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1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鹊桥长恨无归路,桃花扇底送南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鹊桥长恨无归路,桃花扇底送南朝



  就这样不经意走进一座城市,就这样闯进了六朝金粉之都,惊醒了一场金陵春梦。关于这座城,无论是来过的人,还是未曾来过的人,都应该是熟悉的,都不会是一无所知。乌衣巷、桃叶渡、秦淮河,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都似曾相识。本是一座皇城,该有王者的霸气,可不知何时,这座城被富贵温柔所占据,为一枝桃花而低眉。

  历史更换,岁月迁徙,让这座城,早已失去了古都的风韵。多少人慕名前来,在旧街老巷,找寻当年王谢家族的踪迹;在桃叶渡口,等待一场久别的重逢;在秦淮河畔,打捞一个浸泡了数百年的故事。可浮生幻梦,太过美好的物事总是抓不住,连同我们的青春,也是在恍惚的时光里不翼而飞。

  那些云作衣,霞为裳,茶社生烟,书窗枕梦的光阴去了哪里?月下折柳、雨中听竹,霜前访菊、雪后寻梅,这些本是文人野客的闲情,如今竟成了芸芸众生努力追求的风雅。入世方能出世,出世必先入世。一个真正看淡名利的人,定是拥有过富足。一个无情寡欲的人,定是尝历过爱恨。

  所以,到后来都会说出随缘即安,平淡是福的话语。只是一个缘字道尽多少离合,在红尘路上,到处飘散着烟雨和惆怅。真正的缘,只需要一个擦肩,无论是在盛世还是乱世,都可以一样的久长。

  秦淮画舫,桨声灯影,远处传来清泠的琵琶声,突然就有许多人想要落泪。这就是金陵,山水有魂魄,花草有愁肠,而来者,无论是雅客还是俗人,都会被其间的情境感染,自己都不明白,缘何会落泪。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杜牧为秦淮河写的一首诗,让人读罢总是有种难以言说的不满。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酒乐生活,视国政为儿戏,最终丢了江山。陈朝虽亡,但那种靡靡之音却流传下来,依旧在秦淮歌女中传唱,所以让杜牧生出了讥讽之意。

  可杜牧不知,在明末乱世,有那么多的秦淮歌妓,比男儿更有骨气。明朝的千秋基业在清兵的铁蹄下土崩瓦解,一切早已注定,却还是那么措手不及。那时候,却有许多乱世佳人,比战场上的武士还要勇敢。秦淮河畔,就有这么一把能开能合的折扇,因了美女的血泪溅在上面,使金陵浓郁的脂粉气,多了几分骨气。

  看过《桃花扇》这出戏剧,让那些曾经误以为歌女不知道亡国恨的男儿,亦会心生愧疚和遗憾。桃花并非柔弱无骨,桃花也有血性。妓女并非只沉醉歌舞,在国破的时候,她们比那些才子、武将,更有民族气节。一柄桃花扇,让金陵的桃花开得更娇艳,开得有风骨。

  《桃花扇》共有四十出,舞台上常演的有《访翠》、《寄扇》、《沉江》等几折。“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处垂杨。偏是江山胜处,酒卖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这是《桃花扇》戏剧里,侯方域一出场所吟的词。寥寥几笔,写尽南朝春色,让这金粉之城,更添风流韵致。当真是明末文社的著名才子,这般洒脱才情令李香君一见倾心,此后所有来访的客人都是陌路。

  那一年,她十六岁,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而侯方域是来金陵应试的翩翩才子,他慕名走进媚香楼,只惊鸿一瞥,就被这位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才女倾倒。姻缘际遇就是这般巧合,以往到媚香楼来的,不乏名流雅士,可对她来说,皆形同虚设。如今一个侯方域,却令她丢魂落魄。李香君知道,这个男子是她此生躲不过的情劫。

  之后便有了侯方域赠送宫扇给李香君为定情信物的事件,又有了李香君变卖首饰为侯方域还钱的痴情之举。二人在媚香楼许下山盟海誓,但金粉之地终究抵挡不住乱世硝烟。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崇祯皇帝吊死在一株不知名的树上。那些名流雅士,在战乱中,纷纷奔逃。

  侯方域被奸党阮大铖迫害,欲要丢下红颜,逃离南京。李香君反而安慰情郎,说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又岂可在媚香楼消磨豪情壮志。人生离合,自有定数,唯有别离,方可感受重逢的喜悦。若是心心相印,纵是相隔万水千山,亦可魂梦往来。就这样,李香君送侯方域一直送到桃叶渡口,清唱《琵琶记》赠别。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今生是否还能在这离别的渡口,再度重逢。

  侯方域这个软弱男子,就这样将佳人抛掷在兵荒马乱之地,不再问津。自侯方域走后,李香君的心,已是一片荒城,她守着一柄定情的卷扇,洗尽铅华,闭门谢客。树欲静而风不止,乱世之下,又岂能容得下一个名满秦淮的歌妓,独守空楼,洁身自好。

  阮大铖为了讨好御史田仰,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李香君力拒阮大铖,说出其等候侯方域的决心。阮大铖设下强娶之计,李香君誓死不从,头撞石柱,血花四溅,在扇面上留下殷红之迹。在场的杨龙友深为感动,将美人的血点画成一枝栩栩如生的桃花,扇子上顿时诗画相映,暗香浮动。

  桃花如血,血似桃花。原来美人不只是会流泪,亦会有流血的气节。女儿的血,比男儿的血更有骨气,更有尊严。她用她的血,捂暖了那些落魄文人寒冷的心。只是那时候,侯方域不知道躲在哪个阑珊的角落,不敢为了这血性女子返回金陵。难道是李香君爱错人了吗?也许她没有爱错,是那个世道将人逼迫,让许多人变得不认识自己。

  如今想来,倘若不是那柄染血的折扇,那么《桃花扇》这部戏剧也不过是和其他的戏剧一样,讲述才子佳人的寻常故事罢了。可美人的血,让桃花开到了极致,让《桃花扇》的戏曲,传唱在秦淮河上,经久不息。她的等待,最终是无望的结局。那个曾经刻骨相爱的人,明明还在人间,却生生成了陌路。

  关于李香君的下落,可谓众说纷纭。有说她至别后,再没有得见侯方域一面,熬不过光阴的消磨,寂寥而死。也有说她削去青丝,遁入空门,和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亦有人说她和侯方域得以团聚,二人从栖霞山携归故里相伴终生。

  欧阳予倩版的电影广为流传,结尾是李香君自尽,侯方域降清。然而,在孔尚任的原作中,结尾是侯、李二人在国破家亡后出家。传说扑朔迷离,任何一种都耐人寻味。其实他们的结局如何,并不重要,我们记住的,只是一柄桃花扇的故事,一个歌妓至死不渝的坚贞。

  那时候,秦淮河上有八位才貌惊世的歌妓。她们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生死情缘,奈何乱世之中,没有谁得到善终。但这些歌妓,并非不知亡国恨,相反她们比许多男子汉大丈夫,更有骨气,更值得世人敬仰。所以历史,没有忘记她们,秦淮河不曾忘记她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亦没有忘记她们。

  无论是悬梁自尽的柳如是,还是刺舌血抄写经书的卞玉京,又或是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后削发为尼的陈圆圆。她们都是秦淮河上才情过人的歌妓,名响金陵。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歌妓,她们将自己美好的一生,默默地交付给了秦淮河。

  她们或许没有血溅桃花的动人故事,没有遇到像孔尚任这样的戏曲作家,为她们写下流经百世的传记。可我相信,这浩大的金陵城,一定会有某种生物,将她们铭记于心,做了永远的知己。哪怕比微尘还渺小,但好过独自荒芜,孤独老去。

  漫漫尘路,一霎风,一霎雨,但无论行至怎样的荒途,都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夏天来时,许多人都以痴情的方式,等待一朵莲开。就像当年,李香君在秦淮河畔,偎着春风,只为等待那朵桃红。她用自己洁净的一生,等待一个软弱的男人,没有值得与不值得。她所要做的,是为青春许下的承诺,痴守一世。

  一本书,就这样被人翻旧了。一出戏,被老去的伶人唱到无言。年深日久,那柄染血的桃花扇已经下落不明。或许之后出现过许多桃花扇的赝品,但我相信,每个真正读过《桃花扇》的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分辨出那柄带血的折扇。那是一个歌妓疼痛的记忆,是她用鲜血换来的永恒。

  金陵这座城,仿佛在任何时候,都弥漫着无法驱散的脂粉气。无论是秦淮八妓,还是红楼里的金陵十二钗,都给这座城,增添了太多的灵气与风雅。自从这柄染血的桃花扇,摆放在南京辽阔的桌案上,这个金粉之地,也有了骨气。也许我们可以忘记,那些多灾多难的历史,却无法忘记,那个关于桃花扇的故事。

  这个夏季,秦淮河涛声依旧。桃花早已落去,没有人知道,那个血溅桃花的女子,去了哪里。





[ 本帖最后由 落梅 于 2011-7-20 09:5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7-20 10:02 | 只看该作者
秦淮河的香艳脂粉,代替了虎踞龙盘的雄霸。
3#
发表于 2011-7-20 11:03 | 只看该作者
进来欣赏、学习,问好落梅!
4#
发表于 2011-7-20 11:19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秦淮河上有八位才貌惊世的歌妓。她们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生死情缘,奈何乱世之中,没有谁得到善终。但这些歌妓,并非不知亡国恨,相反她们比许多男子汉大丈夫,更有骨气,更值得世人敬仰。所以历史,没有忘记她们,秦淮河不曾忘记她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亦没有忘记她们。
   钦佩这些青楼男子比那时候的男人有骨气有情怀更有侠骨柔肠。拜读最新力作,问好落梅文友!
5#
发表于 2011-7-20 12:33 | 只看该作者
落梅致力于开掘戏曲系列,清雅笔力与古典韵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6#
发表于 2011-7-20 12:37 | 只看该作者
戏曲桃花扇:

7#
发表于 2011-7-20 12:38 | 只看该作者
群舞《桃花扇随想》:

8#
发表于 2011-7-20 12:44 | 只看该作者
昆曲《桃花扇》:

9#
发表于 2011-7-20 12:54 | 只看该作者
如此悲声,引动我们一起为红粉巾帼鸣咽涕泣。
10#
发表于 2011-7-20 14:0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长河里的女性风采。清雅之情,见女性风骨。
11#
发表于 2011-7-20 19:25 | 只看该作者
常常在秦淮河畔流连,常常在桃叶渡边守望,读了落梅的文字,更是对身边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多了一份了解,更多了一份太息。
12#
发表于 2011-7-20 19:59 | 只看该作者
“金陵这座城,仿佛在任何时候,都弥漫着无法驱散的脂粉气。无论是秦淮八妓,还是红楼里的金陵十二钗,都给这座城,增添了太多的灵气与风雅。自从这柄染血的桃花扇,摆放在南京辽阔的桌案上,这个金粉之地,也有了骨气。也许我们可以忘记,那些多灾多难的历史,却无法忘记,那个关于桃花扇的故事。”
     ——深刻理性。
从标题到内容,从诗词到戏剧,从结构到语言,无不令人感受到作者才气。
        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16:37 , Processed in 0.0633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