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司马迁与《史记》之十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8 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谈司马迁与《史记》 之十三
              以戏剧手法作史传之文

  如果说小说归入“子部”,离“史部”还不算太远的话,那么戏曲归入“集部”,离“史部”就更远了,因而戏曲与史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可只要人们读读《史记》中精彩的人物传记,也许就不会这样看了。尽管汉时还没有正规的戏剧,可你在这里却能看到如同戏剧演出一般的精彩片断,你会为传记中激烈酣畅的戏剧冲突、绘声绘色的戏剧场面、生动风趣的戏剧语言深深吸引。其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因为太史公能不拘一格,打破史书笔法的藩篱,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不自学地将写戏之笔用来作史传之文,从而使某些人物传记具备了戏剧因素。

  戏剧与史传文的不同在于它是代言体,它是由角色在台上表演代替作者的单一叙述。历史传记是由作者的一支笔叙述人物的活动,包括人物的语言与行动,相对而言它的立体感、现场感较差,读者很难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戏剧就不同了,即使是文本,它也要很好地设计戏剧冲突和戏剧场面,使读者恍如进入实地氛围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在说话、在行动,从而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史记》的传记文当然不是按戏剧的特点来组织编撰的,它的框架也是传记型的,就全篇看,它也不具备戏剧的特点,它仅仅是某些精彩的片断有着戏剧的特点,特别是那些精彩的场面描写很有戏剧意味。在这方面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当属《项羽本纪》中“鸿门会”一段。

  鸿门会是在刘邦攻占咸阳、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情况下楚汉双方的一次交锋。当时刘邦进入关中,攻占咸阳,俘虏秦王子婴,灭亡了暴秦,但他考虑到自己的实力远不及项羽,故不敢坐地称王,而是还军霸上,并派人驻守函谷关;而项羽因与秦军主力驁战于河北,虽取得了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却被刘邦得了先手,他不由得满腔怒火,于是命黥布率军攻打函谷关,自己也随后来到戏西,驻军鸿门。刘邦在项羽的军事重压之下,不得已亲自来鸿门与项羽相见。鸿门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鸿门宴”历来被视为“会无好会,宴无好宴”的语源。这是一场看起来觥筹光错,实则刀光剑影的斗争,其惊险、诡异程度不亚于一次激烈、复杂的战斗。其基本的冲突在于刘、项两大阵营都要争夺天下,这种冲突要想通过和谈解决自是不可能,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战争,或是一方主动放弃争夺天下。项羽一方企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用武力解决刘邦势力,而刘邦一方实力虽弱,但却决不会主动退出争夺,于是鸿门之会表面看来是暴秦推翻后刘、项双方为战果分配而进行的一次会谈,实则乃是项羽一方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逼迫刘邦一方作出妥协,退出对天下的争夺;然而刘邦一方虽明知在军事上无法与项羽抗衡,但他决不甘心将天下拱手让出,虽然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刘邦只好放低身段,亲自来到鸿门,向项羽表示不敢有异心,可他早就踌躇满面志,准备与项羽一决高下。正因为双方的这种态度,也就决定着这次鸿门之会必定充满刀光剑影。

  太史公为了真实、具体地表现刘、项之间的这一冲突,他用戏剧式的手法组织了双方四组对应的人物关系,借这四组人物关系来描写双方之间的斗智斗勇,来表现这场斗争的波澜起伏与惊心动魄。这四组人物关系是:双方阵营的主角刘邦与项羽,智囊张良与范增;武将樊哙与项庄,内奸曹无伤与项伯,而四组人物争斗的结果无一不是刘邦阵营胜:刘邦以他的从谏如流、灵机应变从虎穴狼窝安全回到营中;项羽则因怀妇人之仁,又不听范增的建议而最终放虎归山。张良则因主人的言听计从而充分发挥了智囊作用,帮助刘邦安然脱险;范增虽智计过人,却因主人的愚鲁而无所施其计,最后只有哀叹了事。樊哙虽是武将,却能言善辩,既折服了项羽,又维护了主人的尊严、确保了主人的安全;项庄则纯是一勇之夫,虽有忠心,却不能完成范增的授意,最终功败垂成。曹无伤虽未直接出场,但无疑他是引发鸿门会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他的暗通信息,才使项羽开始时下决心用武力解决刘邦的问题,可由于项羽的轻率,最后使他成了牺牲品;项伯是个典型的吃里爬外的家伙,他先是私通张良,把项羽将要对刘邦发动进攻的绝密消息告诉张良,然后又与刘邦私下结为儿女亲家,使范增军事解决刘邦的计划化为泡影,尔后又公然在宴会上与项庄对舞,使项庄无法对刘邦下手,可由于项羽的姑息养奸,他竟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四组人物的交锋,刘邦一方无不取胜,项羽一方则全都失败。本来项羽一方处于主动,刘邦一方则岌岌可危,可斗争的结果却让刘邦赢得了时间,避免了被项羽吃掉,则项羽一方却错过了消灭对手的极好机会,等于是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了强劲的对手,并埋下了五年后失败的后果。

  太史公让人物在舞台上充分活动,用自己的语言与行动来表现各自的立场、各自的性格,从而使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也充分展示了鸿门会上刘、项双方曲折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表面看来双方传杯换盞,觥筹交错,实则刀光剑影,杀机四伏。正是太史公的妙笔生花,使鸿门会成为古今两军对阵以文戏代替武斗的成功典型。宴会上生、净、末各种角色尽情表演,极富于戏剧性,读者就象进入到演出现场,深深感受到戏剧演出的真实氛围,享受着美仑美奂的演出效果。

  《项羽本纪》除了鸿门会一段极具戏剧意味外,其他如巨鹿之中楚军与秦军激烈交战的场面,巨鹿之战后诸侯军拜见项羽的场面,垓下之围时项羽悲歌慷慨,话别虞姬的场面,项羽东城被围时三胜追兵的场面,乌江边上含笑自刎的场面,都颇富戏剧性,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前半部分,即重点叙述廉颇、蔺相如二人的部分,同样极具戏剧意味,尤其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个故事更具剧本特点。前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蔺相如,表现的是秦赵矛盾,而具体冲突是在蔺相如与秦王之间展开;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颇、蔺相如二人,表现的是将相之间的内部矛盾。“完璧归赵”中蔺相如以一人之力在秦庭上勇斗秦王,秦王虽然横暴,但因蔺相如有礼、有利、有节,刚柔相济,终于被折服。“渑池之会”,斗争更为尖锐、激烈,蔺相如全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不惜与秦王以命相搏,逼得秦王不得不让步,极不情愿地为赵王击缶。这两个故事表现的都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斗争,反映的是弱国与强国之间的矛盾,蔺相如作为弱国的使者,在外交场合能维护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他的忠贞、智慧和勇敢。“将相交欢”反映的是将相之间的内部矛盾,尽管廉颇对蔺相如凭口舌之劳而位居己上很不服气,有意进行挑衅,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主动退让,表现出先公后私的高风亮节。廉颇得知后深为感动,于是主动负荆请罪,从而化解了矛盾,使两人成为刎颈之交,营造出将相和睦的局面。

  《魏其武安侯列传》为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的合传,另附有灌夫行事。窦婴、田蚡均因外戚的身份而贵幸,先后为丞相。但本篇的注意力不在于朝政大事,而在用细腻之笔写出两人之间势力的消长以及勾心斗角,其中尤以“灌夫使酒骂座”一节堪称精彩:田蚡娶妻,太后命朝中大臣、列侯、宗室前往祝贺,窦婴身为侯爵自应前往,灌夫免职闲居,本不该参与其事,可窦婴多事,强邀灌夫一同前去。灌夫生性刚直,看不惯人们的势利眼,于是就发生了田蚡婚宴上灌夫使酒骂座一幕。

  本来灌夫乃局外人,只因今丞相田蚡与前丞相窦婴有心结,田蚡正处得势之时,正要借此机会给窦婴眼色看,而窦婴又不识相,还要带上惹事的灌夫,结果不仅使灌夫被拘,自己遭辱,最终还招来弃市之灾。

  在这一场面中,灌夫性格的刚直火爆,田蚡的仗势欺人,窦婴的麻木不仁,众人的趋炎附势,无不神情毕肖,跃然纸上,读者犹如置身其中,亲眼目睹一般。

  太史公对戏剧既无感性经验,更无理性认识,自然不可能自觉按照戏剧特点来作史传之文,但史传与戏剧都属文学,既是文学就有它的共同性,那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描写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表现思想主题。由于太史公坚持以人物描写为重心,又能合情合理地进行想象与虚构,努力还原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以细腻生动之笔去表现人物此时此地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从而写出了特定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人物活动的真实情景,如此一来,也就使得史传文章客观上具备了戏剧的某些特点,使读者如同阅读剧本一样获得格外真切的感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1-12-28 11:4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12-30 09:19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文笔犀利,难得的好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1-12-30 09:19 发表
先生文笔犀利,难得的好文!


谢谢褒奖,祝元旦快乐!
4#
发表于 2013-5-26 07:44 | 只看该作者
细读佳作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08:00 , Processed in 0.0515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