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看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1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地道的北方人,童年时代看戏是最值得回忆的事。

  每到农闲季节,戏班子便走乡窜镇的忙活开了。而庄稼人也开始请亲戚、喊远嫁的闺女、到镇上割一吊过年才舍得吃的猪肉,再买几把自家地里没有的新鲜蔬菜……。辛苦一年的血汗钱几天功夫花个净光,心里却乐呵呵,甜滋滋的。劳累一年的人们只想在戏场找一个歇息地,让困顿的精神有一个舒展。

  戏台一般搭建在几个自然村的中心地带,这几个村各自选一名会长,专门负责收本村的戏费(按人头摊派)、给戏子派饭、安排住宿。也有村子单独搭建戏台请戏班唱大戏,那一定是上千户人的大村。

  到了农历七月,夏粮入库秋收未到时,相邻几个村的会长便请来县秦剧团或外省的戏班子,为本地的庙会开锣打鼓。为这一天准备了一年的乡亲们听到消息后,四村八乡便风一样传开。男人们光着膀子使足了劲干完地里的活,把卷了大半夜的旱烟装进“大前门”的盒子里,女人则羞答答取出压在嫁装箱底的胭脂,涂了擦,擦了又涂,搞的脸像个猴屁股却不停的在丈夫面前晃悠,只乐的小孩子如断了缰绳的狗满村子跑、满村子叫……

  戏一般唱五天五夜,再多我们是请不起的。有时遇到大雨天气或别的原因还会延长一两天,看戏的开心了,戏班子却发起愁来。农闲季节的戏班子最吃香了,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有时为了不耽误下一个地方演出,戏团会偷偷让台柱子去救场,只留下平庸者唱完剩下的几出戏,这情形却瞒不过火眼金睛的庄稼人,他们对戏文比侍候了半辈子的庄稼地还熟悉,该瞪眼还是吹胡子那是有讲究的,一抬腿,一张嘴就知道是不是行家,几个小角色怎能糊弄得了?戏团的小把戏只能自断财路,来年求上门也不要他们的戏了。请戏班往往是冲一个或几个人去的,就因大家喜欢、热爱、甚至盲目的崇拜那个人,才不惜多跑几趟每年请他们的戏,就图个缘分。戏团一旦欺骗了乡亲,缘分便尽了。

  小时候最喜欢家里派来戏子,总是跟前跟后看他们的模样。到看戏时不去戏场而是守在后台出口处,眼巴巴等她(他)们发现,幸运时被领进后台,坐在台子上看。最不济也能给伙伴炫耀——那个最好看的住在我家哩。其实,我更喜欢坐在台上看台下,虽然自己只是躲在打鼓手身后的一个小小看客,在台上依然是观众,那几分晕眩几分得意的感觉却挥也挥不去。

  再看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头,他们大都伸长脖子竖起耳朵,两束强光直射戏台。随着唱腔音调的起落,有些脑袋便跟着左右或上下摇晃起来。看那人,口半张着,一定是心里哼哼的唱词从胃里偷了一颗珍珠,它淘气的顺着嘴角滑下,正在一根透亮透亮的丝线上荡秋千。同伴一转脸大笑着撞一下,丝线便被一只青筋突兀长满老茧的大手拦腰斩断,珍珠变作飞侠刚要逃走,却被另一只有着相同模样的手捉住,两个家伙紧紧交织在一起揉搓着……。

  有人站着看戏,孩子在身边哭也不管不顾,哪能错过了这场戏?听那嗓音,看那扮相、那戏箱(又叫服装)、那把式、那……真是绝版!正在自我陶醉,耳朵却刀割般痛了起来。原来吃凉粉的媳妇被孩子的哭声揪疼了心,冲到跟前。再憨厚老实的庄稼汉这场合也千万别去招惹,四邻八村的老少爷们看着,小媳妇大姑娘看着,从远方请来的亲朋好友看着……。此情境,男人的威严如烈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挥手间,女人已倒在孩子身旁,好事者呼啦一下围了过来,等待“好戏”开场。女人却突然来了灵性,捂着脸,抱起孩子咬咬牙跺跺脚挤出人群,甩下一颗榴弹“作孽去”。而男人则以胜利者的姿态望望周围的人,大有“马王爷不发威,还不知道三只眼”的气势,看戏的心境却大不如从前了,眼睛望着戏台,心里却盘算了家里的戏该如何收场?

  小时候看戏,打架的事经常发生,便见怪不怪了。至今都记得父亲常说的一句话:“看戏只看戏,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看“电打布景”演的《辟山救母》。那个夏夜出奇的黑,台上“电打布景”忽明忽暗,奇妙无比。戏唱到一半时,天公作美也来助兴。片刻间,雷鸣电闪下起了暴雨,拥挤不堪的戏场眨眼间就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我和母亲站在戏场中央,任雨水浇透了全身都全然不顾,只盯着沉香手提神斧辟开华山救出母亲……。直到父亲提着雨伞站在我们面前大喊:“唱戏的疯子,看戏的傻子!”我和母亲才被拉回现实……。那是一次最执著、最投入的看戏经历。

  上中学时,又新修了戏台,我们的操场就是戏场。远远望去戏台比教室还要高大漂亮。每到唱大戏,学校只能早上上课,下午放假。校园里到处是人。围墙上、窗台上、甚至房顶也爬满了猴子一样的小孩,一场戏演完时学校像遭到鬼子袭击一样脏乱不堪,这让全校师生苦不堪言,因为我们要用很长时间的劳动课才能将校园恢复原貌。虽然这场戏还没演完,父母就谋划着下一场戏要把哪个亲戚接来,买多少肉,炒什么菜,这些都是我天天想夜夜盼的,可一想到学校的模样就无端的畏惧,矛盾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娱乐活动蜂拥而来,令人眼花缭乱,谁还稀罕去看戏?曾经辉煌一时,集文化、交流、娱乐为一体的戏台似乎在一夜间变成了摆设。大戏每年照常上演,戏场却已没了原先的生机。

  近年来,回老家时经常听村里的老人对身边的孙儿念叨:“看戏都没人了,走光了,走了。”而我却愈加怀念小时候看戏的情景。看多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扮相,反而觉得没有戏文里看的透彻。台上一出又一出,角色不同,扮相却大同小异,一本戏演完了是忠良奸佞一目了然。而现实中为博得几声喝彩,几人在乎曲终人散?只管尽了兴演。

  真应了那句“不来戏场那晓古今人物都如戏,偶来台下方知喜笑文章有真假。”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絮儿飘香 于 2011-8-21 12:2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8-21 14:06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第一次欣赏朋友新作。
3#
发表于 2011-8-21 14:1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1-8-21 14:06 发表 看多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扮相,反而觉得没有戏文里看的透彻。台上一出又一出,角色不同,扮相却大同小异,一本戏演完了是忠良奸佞一目了然。而现实中为博得几声喝彩,几人在乎曲终人散?只管尽了兴演。


感悟不错!欣赏了!

4#
发表于 2011-8-21 14:5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以生动流畅风趣的文笔,把当年农村人民看戏的生活场景、情趣、感受写得真切细致,妙趣横生。对照当今的生活,确实应证了那句话“娱乐越来越多,愉快越来越少。”
         问好朋友!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笑一笑 的帖子

感谢老师来访和点评
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7: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1-8-21 22:28 发表
小时候看戏,很热闹。

7#
发表于 2011-8-25 18:27 | 只看该作者
  看着文章,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时候的看戏,是我们最为高兴的事情。
  可惜,它越来越远了,不去不返了……可是,我们可以从回忆文章中重温那段情景。

[ 本帖最后由 lqm407 于 2011-8-25 18:28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1-8-25 18:27 发表
  看着文章,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时候的看戏,是我们最为高兴的事情。
  可惜,它越来越远了,不去不返了……可是,我们可以从回忆文章中重温那段情景。

谢谢老师
      现在去看戏,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03:25 , Processed in 0.0560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