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名字(组诗)


《瓦子台》

瓦子台是一块地,不大
就十来亩,因为高出周围的田地
而得名,我的爷爷
在上面耕种过,我的父亲
也在上面耕种过,种过小麦
种过玉米,还种过
梨树,那些犁铧
划过的伤口,至今
还在记忆的表层,没有
愈合,而爷爷和父亲
已随着瓦子台的地名,隐藏到了
伤口的深处,他们留下的那粒麦子
遇到潮湿的天气,还会
发芽,那粒玉米
也会拔节,那颗大大的梨核
一直还梗在
我的喉管

《杨中岭》

杨中岭是一块地,也是一个村庄的
名字,确切地说是鸭子湖里的
一块坡地,我的祖辈们
在上面种过茅草,盖过
茅屋,那些柱子
是村庄挺立的脊梁,秋风
是吹不垮的,一位村民
熬糖的时候,不小心把糖稀
熬过头了,糖水把柱子
泡成了钢筋水泥,把那块坡地
也泡成了一座座
坟山,在记忆中
长成肿瘤

《九亩田》

顾名思义,这块地只有九亩
低洼,盐碱,只能种水稻,小时候
我在这块地里插过秧,除过稗
赶过麻雀,还用冲担
挑过稻草,除稗的时候
经常把秧苗除了,把稗草留下
让记忆一片荒芜,只好用冲担挑着
一头挑着稗草,是我生活的城市
一头挑着稻草,是我的村庄
轻重难以平衡,冲担
翻成回归之路,把那群麻雀
惊飞的时候,我忽然明白
为什么插秧的时候
要退着走

《老居民点》

老居民点是一块坟地,因为村里的祖辈
在那里定居而得名,那块地
是不种庄稼的,种的
是一盒盒白骨,甚至连包装
都不用拆,那块地只能长出
艾蒿,狗尾巴草或者
蒲公英,我就是从那块地里飞出的一粒
蒲公英的种子,当季风来临
我还会飞回去,不知那块地里
还有没有
我的一席之地

《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记忆里,每一块地
都有一个名字,他不叫狗娃
也不叫铁蛋,当我在荆州
喊狗娃的时候,总会有一块地
会做出回应,当上海的狗娃
喊铁蛋的时候,另一块田地
也会答应,每一块地的名字
都是我们的乳名,当村长
喊我们回家吃饭的时候,他只需
站在村头最高的那块地上,喊出
每一块地的名字






[copyright]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2-10-23 09:43 编辑 ]
作者: 松哥1965    时间: 2011-7-12 14:09
来读高版。这组充满泥香的诗歌,读着有点隐隐的痛,但感觉却无比温暖 :victory: :victory: 问好
作者: 兰馨幽幽    时间: 2011-7-12 15:54
铺陈有序,每节点题都非常精彩!学习,问好高老师!
作者: 靓丽人生    时间: 2011-7-12 16:46
生活的细微处见诗歌的灵感,读来受益匪浅
作者: 祥萍    时间: 2011-7-12 16:51
语言朴素真切,细致的描写,很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感觉亲切。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1-7-12 19:30
与土地有关,像土地一样朴实,丰厚,其中的情感像开了闸,涌动,流淌,诗意的叙述,也有着丰实的情感底蕴。体会学习。
作者: 若水1    时间: 2011-7-12 21:09
令人触动的乡愁情怀。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1-7-13 09:52
最后一个最有趣味。
作者: 美丽的水妖    时间: 2011-7-13 09:53
文字背后的情感深度,让人记忆和怀想。
作者: 馨凝雨阁    时间: 2011-7-13 10:58
语速带来的节奏和美感,让人学习。
作者: 眉入画    时间: 2011-7-13 11:33
每一首都很有味道,一种浓郁的乡土情息在字里行间流淌。
作者: 许玲琴    时间: 2011-7-13 11:38
很感人的一组!光看名字瓦子台、杨中岭、九亩地等,就亲切得像谁在喊回家!
作者: 方世开    时间: 2011-7-13 13:56
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让人读后产生共鸣。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1-7-13 14:09
乡愁在不经意的表达中就出来了。
写法照前几组有变化。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11-7-13 15:14
很是精彩,自愧不如, :handshake 小刚问候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1-7-13 15:52
更喜欢最后一个!
作者: 徐步青云    时间: 2011-7-13 16:54
挺喜欢这种讲故事似的写诗方式,有内容,有载体,有味道。
作者: 蓝雪飞洋    时间: 2011-7-13 18:48
每一首都很有味道。
他只需
站在村头最高的那块地上,喊出
每一块地的名字
学习了。
作者: 东只艮    时间: 2011-7-13 21:11
这一组比较厚实,可谓上品,切入点如是,表达方式亦如是
问好
作者: 官舟寨    时间: 2011-7-14 09:55
散文化的外壳裹着诗的内核,
细碎性的生活泛着泥的光泽。
作者: 湮雨朦朦    时间: 2011-7-14 10:34
《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记忆里,每一块地
都有一个名字,他不叫狗娃
也不叫铁蛋,当我在荆州
喊狗娃的时候,总会有一块地
会做出回应,当上海的狗娃
喊铁蛋的时候,另一块田地
也会答应,每一块地的名字
都是我们的乳名,当村长
喊我们回家吃饭的时候,他只需
站在村头最高的那块地上,喊出
每一块地的名字
作者: 紫衣    时间: 2011-7-14 11:48
深情,耐人寻味!问候高版!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11-7-14 13:09
整组诗很让人感怀。重要的是那颗诗人的心,学习并问好。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49
原帖由 天水梓辰 于 2011-7-12 13:25 发表
坐高老师沙发,慢慢拜读!让人回忆的诗歌。


真诚的感谢哦。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49
原帖由 松哥1965 于 2011-7-12 14:09 发表
来读高版。这组充满泥香的诗歌,读着有点隐隐的痛,但感觉却无比温暖 :victory: :victory: 问好


谢谢松哥的鼓励与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0
原帖由 兰馨幽幽 于 2011-7-12 15:54 发表
铺陈有序,每节点题都非常精彩!学习,问好高老师!


过奖了,汗颜。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0
原帖由 靓丽人生 于 2011-7-12 16:46 发表
生活的细微处见诗歌的灵感,读来受益匪浅


谢谢朋友的鼓励。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0
原帖由 祥萍 于 2011-7-12 16:51 发表
语言朴素真切,细致的描写,很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感觉亲切。


谢谢祥萍斑斑。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1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11-7-12 19:30 发表
与土地有关,像土地一样朴实,丰厚,其中的情感像开了闸,涌动,流淌,诗意的叙述,也有着丰实的情感底蕴。体会学习。


灵秋兄弟过奖了,惭愧哦。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1
原帖由 若水1 于 2011-7-12 21:09 发表
令人触动的乡愁情怀。


谢谢若水,望多多指点。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2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7-13 09:52 发表
最后一个最有趣味。


谢谢山水。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2
原帖由 美丽的水妖 于 2011-7-13 09:53 发表
文字背后的情感深度,让人记忆和怀想。


谢谢水妖斑斑。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2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11-7-13 10:58 发表
语速带来的节奏和美感,让人学习。


谢谢雨阁。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3
原帖由 眉入画 于 2011-7-13 11:33 发表
每一首都很有味道,一种浓郁的乡土情息在字里行间流淌。


谢谢入画的点评。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3
原帖由 许玲琴 于 2011-7-13 11:38 发表
很感人的一组!光看名字瓦子台、杨中岭、九亩地等,就亲切得像谁在喊回家!


谢谢玲琴的鼓励。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3
原帖由 方世开 于 2011-7-13 13:56 发表
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让人读后产生共鸣。


谢谢世开。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4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1-7-13 14:09 发表
乡愁在不经意的表达中就出来了。
写法照前几组有变化。


谢谢龙女。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4
原帖由 张小刚 于 2011-7-13 15:14 发表
很是精彩,自愧不如, :handshake 小刚问候


谢谢小刚的鼓励与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4
原帖由 刘彦林 于 2011-7-13 15:52 发表
更喜欢最后一个!


谢谢彦林。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5
原帖由 徐步青云 于 2011-7-13 16:54 发表
挺喜欢这种讲故事似的写诗方式,有内容,有载体,有味道。


谢谢青云。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5
原帖由 蓝雪飞洋 于 2011-7-13 18:48 发表
每一首都很有味道。
他只需
站在村头最高的那块地上,喊出
每一块地的名字
学习了。


谢谢飞洋。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5
原帖由 东只艮 于 2011-7-13 21:11 发表
这一组比较厚实,可谓上品,切入点如是,表达方式亦如是
问好


过奖了,汗颜不已。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5
原帖由 官舟寨 于 2011-7-14 09:55 发表
散文化的外壳裹着诗的内核,
细碎性的生活泛着泥的光泽。


谢谢兄弟。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6
原帖由 湮雨朦朦 于 2011-7-14 10:34 发表
《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记忆里,每一块地
都有一个名字,他不叫狗娃
也不叫铁蛋,当我在荆州
喊狗娃的时候,总会有一块地
会做出回应,当上海的狗娃
喊铁蛋的时候,另一块田地
也会答应,每一块地的 ...


谢谢烟雨。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6
原帖由 紫衣 于 2011-7-14 11:48 发表
深情,耐人寻味!问候高版!


谢谢紫衣。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7-14 15:56
原帖由 微风轻行 于 2011-7-14 13:09 发表
整组诗很让人感怀。重要的是那颗诗人的心,学习并问好。


谢谢微风。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