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看《读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3-11 1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一

  中学时代我最喜欢的那本杂志的名字叫《读者》,喜欢《读者》却完全不能明白为社么。常常回答自己的是,好书,自然喜欢哪!直到后来我进了大学。眼睛里的文字不再是像从前那样的单薄和狭窄。面对大学图书馆的浩繁的书籍,面对众多的在市面上不很露面的书刊。忽然发现《读者》的源泉其实就是这些并没有它畅销的报纸和杂志。那一时期又流行读原著和原创。居然把相伴了六年的《读者》逐渐冷淡了。

  后来,则是读到了《读者》的某一位编辑所说的话,其实阅读《读者》是一种心境。那种心境是一个人在人生当中特有的,过了这个阶段,没有了那种心境,连同那样的杂志,也必然会缓慢的从读者的视野当中消失。

  我恍然领悟。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那位先生没有完全说透,很婉转。我想主要梳理一下自己的阅读生涯,就会明白了。少年时代的那种对知识的单纯的渴望,那种对人间美好情感的纯粹的赞美和欣赏。是导引我们持续和虔诚的阅读的根本原因。当年纪逐渐增加,世态的杂乱和人心的繁复在生活当中约束和囚禁着我们的灵魂。我们已经没有了那种独自坐在寂静的房间,在午后阳光阑珊时,在光阴最和缓与幽雅的岁月,细心而安宁地读书的心境了。而《读者》,就是需要这样的心境的阅读的杂志。

  如今我在庞杂的阅览和心虚的吸纳当中,忽然遭遇到这样的领悟,对浮躁的文字很是厌恶。我在大三的时候重新给自己带回一本久违的《读者》,选择一个适合心境的环境与时间,重新回味那种寂静地阅读的感觉。

  我似乎阅读出“诗意的栖息”,是春风和流水在心底一起徘徊。我也更加体会到另外一种可以相互参照的说话,“我们的精神家园”。书籍是人类灵魂的家园。而《读者》这片家园是博大的,平和的,温情的,自然的。美好的,以及值得体会的。我的心灵像一只小鸟四处探视和流浪,终于在一段时间的迷失和遗忘后,回归自己的家园——小巢。

之二

  那些青年诗人。那些青年诗人的名字其实或多或少,被读者熟悉。在大学的一个晚上。一个由文学社组织的湖北青年诗人和大学生的交流会上,居然有那么多的爱好者。

  是一位女诗人和两位男诗人。女诗人温和,爱笑,男诗人爽快,谈论的速度很快。但很和谐。

  女诗人说她曾经非常投入的阅读那些在文坛上很著名的诗人(自杀而死去的)。她曾经被吸引而无法自拔。只是在听到别的消息,和感觉到自己灵魂当中出现要结束生命的念头的时候,醒悟了。

  原来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诗人的身体和全部的精神都投入的东西。难免要把他自己的不好的毒素给糅合在里面。所以她奉劝我们这些青年们,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少或者避免他们的作品。在有一定的年纪了,能够剔除不好的,再去阅读。

  文学作品总是把一个人的优秀与黑色的东西全部包容进去的。而她也相信,黑色的音乐能够杀人。黑色的文学同样。她希望青年们能够避免这样的伤害。我的脑袋里电影一般闪过自己的经历,居然也有过这样的念头,在某一段时间疯狂的阅读后。不由唏嘘慨叹。

  有什么阅读才能够最大的避免我们还年轻的灵魂被伤害?我想,这是我回归《读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人生的最应该明亮的季节。我们需要一种明亮的底色作为在世界上,在日后艰难行走的精神支柱。它和它同类的书刊,最大的奉献其实就是在采撷精华,剔除人性中黑色的顽垢。酿造着明亮的阅读。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1:13 , Processed in 0.0481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