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革命老区——漾江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8 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革命老区——漾江镇

                 杨木华

  漾江镇在漾濞县西北方向,东靠点苍山,北与洱源、云龙两县接壤,镇政府驻地叫脉地,距县城二十公里。漾江镇国土面积415.03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05个自然村,居住着彝、傈僳、白等12个民族。境内山河纵横,风景优美,人文独特,历史厚重。民国时期,这里叫金脉镇,1950年叫金脉区,后屡次变迁,2005年正式成立漾江镇。这里是云南三十八个乡镇级革命老区之一,漾濞的星星之火,就从这里点燃,最后形成燎原之势。现在,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从星星之火的发源地金盏开始红色之旅吧!

  金盏在脉地的东北方,点苍山西坡脚下,是一个灵秀的小村庄。隐藏在核桃树林深处的金盏,家家青瓦白墙,户户耕读传家。三四十户的小村落,集中在一个缓坡的顶上,一沟清澈的山泉,从村落中潺潺流过。青石板的小路曲径通幽,窄窄的小巷,高深的院墙,给人一种古老的气息。随意推开一道虚掩的大门,你就走进了历史的深处,窥见遥远岁月里烽火连天的画面,听见朴素面孔下掷地有声的誓言。19485月,在外地求学的“民青”成员阿维华奉命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县第一个漾濞籍中共党员,从此,革命的火种首先点燃了这块热土。首先是亲人,然后是朋友,接着是村民,拥护的队伍逐步壮大。他先后在金盏成立了农抗会、党支部、游击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19497月,以金盏为基础,建立了金脉解放区。这里的斗争也曾进入低潮,但星星之火始终不灭,并逐步形成了燎原之势。1949年底,云南和平解放,金脉游击队进入县城,接受国民党的和平交权。这一切的起点,就在这里,漾濞革命的火种,最初就在金盏这块土地上播下。当年轰轰烈烈闹革命的包括阿维华在内的金盏人,在革命成功后大多选择回到生养他们的地方,继续着传统的农家生活。你若在这里遇到一个其貌不扬的老人家,千万别小觑,那些棕叶斗笠之下的乡村野老,也许正是当年的地下党员,如今享受离休待遇的革命先辈。

  金脉的火种,继金盏之后,首先点燃的当然是甘屯。漾江镇历史上的第一所小学堂,就在甘屯。作为一名师范学校回来的金盏人阿维华,甘屯正是他开展地下工作的一个突破口。甘屯,是点苍山莲花峰下的一个村落,突兀地站在一座小山包上,俯瞰着脚下的脉地这个山间小盆地,用一种红色的思潮与金盏遥相呼应。甘屯村与金盏相比,村落较大,住户更加集中,所以村中小巷错综复杂,你紧跟着一个身影,可如果你被哪座屋角彩绘的精美或造型的古老迷住,也许只多看了那么一眼,再回首,你早已不知道前面的人转到哪里去了!现在,请紧跟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当年小学校的旧址。当年的小学校的外墙还在,轻轻叩击院墙,墙内蓄积久远的枪炮声若隐若现,依稀诉说着当年的烽烟岁月。当年,漾濞的星星之火回来后,就在这个小学校教书。而小学的校长,正是国民党脉地分部的支部书记。他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开展革命工作。甘屯不仅是当时金脉党支部的心脏,也是斗争的前哨,这里曾多次发生过激烈的战斗。19498月底,国民党保安团四个连的兵力混同漾濞县壮丁常备队,向金脉解放区袭来。敌人凭借火力优势,阴谋一时得逞,攻占了甘屯。为营救两个关押在学校中的中共党员,金脉游击队与保安团在甘屯一带展开激战。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凭借火力优势,游击队的进攻一时受阻。游击队久攻不下,于是请来“边纵七”支队下属的黑衣黑裤的“怒七五”中队增援,才打得国民党中队荒落而逃。在这场战斗中,金脉游击队有一名队员牺牲,鲜血染红了小学校门前沟渠中的流水。如今,小学校搬迁到镇政府附近的田坝中,不少村民也搬到集镇上或公路边,这个昔日轰轰烈烈的战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有穿村而过的这条叫做“和平沟”的水渠引来的金盏河水,依旧潺潺流淌……

  和金脉革命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叫“江桥”的地方。江桥在脉地的西北方,距集镇一公里,一条公路穿村而过通向双涧(双涧原来是一个乡,后来合并入漾江镇)。现在,我们站在“双脉大桥”上,这座跨越漾濞江的石拱桥,建成于1998年底。站在平坦的桥上,可以窥见桥梁发展的历史,这里有“百米四桥”的历史遗迹。请大家的目光逆漾濞江而上,前方约一百米处,江水中散布着几个巨大的石头,那里,就是最古老的桥——“藤桥”建立的地方。也许是往来人不经意顺手牵起河岸如今依旧的遍地葛藤,拴住两岸的柳树,中间依江中的巨石固定,于是,古老的藤桥诞生了。大家把目光收近,往河两岸看,四五十米开外,河岸有两个桥墩的遗迹,那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人马吊桥的地方。让我们转身,目光顺流而下,不过几十米处,还可以见到两个桥墩,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索吊公路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脚下的这座单拱石桥建成通车。从刚才的介绍中,大家一定明白了,当年金脉游击队的战斗,与远处那座藤桥有关。国民党军队在窃据了甘屯后,发现在今藤桥北岸江桥碾坊内,还有游击队员未撤出,遂用八二炮猛轰,外加机枪封锁。当时的区委书记赵鼎棻组织部队对甘屯发起反攻,成功掩护江桥碾坊内的游击队员安全突围。当年的碾坊的位置,就在藤桥北岸不远处。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前面田坝旁公路右边的那座房子,就是当年的碾坊。上世纪八十年代联产承包后,碾坊被私人购买,成为一家住户。现在,碾坊被完全改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只是,碾坊的动力来源,那条引水渠依旧在,渠道上碾坊的水槽开口的位置,依然敞开,流水潺潺,讲述这古老的故事与时代的华章。

  漾江镇被命名为革命老区,其实何止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地方,为革命前赴后继付出牺牲的,又何止这几名!让我们心怀感恩,感谢今天的红色之旅,感谢党给我们的新生活!




[ 本帖最后由 杨木华 于 2011-7-18 17:4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7-18 17:47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看家乡朋友介绍我熟悉而又陌生的漾江镇。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袁光熙 的帖子

谢谢老乡!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太阳神 的帖子

谢谢斑竹厚爱!
5#
发表于 2011-7-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杨木华 的帖子

好文!欣赏!
6#
发表于 2011-7-19 11:45 | 只看该作者
30多年前,我代表学校到脉地(今漾江镇)探望本校下乡知青,走过了漾江镇的山山水水,包括文中提到的甘屯、江桥、教书坝等地,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看到朋友的这篇文章,感到分外亲切。
    文章以流畅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对漾江镇的山水景物,特别是革命历史作了详细介绍。更使我加深了解,增长见识。
    问好朋友!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袁光熙 的帖子

啊?!
真好!
QQ上认识下可否?
351512379
8#
发表于 2011-7-19 14: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木华 于 2011-7-19 13:50 发表
啊?!
真好!
QQ上认识下可否?
351512379

当然可以。我的QQ好将用短信发出。
9#
发表于 2011-7-19 14:23 | 只看该作者
黑色土地上的红色纪实,宣传得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洛风 的帖子

谢谢朋友!
11#
发表于 2011-7-28 16:14 | 只看该作者
党工作者向革命老区人民致敬,向木华老师表示感谢!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蒙正和 于 2011-7-28 16:14 发表
党工作者向革命老区人民致敬,向木华老师表示感谢!

蒙老师言重了,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04:16 , Processed in 0.0511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