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来自心灵的书卷之味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凤池    时间: 2011-11-1 17:46
标题: 来自心灵的书卷之味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来自心灵的书卷之味
(书法评论)
                             --------评汪荣生的书法书卷味道
                                齐凤池
  
  中国的汉字从最初的符号密码发展到仓颉造字,经历了几千个岁月的洗练、推敲、演变逐渐成熟完美。汉字从最初的符号密码,发展到今天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升华。中国的汉字是从古老的中华文明的贝壳里诞生出来的珍珠,每个字都闪烁着文明智慧的光芒。每个汉字不仅有典故,而且还能找出字的来源和出处。
  如今,中国的汉字已不是符号、密码和某种意义上象形、会意、指事、假借的概念,它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和象征。中国汉字上升到书法艺术后,就更深不可测了。汉字的一点,一撇,一捺,一横,一竖都有丰富科学内涵。那一点之水,来源于长江和黄河的源头,一撇一捺合起来就是大写的中国人,横竖纵横,阡陌交通,网络华夏九百六十万广袤原野。
    一支中国的狼毫长锋,在偌大的安徽宣纸上行走,一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折勾,行走的随意潇洒自如,狼毫就像中国的武术大师一样,在书法的法度里形成一个偌大武术文化气场。将书家的才气豪气霸气淋漓尽致地挥毫在理想意念的空间和时代醒目的环节。
  欣赏书法大师的作品,我感觉中国的书法早已不是简单的艺术概念,它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一门科学。画家张英杰说:“我可以在从中国古代大师的画作中挑出画家的毛病和画的不足之处,唯独在中国的书法名帖中挑不出一点瑕疵。”
    我认为,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家不论怎么写也没跳不出这两个门类,一类是书法家的书法,一类就是文人的书法。书法家的书法不管怎么写,也离不开中国书法的法规和法度,尽管书法家豪放时可以左手握青龙宝剑,右手挥毫狼毫长锋,就像李白和苏东坡一样,把笔墨挥毫在茫茫云海间。他们的书法在节奏上,注重笔墨的干湿和整体、布局、结构、线条、优美流畅的效果,使整幅谋篇彰显出书法家的霸气和文化底蕴。
而文人书法,在不脱离中国书法法度的基础上,凭着自己一肚子的墨水和一身的文人才气,把心中的知识修养情感,通过笔墨宣泄在纸上。我感觉这就是中国书法和文人书法两种不同的风格和两种不同的味道。
我体会,文人书法的书卷韵味来源于平时大量的阅读和良好的文化教养,他们的书法是意念和抒情的产物或者叫做诗人灵感的再现。而书法家的作品,一笔一划总是那么的严谨,他们在书写娴熟的基础上,也加入一些个人微妙的情感,在作品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唐山书协主席李智永可称为唐山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表面看很拙,但细品每一笔都有丰厚的文化韵味和书家的味道,他的书法应该算作是正规的书法家书法。
而书法家汪荣生的作品就不属于这类传统的书家,他的书法语言呈现的是文人书法的语境和范畴。他的作品不仅娟秀严谨而且透出浓浓的书卷味道,读他的作品就像欣赏孙过庭的《书谱》一样有滋有味。我对照过《书谱》欣赏了他创作的《西柏坡颂》四联佳作。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像出自名家之手。
欣赏汪荣生作品之后,不仅使我感到惊讶和振奋,而且越读越觉得文化味道从书法的线条墨湿里流淌出来。俗话说,字如其人。从他创作的《西柏坡颂》作品中,我似乎重新认识或者说了解了书法家汪荣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
  从直观的角度说,欣赏汪荣生的《西柏坡颂》之后,使我对汪荣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感观。过去,我读过他很多发表在报刊和杂志上的书法作品。那时,他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只是一位领导在工作劳累之后的一种消遣,或者说是格调高雅的一种休闲享受罢了,根本没有上升到书法艺术的概念上。说直白了,也就是领导喜欢玩玩字附庸风雅而已。
  那时候,我认为汪荣生的字还不能叫书法,尽管圈子里有人当面夸他的字写的好,那纯属是奉承和恭维。其实,他的字还没有入书法的大门,完全属于凭个人感觉随意书写毛笔字。根本没上升到书法艺术。我敢直言不讳地说他的字,既不是书法家的书法,也不是文人的书法,只能算是名人或领导写的毛笔字。因为,他的字还没有接近传承书法血脉和精髓的边缘还没有领会书法的法度,所以别人看了他的作品也就忘了。
  那时我对汪荣生的字,还有另一种感受。我认为,作为一位每天工作繁忙的领导来说,能抽出时间写写字练练书法,这不仅代表一位领导的素质和文化修养,同时也体现出一个领导的平静心态。我一直认为练习书法是一件不幸的事,其实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他能在工作之余耐住寂寞,静下心来写写字,的确实不易。尤其是当今,在事务性工作和琐碎事缠身应酬不断的大环境下,能挤出时间花费精力练习书法的领导实在很少。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企业领导都能写出一笔好的书法,这个企业的形象和员工的素质一定水准很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反应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
    近几年,我一直在读汪荣生的书法作品,我对他的作品评价是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跨越。尤其是最近,我听说他在北京上书法高研班,专门修炼规范自己书写行为,他在接受大师的专业训练和捋顺书写理念。使他真正悟出了中国书法的精髓。
他开始用书法的尺度约束自己的书写行为,每一笔每一划都是有法可依的。从他近期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已经脱离了从前那种在情感流动中产生出的随意性书法,现在他的书法已经上升到书法艺术唯美的景况和愿景。他的书法语言已经进入规范的书法语境,他的作品传承了中国书法的精髓和血脉。如今,再评价他的作品,已经不是概念上的写写字消遣消遣放松放松的高雅玩法了。他开始真正悟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和唯美科学的真谛。他在书写过程中注重了书法整体布局,气韵的流畅,每个字的结构,整体作品的线条,以及润笔用墨的尺度,他在驾驭水墨上和用笔的力量上,凸现厚重的底蕴和功力。
在他的《西柏坡颂》作品中,笔墨的干湿,掌握的尺度,非常舒服自如,笔用中锋,笔力张弛有度,不仅流畅,而且行走自如,体现出一位成熟书家的文化底蕴和文字功力。四联书法整体布局,线条气韵流畅,每个字都经得住推敲和检验。他的书法落款也别具味道,就像水到渠成一样。名家说,字到生时是熟时。他在落款上体现出书家的严谨和老道娴熟。就像齐白石提款用尺子量一样认真。
书法家张旭光强调,书法要注重整体的美,包括干湿,粗细,黑白对比。其实,书法大家说的这些在汪荣生的书卷笔墨里已经呈现出来。
张旭宇强调书法要注重线条的美,其实在孙过庭的《书谱》里,早已经告知天下书法之人,关键是很多人写了一辈子还没悟道。我曾经说过,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书法,他只能是个字匠,只能写写故先考故先妣之类的毛笔字挣点小钱。
当书法家们到了一定书法水平上,检验他们的水准的还是书法以外的功夫。比如书卷味的书法家就是高手。我身边有很多号称自己是书法家的,真正进入书法大门实在很少。有的人书法从表面看感觉很不错,但内行人一看就会漏洞百出,每个字都经不住推敲。就像通俗歌曲一样,它既不是民族的,也不是美声的。在视觉高雅艺术里书法是很纯洁的,它必须是有传承的有法度的,必须沿着老祖宗留下的坐标往前走,不能独辟蹊径,另立门派,那样是绝对行不通的。
我认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不论临哪位名家的帖,传承的是哪位大师的笔墨精髓,最终还得有自己的个性,因为字怕熟,一熟就俗。另外,字写的还不要过于甜,一甜就腻。书法写的要辣,辣,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才有快感。
对于汪荣生的书法艺术,我只是从直观的角度上谈了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说的不对还请书家批评指正。

2011---11--1 早于家中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
063026
1583586291




作者: 丹青引    时间: 2011-11-3 16:31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唯独在中国的书法名帖中挑不出一点瑕疵。”
--------------------------------
嗯。虽然临的不全,但临帖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慨。临《颜勤礼碑>,,赞叹得几乎让人绝望,觉得一辈子都学不来那气韵。


作者: 丹青引    时间: 2011-11-3 16:31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欣赏。好字。


作者: 夫子山闲人    时间: 2011-11-3 17:02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谢谢凤池交流
精华支持
问好


作者: 杜小龙    时间: 2015-7-15 17:12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耗子!


作者: 雨兰    时间: 2015-9-30 20:30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进来欣赏学习……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5-11-4 21:03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27 编辑 <br /><br />原来兄长也在这儿,该露你的手艺腌渍小菜儿了吧。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