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4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漂泊与坚守——读任泽健诗歌集《谁的江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2 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漂泊与坚守

                     ——读任泽健诗歌集《谁的江南》


  诗歌的触须朝向内心,它会在风沙尘埃的道路上,寻找精神的亮色。一个人寻找的过程,自然也会充满诘问。对于“谁的江南”来说,这个或者是只有作者心中存在的问题。一个人走近江南,产生如此反问,我想更多地来自人和环境相处的内心体验,它所隐含的陌生与隔膜,源自于一种精神的流浪。这里有时间元素,有一个人移植生存环境的因素。任泽健由山东滕州到浙江的一个县城生活,注定了他地域环境的变化,带来思想与情感的承受与认知,反映在他诗歌文字中,便成为一种精神诉求。

  作者从80年代末开始写诗歌。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纯粹因为对诗歌的单纯热爱。“人到中年,我正体味着这份点点沧桑时空交错的温度。(《谁的江南》自序)”,正如作者所说“时间是有温度的。”这是一种诗歌的温度。这些分行文字“大体可以见证”作者与诗歌的“亲密接触”。有时候,人是靠信念活着,靠信念获得生存的安宁。“梦中,有雨落下/握紧细小的根部/轻轻摇动/泪花四渐//禾苗像我卑微的故乡/命运总攥在别人的手中”(《渴望一场雨》)。这首精短的诗歌可以窥视他客居江南的心境。

  任泽键的诗歌,安静、从容。而那份静处,足可以体会到离开家乡,心灵与精神的漂泊之感,他在文字的静处安顿的内心却更多地给人疼痛感。“为何在夜里也不放过/跟随着我/一直是我的影子/一根鞭子/……(《影子》)”这根鞭子让诗人感觉到“伤口的痛”。人生的经历就像一场场的送别,无论怎么样的沧桑和疼痛,大概都只能埋藏在心底。“……/于是生活就一再沉淀/沉淀成青山/沉淀成河流/沉淀成一块石头/一粒沙子(《送张禹先生》)”作者在这首诗歌里送别一个逝人,呈现的是自我的对生存体验。

  一个人在异乡生存,似乎更多地决定了他的精神倾向,他对内心归依更为重视。一颗敏感的内心,哪怕一点细小的事件,很容易拨动心弦。反应在作者文字中,仿佛成了一个天然的疼痛的源泉。比如《小雪这天》:“1122日,小雨这天/我在温州/我看不见暖暖的天空之上/融化了雪花/可怜的人,还是被泪咂伤”。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一个有着漂泊感的人,最懂得心灵的相守。作者在《西行组诗》中,满怀对万物存在的悲悯之心,对被损伤的事物深怀爱怜。他写《拉萨河》:“前世的雪花/飘进水里/把万里浮云拥入怀中/你为谁弹琴/谁是你的知音”。这种心灵共守的孤独与共鸣,缘于心底的爱意。他感念布达拉宫台阶上的一朵花:“……她安静/她温暖/她又慵懒/有多少流亡的脚步穿过/她放下了妄想/安静于尘世的悲喜”。一个诗人,应当是对卑微之物深怀大爱,而如此也就愈发显得精神的高贵。

  作者一些诗歌在写到故乡时,就仿佛一粒谷物实实在在地落到泥土里,显得安宁而踏实。比如他在《乡村记忆》组诗中写到“簸箕”“井绳”“ 铁锨 ”“夯”。 簸箕“簸一下,再簸一下/哪怕留下的不多/但,实实在在”;夯“在一起一落间、变得结实牢靠/让人心变得塌实”。这些记录了故事生活的风物,让作者感到“殷实”。《又见麦穗》《烟的味道》等,表现了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温暖情结。他说麦穗:“你年轻的面容/你活力的身体/你的身体/总是诱惑我,屈服”。由此看出,一个人的故乡总是美好的,那是一个人的纯正的精神温暖之地。

  事实上,人只有出走了,才有故乡。故乡是人回望产生的地点。从这个意义上,任何美好必然是在经历了许多不美好之后产生的真实感受。这一悖论存在于人的感觉之中。但我同时认为生命价值在于出走与回归之间的考量,应更多地表现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知。大约正是埋藏在作者心底的对故乡的怀旧情感,成为作者对万物怀着爱与怜惜的根本。

  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多,思考的拓展,精神之地打开得也会愈加宽广。这表现在他的一些更有价值的诗歌中。比如《路灯下睡着的两位老人》:“……//昏黄的灯下,他们的面孔显得模糊/一双黄球鞋粘满了尘埃/从北方到南方的距离/从饥饿到温饱的距离/它丈量的准吗/还有辛酸/还有乡愁”。在《一棵死去的树中》,我聆听到作者内心最为真切的怀念。“你已经死了,因为我所不知道的原因/你把自己留在了去年的春天/你鲜红的血滴在了我心灵的深处/最脆弱的部位”。这些都让人感同身受。人和自然界事物的生死是相通的。一切生命从现象上看,都抗拒不了时间的摧毁。而只有人所赋予万物的精神是永恒的。

  任泽健的诗歌,无论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沿承了新时期以来较为传统的意象路子。从完全诗歌艺术的角度来讲,我以为可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创新诗歌语言与表达个性,内涵由小我到大我,等等,都可以更多的吸纳优秀的东西进来。提升心灵和艺术的视野与境界,让思考多一些层次,多一些深刻。我想这样诗歌的道路才会更加宽广。祝任泽健兄写出更多更优秀的诗歌作品。

                                                     2011-9-20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1-9-22 15:4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9-22 15:41 | 只看该作者
客观、理性而对作者、读者负责的评。欣赏并问好兄
3#
发表于 2011-9-22 15:43 | 只看该作者
读入诗核,析解诗心。诗与析相得益彰,欣赏,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11-9-22 15:46 | 只看该作者
房子老师的诗评非常有深度。好久没来读房子老师的文章了,文章依然是那么有魅力。
5#
发表于 2011-9-22 15:4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房子,好久不见了,也很是想你。
散文化的语言中,在洒脱中洋溢着学识和修养。诗一样的解读,在浪漫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这样的文字值得欣赏。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5: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1-9-22 15:41 发表
客观、理性而对作者、读者负责的评。欣赏并问好兄


问好杨军,很高兴在诗歌版相遇。
好久不来诗歌版,向大家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9-22 15:43 发表
读入诗核,析解诗心。诗与析相得益彰,欣赏,学习,问好!


感谢伊暮暮朋友读评。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1-9-22 15:46 发表
房子老师的诗评非常有深度。好久没来读房子老师的文章了,文章依然是那么有魅力。


问好西夏,好多朋友写诗歌也写散文,很高兴在诗歌版和大家交流。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5: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1-9-22 15:46 发表
问好房子,好久不见了,也很是想你。
散文化的语言中,在洒脱中洋溢着学识和修养。诗一样的解读,在浪漫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这样的文字值得欣赏。


谢谢老朋友,很高兴在此相遇。谢谢评和鼓励。
10#
发表于 2011-9-22 16:0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沉淀着对诗歌写作的向度的深入剖析和挖掘,无论理论的导入和诠释,抑或解构式的赏读,都有这高度和亮点,解读的深入渗透和延伸,让读者的阅读更富情趣。
11#
发表于 2011-9-22 20:01 | 只看该作者
多种角度对作者的文字进行抚摸与分析,既有涵盖,又有条分缕析,清醒的把握和期望以及提醒,最为作者所需要。欣赏平和深入的诗歌感受。欣赏,学习,问好房子老师:)
12#
发表于 2011-9-22 21:00 | 只看该作者
很实在的诗歌,解释很有力度。
13#
发表于 2011-9-22 21:06 | 只看该作者
如此感悟性的解读,很有见地和期许,问好房子,远握~~~
14#
发表于 2011-9-22 22: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诗评,学习。
15#
发表于 2011-9-23 08:0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房子来诗歌版交流和指导。

没读过这个作者的诗歌,看了此评之后,令我充满了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1:13 , Processed in 0.0943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