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茂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意河西:盛开着中原风雅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11-1 17:15 | 只看该作者
河西走廊,有多少雄浑的诗篇产生呀!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1-11-1 16:58 发表
大气、质感、浑厚的诗歌!欣赏、学习,问好王版!


谢谢阅读。
33#
发表于 2011-11-1 22:07 | 只看该作者
600年后,起风了
北方的沙尘把弥漫的曲子词
带入西天,文人闲暇之余
关汉卿排练的戏剧拉开大幕
元曲在通向西域之路上传唱
再一个600年,我们通行的文学史中
河西的边塞诗占了一大节  

学习雄厚大气之作
34#
发表于 2011-11-1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王茂慭 的帖子

佷久没来了,今天一进来就拜读到王老师的佳作。欣喜!问好王老师!问好大家!

细细读来确实让人惊喜,比起王老师以往的风格似有不同,诗风更细腻,内敛。
看是无声,诗中意境却力透纸背。
整首诗厚实大气,语言佷有跳跃性!好诗!
35#
发表于 2011-11-2 08:49 | 只看该作者
读完王茂慭版主的这篇诗文,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曾经读过郑雄川写的诗文《大森林》。那首长诗和作者的这篇作品都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和指点江山挥斥方道的笔锋。用诗歌这条线划出地域文化的走向和历史沉淀的质感,足见视觉的开阔与思绪的活络。诗歌能够写出如此大器而又富有霸道气息的轮廓,确实不简单。这句不简单并不是我的恭维——胡焕庸在中国地理上划了一条了不起的直线,东北起自黑河,西南到腾冲;后来被美国地理学家称为“胡焕庸线”。 这条线让黑河和腾冲一下子就从自然爬上了人文、话语、经济和意识的山坡上,让人仰视。因此,作者在此诗的基础上进一步沿循这样的视觉和思路走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你也能够用诗歌在大西北的地域中划出一条了不起的直线。欣赏!
最近忙于中财散文集的稿子和出版事宜,没有及时回复,望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1-11-1 16:58 发表
大气、质感、浑厚的诗歌!欣赏、学习,问好王版!


谢谢你前来阅读。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平芜尽处 于 2011-11-1 17:15 发表
河西走廊,有多少雄浑的诗篇产生呀!

还有很多的,我在尝试。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漠北雪莲 于 2011-11-1 22:07 发表
600年后,起风了
北方的沙尘把弥漫的曲子词
带入西天,文人闲暇之余
关汉卿排练的戏剧拉开大幕
元曲在通向西域之路上传唱
再一个600年,我们通行的文学史中
河西的边塞诗占了一大节  

学习雄厚大气之作:ha ...


谢谢朋友。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肖娴 于 2011-11-1 22:52 发表
佷久没来了,今天一进来就拜读到王老师的佳作。欣喜!问好王老师!问好大家!

细细读来确实让人惊喜,比起王老师以往的风格似有不同,诗风更细腻,内敛。
看是无声,诗中意境却力透纸背。
整首诗厚实大气,语言佷 ...


O(∩_∩)O谢谢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1-2 08:49 发表
读完王茂慭版主的这篇诗文,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曾经读过郑雄川写的诗文《大森林》。那首长诗和作者的这篇作品都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和指点江山挥斥方道的笔锋。用诗歌这条线划出地域文化的走向和历史沉淀的质感,足见 ...


    读完王茂慭版主的这篇诗文,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曾经读过郑雄川写的诗文《大森林》。那首长诗和作者的这篇作品都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和指点江山挥斥方道的笔锋。用诗歌这条线划出地域文化的走向和历史沉淀的质感,足见视觉的开阔与思绪的活络。诗歌能够写出如此大器而又富有霸道气息的轮廓,确实不简单。这句不简单并不是我的恭维——胡焕庸在中国地理上划了一条了不起的直线,东北起自黑河,西南到腾冲;后来被美国地理学家称为“胡焕庸线”。 这条线让黑河和腾冲一下子就从自然爬上了人文、话语、经济和意识的山坡上,让人仰视。因此,作者在此诗的基础上进一步沿循这样的视觉和思路走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你也能够用诗歌在大西北的地域中划出一条了不起的直线。欣赏!



这个评价很高,谢谢一流的高手。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6:16 | 只看该作者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肖娴 于 2011-11-1 22:52 发表
佷久没来了,今天一进来就拜读到王老师的佳作。欣喜!问好王老师!问好大家!

细细读来确实让人惊喜,比起王老师以往的风格似有不同,诗风更细腻,内敛。
看是无声,诗中意境却力透纸背。
整首诗厚实大气,语言佷 ...


点起来交流,请大家提意见。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4: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在乎斑竹的评语,作者应该回应一下,也算是交流,也是一种真诚,也算对斑竹工作的肯定,做人需要这样激情啊。
44#
发表于 2011-11-3 17:12 | 只看该作者
风雅,深厚,又以丝绸的细腻,怀柔其中。欣赏,学习!
45#
发表于 2011-11-3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王茂慭 的帖子

读老师的文是一种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5:56 , Processed in 0.06010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