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悲欣交集[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4 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发表于 2004-4-5 12:3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4-5 14: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佛学很有研究啊。

欣赏这句话:各有因缘不羡人。
4#
发表于 2004-4-6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有林清玄的风格。

将佛理着陆生活,贯彻内心,使之空明。
5#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1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悲欣交集[之二]

                二

  1997年,山东画报社出版的《老照片》第二辑中,有孟凡明的《死亡的意义》一文,作者从弘一大师临终绝笔“悲欣交集”这四个字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师出家了,远离了尘世物质外壳的有形的禁锢,却似乎未能远离尘世内在情绪的无形追随。”作者又认为:“凭弘一大师这样高山仰止般的修行,应该写下‘无悲无欣’一类的绝笔,或者什么都不写,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空白。”并从而断定弘一大师在“人生根本问题”上“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至少,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悲呼!怪哉!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笔者真正相信,慈悲心是人类存活的基础,也是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弥勒菩萨的教法中说:“悲的水流经慈的运河。悲,就是平等看待自己和别人。”索甲仁波切写道:“慈:打开内心的泉源,让爱自然流露出来,把这种爱延伸到一切众生。”在《西藏生死书》中对于“慈悲”的定义是这样的:“奉献自己给别人,承受别人的苦难,而不自我爱惜。”达赖喇嘛说:“我真正相信,慈悲心是人类存活的基础,也是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爱心、珍惜、仁慈和宽容。慈悲表现于对生灵的爱心和关怀,尤其是对处于不幸情境者的同情。慈悲是爱的升华。爱是有条件的,爱是有等级的,爱是有步骤的,爱我自己的国家,再爱别人的国家;爱我自己的爸爸妈妈,再爱别人的爸爸妈妈;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佛子,所以佛教提出“慈悲”的教义。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叫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教中的“悲”字,不是常人所用的“悲伤”、“悲哀”之意。佛家所说的“悲”,无论“爱怜”与“恻怆”,还是“与乐”与“拔苦”,指的都是对“众生”的怜悯与救助,而非指“悲”者自身的感伤之情。

  上帝说:“爱,不仅要爱自己、爱你所爱的人,更要去爱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愿你们都能明白爱的伟大和无私。” 佛的爱是慈悲。什么是慈?就是予众生以乐;什么叫悲?就是除众生之苦,给予众生以欢喜、快乐与幸福,这就是同体大悲。观音菩萨是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条件的同情。对于众生烦恼痛苦都会同情,不因为认识你,也不因为你是我的什么人,都一概同情。

  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明确指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佛教的“慈悲”来自佛陀觉悟众生平等而达到的人生境界。而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则更强调了“慈”与“悲”的真实意义——对父母、子女、情人的爱是“有缘”之爱,是“爱”而不是“慈”;“无缘大慈”是普爱一切生命,包括与你“无缘”——表面看来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众生。同理,对旁人苦难的一般性同情也只是“悯”而不是“悲”,真正的“大悲心”是对众生苦难的“同体”般的感受,即“感同身受”地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佛教的慈悲是广大无边的,没有民族、地域、国家之分,也没有任何阶级性。

  兹心既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和?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际托空,无住而生慈悲,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若心有住,即是妄心,名假慈悲。什么是同体大悲呢?你长一个疮,等于是长在我身上,而感同身受,这就是同体大悲。佛教以同体大悲之心,教人除去一切执著,让爱心洒满一切众生,甚至连微小的生命也不能伤害。因此,弘一大师的绝笔绝不是“尘世内在情绪的无形追随”,更不是大师人生根本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的反映。恰恰相反,从佛教的观点看,在大师安祥的涅槃像和“悲欣交集”的绝笔背后,恰好反映了大师在涅槃之时是“根本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的。

  至于“欣”字,佛教认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不过是“生死”二字。而“了生死”——即透彻地洞悉生命中苦的原因和灭苦的方法并身体力行,则是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惟一途径。佛教著名的“三法印”讲:“有漏(漏即烦恼)皆苦”,指出人生充满着烦恼,原因是众生不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而人生的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疑、慢、恶见)不解脱,便会因“漏”而造“业(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有身、口、意‘三业’)”,复因“业”而生新的烦恼,如此轮回不已,永无休止。因此,佛陀教众生通过勤修“戒、定、慧”三学,明心见性,最终摆脱烦恼,了却生死。所以,在临终前能“欣欣然如赤子”,也是“根本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最好说明。一般人谈死色变,临终前大都苦苦挣扎,所以佛陀才总结出包括“死苦”在内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只有“根本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的人,才能在临终时摆脱一切烦恼,才能有“欣欣然”的感受,才能写出“悲欣交集”这四个既深邃如海,又浅白如溪;既沉重如山,又清淡如远闻花香的字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6#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悲欣交集[之二]

最初由 达亮 发表
                二

  1997年,山东画报社出版的《老照片》第二辑中,有孟凡明的《死亡的意义》一文,作者从弘一大师临终绝笔“悲欣交集”这四个字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师出家了,远离了...



第一次只发了第一部分,现将第二部分补上,请大家斧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04:54 , Processed in 0.0520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